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玄赋》之“玄”,指的是元力之脉理。
所谓擒玄,便是要洞察元力脉理,并加以利用之。
对此种道法,弥罗能有所悟,除是因为遁天镜烙影,失了开天显露的气机造化,也可以说是道妙,使得他后来参悟,不得不更为关注,开天之斧势外,还在于他根基之学《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以及弥纶法舟、十方法界书、万象盒这些法器,都或多或少,蕴涵了一些与元力流变相关的玄理。
这里所谓元力流变,是几种法器得造化,其内蕴道法,另外演绎出来的面貌,实际原本的根脚,是联邦时代能量转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理论,因当时之修行,元力即是指能量,而能量的种类,又不胜凡数,无论道法还是法器,自是利用的能量种类越多,就越方便修炼及使用,故此一理论,自然而然,也就应用越来越广泛。
元力之流变,自是要沿元力之脉理,在不同层级演化。
故《擒玄赋》,也并非是弥罗凭空,就能悟出来的。
虽然擒玄一脉道法,才刚有一雏形,离圆满还差很远,但这门道法的出现,还是让弥罗,油然而生满满的成就感。毕竟,虽他道法之底蕴,已算身兼联邦时代和洪荒天地,两大修行体系之精要,但再多道法,那也是别人创制的,《擒玄赋》则不同,乃是九易升玄法之外,由他亲手创制的第二门道法。
当然,老子、元始、通天三人,所得也是良多。
四人一收庆云,便相视而笑,俱是心情愉悦。
既有所悟,就应立时修研,将此一时之悟,彻底化入自身道法。
于是,元始便在玉虚宫,选了一方道院,给弥罗暂用。
随即,四人便同时闭了关。
十年之后,老子、元始、通天三人,陆续启关而出。
弥罗却是又过五年,才走出那方道院。
这十五年来,他竭思苦虑,终是将擒玄一脉道法,推演到了玄仙层次。
弥罗这《擒玄赋》,虽不入三千卷《黄庭》,却等若就是其中一卷,只不过阐述的乃是,元力流变之脉理,以及与此脉理结合的一种擒玄之术。
听来玄乎,实际打个比方,就很好理解。
元力流变之脉理,就类如氢加氧点燃可生成水,而去掉氢或氧或是不去点燃,使之不生成水,自就破坏掉了原来的流变脉理,此种破坏,便等若是“擒玄”。
需知神通法术,乃至阵法灵宝,运用之时,无不牵涉元力之流变,而擒玄一脉道法,其要旨便是,摧毁或干涉元力之流变,使法难成法,术难成术。
盘古开天只用了八十一斧,便是因其循混沌之脉理,以区区八十一斧,引动了元力的连锁流变,否则力量再强,也难一斧一造化,令地火水风、清浊二气,接连衍生出来。
弥罗的擒玄道法,便是由此受到的启发。
既是一脉玄理,自便道无止境。
弥罗十五年闭关,也不过初步确立了一个元力流变的脉理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基础,推衍出了人仙、地仙、天仙、真仙层次的擒玄法门,实际元力之衍变,无穷无尽,他自也不可能尽知,故此脉理框架,也只能留待日后,持续完善及补充。
庆云异变,重现盘古开天气象,其间玄奥,实是难以言喻。
经一次论道,虽俱有收获,但任谁也不满足。
弥罗如此,三清自也如此,故四人重聚,便起意要再次论道。
不过,第二次论道之前,却又发生了一事。
第十法界里的四相芭蕉,其地、水两片芭蕉叶,早已经成熟多时,弥罗出关后想起,自就顺手摘了,又将光秃秃的四相芭蕉,栽种到了万象盒中。
这株四相芭蕉,栽种到万象盒中,就算再长出芭蕉叶来,地火水风四片芭蕉叶,新一轮长出来的,可就会跌落到后天层次,如此炼成的灵宝,自只能是后天灵宝。
弥罗也是不经意,取了地、水两片芭蕉叶,想要揣摩如何炼制,没想到恰被三清看到,交流之后才知,原来四相芭蕉先成熟的火叶,却就是被三清中的老子摘了去,而且此时已被他用上品先天灵宝八卦炉,炼成了一柄芭蕉火扇。
这柄芭蕉火扇,亦为上品先天灵宝级数,一扇之下,即可平地生火,谶天炽地,而且扇生之火,也非是凡火,乃是四大真火之一的六丁神火,威力无穷。
老子见地叶、水叶,竟匪夷所思生长成熟,且落在了弥罗手中,自也十分惊异。
弥罗却也并未隐瞒,非但解释一遍经过,还送了三清每人一小团大觉道气。
经他解释了大觉道气的妙处,三清自是珍而重之收了起来。
老子见弥罗对芭蕉火扇,似有些艳羡,便主动提出来,可为他炼制地叶、水叶。
三清之中,玉清元始精擅炼器,上清通天精擅阵法,而太清老子,却是炼器、阵法、炼丹,三者俱都精通。弥罗心知肚明,这芭蕉地叶、水叶,自已炼来有些糟蹋,故老子一提,他便就顺水推舟,将两片芭蕉叶交给了老子。
当然,两片芭蕉叶不用急于炼制,故第二次坐而论道,还是很快成局。
第二次论道结束,弥罗又闭关百年,将擒玄一脉道法,推演到了太乙金仙层次。
当他走出道院,老子却就将两柄芭蕉扇,交到了他手上。
这两柄芭蕉扇,一为地扇,一为水扇,亦是上品的先天灵宝。
那一柄芭蕉地扇,平地扇动,即可起遮天蔽日之砂,那砂非是凡砂,乃是三大先天神砂之一的庚申神砂,能勾动九虫,销精蚀元;而那芭蕉水扇,可生不见天日之雾,那雾也非是凡雾,乃是先天一点阴阳演化而成的六阳六阴之雾,扇一下可化阴为阳,净八方元气,扇两下可炼阳为阴,僵元神肉身,扇三下则就逆冲三才,颠倒了阴阳。
地扇水扇比较,却是芭蕉水扇,更为玄妙一些。
弥罗喜不自胜,却就生了心思,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炼器水平。
于是,待论道持续九轮,再不见功,他便主动与三清,交流起炼器之道。
这时,擒玄一脉道法,已被弥罗,推衍到了大罗金仙层次。
也就是说,除非他迈入混元,否则这《擒玄赋》,很难再有精进。
三清也是一样,限于道行,参悟开天气象,已再难有所获。
以炼器为始,继而是丹道、阵道,再后来诸般道法,已是无所不谈。
此时弥罗与三清的关系,已可称“尔汝之交”,再非仅是道友而已。
这关系一近,他可就得了一桩好处。
却说玉虚宫里,也天生地长了一种灵根,名曰“风雷仙杏”,与四相芭蕉一般,也位列先天十大灵根,只不过,四相芭蕉属灵宝之根,而风雷仙杏却是神通之根。
这风雷仙杏,一元会一熟,一株只结两杏,两枚熟杏一并吞落腹中,却就能凭空长出两翅,一翅生风,一翅行雷,可根据吞服者的禀赋,演化出不同的风雷神通。
玉虚宫的风雷仙杏,却是长了三株,三清各分一株。
通天因见弥罗,对灵根很有兴趣,便主动提出来,要将自己那株仙杏,作为弥罗相赠大觉道气的回礼,直接就送与他,只是,以先天十大灵根为回礼,委实太过贵重,弥罗自不肯收,而通天话已出口,却也是打定主意,怎也不愿收回,于是当场就僵了住。
到后来,还是弥罗灵机一动,取了那株仙杏一小半根须,以大觉道气为其补足本源,并借这一小半根须,在第十法界里,另化出了一株风雷仙杏,才完美了结此事。
虽这风雷仙杏,分根再种,级数必会跌落,那风雷二翅之神通,将由先天转为后天,但弥罗不缺神通,自就不太看重,他反而觉得,能得此灵根,将仙杏拿来炼药,却也不错。
转眼弥罗到玉虚宫,便已过了数百年。
与在丰沮山不同,因十二祖巫并无元神,道法修行之要,主在肉身及神通,因此与其交流道法,相对而言,就受了不少限制,而盘古三清之道法,却与他主修的道法,是同样一种路数,需不断参悟玄理,博而****,才能趋向圆满,故彼此交流起来,自就相得益彰,所以过了数百年,弥罗还没有生出去意。
“元神结三清,血脉分十二。”
盘古身衍万物之前,曾分化元神而成三清,分化血脉而成十二祖巫,弥罗结识十二祖巫在先,结交三清在后,如此一来,却是盘古血脉、元神所化生之大能,他都有了接触。
不过,“元神结三清,血脉分十二”之外,似还有“阴阳分两造,劫转一轴轮”之说。
弥罗记得很清楚,混沌青莲造化出的两道阴阳气息,也是落在了不周山上。
那两道阴阳气息,若是化为生灵,其修行之成就,必也极为不凡,
既到了不周山,那两道阴阳气息,自也要找上一找。
弥罗不好明说,只能跟三清拐弯抹角打探,这不周山上,有无其他大能。
这就又说到三清痛处,原来化生灵识至今,他们唯一遇见的同道,却就是弥罗!
弥罗讶然之余,忽而就想到,那两道阴阳气息,若结合“劫转一轴轮”之语看,必是牵涉了什么重大隐秘,故找不见任何行迹,这当中或许,也是冥冥中的天道使然。
三清既万年以来,都未见过其他同道,那他再怎样找,应该也难有发现。
故弥罗那第二元神,九轮论道之后,却就再没放出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