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4600000032

第32章 始信文缘是苦缘

对缪斯的钟情,可以追溯到幼年就读私塾和进入初中之后。就是说,从读过了《诗经》《史记》《古文观止》和鲁迅、冰心、朱自清的散文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当然,读书还不等于创作,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码事。

我没有新中国许多同辈作家和一些文学新秀那样幸运,有机会上文学讲习所、北大的作家班,或者创作伊始就能得到知名作家、文学编辑的指教与培植。我的走上创作之路,纯粹是靠着独自的摸索、磨练,所以,常有悟道太迟、事倍功半之叹。我们这一代人,实在是耽误得太多、荒废得太久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县里工作,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一家报社的一位驻县记者,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谈论有关文学创作的事。他见我文学功底比较深厚,又有较好的生活积累,潇湃的创作激情,便鼓励我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并答应带回去送给副刊发表。这对于一个僻处县城、孤陋寡闻、“两眼一抹黑”的爱好文学的青年来说,确是难得的机遇。

于是,我就尝试着以散文、小说的形式,描绘农村的新生活,抒写自身的独特感受,先后写了《绿了沙原》《插在货郎担上的一束鲜花》《红粱赋》《春夜》等四五篇作品,居然都连续见报了,而且,据说反映不错,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当时,虽然嘴里没有冒出“文豪赋客宁有种乎!”那类狂言壮语,但悠悠乎、飘飘然的心态还是有的。

天遂人愿。不久,这家报社发来了调令,要调我去做农村部的记者。其时,正值1962年春节后的雪消冰泮时节。因为隔着一条大河,当时又没有修桥,报社批准我,河川解冻、通航之后再去上班,但我等不得,硬是带上行李,搭乘火车,绕经省城前去报到。一路上,我认真盘算着怎样采访新闻,如何深入农村,怎样同基层干部交朋友,想到要买一辆轻便的自行车和一件雨衣。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进了市委大院,到宣传部报到时,部长竟亲笔在我的调令上批了“我的意见,让他去编文艺副刊”的话。我暗自思忖,这可能同那几篇文章的见报有直接联系。来到了报社,同样获得了上下的青睐。总编辑自然尊重宣传部长的意见,这样,我便开始了四年多副刊编辑的生涯。

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登上文学创作之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感触最深的是,这里有一种鼓励人成材、上进的氛围。总编辑在大会上公开地号召,要立志当名家,要敢于出头、冒尖。他说,有人讲,不想当元帅的不是一个好士兵;同样,不想当名记者、名编辑的,也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报人。这番话,对我来说,不啻空谷足音,晴天炸雷。

因为过去在我所供职的单位,漫说公开讲这种话,即便私下议论,也是绝对不可以的。在那个年月,哪个敢冒“走白专道路”的大不韪呢!那里是“武大郎开店”,我不行你比我更不行才好。一次,我给中国青年报写一篇散文,编辑部准备釆用,发信给所在单位了解作者情况。这一下可翻了天。主管文秘的是个女同志,不敢作主,便把公函送给了“头头”,“头头”不但把信压下,还在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有的人名利思想严重,只专不红,不务正业,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一连串甩出三顶大帽子,实实地扣在我的小脑袋上。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我。反正也就这样了,此后,我倒大大方方地往外投稿,但心头却像坠着一块沉铅,总有一种压抑感,又像干下了什么见不得人的错事,觉得抬不起头来。调到这个报社之后,总算把它消释了。

副刊编辑这个岗位,使我有条件接触到当地数得上的一些文艺界、学术界的名流,结识了许多文友,无论是孔子说的“以文会友”,还是庄子谈的“乘物以游心”,都有了着落。由于整天生活在文学的圈子里,显着地增强了创作意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大家相竞而生互争雄长,想偷懒也不成,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颇有益于人才的成长。

不久,由总编辑创议,以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为榜样,在副刊版上开设了一个专栏,每天发一篇杂文、随笔,基本上由编辑人员包揽。这样,写出作品来不愁没有地方发表,只怕你江郎才滞拿不出东西,可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加之,每期版面上都有一些补白和随感式的言论,要靠编者待稿子凑齐之后即兴撰写,这种短平快的“点睛之笔”,时间紧,要求高,最能锻炼笔头子。本事往往是逼出来的,逼的次数一多,“鸭子”慢慢也就学会上架了。

编辑部里人才济济,素有“四大金刚”、“八元、八恺”之誉;单是副刊编辑除我之外还有一老一新,各有“应手家伙”,“三人同行,我师在焉”。再就是向书本学习。编副刊有机会披览各种报纸,阅读各类文学作品,观摩内部放映的影片;而且,编别人的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与借鉴。

这里,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当时的评报活动。编辑部向例:本报重要稿件发排后,先打出小样交各组讨论,大家尽情修改,作者为谁,不遑计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便是评议当天出版的本报,往往一张报纸画得朱墨琳琅,而且,常有不同意见交锋,气氛十分热烈。读报、评报,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当时我曾写过两首小诗,以纪其盛:

史笔千秋重是非,无须曲意定依违,

摘疵辨误挥朱墨,不管文章属阿谁。

编采由来问舆情,每从议报见分明。

阿侬不是初笄女,头脚人前任品评。

我还写过一首《听课》的诗:

昼采新闻夜拜师,青灯课读似儿时。

苏洵发愤年同我,学海扬帆未觉迟。

为了帮助编采人员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报社特意从高校聘请专家学者前来讲授古文,开办外国文学讲座,当时听课者颇多,甚至包括市委机关的一些干部。予年二十七,故有“苏洵发愤”之喻。

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培植了我的勤于动笔、敏于思考的习惯。在尽力参与办好自家报纸的前提下,我几乎攫取了一切业余时间,为各地文学报刊撰稿。也就这样,纵身跃上了文学创作之舟,至今还在上面晃荡着。

当时写了一首七绝,以抒怀纪感:

于斯初上缪思船,史海文渊结厚缘。

短棹一挥人去也,灯遥岸阔任浮潜。

谁知,盛筵易散,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的狂潮把这一切都冲毁得七零八落。首先是总编辑被作为“三家村”黑店的代理人揪出批斗,紧接着,我们这几个所谓“四梁八柱”的黑爪牙,也进了牛棚。在批判《燕山夜话》的大会上,报社造反派扎了个纸人,身上用墨笔写上“邓拓”的名字,并打了个大“X”,我们几个人由总编辑领头,披着纸糊的孝衫,站在两旁,被勒令交待与北京黑主子的关系,开办反党专栏的罪恶意图。讲不清楚,就拳棒交加,一站就是一天,晚上腿肿得连床都爬不上去。

主持批斗会的,乃是当年因为胸无点墨、不学无术而又妄自尊大、不肯学习,曾遭到总编辑严厉批评的一个编辑组长。戏曲里有个“张五可”,他的外号叫“张三渴”,来源于老师讲授《曹刿论战》,由他领读,他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竭”读成了“渴”。弄得满场哄堂大笑,从此,他就获得了这个外号。总编辑嫌他给报社丢脸面,立逼他坐下来三天,学字典,读古文;还在全体编采人员大会上点名批评,引为鉴戒。这口恶气一直出不来,“文化大革命”给了他报复的机会。他用加厚的铁板特意做了一个大牌子,穿上两根细铁丝,挂在总编辑的脖子上,头一天就勒出了血口子。

我写过一篇题为《镜子上面有文章》的杂文,里面引了唐人刘禹锡的五言诗《昏镜词》。诗的前面有个小引,说磨镜工人摆出十面镜子出售,其中只有一枚明澈,其余全是昏暗的。镜工解释说,不是我的制镜手艺低劣,乃是为了适应世人的心理需要而有意这样做的:凡是来买镜子的都要照一照,面目姣好的自然喜欢明镜,但这样的人极少,仅占十分之一吧?而陋貌衰颜者都喜欢模糊的镜子。诗的主旨是讽刺那些护短自欺、文过饰非的人。

按说,这类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无可取,刺他一下也是应该的。可是,却被造反派诬为“反党反社会主义,污蔑现实,给新时代抹黑”。无论怎么检讨,横竖过不了关。

后来,斗争对象重点转移到“走资派”了,我们这些“黑笔杆子”、“反动文人”,才被当做“死狗”搁置在一旁。群众造反组织自然没有资格加入,最后被分别送到工厂劳动改造。于是,我在一家纺织厂,天天去跟着女工学习接线头。也倒好,下班后我又可以看书了。灯下,偷偷地写下了一首七绝:

始信文缘是苦缘,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灯孤影鲜清欢。无悔无尤对逝川。

同类推荐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雪花飘零时,爱情,曾与我擦肩而过。风景这边独好,梦到深处却成空,美丽的初恋在缘聚缘散之中变成往事……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张岱集

    张岱集

    《张岱集(修订版)》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其内容包括《西湖十景》《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葑门荷宕》《小青佛舍》《伍公祠》等。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热门推荐
  • 杀戮魔都

    杀戮魔都

    简介:一入魔都,便只剩下两个选择,杀人或者被杀。命运已不是自己所能掌控,一切的温情,友情或者是爱情都可能是你死前的温柔香塚!想要活下去只有立地成魔!在魔都之中游戏规则只有一条——那便是杀戮!!
  • 都市求道生涯

    都市求道生涯

    “道”乃星辰运行,众生演化,万物毁灭之理。理之又为“力”,有“力”者才能明道也。李玄桢一都市小青年,机缘巧合推开了一扇门,这扇门背后就是道。他因道得力,因力明理,又因理明道。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寻道之路。
  • 溺爱沉婚:冷酷总统娇萌妻

    溺爱沉婚:冷酷总统娇萌妻

    月黑风高夜,吃干抹尽时!于是,某女瞅着天黑好干事的原则,翻墙入室将熟睡中的某男吃干抹尽。一次,两次,三次翻墙后,某男将人堵在墙角,挑眉疑问道:“怎么是你?”顾念溪瞬间风中凌乱,挺了挺平平的身板,面上淡定的说道:“我是带儿子过来熟悉场地的。”某男:“……”他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相遇,却没有想到相遇早已是命中注定;她以为那只是一次擦肩而过,却没想到擦肩只是为了以后的相知。于千万人中遇见,所以命中注定了你会爱上我,而我命中注定了只为你守候。于千万人中,独你一人入眼……(非小白文,不喜误入~)
  • 乾天阵诀

    乾天阵诀

    内力和元力,生来相克,究竟谁是正统?为正名,纷争四起。正此时,陈恨天却将两者融为一体,修成了独一无二的绝世神功。一个天煞孤星,七岁便克母克父,他如何才能成就神话呢?
  • 枫动大陆

    枫动大陆

    从蛮荒世纪开始,部落混战,人间民不聊生,忽然有一天,一人横空出世,携四大神兽,开始南征北战,最终统一大陆,不久,这位大陆英雄便消失了,而他的四大神兽谁也不服谁,大陆便又开始割据成四块大陆,东方青龙大陆,西方白虎大陆,南方朱雀大陆,北方玄武大陆。。。。故事,从这里开始
  • 爱若初见

    爱若初见

    “你说初恋是什么?”“是你手上拿着的东西!。”“这个?”“对,樱花草。”那年的樱花草印在了谁的心,又让谁迷失了自己去为它放弃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时间能重来,那么我会在我们初见的时候,让你用另一个方式记住我』
  • 尘封之鬼父

    尘封之鬼父

    你的身上可有暗紫色的花纹?如果没有,那我就要开讲我的故事了。在江南两岸琐阴,九龙汇集之地,赶路人怕回头鬼,驶船人怕摸底尸。一个身上长满暗紫色花纹少年的寻父之旅,竟然意外解开了这百年沉尸之谜,不想故事发展到最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阴眸鬼计!
  • 断天刃

    断天刃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断天剑诀》,把身体锻造到极点,然后产生的一缕精华,凝聚为体内唯一元剑!元剑之中蕴含乾坤衍变,大道法则流转。元剑一出,天下慑服!元剑大成,断天衍道!
  • 辰言莫之语

    辰言莫之语

    有一种爱明明知道该放弃却舍不得放弃,有一种爱明明情深却说不出口,且行且思,莫不语……
  • 隔夜雨

    隔夜雨

    不语,不笑,不痛,不痒,生活是一场闹剧,但因为有你们,即使是苦难,我依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