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懂得自己这几张卡是如何存取的。他们以为他们通过努力存进了自己的现金卡,但是他们的工作只是在把别的卡里的存款倒到现金卡。
我了解过一些英语培训的老师,他们几年如一日只教一门课,到后来讲课讲到恶心,每天都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故事,钱是赚到了,但是却是通过把梦想银行和事业银行的卡给提取出来才实现的。
小军进入了通信行业著名的Z公司,被发配到非洲一个国家做电信技术总监,年收入三十多万,儿子六岁,每年只有春节回家十几天,连续干了四年。他跟我说不想这么干了,特别想孩子,但是四年的海外生活令他对国内的产业变化一无所知,也没有结交新的朋友同事,根本不知道回国做什么。虽然在他的现金卡上存了钱,但他花掉了亲情卡和友情卡。
还有那些赚取灰色收入的官员和做传销的人。他们在贪财得利的同时,完全透支了自己的人品卡,以至于以后一辈子也还不起。
你必须处理好你手上的这堆银行卡,它们代表了你的职业健康度。
如何处理呢?
高代价卡的处理
有这么个鸡汤类寓言:我们的一生在抛接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友谊、健康、精神,其中一个球是橡胶的,摔在地上可以弹起来,另外四个都是玻璃的,摔了就碎了。
哪个是橡胶的?
就是工作那个球,简称“工作个球”!
尽管我们有这么多张银行卡,但它们的代价并不一样。有的卡,看上去没什么价值,一旦透支,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并能影响到其他卡的存款。比如:身体卡,把它透支了,其他那些梦想卡、友情卡、亲情卡、经验卡……都要报警。你以为还有亲情卡能维系?没听说过“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吗?再比如:友情卡,做传销的人把友情卡给花没了,花的时候轻轻松松,但是想再补回来却难于上青天,建立一个信任很难,但毁掉一个信任却轻而易举。
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哪些卡属于一旦花掉,就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比如:身体卡、友情卡、亲情卡、人品卡……
对于这类卡,我们要做以下几点:
1.定期刷机POS(销售点终端机)检查一下
这类卡特别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花掉,因此一定要周期性地到POS机查一下。
比如,每年给自己做一个体检,每月跟朋友电话联系,每周问问老婆孩子老爹老妈的感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圣人之道,我们不用每日三省,我们每个月省一次、每年省一次总是可以的。
2.维持这类卡里边儿正常的现金流
你可以不在这类卡里多存钱:可以没有六块腹肌,可以没有遍天下的朋友,也可以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但是你现有的身体、友情、亲情、人品一定要维系,不能让它透支。因为你一旦不维系,它们就自动流失。
如果一段时间天天熬夜,一定要尽快规律作息和锻炼;
如果做了某件对不起朋友的事,一定要主动道歉,尽快冰释前嫌;
如果两个月天天忙于工作不着家,一定要给自己放个假,陪老婆孩子待一周;
…………
3.做长期保险
这类卡里的一部分钱一定要做长期保险,这样它们会产生稳定的红利。谁都必须承认,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会逐渐变弱,但是长期的规律作息和运动可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亲情、友情卡都是那种历久弥新的,时间越长,就越有韵味。所以,要保证稳定的存款,到老的时候,这笔存款所产生的红利将给你惊喜。
高价值卡的处理
再次盘点一下你手里的卡,有的卡可是高价值卡。开始存的时候你可能没感觉,但过了几年就会突然给你带来巨大红利。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比如你的事业卡。
很多人工作了五年就以为自己有了“五年工作经验”。殊不知,如果你不刻意往你的事业卡里积累财富,你所拥有的只能是“五年工作经历”,甚至是“一年工作经验”重复了五年而已。
陆小凤和慕容复是大学同班同学,并在一个企业工作。十年之后陆小凤已经做到了资深工程师,而慕容复却一直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待遇差别达三倍之多。再澄清一点的是,二者家庭背景也差不多,没有一个人是官二代富二代。其原因就在于,陆小凤工作的十年是积累了十年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著作两部,提出专利六个,参与重大项目三个,主持重大开发项目一个。而慕容复却只有了十年工作经历,无论文,无专利,工作就是把活儿干完,从不做其他考虑。
如果大环境出现突发事件,二者都要被辞退。谁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答案不言自明,一定是陆小凤。
这就是事业银行卡的价值,当我们在工作中时时注意积累经验,注意把工作的任务变成成果,从而转换成知识和能力,并能达到可证实、可复制、可增值,就会厚积薄发。这就好比巴菲特买股票,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长期买入“可口可乐”“吉列”等优质股票,短期内看不到巨大涨幅,经过岁月的洗刷之后就成为全球首富。因此,让工作经历“经得起考验”,就把经历变成了经验,往事业银行卡里存了一大笔钱。
再比如你的兴趣银行卡。本书在前面提到过兴趣的五个层级。如果你能持续不断地往你的兴趣银行卡存钱,就能让兴趣转变成能力和职业。一旦化茧成蝶,自然自成一派。
因此,对于这类高价值银行卡,同样要达到三点:
1.持续不断地养
这类饱含价值的卡,一定要持续不断地投资。韩寒说过一句话:“有的时候梦想也是需要养的。”
这类银行卡同样需要“养”。你没办法让卡里瞬间积累巨大财富,而应该像养孩子一样,要每天关注它、照顾它,跟它一起成长,未来你就能得到巨大收获和幸福。
2.定期投入
有一种基金产品,叫基金定投。它要求购买者每月都定期投入一点儿钱买基金,以此来填平股市波动,同时避免冲动投资。很多理财专家都推荐这类产品。
对于这种高价值银行卡,我们也得做个“定投”。因为人都是冲动型动物,突然需要工作经验,就玩儿命干活儿,突然产生一个梦想,就热乎一阵子,而过了一段时间则抛在脑后。这非但没法儿存钱,还会造成其他银行卡的损失。
因此,就得给自己设定一个“投资周期”。每段时间都创造一点儿经验,每段时间都打磨一点儿兴趣,每段时间都提升一点儿能力。由此建立一个习惯,当习惯形成,你会下意识地积累财富。最后达到一种你已经很牛了还不自知的浑然天成的境界。
3.当财富增值后要取出来用
有些“闷骚”的人喜欢憋着,把经验憋了十几年,就是不拿出来成就事业;把兴趣憋了十几年,就是不拿出来增加能力。当然,你要选择做一个隐士我也挺赞成,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嬴”就是个很牛的隐士,老头子活到七十岁,做一个看城门的小吏,但憋了一辈子资源、朋友和经验,最后通过给信陵君出窃符救赵的主意并贡献了一个杀手,完成了一次绚烂的辉煌而自刎了结。但是,如果你天天憋着,卡里的钱都爆了自己还很郁闷,那就是自作自受。
很多资深人士,经验丰富,也颇有抱负,但在该爆发的时期前怕狼后怕虎,迟迟做不了决策,到了四十多岁发现上有老下有小,此时,这堆资源、经验、兴趣的财富已经难以使用,只得叹息一声黯然归去。
如果你还愿意“出世”,愿意为这个世界做点儿什么,愿意为梦想做点儿什么。当你的高价值卡产生价值的时候,还是要取出一些财富,拿它们来装点你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更深的智慧和更多的创造。
3.8你经常出差吗
在很多职位的招聘启事上,都会有这么一条:能适应长期出差。
通信行业著名的H公司以高薪、全球化、工作强度大而著名,该公司有一个招聘传说:在招聘申请书中有一条:是否同意长期出差?一旦画了不同意,这次求职旅程就GAMEOVER(结束)了。
很多企业的业务都覆盖全国,有的甚至还是跨国企业,因此,必然会有不少出差的“机会”。
同时,大量职位(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售前、售后支持)都必须要到当地进行服务和支持,这样的职位就不只是出差了,甚至就“在沙家浜扎下来了”。
当经常出差,甚至把出差地当成第二个故乡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思乡之情,特别是成家有子女的人,他们会感到奔波的孤独,缺失归属感。这同样是很多企业的牛人离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职业中的出差,是影响职业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也是职场中必须关注的地方。对此,我有话要说。
短差、长差区分好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设计院的,有个企业内训师跟他们抱怨说:“我们一年要出差二十多回,每个月都得有个两三回。”设计院的朋友是这么回答的:“嗯,真不少,我一年就出三回差,一回去了两个月,一回去了三个月,一回去了四个月。”
这个对话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出差模式的对话。
市场营销部门的出差特点是次数多时间短,今天出现在北京,明天就可能出现在深圳,后天又直飞成都。有时他们睡觉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座城市。如果在外资企业工作,甚至会是今天在美国,明天去日本,后天又到新加坡。这种出短差的一般都以培训、会议、售前宣讲、客户经理等职位为主。频繁出短差的人会有一种“在路上”的移动幻觉。
而出长差的特点是次数少,周期长,驻地化。因为某一个项目和客户,就在当地驻扎下来,直到项目结束,客户付款。此类长差,特别符合项目管理、客户服务、财务审计、售后支持等需要长期陪伴客户的职位。出长差的人会有一种“第二故乡”的感觉。那些人对于出差城市的熟悉度甚至高于本地人。比如,小华就在著名的废都西安混迹多年,对那几个卖盗版光碟的地方尤其熟悉。
还有一种是超长差,比如很多公司的海外业务,一般都在非洲国家或南亚、西亚国家。超长差就属于“贾探春”类型,“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一年只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在收入待遇方面会有很大增加,但离群索居、骨肉分离之感却令人难以承受。
因此,坐上一个职位之前,一定要清晰该职位出差的类型,是短差、长差还是超长差。
适合出差的阶段
上一节提过多张银行卡的交替对倒。必须承认的是,一旦成家生子,出差,特别是长差,就可能会花掉那些高代价卡,损失亲情和友情。因此,一定要选择好出差的阶段。
窃以为刚参加工作时是最适合出差的时期。此时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正是看看各地风景、了解各地民情的好机会。这段时间通过出差所增加的阅历会超过任何培训学习。你可以体验住大车店、到小巷子里吃最有特色的小吃的传奇感受,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民风文化,这些尽管都是经历,但是如果写成文字,拍成照片,就可以变成经验。记得大学时广东同学来北京,他很享受去吃北京小摊贩的煎饼,说了一句很有感觉的话:“和着灰尘吃的煎饼才香。”这简直就是一句诗!
同时,更有价值的是,对于没好爹的新员工,赚钱往往是第一要义。而频繁出差,出长差,出超长差,能迅速提高收入。任何企业都对出差有补助,出差时间越长,补助就会越多。这也是年轻时可以多出差的原因。
有人会拿《论语》反驳:“父母在,不远游。”家有父母,毕业后回家才显孝顺。你是否没把《论语》看完整?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人家后边儿还跟着一句话呢。即便是当父母老了要在一起一段时间,刚参加工作趁父母还能自我料理时,多出去转转是不是“有方”呢?
当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携妻带子,则需要慎重考虑出差的问题。你是否能够接受亲情卡被透支的后果?一些人性化的企业会给有经验的资深员工提供带家属出差的福利,或者给充足的探亲假,一年能给两三个月完全不工作。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能做到经验丰富,是企业里的关键人物。
把外地当资源
外在环境本身是带着能量的。如果能因势利导,外在环境就是助人实现梦想的资源。因此,如果你长期出差,那你有没有想过链接出差地的资源?
比如,小徐长期在山东出差,“搂草打兔子”娶来一个山东媳妇;小丽长期在广东出差,也捎带嫁了一个广东靓仔。这严格来说不算资源,但这绝对是反向思维:与其在当地聚少离多,不如直接在外地成家,以后反而将回本部当出差,岂不快哉?
同时,对于那些出长差和超长差的人而言,日子长了,了解了外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经济,也就可能搭接到当地的人脉圈子。那是否就能把家乡和当地的事业、兴趣链接起来。比如,去广东出长差,和驻地的客户或供货商混熟,交几个朋友,体验那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感觉;去浙江出长差,就可以在家乡开个网店,通过链接浙江的小商品资源而解决店铺经营的供货问题;去湖北出长差,能否发展旅游兴趣,结交几个可靠的驴友?去西藏出长差(就是援藏),那岂不可以做孔繁森第二?还是同样道理,与其在外地天天辗转反侧、思念故乡,不如整点儿能陶冶兴趣、发挥能力、提升价值的事情。
清晰出差能带来什么价值
无论如何考虑出差,每个人都需要清晰:出差能带来什么价值?是补助的提升,还是异域文化的领略,还是旅游兴趣的满足,还是找个漂亮老婆帅哥丈夫?并且,让自己的价值观与出差的价值相一致,这样能令自己出行快乐,一路畅通。
如果出差再也不能带给你想要的价值,而只是消耗亲情卡、友谊卡的存款,那做个了断也好。要么跟上司谈谈,换一个出差少的工作,要么去找一个出差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