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300000024

第24章 宋元(3)

北宋时,童年的司马光和堂弟司马义一起读书。司马光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寄托了父亲全部的期望,而司马义虽天性驽钝,但为人忠厚老实,即使常常被司马光嘲笑也不介意。一天,司马光看见司马义正在和一群小伙伴在河边玩耍,很想加入,但却遭到大家的拒绝,原来,平日里司马光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小伙伴们都不愿意理睬他,而司马义则与他们很投机。司马光很孤独地站在一旁,司马义看见了就跑过来陪他一起玩,但满怀嫉妒的司马光竟然逼得他掉进小河里。司马义在河水里扑腾,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司马光一下着了慌,不顾一切地跳下河去救他……

司马义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却遭到父亲严厉的叱责,但司马光则因为舍己救人而被众人赞不绝口,父亲由此断定他是司马家唯一的希望。满怀惭愧的他支支吾吾,终因爱慕虚荣而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当晚司马光偷偷地溜进司马义的房间,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司马义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主动提出要帮他改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司马光很感动,也决定帮助司马义好好学习。从此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几个月后,司马义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司马光爱慕虚荣的坏毛病也很少犯了,父亲知道后非常欣慰。

一天,教书先生对司马光的一篇文章大加赞扬,司马义冲着司马光竖起大拇指,很为他高兴,可司马光却红着脸低下了头。原来,这篇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从古书上抄袭来的。司马义知道后,建议他立即去向先生说实话,但司马光犹豫不决:我只抄袭了一部分,先生不会看出来的。然而,事与愿违,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并将此事告诉了司马光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要训斥司马光,却被先生制止了,原来他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父亲把兄弟二人叫到书房,吩咐他们做一件最普通的家务活——剥一包花生仁的内皮,看谁剥得最多,唯一的条件是要自己动脑筋,不能让他人帮忙。两人各拿一包花生欣欣然地回到各自的房间。

为了获得父亲的赞扬,司马光拼命地剥花生,他采用了很多办法:先用两手使劲搓,但搓红了两个小手掌,内皮还是牢牢地包在花生上;他又拼命地用手指甲抠花生的皮,但很快指甲就抠得出血了;最后,他心一急,干脆用牙齿使劲地啃起来。这时,丫鬟梅香走了过来,看见司马光焦急的样子,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一会儿就把花生都剥完。”说完便要教他怎么做。司马光想起父亲的规则,有些犹豫,但一想到父亲的赞扬,他还是决定让梅香帮忙。

一会儿,司马光兴冲冲地找到父亲,将一包圆润光洁的花生仁交给他,奇怪的是父亲并没有夸奖他。这时,司马义来了,掏出一小把坑坑洼洼、带着牙印的花生仁。父亲让司马光告诉堂弟自己是怎么剥花生的,司马光得意地说:用开水将花生泡了一下再剥,便很容易了。父亲问他这个办法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司马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但脸色却非常难看。父亲非常失望地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让他们走了。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房间,内心充满了矛盾:向父亲说实话吧,担心他会很失望;不说吧,又是在欺骗他。最终,诚实战胜了虚荣,他径直走向书房,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看着他,眼光中透过一丝喜悦,但却严厉地说:“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人吗?你小小年纪,就染上说谎的毛病,就好像幼小的树长了蛀虫,必须要马上清除,否则,就长不成有用的栋梁之材。”司马光这才知道,原来剥花生正是父亲在考验自己呢!

长大成人后,司马光给自己取了个字,叫作“君实”,以此勉励自己永远做个诚实正派的人;他还把这种美德传给了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杭州(今浙江杭州市)城中有两个较大的书铺,毕升一个叫“昌隆书肆”,另一个叫“西湖书肆”,竞争十分激烈。毕升当时是杭州城中首屈一指的刻工,他刻的刻板文字工整清晰,很受读书人欢迎,因此他所在的昌隆书肆生意要好于西湖书肆。

这一天,毕升将花了三个多月的新书刻板交付店主,店主喜出望外,料定此次刻印比西湖书肆要早一月有余。果然,当昌隆书肆的新书已经刊印发行时,西湖书肆的还在刻印之中。新书发行后,杭州读书人皆出钱购买,昌隆书肆店主大发其财,而毕升却愁眉不展,因为他知道刻板耗时耗力、费用过高,许许多多家境窘迫的读书人仍读不上书。

积劳成疾的毕升躺倒在床上,视线模糊,双手发抖,根本无法刻板。而狠心的店主却逼令他加紧下一本书的刻板工作。毕升无奈,只好带病刻板,不料因病体沉重,已经无法捉刀,店主竟然将他赶出昌隆书肆。临走前,毕升并未哀求,只是拿走了他辛辛苦苦亲手刻制的刻板。

病倒在家里的毕升并未闲着,他在思考那个一直让他无法释怀的问题:如何能发明一种省时省力、节约资源的新印刷术。正在思考着,西湖书肆的店主刘员外登门造访:请毕升出山。他言辞恳切,毕升婉拒不了,只好出任西湖书肆刻工师傅。昌隆书肆店主得知毕升前往西湖书肆,认为毕升已年迈无用,颇不以为然。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本想让毕升教会刻工们如何快速刻板,却发现毕升训练刻工只要求质量,而不追求速度,因此对他也渐渐不满起来。刘员外暗自思忖,如若此次刻印再落在昌隆书肆后面,书店将难以为继,遂打定主意:找个适当的时候,打发毕升回家……心情沉重的毕升看出了刘员外的用意,独自在西湖边上散步解闷。无意中看见两个小孩在玩泥巴。他们可以将泥巴作成各种形状,而且十分随意。毕升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匆匆赶回家里。他才进门就看见屋子里浓烟直冒,原来是妻子因家里无柴可烧,正用他带回的刻板当柴火生火做饭。毕升抢夺下刻板,刚想训斥几句,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快步往书肆走去,妻子大惑不解。

西湖书肆里,刘员外已经准备好工钱,见毕升兴冲冲地进来,正准备打发他走。不料毕升先开口说话了:“我已经找到了快速刻板的方法了!”刘员外不信。毕升又说:“我们可以用胶泥替代木版,将每个字单独刻制,然后用火烘烤,制成单字泥塑。若要制版,可按书稿排列泥塑,这样不仅省工而且省料,速度超过一般木刻数十倍不止。”刘员外仍将信将疑,毕升愿意一试。

昌隆书肆店主派人打探,得知西湖书肆书稿刻板才完工将近一半,而自己刻工又是他们的两倍,所以认定自己又一次胜券在握。谁知毕升带领刻工只用了一个昼夜,就将所需汉字泥塑全部雕刻完毕,再辅助以石蜡、松香,送入火炉烘烤,使字迹较木刻板更加平滑清晰;然后用特制的铁框、铁板将泥塑按照书稿顺序排好,一页书稿就制成了。当毕升将一叠叠整齐的书稿放到刘员外的案头上时,刘员外不禁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料到毕升印书会如此神速。刘员外捧着书稿,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他知道要是自己采用了这种印刷术,就可以省掉大量的成本,别人是竞争不过他的,而此事的关键人物就是毕升。

当昌隆书肆店主还在催逼刻工加紧刻制时,西湖书肆的新书却早已上市了。他得知是毕升带领西湖书肆刻工们刻制的,既十分后悔,又迷惑不解……而刘员外大赚一笔后,再次登门造访毕升,奉上金银数箱,劝说他将活字印刷术的“秘方”卖给自己,不要再告诉别人。毕升一笑置之。尽管毕升一如既往,仍是家徒四壁,但现在却是怡然自乐,他高兴的是天下家境窘迫的读书人,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读不起书了。

欧阳修不冒他人之功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都是朝廷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一天,宋仁宗宴集群臣,吩咐每人作一首诗,并从腰中解下一块玉佩说:“谁作得又快又好,就把这块玉佩赐给他。”宋祁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仁宗看了他的诗作后非常满意,正要将玉佩赐给他,谁知欧阳修也作好一首诗,仁宗一看,认为欧阳修的诗作更加出色,于是改变了主意,将玉佩赏赐给欧阳修。从此,宋祁对欧阳修总有些怨气。

一次上朝时,仁宗问及欧阳修编写《新唐书》的情况。原来《新唐书》是欧阳修和宋祁合著的,仁宗认为宋祁的文风过于华丽,便让欧阳修进行修改。本来就有怨气的宋祁,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加郁闷,便到屋外散心。路上,仆人提醒他:欧阳修也许会趁修改书稿之机加以陷害,所以必须小心提防。宋祁左思右想,却又无计可施,正在长吁短叹间,突然一队人马迎面而来,场面非常浩阔。马队在一家茶楼前突然停下,有辆豪华马车的车帘掀开了,一个年轻姑娘悄悄探出头来,叫了一声“宋大人!”宋祁赶忙转过头去,只见那姑娘微微一笑,车帘随即又放下了。宋祁非常得意:“哈!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记得我宋祁?!”顿时诗兴大发,仆人赶紧笔墨伺候,写下了一首《鹧鸪天》,当即让仆人给送去。他望着远去的马队得意洋洋。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仁宗便召见宋祁,怒气冲冲地将一首诗作扔给他。宋祁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昨天所作的《鹧鸪天》,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汗流满面。原来,那回眸一笑的姑娘竟是内廷的女官。仁宗怒道:“早就听说你为人随便,现在竟写出这种浮躁华艳的东西,真不知《新唐书》让你弄成什么样子?!你回去闭门思过!”灰头土脸的宋祁回到家后,焦虑不安。仆人给他想了个计策:托人向欧阳修求情,让他不要为难自己。宋祁恃才气傲,并不愿意向欧阳修低头,但经仆人再三劝说,宋祁只好允诺。于是,便有人在欧阳修面前为宋祁求情,请他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欧阳修感到莫名其妙,而又讳莫如深,求情人只好没趣地走了。宋祁知道此事后,对欧阳修更加恨之入骨。朝廷的官员们平日里就看不惯宋祁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见他落到如此下场,都认为是咎由自取。而欧阳修却说:“我修改书稿是秉公办事,跟这些私人恩怨并无瓜葛。”

没过多久,宋祁走投无路,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找到欧阳修的府上。宋祁吞吞吐吐终于说出了登门的目的——希望欧阳修不要挑自己书稿的毛病。欧阳修一听,正色道:“我奉旨修改书稿,乃是公事,与你私下谈论,似乎不大合适。”话音刚落,便高声吩咐仆人送客。宋祁吃了个逐客令,郁闷地回到家中,心里忐忑不安,随时等待着厄运的降临……

几天后,有人给他报信:欧阳修已经把《新唐书》的书稿送进宫了。宋祁万念俱灰,绝望地等待着仁宗的发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欧阳修不仅没有对他的书稿大作修改,还在仁宗的面前为他说情:“宋祁的诗词固然浮华,但写史和写诗词有所不同,宋祁的稿子并无不妥,所以没有多改。”仁宗满意地点点头。欧阳修紧接着又说:“按历朝的规矩,我官职比宋祁高,《新唐书》应由我一人署名,但此书稿大部分是宋祁所写,花了他不少心血。我愿与宋祁共同署名,恳请皇上恩准。”满朝文武举座皆惊。仁宗也有些惊讶:“听说你跟宋祁有点儿小小的不和,怎么今天倒帮他说话?”欧阳修正色说:“我与宋祁虽无交情,但也不忍夺他的功劳,据为己有。”仁宗非常欣赏欧阳修的宽容大度,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宋祁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惭愧,亲自上门向欧阳修谢罪。两人消除了隔阂,成了好朋友。

文同胸有成竹

北宋英宗时,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画竹能手——文同。有一天,他正在后院的竹林里流连忘返时,几个文人墨客登门拜访,对文同的墨竹赞叹不已,纷纷索画。文同春风得意,当场表演画竹绝技,众人叹为观止,文同好不风光。大家告诉文同:景灵宫兴建完工,英宗正昭告天下,寻第一画师去画屏风,并鼓励他说:“凭你的画功技巧,定是独一无二的合适人选;再说,鼎鼎大名的苏轼(苏东坡)是你的好朋友,他在京城里当官,定能助一臂之力。”文同跃跃欲试。

不久,英宗果然看中了文同的画,立即召他进京。可是英宗遇到了一个难题:文同的《墨竹图》,清新脱俗,淋漓尽致;但易元吉的《聚猿图》,则活灵活现,颇多情趣。两难定夺之时,他让苏轼评说。朝中文武大臣都知道苏轼与文同是至交,皆以为苏轼会力荐文同,文同在一旁也一阵窃喜,满以为志在必得,谁知苏轼却说:“文同的竹重形而轻意,乃目中所见之竹,非心中之竹,凡作画不求尽态极致,惟写神韵最妙;易元吉的《聚猿图》中,众兽皆活,仿佛呼之欲出,生意盎然,所以我以为易元吉的画略胜文同一筹。”英宗欣然点头,命令易元吉画迎鳌殿屏风。文同非常失落,但心有不甘,下朝后,他找到易元吉,约定三年后再作比试。苏轼见此情景,无奈地摇摇头。

同类推荐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凤神凰劫

    凤神凰劫

    她,权倾天下的公主,一朝国覆,不知所踪;他,谈笑杀人的红衣罗刹,地狱修罗,人人畏惧。——天下归属就握在手中,那这繁荣江山还有什么意思?他是江湖闻风丧胆的杀手尊皇,传言竟有断袖之癖,却不知他即是她。竹林相遇,一句戏言,竟付进终身,那时她高高在上,他狼狈不堪。她说:“以这江山为聘,天下为礼,你嫁给我可好?”他答:“一生一世一双人,不错!”从此浪迹天下,策马江湖。
  • 抗日之龙腾万里

    抗日之龙腾万里

    那个年代,人民生活在血雨腥风之中,犹如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那个年代,日寇侵我河山,占我家园!在日寇铁骑践踏之下,我国危矣!而就在这个时候,他横空出世,所到之处无不令日寇闻风丧胆!这也让他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女,演绎了一段美女配英雄的佳话……
  • 重生之超凡时代

    重生之超凡时代

    当一个网文迷重生了会发生什么?写小说吧,在他脑海中竟然有着一个强大的系统,它说:码字码的越多,就有机会得到小说中的功法,丹药,天材地宝。系统:“宿主努力码字,努力构建世界框架。”林晟凌乱了,妈的,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还要给别人打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哥哥我的命怎么这么苦逼。“别说废话,你写不写,不写的话,可以,就是境界降低3个层次,让你回到弱鸡阶段,哼哼。”听着系统之灵小萝莉那恶狠狠的威胁,林晟歇菜了,不敢反抗啊,哥还有大把的妹子等我去安慰,不能让别人祸害了。码字码字……
  • 当代人闯关东

    当代人闯关东

    闯关东是人类迁徙史上规模最大的壮举,文学体裁表现的都是过去,本作品体现的是在由“闯关东”的潮流成为“关东人闯山东”的回流年代,也有人沿着前人的脚步,成为当代人闯关东的另类。白山黑水林业资源无节制采伐带来的后果,林业从盛到衰给我们留下太多启示。众多文学体裁说的都是从前,如今没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是不乏更精彩的故事。
  • 黄昏预言

    黄昏预言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恋情,两岸彼方的互相召唤让两个人相遇。她是预言,他是神话,他们并肩杀出一条血路,却在最后一刻回头守护。千万年的等待,昔时的火神再临人间,不为其他,只为她凄凉的背影。少女的蜕变在他眼里皆如刀锋针尖,刺进骨髓,青春的约定你还记得吗?——我的主人。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不是你们的公主[完结]

    我不是你们的公主[完结]

    我知道自己总是爱心泛滥,跑出去救那只快被车撞到的小猫是出自本能,谁知道那个笨蛋天使却错把我的灵魂带上了天堂,要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很长啊!好吧!笨蛋天使说可以让我还魂,我信她了,但、但是,我这是把魂还到哪里去了?我、我这算是穿越了吗?不要烦我,我不是你们的什么公主,我不要去你们的那个什么皇族学院……还有你你你,别抬出什么未婚夫的身份压我,我真的不是她啊!!!呜……
  • 秋声集

    秋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