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天降大雨。听客少了许多,伶珑于台上左瞧右望找不见那大汉,心中失落,便推了这一日的应酬。唤了丫头撑伞出去散散心。为了躲避行人两人从后门出了去。才行几步,便发现一人醉卧墙边,走进才发现竟是那大汉,一身酒气,看来是喝了不少酒。
于是二人合力将大汉抬回房中,好生为他擦汗身子换了衣服,盖上被子,于自己房中休息。
伶珑坐在房外,听着窗外大雨倾盆,屋里又睡着心上人,心中所思甚多。曲由心生,竟鬼使神差的弹了一曲《凤求凰》。没想曲罢,大汉竟从房中出了来。伶珑大羞,起了身道:“我,我吵到你了么?”心里却想他该不会听懂了吧?
大汉拱手道:“多谢姑娘施手相救,不然项某就要醉死街头了。”伶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其实这哪里是举手之劳!两个弱女子抬着百多斤的男子,不但要避过行人视线还抬了上楼,谈何容易?
大汉思忖良久才道:“项某并非愚人,若姑娘日后有用得到项某的地方,刀山火海在所不辞。”伶珑心却想:“你这呆子,我都弹了《凤求凰》了,你还不明白么?”伶珑并不言语,只含情脉脉的看着大汉。
良久大汉才轻叹:“姑娘,我早已有了家室,恐怕要负你了。”伶珑听言,如遭雷击,身子摇摇欲坠,却又扶住了桌角,苦笑道:“原来是我自作多情罢了。”大汉不忍再留,只得告辞。
自这一日起,伶珑便丢了魂,所弹所唱不出三句便出错。引得客人怨声载道,妈妈也几次三番的责骂。但那角落没了知音之影,对牛弹琴又有何用?
终有一夜,伶珑又弹错了曲子,被妈妈一顿好骂,一气之下关了房门蒙头大睡。半夜里听见窗口有响声,起身点灯一瞧,只见一张黄纸被压与梳妆台上,一旁还有一封书信。
拿起细看,竟是当初自己的卖身契。伶珑大惊,又拆了信封,心中写道:“蒙姑娘厚爱,无以回报,唯能做此小事。不瞒姑娘在下乃是江洋大盗,每日刀口舔血,实非姑娘良配。还往姑娘择良木而栖,某拜。”
拿此信件,伶珑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人心中果然有自己,忧的是他不肯接受自己。伶珑想大男人三妻四妾不是常事?于是心中便有了计较。
三日后伶珑泛舟与淮河之上,岸边早已挤满了人。早时间伶珑便放话要于今日在淮河边挑选如意郎君。她早跑人留意了那大汉,若他到来,定能发现。
这一日,他果然来了。在人群后边远远的望着。伶珑打扮的十分精心,凤冠霓裳,水袖红裙,宛如仙女下凡。却不想一阵笛声传来,伶珑一闻,全身一颤,两行清泪扑扑直下。
大汉一曲笛声吹罢,伶珑立于船头良久,才开口。只唱了一曲,便是流传后世的《国色天香》。这一曲唱罢,江中鱼虾翻动,飞鸟哀鸣,闻者动容。说的是你既然不肯接受我,为何又要拿走我心?只恨我与你相见太晚,不然我可做你身边侍枕之人,此生无望相守,还盼你记住我,来生再续前缘!
唱罢,伶珑便投江自尽。那扁舟离岸甚远,穿上只有一丫鬟撑船,待众人下江施救已晚矣!
听到这里,歌姬已是两眼微红,泪光点点,哽咽问道:“后来呢?”萧遥苦笑:“没有后来了。有人说那大汉救了伶珑,只是无人知晓,也有人说伶珑早已葬身鱼腹。总之世上已经没有了伶珑这个人。”
歌姬“啊”了一声,心中十分惋惜。却又觉得是那大汉负了伶珑,才让伶珑想不开投江自尽,恨恨道:“天底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她却忘了还有自己的父亲,就算不久之前萧遥还将馒头分与她了。
萧遥笑笑不语,取出笛子,凑到嘴边轻轻吹了起来。一时,笛声婉转,回荡与石室之中。歌姬感觉笛声萧瑟,似是有苦难言,痴痴道:“这便是那大汉所吹的曲子吗?为何我总觉得他心中藏有什么事?”
萧遥收了笛子道:“谁又知道呢?我们终究不是别人,妄加猜测只会苦恼自己。”歌姬吐了吐舌头,问道:“真的没有流传下来吗?那你又是如何知道这笛曲的?”萧遥道:“我不敢肯定那词曲无人传承,但这笛曲是我师父教于我。当初我与师父一同拜访了一位大师,大师曾对我言道:戏曲自在人心。或许日后你便悟了。”歌姬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
待萧遥讲完故事,歌姬才发现自己已将馒头全部收入腹中,有些不好意思:“我,我把馒头吃完了。”萧遥笑了笑道:“不打紧,我吃过了。”歌姬闻言松了口气,将油布丢于一旁。
余下时间里,萧遥都在闭目养神。歌姬见他似乎不太想说话,也就没好意思打扰。石室里没有阳光,二人不知这样坐了多久,歌姬只感觉又饿了,迷迷糊糊感觉嘴唇干裂的快要黏在一起。
“难道自己真的就要死在这里?”歌姬眯眼望了一眼萧遥,“貌似有个人陪着还不错...”这样想着想着,歌姬两眼一黑,昏死过去。
模模糊糊中,歌姬只觉自己躺在一张大床之上,又香又软,舒服至极。便翻了个身。心中一惊:“我不是在石室之中吗?难道我已经死了?”大惊之下一坐而起,才发现自己确是在一房间中。恰好一小尼姑端着水进来,瞧见她坐起,愣了一下才跑出去大喊:“师父师父!她醒啦!”连手中的水盆都忘了放下。
不多时,进来一师太,歌姬见了只觉惊艳,叹道:“难道这世间的美人都出家了吗?”师太不过四十左右,虽已剃度出家却难掩美貌,一举一动犹存当年风韵。师太为歌姬把了把脉,探查了一番身体,才笑道:“身体已无大碍,可以下床走动了。”师太语言柔弱,有种江南女子的温婉,笑起来让人如浴春风。
歌姬忙问:“敢问师太我怎会在此地?还有一人呢?”
师太拢手微笑道:“前几****坐下弟子外出化缘,发现一少侠背负你行于小道之上,正好少侠向她求救,这才派人下山将你们救济至此。”歌姬心想这人肯定是萧遥无疑了,只是他们怎么出的密室?师太又道:“女施主不妨安心休养,用过膳食后,有何问题再问不迟。贫尼就在大殿之中。”言罢师太行了一礼,便出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