登陆注册
2964600000058

第58章 思想者的澎湃心声

非先生是研究现代散文史的专家,又是着名的散文作家。他一向强调,好的散文必然带着强烈的感情,展示饱满的形象,充满生命的体验。散文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应该表露充满个性色彩的人格风范,主体视角、主观色彩一定要十分鲜明。并举出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范例:“以最深沉的哀痛,悼念惨死的烈士,以最激烈的愤怒,控诉凶残的军阀,以最昂扬的颂歌,赞美崭新的女性。他的感情奔放激越,像是火山爆发似的,射出一种光焰和热力,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篇天地间的至文。”(见《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先生自己写的散文,也都是激情洋溢,令人感发兴起的。记得十年前读过他的散文《记忆中的小河》,文中写他故乡的一条小河的沧桑变化,紧扣着童心的眷恋,亲人的嘱托。故乡一童年一母亲,浑然一体,真情灼灼,颇为细腻感人。

近日,我又读到了他近年的两篇文化散文新作,一是写“荆轲剌秦”的《浩气长存》,一是《询问司马迁》,都是不可多得的力作,但它们与忆中的小河》,在创作风格上却迥然不同说明一切散文大家都具有多副笔墨。如果说,前者是“沙场秋点兵”的金戈铁马,那么,后者则是月白风清之夜的琴韵箫音。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主观色彩极为鲜明,全都贯注着浓烈而纤细的感情。林先生创作的这些散文作品,可以说,正是前面谈到的他的文学主张的践履。

记得清代学者吴见思说过,《刺客列传》是《史记》中的第一种激烈文字,浅读之而须眉四照,深读之则刻骨十分。我读《浩气长存》,就实际经验了这种“须眉四照”和“刻骨十分”的快感。文章一开始,就极具气势,极富感染力。作者写道:在遥远的少年时代,朗读着荆轲的故事和吟咏着“易水悲歌”,“心中竟燃烧起一团熊熊的火焰,还立即向浑身蔓延开来,灼灼的血液似乎要沸腾起来,无法再安静地坐在方凳上,双手抚摸着滚烫的胸脯竟霍地站立起来,绕着桌子缓慢地移动脚步,还默默地昂起头颅,愤怒地睁着双眼,就像自己竟成了这不畏强暴和视死如归的壮士。”此刻,我也同作者一样一读着读着,顿觉一股浩然之气,一阵飒讽雄风,卷地而来,不容你不随着文章的气浪,与之同悲同喜,甚至跟着荆轲一道潜入不测的强秦,不禁拂衣而起,绕室彷徨。

在《询问司马迁》中,也是一开头就满怀深情地说曾经有过多少难忘的瞬间,沉思冥想地猜测着司马迀偃蹇的命运,痛悼着他灾难的遭遇”他“好像就站立在我的身旁。我充满兴趣地向他提出数不清的问题,等待着听到他窨智的答案,……只要还能够在人世间生存下去,我就一定会跟他继续着这样的对话,永远也不会终结地询问和思索下去”。无比亲切,无限深情,使人立刻就跟着作者进入到当下的语境中去。这时,只有在这时,当年畅读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饮冰室主人《少年中国》林觉民《与妻书》那类文章的愉悦与激情,立刻就豁然重现。可惜的是,久矣夫,不容易见到这样的血性文字了。

如果说,要有强烈的感情,要展现主观色彩,是各类散文共有的特征;那么,如何运用史料,也就是如何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代期望视野,在历史的阐释中把握我们个人的、民族的主体意识,展现更加开阔的精神视野和思维空间,则是文化历史散文创作中特有的、也是特别突出的课题。综观目今这类散文的创作,佳作固然不少,但在这方面处理得不能尽如人意者也所在多有,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其失有二:或流于虚空,浮言泛议,散漫无归;或流于板滞,史料纷陈,嗜:然无味。

如所周知,作诗有一个“用事”、“使事”的问题。宋代学者吴沆在《环溪诗话》中有一段议论:诗人岂可以不用事?然善用之,即是使事;不善用之,则反为事所使。”周密和范曦文也提出,为诗“不可有意于用事”;使事不是编事,须“融化斡旋,如自己出”。写作文化历史散文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林非先生也是处理得很好的。

既然以历史为题材,一般的总要花费一些笔墨集中交待有关的历史故实和时代背景,作为抒怀、寄意的依托,弄得不好,就会产生“为事所使”的后果。而林先生写荆轲刺秦,写司马迁的悲惨际遇,则能做到“融化斡旋,如自己出”。他是顺着本人情感的奔流,以笔下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发展为线索,对历史背景作审美意识的同化,以敏锐的、现代的眼光进行观照与思考,给予历史生活以新的诠释,体现出创作主体因历史而触发的现实的感悟与追求,使作品获得更大的人生意蕴和延展活力。即使是阐发历史,他也没有忽略现实人生。按照黑格尔老人的说法,他所寻求的总是历史中能与现实相联系的一部分内容,历史对于现实仍有意义的那一部分内容。

他在极为简要地交待过了当时的背景,引出荆轲所面临的危局之后,就把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活鲜鲜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是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慷慨捐生,还是浑浑噩噩,苟且偷生?甚至把自己也拉了进去,——“回顾我自己几十年来平庸的生涯,虽然也曾经满腔热血地投笔从戎,想与黑暗抗争,想去追求光明,可是在多少回面临着独断专横和强迫命令那种沉重气氛底下的荒谬和不义时,却缄默地低头,胆怯地嗫嚅,违心地附和,这是多么痛苦而又微茫地苟活啊!”作家着眼于民族灵魂的发扬与重铸,敞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双重渗透下的自我,挺举起人格力量的杠杆,对文化生命作真正的慧命相接,将灵魂的解剖刀直逼自我。这既是灵魂的叩问,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

荆轲剌秦,除了荆轲本人和秦始皇之外,还有四个关键人物,就是隐士田光、义士樊于期、“后台主谋”太子丹、伙伴秦舞阳。林先生都写到了。为了引出前二人,他是这样着笔的荆柯应该说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因为他曾经接触和交往过的几个朋友,也都是那样地决绝、壮烈和高旷。”尔后,就按照自己情感的流向自然而然地展开。里面有分析,有推测,更有作者的情感参与,他说每当回顾着这些义士的时候,我的心弦总会异常激烈地震荡着,多么希望自己也逐渐生活得像这样勇敢和昂扬起来。”情文交织,自然贯注,丝毫不显材料的堆硇、史实的壅塞。

“使事”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述及史实必然会联系到史识、史论——后人的议论与看法。关于荆轲剌秦的壮举,千载而还,誉之者固多,而说东道西者也有,可说是纷然杂陈。林先生精心遴选了晋代的陶潜、唐代的李翱和清末民初的秋瑾的颇有代表性的观点。他没有按观点胪列,或者依先后次第铺陈,像学术着作那样平铺直叙地阐述,而是很巧妙地采取作者直接介入的方式,通过“我常常想起荆轲死去六百多年之后出世的陶潜,他是多么地想有所作为”,“却又不敢像荆轲那样去抗争和搏斗”,想象他“没有勇气作一番事业的痛楚,肯定会常常咬啮自己的心灵。他如此动情地返歌着荆轲,不正是痛悼自己无法献身于人世的极大悲哀吗?”

表面上看,上面谈的都是些创作技巧问题实际上,它关系到艺术的基本功用和根本特性。如同着名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的,艺术不是对实在的摹仿,也不是一般意义上实在的再现,而是对实在的发现。文学作品之有别于事件和知识的单纯传述,就在于作家是在一种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中,把现实的体验提炼为意识的逻辑,并以情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和生命的颤动。在这里,作家一叙述对象一读者共同组成一副人事、景物、情理的关系链。作家通过富有艺术价值和创造意义的工作,去调动读者的表象贮存和参与创造的欲望,进而自己去构建意象与图景。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至为警辟的话艺术作品中主要的东西是作家的灵魂。”读者阅读文艺作品,不是仅仅满足于形而下的情感的愉悦与忧伤,而是要从艺术感受和体验中获得人生感悟,加深对自己和自身以外的世界的认识,通过灵魂的对接,实现生命的成熟、人性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

作为着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林非先生在《询问司马迁》一文中就正是以生命叩问和灵魂对接的方式,同这位“萧条异代不同时”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探讨着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苦难、如何坚守“史德”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倾听着人类历史上思想者的澎湃心声。最后,作出公允的结论,提出热切的期望:司马迁“无法更绚丽地完成自己这个宏伟的目标那是时代限制了他,限制了他思想和精神的苦苦追求。有幸生活在两千多年之后的思想者,无论从早已冲破了专制王朝的罗网来说,从早已沐浴着追求平等的精神境界来说,都可以更为方便地完成他所提出的目标”。

文化散文固然有别于学术着作,但它同样需要作家具有深湛的学养和科学、严肃的态度。常见报刊上有些作品整体上还好,只是个别地方出现一些失误,尽管不过是“白圭之玷”,但也难免遭到一些非议。作为学者型作家,林非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始终抱着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一天,我把上面谈到的两篇文化散文送给一位青年散文作家看,他和我有同感,认为确是颇见功力的佳作。但同时,他又不无遗憾地说,可惜里面有一处“硬伤”——当然是瑕不掩瑜了。听了我猛地一震,不由地“啊?”了一声。

他看我有些怀疑,便说广文中有“司马迁在刘彻生前就已经亡故,自然无法写成关于他的传记了,有文字依据可凭查找的,是《史公自序》中《今上本纪》的简短提纲’一段话,恐怕这么说不符合实际吧?《史记》里分明摆着一篇《孝武本纪》嘛!”我听后释然。因解释说,在历代的《史记》研究专家中,从三国时的张晏、南北朝的裴驷到明代的郝敬、清代的钱大昕,都一致认同,那篇《孝武本纪》乃是后来的褚少孙的补作,而并非司马迁的作品(他只是酝酿一个二三十字的简短提纲)。林先生读书细心,熟谙经史,他自然是非常清楚这重公案的。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甜甜的苦井水

    甜甜的苦井水

    本书选取的故事人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小人物,所写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的故事。
  • 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要说中国四大名著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三国演义》。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热门推荐
  • 绝色天妃

    绝色天妃

    一道伤疤毁了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一纸休书将她推出皇家的大门,她却一笑而过。恢复记忆,身份回归,原来她是几年前失踪的千羽世家大小姐。“嫣儿,我将天下作为聘礼娶你过门,如何?”“紫嫣,七彩云裳凤凰嫁衣、寒冰玉针、阴阳八卦针灸法,这些聘礼你可满意?”“千羽紫嫣,今天抢我也要把你抢进这花轿!”
  • 爱沉溺

    爱沉溺

    他是一味沉溺,却永远不会醒悟,原来,自己可以完全的拥有她,如若遗憾,不求辛苦。
  • 谁的虐恋不情深

    谁的虐恋不情深

    周暮暮从小就和顾洲一起长大,长大后她似乎觉得自己这一生注定是比顾洲矮一截的。因为她的爸爸只是他家的一个小小的司机。他是少爷,而她就只能是个丫鬟。更因为她在年少的时光里不顾一切地爱上他,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恋。而在那段暗恋的途中,她遇到了赵皓城,一个对她说“朝朝暮暮”的男人。赵赵暮暮,朝朝暮暮
  • 原罪时空之华夏录

    原罪时空之华夏录

    一群想利用科技改变民族历史耻辱的热血科学家,一台从考古中发现的神秘机器,一个守卫在这些学者的特战旅,一段神奇的时空穿越之旅。在战火中民族走上了昌盛,在抗争中世界开始重视这个遥远东方腾空而起的巨龙。偶然与必然之间造就的一个英雄级的人物,这个人拯救的不是他所在的时空,而是另外一个饱受末世摧残的世界。忠诚,友情,爱情,正义,交织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这就是原罪时空前传——华夏录。
  •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本书是介绍经理语言技巧的图书。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以说话的基本功与技巧,如何提高说话的能力,培养说话技巧的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说话的作用、意义及训练方法,并分专门章节介绍了总经理、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公关经理等人员的说话技巧。是一部值得经理人员参考的好书。
  • 金刚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金刚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解说《金刚经》,让佛经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 爱情离开的十一天

    爱情离开的十一天

    十一天的的爱由来古月晨光,昔如沫,见一女甚质之气表。倾儿发浮风,若之、爱之,上年末秋。为之倾,心欲彳亍不行,随书。晨起于书笔文墨之气,山兔跳,丛越,俄而,发之没然,渐远于视,时有白。为之诗数,为之泪,为之走,为之爱。日越日,日于隆声之中,静心。发之心中已无隆,静思心处《慕洋之雪》之情。日字于万有一,累。知弃于心不忍,恐失期,随得力而为之。爱,心之倾之;爱,情之用之;爱,笔之滑之;爱,与心交之;牵之而甚远;无为心却空。她不得之力为心之所行,思为之心、所行,所动。动随心而行,爱与白差远,心动依然。白于暖风之夜,书于共者之名,甚是乐,响问之,随之而行,不了了知。数日过,画之始末,拒之,心已凉,见爱如晚暮之风,吹之、散之。憩于樟下,思之,甚是淡雅,甚是远,而爱就仅矣。
  • 符帝巅峰

    符帝巅峰

    他游离在正邪之间,最爱的人离他而去,陪伴他的只有肩上的那只怪猫,不,确切的说,那不是猫......他因资质平庸,以符入道,修四星宿经,吞天地十二符文,走符道巅峰,有一天他驻足停下,发现已站在高山之巅,茫茫没有敌手……无尽鬼域的幽冥鬼将,极寒之地的冰晶凤凰,女娲神境的净瓶女娲,地底世界的瘟疫老鼠,这是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
  • 逆血无双

    逆血无双

    绍兴年间,天下动荡,硝烟四起,江湖也纷争不断,不论是为了抗击外敌,亦或是强者逐鹿,各门各派明争暗斗。正所谓说不尽的江湖人,流不尽的英雄血!周丙丙、龙少秋、陆子衿以及沐怀柔,这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也是江湖少有的纯真纯净的新鲜血液,他们的融入,使江湖更像江湖。阴差阳错的相遇,经历苦难后相知,他们提刀举剑,捍卫中原,惩处阴邪。虽然有人倒下,但他们不会认输,就像周丙丙说的那样:“你爷爷我倒下之前,肯定会宰了你!”
  • 幽蛊秘记

    幽蛊秘记

    意外还是意料之中,却让他看到了一辈子意外登岛,八点半的传说......尸蛊,虫尸蛊,还有人尸蛊。宝藏,金帛玉囊。还有迷踪镜,乾坤屋。李世青,水世雨,鬼猴,李沁蕾,丑陋女人。背后的那些人到底在操纵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