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100000002

第2章 纵横元典《鬼谷子》(1)

围绕《鬼谷子》的真伪,学术界展开了长久的争论。今天,我们根据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言论和汉代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及新出土文献的侧证,大致可以确定《鬼谷子》前十四篇是战国中后期的著作,至于《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则还有待考证。

《鬼谷子》前十四篇在“变动阴阳”、“万物纵横”之“道”这个总的原则下,具体论述了游说、权谋、为君、用人、处世等方面的策略和技巧。这些论述,奠定了纵横家的根本法则,铸就了纵横家的基本思想,因而成为纵横家的“元典”——最早且最基本的圣典。然而,《鬼谷子》

的影响却并非仅在纵横家一家之内,在古代,法家、兵家等借鉴它的权谋、为君、用人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政治理论和虚实权变的军事理论;《鬼谷子》不出于道家,可是后世道家、道教又把它当做自家的经典而收入《道藏》;阴阳家不仅挪用《鬼谷子》学说,并把其中的一些方法从事相面推命活动,甚至星命大家也自称“鬼谷子”或“鬼谷子门徒”;其他如名家师法其诡辩,儒家、墨家也间接受其影响。但是,由于《鬼谷子》是实用主义的道德论和价值观,讲求名利与进取,其实践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因而长期以来,被“尚仁义”而“不尚权谋”的儒家正统传统文化所排斥,有“智慧禁果”和“旷世奇书”的双重称誉。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新时代思想的解放,人们发现它能够适应对外交往、商贸会谈、社会和谐等许多方面的需要,已经重新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古代,对《鬼谷子》的注解最有名的是陶弘景、皇甫谧、乐壹和尹知章四家。《鬼谷子》的版本有二十余种,最常见的是道藏本及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江都秦氏刊本,民国时期《四部备要》本有篇目考等附录。当代房立中教授主编的《新编鬼谷子全书》很完备,郑杰文教授的《鬼谷子研究丛著》也值得参考。

纵横总则

或开或闭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捭阖是大道。

捭阖纵横,即大开大合、纵横驰骋,这是纵横家的总则和基本思想方法。

捭阖纵横的大道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译文】

按照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便知道圣人是作为芸芸众生的先导生活在世界上。他们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做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存在和灭亡的关键所在,预测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通达人们心理和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从古至今始终是一样的。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会有各自的最终归属: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察其先后,度量人的智谋和能力,再比较智慧的高下长短。

捭阖纵横的原则

【原文】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译文】

如果要采取行动,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结束行动、进行反思,最重要的是思考缜密。周密最重要的是要精细,要力求合乎规律和道理。要放开时,就是检验事情的真伪、利弊、善恶等实际情况;要封闭,是为了坚定诚意和信心。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事情的真伪、利弊、善恶等实际情况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权衡行为的分寸和程度。圣人常常为此而用心思索,假如,行为有不合分寸和程度的,圣人也会为此焦虑而重新谋划。因此,所谓开放,就是要可出可入。所谓封闭,则是要有取有舍。开放与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阴阳二气,一年四季转化轮回,促使万物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万物纵横变易,无论是离开、归复、反抗,都是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的。

纵横游说

清人秦恩复曾说:《鬼谷子》一书“词峭义奥,反复变幻,苏秦得其余绪,即掉舌为从(纵)约长,真从(纵)横家之祖也”。纵横家的思想和绝技,首先充分体现在翻云覆雨、敷张扬厉的游说上。成功的游说要领悟游说以及一切事理的关键,扬长避短,区别各种游说以对“症”下“说”,善于钻对方的空子,摇唇鼓舌,攻心为上,力避触犯“五大禁忌”。

游说“圆方之门户”

【原文】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鄢。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游说活动是其中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预先慎重地考察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口是心灵的门窗,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等,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思想感情和语言。所谓“捭”,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就是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协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使游说的内容合适,时机得当。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新生”。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失、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做“没落”。凡是那些遵循“阳”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些遵循“阴”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理解。因此,从阳的方面来游说就为人指明崇高的理想,而从阴的方面来游说则向人灌输卑小的目标。

用卑下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如果运用这个原则来游说,那么一定开合有度、纵横自如,也就没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

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一人一家,可以说服一邦一国,还可以说服整个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的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驾驭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时,阴的方面就会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而显出时,阴的方面就会随之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终点和开端时,阴的方面到了极点就会反归为阳。在“阳”的活跃中道德就会与之相生,在“阴”的安静中,有力相助,自有形势。所以,用“阳”来求得“阴”,就要用道德来包容;用“阴”来求得“阳”,就要施用力量。“阳君”与“阴臣”相互交往,就是遵循“捭阖”之理。这种阴阳之道是天下的大道理,是向他人游说的基本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导,是领悟游说以及一切事理的根本途径。

扬长避短

【原文】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用也。

【译文】

人之常情是,说出的话就希望别人听从,做事情就希望成功。所以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笨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拙之处,而宁可用愚笨人的技巧,因此才不致陷于困境。游说时说到对方有利的地方,就要顺从他的优点和长处,说到对方的短处,就要避免他的缺点和短处。甲虫自卫时,一定是依靠坚硬和厚实的甲壳;螫虫的攻击,一定会用它的毒针去螫对手。所以说,连禽兽都知道用其所长,游说者也应该知道充分运用自己所能运用的一切手段。

对“症”下“说”

【原文】

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译文】

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疏远的,要从内心入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要从表面入手进行游说。因此,要根据对方的疑虑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是否得法;要根据对方的言辞来归纳出游说的要点;要根据游说目前的形势,适时采取措施来促使自己的游说成功;要根据对方面临的危害来权衡利弊;要根据对方担心的祸患来设法防范。揣摩之后加以恐吓;抬高之后加以策动,精妙地引用先例和事实来验证,符验之后加以顺应,拥堵之后加以阻塞;搅乱之后加以迷惑。这就叫做“计谋”。至于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结党,结成死党之后便不会有裂痕或隔阂。正常策略不如非正常策略,非正常策略实行起来变化无穷,可以无往不胜。所以向人君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同样道理,向人臣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私情。

虽然是自己人,却话不投机,就要被疏远。如果是外人,却知道内情太多,就要有危险。

“钻空子”的游说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眹,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译文】

世上万物都有规律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时彼此距离很近,却互相不了解;有时互相距离很远,却彼此熟悉。距离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互相考察言辞;距离远反而彼此熟悉,是因为能够沟通,凭历史和经验互相体察。

所谓“巇”就是“罅隙”,而“罅”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排除,可以通过“抵”,使其平息,可以通过“抵”使其隐藏,可以通过“抵”而成功。这就是“抵巇”的原理。

当事物出现危机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独自发挥他预知的隙缝所起的作用,并按着事物的变化来说明事理,了解各种计谋,以便观察得细致入微。万事万物在开始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那样宏大。当圣人将向外实施游说等行为时,就会遇到一些微小或新生的疑难问题,也会应用抵巇之术来解决。封巇补隙,也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天下动乱不止,朝廷没有贤明的君主,官吏们没有社会道德。小人谗言妄为,贤良的人不被信用,圣人逃避隐居,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虚伪的人飞黄腾达。君臣之间互相怀疑,国家土崩瓦解,诸侯互相征伐,家庭父子离散,骨肉反目,就叫做“轻微的缝隙”。当圣人看到轻微的缝隙时,就设法治理。当世道可以治理时,就要采取弥补的“抵”法,使其“巇”得到弥合继续保持它的完整,继续让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时,就用破坏的“抵”法(彻底把它打破),把它治理好。或者这样“抵”,或者那样“抵”;或者通过“抵”使其恢复原状,或者通过“抵”将其覆灭而重新塑造。对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抵而塞之”;三王的大事就是了解当时的残暴政治,从而夺得并重新建立政权。

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斗争频繁,不可胜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善于抵巇的诸侯才是尊者、强者。

自从天地之间有了“合离”、“终始”以来,万事万物就必然存在着裂痕,这时不可不审慎考察并处理,要运用“捭阖”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是天地的使者。当世道不需要“抵”的时候,圣人就深深地隐居起来,以等待时机;当世道有可以“抵”的弊端时,他便出世,对上层可以合作,对下属可以督察,有所依据、有所遵循,这样圣人就成了天地的守护神。

攻心的游说

【原文】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

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

“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译文】

所谓“内”就是对方内心的意见;所谓“揵”就是沟通并探取。

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阐明所得所失,以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

同类推荐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热门推荐
  • 何言相濡以沫

    何言相濡以沫

    他是这样的男人,会温柔亲吻你的锁骨,会说你是我的女人,却不会说我爱你。会给你一张金卡,却不给你任何关于未来的保证。默苏从一开始就知道,爱上何念琛,是没有结局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一个怎么抓都抓不住的男人,她偏偏深陷其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魔预言录

    神魔预言录

    九龙山的预言,牙齿白的遭遇,骷髅男子的出现,预示了九龙山的沦陷。从此以后,千年封印被打开,魔界重生,仇怨骤起,神功便为天地所不惧。至此,一场战争将一触即发。初次踏征神域的少年,能否肩负重任?白手起家?除掉魔界的种种威胁?壮大神域?
  • 显识论

    显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战天下之夺帝

    战天下之夺帝

    天元大陆乃10州之首,统治着10个大洲。。天元大陆的帝王是实力与智慧的巅峰——云天,由于个人的冷淡、不听旁门左道,惹怒了众州首领,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旷世大战。。云天竭尽全力,最终打败对方的50位钻石级强者,临死前化作光阴进入了一个少年的身体里,从此开始了夺帝之旅和征服天下的使命!!!
  • 暗恋是两个人的事

    暗恋是两个人的事

    原以为,暗恋只是一个人的事,我喜欢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关,可是,直到现在,才发现,暗恋一直都是两个人的事。
  • 都市小麒麟

    都市小麒麟

    李俊觉醒了麒麟的血脉,在传承空间中掌握了麒麟的力量,归来之后,带上自己的逗逼表弟李清,两兄弟在都市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新人新作,都是第一次,各位大大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了)
  • 血花泪

    血花泪

    这世上存在太多的灵异,有的灵异是人为,而有的灵异却是妖祸。而这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我们人也不能以自己的观念来评判妖之善恶。而妖祸一现,我族之人所身处的任何地方必将现血雨,只是那血雨只有我族之人能看见。只是我族之人一生都不想见到......那雨呈花状,而出现之时会有隐隐出现女子的哭泣之声,因而我族世世代代称其为血花泪......血花泪又现了,作为我们这一有着远古妖族与人族的血脉者,远古的诅咒,宿命的轮转,我族终究是摆脱不了吗?
  • 异域天穹

    异域天穹

    百世我轮回,天地唯我强,手持吟霄剑,万夫莫敢当,身旁星辰转,谁可阻我笑天穹?天阻天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