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的意识还在却无法表达的时候,她用唯一可以活动的左手,紧紧握住我的手,传达着她内心的感动和无法诉说的话语。
用慈母的心善待他人
因为大会选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直到午夜之后,各个小组的工作人员还聚齐在一间会议室里,等待着审批下来的工作方案回去传达。
连续不停的昼夜工作已经让在座的年轻人有些困倦不堪,从他们满脸的倦容和时常哈欠的表情看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硬撑着。因为他们懂得这是政治任务,是领导考验每个人的关键时刻。
清晨睁开眼睛到午夜之后,这大半天里,从东方花苑宾馆到办公室,从大礼堂到办公厅会议室跑了多少个来回已经记不得了,反正时间按分钟来使用也感到紧张。此刻的身心都想就地卧倒,一睡方休!
但眼看这些已经身心疲惫的年轻同事,作为召集人,我不能借故回到办公室去休息片刻。我只能和他们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令人沉睡的时刻,召集人的隐退对于军心就是一种动摇,群体的精神力量就会崩溃。
望着昏昏欲睡的年轻同事,我吩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设法给大家找点夜宵,又强打精神与大家聊天,说些开心和有兴趣的话题。
笑声驱走倦意,相互的交流调整了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时光在欢快的氛围中悄悄地逝去。
几经周折的方案终于拿到了手中,大家一拥而上,旋即就消失在朦胧夜色中。
跟随着大家离去的脚步,我也迈着疲惫的双脚走向东方花苑宾馆。此刻,已经没有了睡意的我,却有一份淡淡的欣慰。在困难的时刻,给别人一份信心和力量,是母亲的性格。从她的口中,我没有听到过泄气的话。当她的意识还在却无法表达的时候,她用唯一可以活动的左手,紧紧握住我的手,传达着她内心的感动和无法诉说的话语。
精神是一个人的力量和信心的源泉。母亲把不屈的性格和为他人着想的秉赋遗传给了她的儿女们。
(2007年5月24日/周四/重庆)走到妈妈站过的地方,望着天空,望着依稀犹在妈妈的身影。眼前的景物渐渐模糊起来……
没有泪水的怀想
今天的上下午参加了五个工作会,还听了三个小组的选举动员会。八个会下来,人在奔波中已经有些麻木的状态了。按照生理的反应,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正常睡眠的我,最渴望的第一需求便是倒头大睡。
但现在是晚饭的时辰,距离床头的时间最少也要六个小时之后。我想随意安慰一下肚皮就放松一刻的念头被打消了。
今天的晚餐要陪上级机关的领导,地点是南滨路的渝信餐馆。车水马龙的南滨路美食一条街,如今是重庆的一大亮点。凡是来重庆的游客和外乡人如果不去南滨路吃一餐,走一走,就如同来了重庆没吃火锅,没去解放碑打望一样,会被视为没来过重庆。
南滨路美食一条街,是重庆这座山水之城迄今滨江沿岸商业开发最为成功的典范。从长江石板坡大桥的南岸桥头算起,到朝天门码头对岸的弹子石,沿着蜿蜒的江岸是上百家各具特色的餐馆、酒楼、茶楼和饭店。这里几乎可以吃到巴蜀两地所有的名吃和风味独特的川菜。
每逢入夜,八方食客都会云集在这一条热闹非凡的美食街上。邀请的和被邀的与其说是来独享美味,不如说是欣赏江城的美景。
几公里长的江岸如今是一条狭长的滨江公园。南岸人赋予了她一个极有创意的名字——重庆外滩。这是与千里之外的上海外滩相提并论的豪放,也是重庆人雄起的性格。
滨江公园的对岸就是高楼林立、灯光辉煌的渝中半岛。除了长滨路江岸变幻闪烁的路灯,让人们最开眼的就是一片鳞次栉比的大厦上精心设计的夜饰灯景,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如梦如幻的灯光倒映在滚滚流淌的江水上,你才能体会出真正的流光和溢彩的真实感受。
游船画舫或停或走,把这段江面装扮得如诗如画,驻足观望,谁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太美了!
滨江公园是一条植物雕塑和人工置景的艺术画廊。各种南方的常绿乔木和花草被设计师精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里变化着各种不同感观的形态与色彩,徜徉其中你会感知大自然的美妙。
夜晚的滨江公园比白天要热闹得多。除了休闲散步,吃饭喝茶,唱歌打牌要到这里,游客观赏夜景,体验巴渝的风情与美味,这里也是必到之处。举目四望,到处是灯光辉映。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有儿童的欢叫,有老人的回望,有游客的惊叹,有情侣的深情对望……滨江路更是烧胶卷的焦点,谁都无法统计,一条滨江路一年要耗去多少胶卷,洗印出来多少张令人回味的照片。人们把美景收在相机里,把美好的回忆铭刻在记忆里。所以,《记忆之城》选在了重庆,也给了重庆一个记忆的美名。
在滨江公园的内侧一线就是五花八门的美食店。渝信酒楼是这些林林总总的巴蜀风味餐馆中风味更浓的一爿店。渝信在北京的一家分店,就位于西单商业大街黄金地段的赛特大厦的楼上。北京人为了吃到地道的川菜,不惜等上一两个小时,排队领号等着翻台也要吃渝信的川菜。
重庆外滩上的这家渝信店也在滨江路上的黄金带。精明的店家把江景、夜景和滨江公园都算进了菜品的特色。把吃饭的地方分成不同的层次和室内室外几种方式,让食客不但品味美食,同时也欣赏美景。室内室外,高低远近任其选择。
把北京的客人安排在此用餐,用心自然不是仅仅为了一顿晚餐。我匆忙安排完成办公室的任务,赶到通知的地点一看,顿时心中一阵酸楚袭来。
这是仅仅一年前,我请父母吃饭的那个包间。宽大的落地窗外,是一块宽敞的露天阳台。站在阳台上,对岸和滨江的景色尽收眼底。记得那个初春的傍晚,夕阳西斜时分,江面上已有几分暮色,缓缓西坠的斜阳把余晖洒落在滚滚的江水上,金光闪闪。妈妈伫立在栏杆前,缕缕灰白色的头发在微风中飘动。她凝神望着对岸的高楼,望着闪烁金光的江水,蓦然回首,对着我啧啧赞叹:“重庆这个地方真不错呵。”
妈妈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发自心底的朴实的感叹。走到妈妈站过的地方,望着天空,望着依稀犹在妈妈的身影。眼前的景物渐渐模糊起来……(2007年5月25日/周五/重庆)回想起从孩提时代记事到今天已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人生的时光其实就是几个缩影和片断。
说时迟,那时快时间的相对论,从来没有像现在体验的那样深刻。每天大大小小的会议差不多要开七八个,开完了大会开小会,开完了小会开大会。一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天天的午夜之后也不得休息。就每天的时间感受而言,简直太快了!有忙不完的公务在催着争分夺秒。可是,就会议日程的感觉来说,盼着这段时光尽早结束。
掐指一算,送走妈妈已经整整十天了。这十天,既觉得时光过得飞快,又觉得时光过得漫长。说快,是因为每天忙得昼夜兼程;说慢,是这会期好像总也过不完。人像机器的齿轮一样,转起来时没有时间的快慢感。身心都在手中的那些工作上,想的干的都是怎样把任务做完。时间的感受是在身心松弛的那一刻,或是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你才猛然顿悟,原来时光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这十天里,每逢独自一人回到寂静的房间,就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陪伴妈妈走过的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
这段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又好像很远。
80岁,对于人生来说不算短。但回想起从孩提时代记事到今天已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人生的时光其实就是几个缩影和片断,就是转瞬即逝的光阴。
生死离别,耳闻目睹过许多,但从来没有像妈妈的离开,让我这样深刻地思索人生与时光。
人生是那样美好,时光却这么短暂。而短暂的时光却有着那么多不如意的人生历程。这大抵就是平凡人生中的真实感受。
(2007年5月26日/周六/重庆)这一切都无法与外人去诉说,只有沉寂的夜晚,凝望天空向天堂里的妈妈默默诉说。
二七的祭日
今天,是妈妈辞世的第二个祭日,时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第一个祭日,是我参加大会筹备的日子;第二个祭日,是大会结束的日子。
整整七天的日日夜夜,人像被不停鞭打的陀螺,飞速地旋转着。可以告慰老人家在天之灵的,是儿子尽到了那份应尽的责任,做好了每项应尽的义务。党代会的全过程是一周,七天里,我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几个报急的电话,又一个老人行将就木。已经癌症晚期的岳父支撑到了最后的日子。病危伴随着哭怨不绝于耳。即使这样,我还要强忍内心的煎熬与痛苦,坦然地面对着眼前的当务之急和夜以继日的工作。没有切身经历的人是无法理解和感受我此时的心境与情绪的。但这一切都无法与外人去诉说,只有沉寂的夜晚,凝望天空向天堂里的妈妈默默诉说。
上午的大会,下午的“两委”第一次全会和此后的一系列活动结束,已是暮色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