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当晚,我才知道郭玲不是原装。别看她平时斯斯文文,但是在床上娴熟的动作,老到的经验和高潮时毫不掩饰的喊叫,让我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接盘侠。
有一回,她差一点就叫出那个名字,我在她喊出第一个字的第一个音时,捂住她的嘴,狠狠瞪了她一眼。
那次以后,我很长时间没有碰她。她自知理亏,两人独处的时候,不轻易招惹我。
直到有一天,她主动靠上来,说要跟我好好过日子。
无所谓,刚结婚时的那点小兴奋已经消退。生活,不就那么回事吗,在我们公司里,这种事多了去了——虽然郭玲平时表现得高冷,郭家家教很严。结婚前,母亲曾十分八卦地说:“和老郭结亲,最好的一点是放心,他女儿跟外面那些不规不矩的女孩子不一样。”
我们家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准时起准时睡。哪怕一年一度的春晚,当“难忘今宵”的音乐开始,我们就关电视各自回房。
郭玲每晚一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到下半夜。母亲忍不住说她。
她买了小电视在房间里看。母亲又忍不住向她科普电视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别辐射着我孙子。”母亲最后说。
郭玲私下里抱怨:“成天孙子长,孙子短,万一到时候是个女孩子怎么办呢。”
我翻着书,没有回答。
我也不想要个女孩子——那天去接亲,“老奸巨滑”的郭叔竟当众哭了,父女俩相拥而泣的场面让人动容。我怕,到那时我的表现还不如郭叔。
有一天,郭玲陪母亲去逛街,回来问我:“我哥结婚那会都要回老宅行礼,你家怎么没做这个?”
我从书中抬起头:“我家哪有老宅?”
“有啊。今天坐车经过,妈还指给我看。”
“北大街上的巷子里?呵呵,”我低下头,“早八百年就卖了,我爹都没在里面住过一天。”顺便跟她普及一下“革命家史”。
她显得很失望:“我还想着,有老宅的话,要么让你爸妈过去住,要么我们过去住。原来你家真的没有老宅。”
“我家穷,不像你家个个都是大老板。”
她没理会我的揶揄,自顾自地说:“那怎么办,要不我们去买房吧。”
“买房干什么?”
“你家老太太……”
“嫌我家老太太啰嗦?你家老太太也不差嘛。我已经习惯了,对你来说,不过换一款式的老太太。”
她“嗤”地笑出声:“我还是想搬出去。”
“他们不会同意。”我翻页。
“我们去买房吧。”她坚持。
“买房”对我来说是个新名词。在我的概念里,只有外商或者暴发户才有资格买房。我等小百姓要耐心地等国家分配,或许十年二十年,或许一辈子。
“我没钱。”我答。
“你工作也十年了吧。怎么会没钱。”
“我每月工资上交,只留生活费。”谈钱多俗,果然是一身铜臭“老奸巨滑”如郭叔养出的女儿。
“哼,你果然跟我爸说的一样。”
“你爸说我什么?”我斜眼看她,“不求上进?优柔寡断?没出息?你从小就讨厌我,为什么哭着喊着要嫁我!”
她第一次见我如此咄咄逼人,呆在那里不出声。
我趁热打铁:“老实告诉你,别他妈把我当傻子,你父女俩想玩我,没门。”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当初为什么要答应结婚?”她不甘示弱。
“你不是你爸的心肝宝贝吗?你都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让我做到?”
……
门外传来母亲的喊声:“小俩口在里面吵什么,出来吃饭。”
一连好几天,我们陷入冷战状态,看着她郁郁寡欢,我于心不忍,劝道:“买房子干什么,我们一年能住几回?每次回家两天还要打扫,累不累。”
蜜月过完没几天,我接到通知,和郭玲奔赴新项目点。
临行前,郭叔郭妈请我们全家吃饭,无非劝勉夫妻和睦安心工作之类。
母亲跟着说:“是啊是啊。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要互相谦让。唉——都还是孩子,不懂事。”她笑,“一会儿吵,一会儿好。”说得好像我们有多情投意合似的。
一向大哈哈的郭妈则说她女儿:“女人怎么可以跟男人顶嘴,下次不可以。”
两对父母挺融洽,融洽得我心里冷笑。郭玲坐在我身边,好像不相干的两个人。
新项目点刚落脚,宿舍还没整理好,郭玲对我说:“我爸刚才打电话来,说公司增盖二十套房子,让我们回去登记准备分房。”
“二十套,你觉着轮得上我吗?”
“最后一次分房,说什么都要试一试,”她强调,“以后没机会了。”
父母见我们刚走两天就回家,免不了问起。得知原由,父亲不悦:“家里有得住,还要再领一套干什么。”
母亲也说:“家里够住,再弄套房子搬出去,我们两个老的脸往哪里搁?人家会说我们家不和,你们才要搬出去。”
“唉,且登记着,”我不耐烦,“哪里就轮得到我。”
我填完表顺了张“分房排序原则”,指着条条款款对郭玲说:“你那么想要房子,当初就得找个技术员啥的,跟我一小工人,你想啥呢。”
过了几天,郭玲拿出两个红包给我:“我爸已经替我们请了分管生活的副经理和行政科长吃饭,你到时候嘴甜一点,陪着多喝几杯,把这个给人送上。”
“哪来的?”我看一眼那俩红包,挺厚实,应该装了不少。
“我陪嫁来的。”——我知道郭叔给了她不小一笔压箱钱,但没见她拿出来过,她结婚时带过来的小皮箱,我也从没看过里面。
“你收着吧。”我退后一步。
“你拿着,我知道你没钱。”她逼近,想把红包给我塞兜里。
我推开:“不要!我也不会去,老子看不惯这套!”
“你——”她气结,“跟你爸一样——”
我抢着说:“自命清高,对吧!告诉你,有一天我们公司倒了,就是你爸这样的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