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歌姬所寻,萧遥便收了起来。这才打量四周,有一隐暗洞口。点了火折子两人便进去了。里边七转八弯又是小道。最终二人又到了一密室。只见里面灯火通明,鲛油灯亘古不灭。这一次里边只一个十丈见方的房间,正中挂着一幅女子画像。
萧遥凝眉一看,与背后画卷中的女子乃是同一人。不过这张画大了很多。二歌姬站在那女子画像前,喃喃道:“怎么会有如此美貌之人。。。”一向自负如她在这女子前也只能自惭形秽。
萧遥四下探寻,发现这竟是个密室,四下里再也没有出口。偌大的石室空无一物。心中哀哉,才脱苦海又入绝境。这到底是何人所建又是所图何物?原本盼着能寻到一些关于那男子的线索,却不想线索没有,死路倒是有一条。
等歌姬回过神来,萧遥才对她说:“这里已经没有出路了。”歌姬大惊,四下又探寻了一番,发现果然已无出路。往后是虫海,出去必定葬身虫腹。歌姬颓然坐于地上,懊悔当初不该贸然跟随萧遥进来,现在好了,上天入地皆无门。萧遥也是坐了下来,里歌姬不远处。历经种种,二人皆是心力憔悴,坐下休息已无力言语。
歌姬不住后悔,又想到在外牵挂的爹爹,心中更是委屈,更加胡思乱想,渐渐的困意涌来,沉沉睡去。一旁萧遥心中也是不宁静。回想起过去种种心中尽是疑惑。
听师父讲,当年自己与楚歌是在一片竹林中捡到的。师父带自己与楚歌如亲生子女一般,爱护有加,毕生所学也是倾囊相授。但每每问起关于生身父母之事师父总是一语带过,只道自己是寻常人家,父母只是寻常农户。既然如此为何父母要弃自己不顾?或许是当年战乱父母已无力抚养。直至师父将自己托付给不归楼楼主,才知当年生父竟救了楼主一命。寻常农户如何能救下武功高强的杀手?师父只道是楼主受了重伤,得生父收留才没重伤致死。一切种种都是在当年装着自己的摇篮中一封书信提及。
萧遥越想越乱,原来当年师父对自己也是有所隐瞒。十几年过去萧遥早已接受自己乃是孤儿这一事实,可如今却跳出一个八成是自己生父的朝廷重犯,还有一大堆谜团。萧遥只得闭目苦笑。靠着墙壁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歌姬迷迷糊糊中只觉得肚子饿得厉害,嘤咛一声醒转过来。一旁萧遥看了她一眼,丢过一个包袱,道:“里面有些干粮,你吃了罢。”歌姬打开来看,是几个油纸包着的馒头,正好肚饿,也不顾三七二十一,吃饱再说。
嚼着馒头,望了一眼萧遥,见他丢了干粮过来后便回过头去了,只抱着那长匣一言不发,呆望着脚前石板。毕竟吃人嘴短,不好意思僵着,便开口道:“喂!你叫什么名字?”
“萧遥。”
歌姬以为萧遥会转问自己叫什么,早准备好了一个假名字骗他。哪知萧遥只应了两个字又不做声了。歌姬大感无趣,也不做声了,只低头啃馒头。
好一会萧遥才问了一句:“你来找的什么东西?”歌姬听了心中大悦:“你还不是要问我?”口中却道:“不告诉你。”还望了一眼萧遥,见他脸上并无不悦之色,大感失望。却听萧遥说:“你是来找那《天香》曲子的吧?”歌姬大惊:“你怎么知道!”而后才察觉自己失言,将实话说了出去。
“猜的。后世人都没听过真正的《天香》,有人道是当年婢女将它藏了起来。现世流传的不过是大家自谱自唱的而已。那天我与你讲伶珑之事时猜到了几分。”歌姬听他一说,心中大喜,问道:“那你知道这曲子在哪吗?”萧遥摇了摇头,道:“当时并无多少人记得玲珑婢女的面容,哪里还寻得见?如今说这曲子失传了也不为过。”歌姬听了眼神不由暗淡了几分。又想起那日萧遥临走前说的话,想起那句“真香”不由呸了一声,才问道:“那,那一****转告的话又是什么意思?”
萧遥抬头望着石板,像是在回忆什么,良久才道:“从前我师父给我讲过伶君的故事,有感而发。”一听到伶君歌姬便来了精神,挨着萧遥坐了下来,摇着他手臂撒娇道:“给我讲讲嘛!”
萧遥只觉一阵处女幽香沁入鼻中,孤男寡女不禁有些心猿意马,瞧着歌姬期盼的眼神又不好拒绝,只好将当年听到的故事讲了出来:
当年江淮,乃是最为繁荣的烟花之地。世人都道江淮好,不论是风土人情还是繁荣富贵,当称世间一二。就连皇帝都对江淮流连忘返,不为别的,只为江淮艺妓名冠天下。多少才子富豪到江淮只为搏美人一笑,一时竟成风靡。
也是在这江淮最为出名之时,有一女子横空出世,便是伶珑。伶珑年方十八,不仅人貌如天仙,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伶珑最擅长的还是唱曲。那是伶珑一曲,万人空巷,艺压群芳,被冠于江淮第一名姬。多少人为争得美人青睐争得头破血流。但伶珑心性甚高,对这些凡夫俗子哪里看的上眼?
一日,伶珑忽感身心疲惫,在酒楼中抚琴弹了一曲《逍遥叹》,旁人都道伶珑琴艺高超,纷纷喝彩。却只有一醉酒大汉,大笑:“哈哈!好一个秋风厌倦漂泊,好一个秋风厌倦漂泊啊!”
伶珑心中大感惊喜,竟有人听出她曲中真意。原来伶珑早已厌倦青楼卖艺的日子,心中大感疲惫才有感而发弹了这曲。于是伶珑便对此人留了意,有抚琴弹了一曲《傲江湖》观那人有何反应,却寻之不见。却听酒楼门口传来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哈哈哈哈!”原来那人早已出了门去,哈哈大笑,醉的东倒西歪,跌跌撞撞,走远了。
一时伶珑感觉心里一空,起身欲追却被听客拦了下来,要她陪着。伶珑大怒,发气回了房。方才伶珑一曲乃是说自己早想离开青楼,奈何签了卖身契,哪里还由得自己?自己不知为青楼老板赚了多少银子,她又哪里舍得放走自己这颗摇钱树?
那大汉被伶珑引为知音,心里想的念的尽是他。第二日伶珑登台献艺,四下寻找,发现那大汉还在那角落,仍是醉酒。心中大喜,宛如思妇见着情郎一般。心情大好,唱了几曲。而那大汉只自顾自的饮酒,一人痴笑。旁人都皱眉,脸上露出厌恶之色。伶珑看在心里心疼不已。便弹了一曲《劝君珍重》。曲罢那大汉竟抬头冲自己笑,拱了拱手,扶门离去。眼尖大汉终于注意到自己,伶珑是脸上粉红,心中羞意一片。
从此连连三日,大汉都坐于角落,静静饮酒,听着伶珑唱曲。这三日乃是伶珑最为快乐的三日。每夜翻来覆去思念的紧,每日早起精心梳妆打扮,对着镜子傻笑。就连那丫环都看得出自己是有了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