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弥罗已是悟无可悟,修无可修。
他底蕴终究有限,时间耗费无量,便所知道法,俱都修到了尽头。
道自无涯,不过身处混沌,以一介元神,却是很难开创新法。
参悟出来的道法,能修炼的都已修炼,而且弥纶法舟、九天都篆秘魔旗、十方法界书、青玉,经愿力及混沌演绎,其蕴涵的道法随之异变,这部分能够有所领悟的,弥罗也是参悟了出来。可以说,除非他道行能再深些,否则真是没了事做。
无事可作,就可能乱想,乱想就很麻烦。
弥罗本已打算休眠,但偶然一个发现,却让他又操劳起来。
却是在他元神笼罩范围之内,有两道混沌浊流碰撞,奇彩迸射,中心衍生出一块物质,当时弥罗并未深想,随意以元神,化作一只大手,就手一捞,就把这一块形状狭长的奇异物质,包裹在了自己元神之内。
这不经意随手一捞,却让弥罗发现,那本该旋生即灭的古怪物质,只要在自己元神之内,就可以逃过混沌侵蚀,真正保存下来。
虽然可以保存下物质,但此物究竟为何物,却实是难以分辨。
不过,既有了材料,弥罗立刻就想到,还可以做一些事。
首要一件,便是可以炼制法器。
元神炼器,身在混沌,自不若在祖星时便利。
至少所谓的混沌材料,以弥罗的元神之力,根本无力炼化。
不过,反正有事可做,才是真正目的,弥罗也不强求,只打算将材料,形塑成法器的形状,而后再用类似虚空划符的手段,将法器的元力结构及相关道法,烙印到成型的材料内部。这样炼出的法器,虽然是不能用,不过事情很具体,却是最适合投注心意,令杂念难生。
元神炼化不了材料,愿力却可形塑之。
只要弥罗寄念魔幡,让超百亿古怪神魂,暂时弃《崇圣心经》,而改施祈愿大术,则提供的愿力,应足以让混沌材料,朝向自己设定的形状,逐步来进行转化,至于烙印元力结构以及道法,那更是不成问题,只要有具体形象,以祈愿大术兹兹在念,积蓄的愿力一旦足够,立时就能完成。
做好准备,弥罗便开始练手。
那一块混沌材料,虽然形状不算很规则,且过于狭长了一些,但大体看来,却很像一柄剑器,因此他稍加思索,便打算因利就便,将之按昆吾剑的型制打造。
不知过去多久,这一柄昆吾剑,终于成型。
虽说世易时移,道法根基已变,即便昆吾剑成型,也不能以飞剑之法自如运用,但这件事做成,至少已经证明,以愿力炼化混沌材料,的确是可行。
如此一来,意义就很大。
以弥罗的底蕴,他所能想到的,结构完整的法器,至少也有十几种,这十几种法器,随便挑一种来炼,就能打发数百年时间,如此数百年内,便再不愁分心。
这岂非是绝好一件事?
接下来,弥罗便到处周游,追逐混沌浊流,专心搜罗混沌材料。
只要材料到手,他便根据形状,形塑适合的法器。
法器炼成一件,就用元神裹了,也不敢放出去。
虽毫无用处,毕竟辛苦炼成,放入混沌毁掉,多少有些心疼。
当然,随着成型的法器增多,元神运用起来,难免会产生滞碍,这时就不得不,将相对不太满意的法器,曝于混沌之中毁掉,如此时日一久,弥罗保留下来的法器,元力结构与道法,便自然而然,都相对更为圆满了些。
终于有一日,弥罗感到了厌倦。
这时,他检点起元神包裹的法器。
水平最高的,是一套昆吾剑,共有九柄,分合两用。
分用每柄昆吾剑,都是上乘的法剑,九柄若合用,还可布大须弥正反九宫剑阵。
此阵为道家秘藏,向来在修者层面,有联邦第一杀阵之称。。
剩余两种法器,也在同一层次,分别为遁天镜和十二重楼。
遁天镜是道宫秘传的法器,可潜迹藏形,显影烙音。
十二重楼则是儒家秘传的禁锢类空间法器,在华儒一脉,是最重要的邢器。
值得一提的是,他元神包裹的,无论昆吾九剑,还是遁天镜、十二重楼,都是已然经过优中选优,最后保留下来的上乘法器。
也就是说,实际这些法器,弥罗每一种,都炼制过好多遍。
所以也难怪,他会感到厌倦。
就在弥罗停止炼器之后,无量混沌的源心,却是有了异变。
冥冥中,一个庞大意志,降临下来!
本来混沌无量,便存在一个源心,也很难确定在何处,但不知是有意,还是因为某种巧合,这一庞大意志降临之处,恰就是无量混沌的中心。
“咦?真未想到,我九真如此幸运,竟也寻到了一处混沌!”
虽然这一庞大意志,并无发出任何言语,但在其笼罩的混沌区域,只要其思维情绪,有任何的些微波动,几乎任何有语言能力的人,就都可以做出清晰解读。
上面所说,其实正是一种解读。
接下来,混沌忽而泛起波澜,以中心为圆心,向上下四方铺卷而去。
“有意思!这处混沌上一劫初,竟也有我诸夏一脉先辈,以玄都紫府的青莲造化之法,开辟过一方洪荒天地!看情形,他虽是失败了,未曾在末法时代之初,扛过最危险的道法反噬,但在这混沌之中,却终还留下了一些遗泽。如此说来,我既一样出身,若同样以青莲造化之法,在此混沌开辟洪荒,得先辈之遗泽,岂非有很大可能,令道行圆满?”
混沌翻滚激荡,物质旋生即灭,旋灭又生。
奇彩不落,照彻周天。
很显然,这等罕见的异象,也与那庞大意志,情绪稍激动有关。
“罢罢罢!既有如此机缘,再来患得患失,未免太无决断了!诸夏一脉,与我同辈这一代人,九天王十七府主,才算是真正天骄,即或方寸灵山、元始魔门不算,我九真在玄都紫府,也不能说就是一等门生,而今既有机缘,令我道行再进一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若能借开天演法,使大道圆满,我便有资格,也在诸天之源,开辟鸿蒙之府,那时与十七府主并列,我九真才真正,算得上诸夏之中坚,舍此一途,恐怕就真泯然众人矣。”
若解读无措,这自称“九真”的庞大意志,显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果然,中心一团混沌,倏忽闪现奇光!
这奇光,也不朝外显照,只包裹了一团混沌,不断演绎着什么。
没过多久,奇光散去,却又现出一件奇物!
那奇物,仿若一株青莲,叶分五片,花开四层。
一层花开十二瓣,合共四十八品。
最上层十二支莲瓣,一瓣一瓣,俱都向里拢着,裹住了莲心,形如一未开之苞。
苞中隐透玄黄之色,有莫名气息流转,似孕育有一个生灵。
青莲一现,便撑开一方混沌。
混沌本就已是虚空,但那青莲奇物,偏似在虚空之中,又撑出一层虚空!
微不可查,那株四十八品混沌青莲,似倏忽动了一动。
这些微的一动,却给周遭混沌,造成一个大动静。
混沌能量之流,立时百倍狂暴起来。
继而就见,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息,或者说是气机,便由周遭混沌之中抽离,朝向中心所在的奇物青莲,如百川汇海,集雨成潭,不疾不徐流泻了过去。
青莲得那气机注入,肉眼可见,飞速地膨胀起来。
刚开始,还不算太神异,但等青莲之体积,过百丈、千丈、万丈,终至难以形容之大时,便令让人恍惚觉得,似一品一世界,一叶一诸天,再华丽磅礴的文字,都不足以描述这凭空而来的青莲之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般而言,任何事物只要大了,其微观之纹理,自然就会显得粗陋,但这株四十八品的混沌青莲,却全然不是这样,体型越是往大了膨胀,纹理就越发繁密精致。
这又是极显见之一奇。
终于,青莲停止了壮大。
这时,又有一种气机,自周遭混沌抽离,同样难以名状,却朝向了莲苞汇聚。
就见莲心之苞,流转的气息,愈发玄奥诡奇.
渐渐,一个伟大存在,似于其中,孕育出了胎形。
“怦——”
死寂无声之混沌,终于响起第一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