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宁短短半月,却似经历了春夏秋冬。
一下火车,满眼碧绿,一颗瑟缩多日的心,终于挣脱了江南彻骨的寒意,在和风暖阳中长舒一口气。
南宁树多,扁桃树、椰树、松树、柏树,知名的、不知名的簇拥在一起,连主路两侧也是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杂乱而繁茂,像一片片连绵的小树林。
南宁花多,树丛中星星点点,深红浅红各自妖娆。走到哪里,都有花枝探出墙头,没有不栽花的庭院,没有不种花的阳台。
南宁人大多清瘦,说话慢条斯理,尾音上挑。女生虽不艳丽,但亲切、甜美,连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也是笑靥如花,令人受宠若惊。
南宁人爱逛街。每次出门,似乎都能遇上全城的老少。店铺里,无处不拥挤,街道上,无时不热闹。深夜,商业街区仍像节日里的王府井,霓虹闪烁,人声鼎沸。遥想中关村一入夜便沉寂萧条,对绿城隆冬腊月里的融融春意难免新鲜。
去北海那天,艳阳高照,气温骤升,隐隐有种初夏的味道。
银滩,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有“天下第一滩”之美誉。沙堤上,椰树成林。沙滩上,游客不多,遮阳伞下喝茶聊天的,卷起袖子堆沙、挖洞、捉小蟹的,光着脚丫追逐海浪的,穿着泳衣下水嬉戏的,多是三三两两,自得其乐。偶有拍照录影的,也大可随心,无须“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银滩的沙很湿,赤足踩下去,就像踏进尚未冲开的芝麻糊,脚印隐约,一闪即逝。
银滩的水很清,低头便可照见人影。
银滩的浪温柔而长情,一波一波,不经意间,挽起的裙摆也尽湿。
银滩,远没有想象的喧嚣、热辣,水天之间站得久了,倒似融入了一部黑白电影。
微风细雨,一夜入秋。庭院里,鸟声如洗,桂树飘香。
去南湖看水幕电影。
南湖狭长,两岸绿树成荫,走路过桥,颇有点漫步苏堤的感觉。比起西湖的音乐喷泉,南湖的水上表演更有气势。乐曲声中,绵延百米的各色喷泉竞相舞蹈,或旋转,或交错,或汇聚,或四散,高亢时一飞冲天,低沉时激流暗涌。乐曲终了,湖心绽开扇形喷泉,胶片投影在水雾上,便是奇特的水幕电影。微风袭来,水雾飘摇,光影如梦似幻,别有风情。
去五象广场看石象。
南宁别名五象城。“五象”,是南宁的图腾,有勇往直前之意。广场中间,是高大四方的亭式建筑。四根石柱,均是象头的造型;亭子顶端,屹立着一头仰天喷水的小象——五象广场因此得名。
去地王大厦看夜景。
在雷峰塔看夜西湖,灯火蜿蜒,如美人眼波流转;在中央电视塔看长安街,灯火辉煌,如美人珠光宝气;在东方明珠塔看夜上海,半边奢华,半边灵动,如摩登女郎,面目多变而撩人,心事难猜而娇媚。在云顶看南宁,近处高楼林立,高架纵横,颇有点浦东的气派;远处山水相依,灯火零星,又有点苏杭的别致。
近几天,北方普降大雪,绿城也日渐阴冷。听说桂林已积雪封路,不知何时才能亲闻刘三姐,眼见象鼻山。
李敖说“很多地方值得看,却不值得多看”,南宁当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