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后是该做市场还是技术?”
“公司想要在传媒领域开展新业务,希望我全部负责,我该怎么办?”
“干到现在,我有三个选择:一、继续留在这里干售后;二、换部门做售前;三、另外一个企业打算招我。我该如何选择?”
“我该果断离开,还是做兼职?”
我们内心对职业选择充满问号。
这诸多问号,归结下来都是一个问题:职业决策。
当生活遇到岔路口,困惑自然就冒出来。如果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决策心态和决策方法,这些问题就会屡次在内心响起。
TOBEORNOTTOBE(生存还是毁灭)?连王子哈姆雷特都在纠结、忐忑,我们这些俗人也在所难免。
那么该怎么办?关于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最近数十年可谓火爆,不少畅销心理学书籍都跟决策有关系。这里借用一种魔法来说。
在决策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水流遇到岔路,它会自然而然顺势做出选择。它选择的原则就是:水往低处流,百川东到海。
因此,和职业决策有关的魔法,是为水系魔法。
4.1为什么遇到岔路就会纠结
为什么我们在职业选择、职场决策中感到纠结,难以做出重大决策呢?
请将这个问题放一下,先将镜头拉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打过牌吗?“拖拉机”?是不是也会遇到不知道出哪张牌的状况?如果出大牌,万一没捞着分儿,还被别人扣了底就惨了,但如果把小牌出了,那人家跑个十分儿就升级了。
跟女朋友出去吃饭,决定好去哪里了吗?去吃火爆的米线火锅,要排长队;去吃快餐,又没情调;去吃海鲜自助,太贵了。
这种款式的衣服很适合我的身材,但是颜色似乎太暗了,那个浅色的却又使人显胖。
甚至连去超市买瓶水都会纠结。纯净水不长胖但是没味;可乐喝着爽但是是垃圾食品;天然果汁健康但是却比较贵。
任何一种选择,我们都会纠结。
如果我们把纠结分解一下,这是两种感觉的复合体:快乐和担心。
快乐是因为我们对选择的期待,因为每种选择都是符合--至少符合一些--我们的价值需求。我们可以想象做出选择、付诸行动之后的美好成果:味道好、有营养、能赢、便宜……换到职业上,那就是:成就感、智慧、社会关系好、有面子……
而担心,同样是因为我们对那个选择的期待,因为这个职业会让我们付出成本,一旦做出的选择不能带来价值,那成果就会变成“后果”:没情调、贵、没营养、不好吃……换到职业上,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没有成就、单调乏味、家庭关系紧张……
如果全部都是快乐,那自然开心去干;如果全部是担心,那也就自然逃避。问题就是这两种正向和负向的期待同时以差不多的能量出现。这是纠结最核心的原因,恰似内心中多个小人在打架,却都势均力敌。
“这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吃货的我,一个是真心想减肥的我。”
水系魔法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对选择的期待。
当别人来找我咨询,并透露出纠结的感觉时,我会先说一句话:
“告诉我你对每个选项的担心。”
当每个人都能看到纠结背后的负面情绪“担心”时,往往都能觉察到什么,此时再使用一些招数,就找到根源和方向了。当然,确实有一些人,他们有比较强的纠结,被称为“决策恐惧倾向”。这被普林斯顿大学定义为“缺少勇气或意志去从复杂多面的事情中寻找目标”。那些在职场中纠结时间过长而难以决策的人,往往在很多生活片段中同样举棋不定。他们会考虑一个决策的方方面面,优点缺点,并且会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其举棋不定的理由。因此,尽管那些纠结的人为自己无法进行决策而痛苦,但是他们内心其实还有那么一点点享受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感觉。
一般来说,纠结的背后,隐藏着三类恐惧。
1.对变化的恐惧
成长于某些家庭环境,可能会在未来出现决策恐惧。比如父母本身就很情绪化,要么犹豫不定,要么反复无常,这会让孩子也不知所措,长大以后就陷入决策恐惧的焦虑过程中。这属于对变化的恐惧。一个朋友说:最近很喜欢看央视一套的节目。其原因是,央视一套能给自己很大的安全感。很无奈,换个台所产生的变化,都会让人恐惧。
2.对缺陷的恐惧
一些人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内心希望做出的决策百分百周全,任何偏差和风险都要不得。过于完美主义的人对于一个决策也十分挑剔,但是你很难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决策,因此就会决策焦虑了。而这些过分完美主义的人,多数也是因为童年时没有安全度过心理敏感期。
3.对责任的恐惧
当一个人害怕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不愿意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时,他往往倾向于让别人替他选择。这也是选择恐惧的一个原因。这样的人同样也往往来自童年,他们往往成长在控制欲较强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几乎所有选择都由父母来定,一旦自己想做主就会被家庭所恐吓,于是形成了害怕承担责任的心理。到成年以后依旧不愿自己选择。在我们这个国家,这样心态的人特别多。
我们的恐惧,因为我们是习得性动物--人,这些恐惧能让我们通过躲避而更安全。不过,这个社会总是不安全,即便不做决策,被动拖延,同样是一种决策,同样要产生变化,同样会有缺陷,也同样会承担责任,一样会陷入一个你无法接受的后果。或者,当你以为很安全时,危险就潜伏在侧。
因此,在决策的最开始,我们面对的问题并不是选择A还是选择B,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对决策的担心和恐惧。
4.2你的决策口味是什么
下面,我们做一个假设:
你准备要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假设你已经度过决策恐惧期,你会如何选择?我更关注的不是你买哪一台电脑,而是你的决策口味、决策风格是什么。
现在,有三个人,张飞、诸葛亮、刘备,他们的决策口味就完全不一样。
张飞(直觉型)
这是闪电型风格。“要买便买苹果电脑,想其他的干吗?”直接拍钱买货,不做过多思考。这样决策的人思维都很直接、简单。决策过程十分干脆。他们决策的过程就是,第一时间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这类人,对职业的选择完全依靠直觉,一旦感觉不爽,就会选择极端做法:辞职;但他们也比较执着,一旦想要从事某个职业,就认准了一个猛子扎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
诸葛亮(思维型)
诸葛亮会算。“亮已算定,可买THINKPAD(联想品牌电脑之一),不必多虑。”诸葛亮说这话之前,肯定已经在家里做了很多性能对比、价格查询,甚至电话咨询,然后才出决策方案。典型的思维型决策口味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会做SWOT(战略分析法之一)分析,做决策平衡表,最后的目标绝对是经过计算而得的结果,他们自身的主观感觉看上去并未发挥作用。
这类人,在职业选择中会计算与职业相关的一切因素。钱、发展、市场、环境、产品、员工、老板……并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企业年报、企业发展模型,等一切就绪,全部了解清楚,再决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刘备(感觉型)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他绝对是一个多愁善感型选手。刘皇叔买电脑,他会先去卖场,试试某一款电脑。然后会跟卖场的人聊天,并听说某款电脑很不错,拥有它就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然后就会亲自去试试那款电脑,反复三次,方购得。是不是很像三顾茅庐?刘备型的决策方式就是感觉型,做决策之前要体验一下不同决策的感觉,当感觉来了,就多少钱都拦不住。
这类人,强调感受。他们选择职业、行业,会选择先了解、体验,而且他们更关注“人际关系”,并很有觉察力,在感受到整个行业环境、企业氛围跟自己很匹配时再做出决策。
总结为一句话:直觉的人有直觉的简洁,思维的人有思维的周全,感受的人也有感受的觉察。
当你做决策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决策口味,这样的好处是:能清晰自己的决策过程,决策之后内心会踏实一些。因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就是给自己的行为归因,找个自己能接纳的理由。
但是,不同决策都有各自的缺憾:直觉型的决策者容易忽视职业的风险和弊端,他们风风火火进入到心仪的企业,但因为发现“不是想象的那样”而遭受挫败,正如张飞那样,只能依靠勇猛,一旦带兵打仗就被人使诈而吃败仗;思维型的决策者过于守正,不愿意走险棋,但是很多职业上的大发展都是出奇制胜,诸葛亮不就是这样吗,“六出祁山”总是不出奇计,从而丧失了光复汉室的机会;而感受型的决策者则过于多愁善感,特别在乎人际关系而忽视职业的方向和目标,刘备最后被火烧连营,也是因为要为兄弟报仇,而忽视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而最好的选择,却是这三类选择的综合。如果观察人民军队,就会发现其军官设置颇有深意:在一个团/师/军里,都会有三个最高职务:团/师/军长、政委、参谋长。而这三个职务就分别代表思维(参谋长)、感受(政委)和直觉(团/师/军长)。这样的组合能让人民军队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屡战屡胜。
职业选择也是同一个道理。
首先,把诸葛亮请出来,仔细分析各个选项的利弊,做个指标对比图:
我的需求A工作B工作C工作
生活平衡
MONEY(金钱)
环境
创造力
成就感
然后,再让刘备出场,通过看书、电影、混圈子、试用等方式体验一下几个选项的感觉;
最后,依旧纠结时,就向张飞学习,用直觉做出决策好了。
同时,再给出三个建议:
1.找不同的朋友做助手。因为每个人都很难兼顾三种口味。在明确自己的主要决策口味之后,最好能找不同口味的朋友做帮手。
2.时间有期限。买电脑、买房子、职业选择都有期限,过时不候。因此,特别是那种思维型决策者或感觉型决策者,都给自己一个期限,能分析多少就分析多少,能体验多少就体验多少。我们要像《红与黑》里的于连那样,为了能抓住纳达尔夫人的手,而给自己的纠结设定了一个时间点。
3.在试探中决策。闭门造车永远没法做出产品。职业选择也必须迈出去一步,至少要先从网络开始,多查查不同人的评价和感受,多了解不同人的体验,多同圈内人交谈。如果有机会最好能亲自体验一下职业的感受,通过试探和深度了解做出决策。
4.3“划算”的误区
职业纠结的原因来自期待。期待过好或过坏,好像内心有一堆小人打架,由此产生纠结。因此,我们专门谈谈期待。
你知道我们期待的正确选项能带来什么好处吗?
按街边小贩的说法就是:划算,值。
我们所有的权衡,都是在权衡这几个选项:哪个最划算,哪个最值。
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
划算:选项的收益-选项的成本>0
如果这些选项都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做生意或投资,产品售出的收入高于产品购入的成本,那这个买卖就值。买了黄金,过了两年金价上涨,那这个投资就划算。
如果这些选项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呢?比如职业选择、人生选择、婚姻选择,甚至选择看什么电影能让女朋友开心也是没法拿钱当标尺的。
此时,我们就会走进几个误区:
误区一:收益就是价格
职业生涯选择中,我们所追求的收益仅仅是钱吗?这个问题本书之前提到过,真正的收益是价值,即:选择对每个人的意义。这其中,钱和权力也许只占一部分。收益还包括了其他很多内容:公平公正的氛围、融洽的同事关系、开心和有趣的事情、可以领悟到的智慧、光鲜的工作环境、平衡的生活方式……
不过,当我们看到“收益”这两个字时,钱和权力就偷偷把这个概念给换掉了。
工作十年的小华问:“三张OFFER(入职通知书),H公司一个月20K(K即千);Q公司13K,但是有少量股份,能做中层;F公司是创业企业,一个月7K,但是有原始期权。去哪里?”你是否看到小华问题背后的思维了?他的内心是将收益等同于钱和权力了。这样的思维,即便有选项,还是没法做出选择。诚如王尔德所言:“一个功利者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对于小华而言,必须再次问及自己:一份工作中,哪些价值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是MONEY,还是成就感?员工关系?创造力?工作乐趣?
关注收益的价值,而非价格。
误区二:成本就是付出的成本
再看成本。我们做出选择之后所付出的就是成本。同收益一样,成本也不单指金钱,还包括精力、时间、人际关系等符合价值的东西。
但更重要的,也是我们经常忽略掉的,是“机会成本”。
我们总以为成本就是一个选项的支付。也因此,我们所比较的,无非就是多个选项的成本哪个更低。但是即便真的比出来了:买山寨机的成本比买Iphone的成本低,去自己熟悉的行业比进入自己完全没接触过的行业成本低,这仍旧不能明确选项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忽略了“机会成本”。
当你用同样的资源(金钱、时间)来做出一个选择时,放弃另一个选择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最简单的例子是婚姻,当选择了给一个人带上戒指、共同去民政局领小红本,你的机会成本就是其他所有异性以及单身一辈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外面再处几个小三儿、小四儿,但这样的机会成本更大,那就是家庭破碎、道德沦亡和基本的安全感的丧失。
职业选择同样如此。
很多人都说要花三年时间读研究生,但他们往往没考虑这三年的机会成本:“工作经验、工作收入……”转行同样是不少现代人常常冒出来的想法,但正如“土系魔法”所言,转行就意味着过去行业的经验和人脉打一个折扣,部分工作还需要从头再来。这也便是转行的机会成本。
而决定机会成本的关键,是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如果是一笔生意,那资源就可以定义为所花的钱,即实际成本。同样一笔钱去卖小商品,就得放弃去开小店的收益;那么如果是职业、生涯、梦想,什么才是最核心的资源?
时间,时间是机会成本里最核心的资源。
很多刚开始工作的朋友为什么可以频繁换职业?因为转职的机会成本低。而工作十年,已经做到中层,当考虑转换职业的时候,就需要好好琢磨一段时间才能横下心来。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当到四十多岁时,上有老下有小,再去做职业转换?所以,在之前,我说梦想是个“贼”,就是因为梦想在不同时间段的机会成本不一样。
因此,在关注每个选项的成本时,多想想机会成本。
误区三:不需要关注风险
小明在经过了缜密思考、职业体验之后做出了一辈子的重大决定,离开现有的市场总监的位置,去互联网团购产业做一名产品经理。他觉得这个选项很“划算”。他将倾尽全力,投身其中。
他是否充分考虑了风险?
任何一个选项所带来的收益/价值都不是当下就可以兑现的,都是未来的价值,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期权”。既然是未来的价值,就存在随机和不确定性。去做团购网产品经理,如果他规划的产品不被客户接受没有市场呢?如果他去的企业遇到波动关门倒闭了呢?如果企业要求他不但要做产品经理,还得兼职做销售、全员营销,他接受不了呢?如果大环境发生变化,团购网产生的泡沫破裂了呢?还有什么他没考虑的其他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