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的时候,学生们还是放一天半假。一个周六的下午,一个女同学突然主动借给玉兰一个乒乓球玩,她很惊讶,也努力推脱,但还是没有抵挡住人家的热情。玉兰妈妈因为有心脏病,经常犯,经常看病住院的,所以家里很困难,哪能给她买乒乓球玩,可她也不眼馋,但也不能因为同学主动借给你而硬是不借惹人家生气,那也太不识抬举了,所以便“纸包纸裹”地拿回了家。周六的时候孩子写作业,再帮家里干点活,就忘了这球的事,直到周日下午闲下来的时候,她才想起,从书包里拿出了乒乓球。兰家的土炕的炕沿按的是一条大宽木板,有二十厘米宽,又平整又光滑,她就在炕沿上拍了两下,妈妈正在做针线活,抬头看见了,赶紧问是哪来的,孩子便告诉了妈妈事情的原委,妈妈说:赶紧收起来,明天早上赶快还给人家。玉兰照做了,可那位女同学刚拿过来就说她给玩坏了,玉芬极力辨别,还要让那同学指出坏的地方,可那同学再也不肯拿到眼前看,硬说“就是坏了”,要求包赔,没有乒乓球给钱也行,要一毛钱,限期两天。玉兰哭着告知爸爸妈妈,爸妈的意见一致认为要给人钱,并把一毛钱交给孩子,同时告诉她“要吸取教训,不要轻易接受被人的好处,特别是你不了解的人和跟你关系不是很好的人的”。玉兰得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经验,就也没再和她计较,第二天便把一角钱给了那同学。
玉兰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劳,十二岁了,凡事她能干的活她都干。春天和同伴或大人去草垫子上挖蒲公英,摘干净后泡水里再洗干净当菜,蘸酱吃;等庄家的小苗出来时青麻菜也出来了,又到地里挖着当菜吃;帮家里种园子,她家是住一栋房的最西头,所以西侧有一个与正房垂直的仓子,仓子的后面是一条小路,小路的南侧有好几家的园子,北侧也是,她家各有一个,正房后面还有一个。园子有的是挖沟叠土成墙,有用羊草拌土和泥再用洋插堆成的墙,年年春天都要休整;夏天也要挖蒲公英或青麻菜喂鸭子鹅子;有时到村后面的一大片大草原里去找韭菜。那韭菜与青草长的几乎一般高,一般绿,一般宽,单单需要观察根部的不同才能分别出来,採的时间长了有了经验以后便也能看出它比青草柔软。虽然这草地里的韭菜不好辨认,但这是玉兰最愿意干的活:伙伴们一起拎着筐,蹦蹦跳跳的在广阔的绿油油的大草原上唱呀乐呀,好高兴。看见黄花菜和红色的百合花更是高兴!看见这朵又望见了那朵,一个一个跑过去採,不知不觉就跑出去好远;秋天放假时就又到草原上挖药材。家长用一根一尺长的如手指粗的铁根一端用火烧红了,砸扁了,另一端缠上布条不硌手,做成药签子,挖地订等药材,晒干了拿去买;秋天还是照样的去搂柴火,到冷了以后都能垛成一个小垛了。
玉兰家还养了两只鸭子,有一个的翅膀还是翻着长得,经常沿着马路网西走,因为马路两旁有拉粮食的车掉的粮食。它们边慢慢的走边吃,好不逍遥!这可苦了玉兰,天天下午放学后玉兰都要沿着马路走出好远去找,然后再把它们赶回来。爸爸和邻居都对妈妈说:没地方圈它们干脆就把它们杀了吃肉吧,不然早晚会让过路的人抓走的,那样你们连肉都吃不上。可妈妈舍不得,因为它们天天早晨都能各下一个蛋。终于有一天,玉兰走出很远也没找到它们,爸爸骑着自行车又找一遍,也没有找到。妈妈哭了,别人也没再说什么。
妈妈特别会过日子,非常节省,可买可不买的都不买,能自己制作的就自己制作,比如土豆挠子、十多个齿的搂柴禾的耙子、挖药材的药扦子、搓玉米时戴在手上的玉米扦子、熨衣服的火烙铁、甚至炉钩子、用纸壳和黄泥制作母鸡趴窝用的盆——也可用做冬天的火盆、纸罐——用硬纸壳剪成椭圆形,两头再剪平,十来张一样的,用针线把侧面都缝起来,就成了一个坛子形,下面缝上一个底,上面再制作一个盖,就是一个纸制的坛子,最后再用烟盒等花纸一糊,就行了,可好看了。大的小的都可以做,放鸡蛋,放豆子,放小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