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喜欢跟人打交道,亲和力、沟通力很不错,但是我硕士毕业就去研发部门了,怎么办?”
这是很多理工男、理工女总向我提出的问题,然后他们就给自己一个“合理化解释”:跟人打交道是个“没技术含量”的事儿,我们还得去专注于那些尽管自己觉得不太有趣,但“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这个最基本的磁性定律也许能让我们有点儿感悟,那就是: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如果对人有兴趣的你不幸进入到了一个完全对事的环境,与其说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倒不如把它看作一个机会。在很多类似的环境,正是因为一个非群体的个性而成就了自我。
拿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个研发部门,几乎所有人都是面向技术(THINGS),无论是研究还是开发,无不面对数据、程序、文献、标准、协议等内容。其中有个人叫小华,硕士,他很爱和人打交道,社会关系丰富,能迅速同陌生人打成一片。他是否能在这样一个部门生存下去呢?他曾一度苦恼是否要去销售、市场等部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他非但生存了下去,还被上司所器重,负责了很多项目。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就是这个部门的经理,当多数人都是只专注于技术本身时,出现一个善于沟通、善于联系外部资源、善于拿到项目的人,他是一个宝贝还是一个麻烦?
还是回到上一章提到的木桶原理。对于个体而言,发挥优势胜于弥补劣势,但是对于团队而言,每个人的磁极各不相同,然后异性相吸,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这样的团队就很优秀,比如《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
职位升迁,沿着磁力线走
有磁场就有磁力线,有职场自然也就有职位的“磁力线”,只是,我们往往发现不了职位升迁的磁力线,抑或我们没有看到隐藏的磁力线。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的规划思路就是:一年做基本工程师,三年带团队,五年做部门经理。不过到了现实中,他们就凌乱了,过去那美好的蓝图放到实际的职位里行不通。
我得承认,确实有按照这样的路径升迁的人。但是你是否发现,既然大家都能看见这样的升迁途径,那为什么(其实应该不是问“为什么”,而是问“凭什么”)是你升迁而非别人。你说你有能力,可人家小明是上司的亲戚;你说你干活儿卖力、执行力强,可同事都说你不近人情;你说你跟大家关系都好,可人家小威的老爹是我们的客户,他一个订单就几百万……这条磁力线,大家都看得见,也都去抢。除了能力强、人缘好、有资源之外,你还得有运气。
那还有什么磁力线呢?比如,一个以销售为核心营生的人,我们假设他是DATAPEOPLE类型,做销售如鱼得水,升主管、经理、总监自然是一条很清晰的磁力线。假如他不太想做管理,还是喜欢跟客户打交道呢?他是否可以做资深销售,是否可以做大客户销售,如果这个企业没那么大平台,是否可以到有更大平台的企业继续做销售?这条磁力线,我称之为“达人”线。
同样是这个销售,他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IDEAS,当销售做到一定程度,他是否可以从诸多销售方式方法手段中感悟到一些规律性的思路,甚至能创造出一些新型服务和产品,他是否可以从销售转做销售的咨询、顾问以及培训?按物理学的说法,这类似“电磁感应”。这条磁力线,我称之为“感应”线。
还有吗?是的。做销售做烦了,自己的客户群也建立起来了,于是就辞职不干在家生孩子,借生育之余做几单客户。这属于“消磁”线,这类人大多很看重家庭和生活。
除了你能看见的磁力线,我还能找到一堆你看不见的磁力线,这才是土系魔法神奇的地方。
3.6进圈子相当于迈进大门
人不是大老虎,甚少一个人独活,人从来都是处于不同的群体中,这个群体,即圈子。
职场圈子的特点很有趣,甚至很诡异。
第一个特点是人。
这群人会有共同的特点。都是相同的行业,比如大家都是IT人、金融人、电力人、铁路人,而且行业还会细分成子行业,比如都从事网络安全、都从事管理咨询、都从事职业规划、都从事移动支付业务……都在相同的职位,都是HR(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都是程序员、都是产品经理、都是CEO(首席执行官)、都是快递员、都是小贩……都有相同的兴趣,大家都对某事有兴趣,都喜欢相声、都喜欢文学、都喜欢卖唱、都喜欢“苹果”……除了共同的特点,这群人还会自动形成不同的角色:
名人。在任何圈子里,总有若干名人,他们资深,拥有较强的能力、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拥有自我宣传的本事,比如房地产界的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界的开复哥、化腾哥。
牛人。牛人是这些圈子里的资深人士,他们往往拥有高超的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即便他们不愿宣传自己,但十分受人尊敬,典型如互联网守护神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Lessig)和吴修铭,两位是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教授。法律似乎跟IT没什么关系,但却是他们向美国法院确立互联网是跟自来水、煤气等公用事业同样为中立的立法,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从事符合美国宪法的任何活动,从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传声筒。这类人人际关系广且十分八卦,会迅速将圈子里的新鲜事传给这个圈子的所有人;
神秘人这类人并不是不在圈子里,只是他喜欢躲在一边潜水观察,偶尔现身发表一点儿“粗浅”的见解;
……
其实,如果你能知道这个圈子里的领袖、牛人,就算是迈进这个圈子半步了。
第二个特点是暗语。
在类似的圈子里,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暗语”,其实就是一堆专业名词,比如下围棋的圈子,自然是如“飞”“靠”“扑”等围棋术语;如果是IT行业的圈子里,则是一大堆英文简称和技术名词;在高校圈子里是一大堆学术理论;我曾经在一个心理论坛潜水多年,论坛里的语言多是“效应”“感觉”“失调”“情绪”……
因此,了解圈子暗语,是跟圈子里的人建立联系的前提。否则,到了通信行业的圈子,不知道“网关”“信道”,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最后,你是否发现,这些暗语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圈子的基本知识,也建筑了一个圈子的“壁垒”。
第三个特点是游戏规则。
圈子有圈子的“游戏”,金融行业的基金产品、衍生品、理财产品是钱的游戏;IT行业的位置业务、信息安全、内容管理、微博是信息的游戏;HR职位里的招聘、培训、员工关系是人才的游戏;即便是冷僻如发电行业中的汽机、管道、支吊架也同样是能源的游戏。既然都是游戏,就自然会有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就是这些行业、职位圈子里的基础理论、业务和工作流程。掌握了这些游戏规则,人家才会认你做圈里人。更加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人人可见的游戏规则之外,其背后还有潜规则。比如,在“网络设备”这样一个极度细分的圈子里,那些设备制作的材料、设计、工艺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外人很难看出来的潜规则,这也是为什么采购方持续压价到成本线之下,而厂商并未灭亡的一个原因。再如,名校MBA(工商管理硕士)似乎天生存在某种外人不可知的游戏规则,名校MBA的文凭是他们进入投行和著名咨询公司的必要证书,在少数咨询公司,即便你不缺业务能力并且有很大潜质,但如果没有名校MBA的证书就一切免谈。
游戏规则是更深一层的圈子壁垒。其险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设置复杂的游戏规则、潜规则来提升进入圈子的门槛,维护圈子的“领地”。想象一下,当你熟悉游戏规则和潜规则之后跨进了门槛,进入了圈子,没有人会不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对圈子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更尽力维护好这片“领地”,同时对想进入的新人更加严厉,理由就是:“我们就是要过滤那些不热爱这个行业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生活但又很诡异的现象:拥挤的公交车到站时,你是否发现在门口的人往往很多,似乎有一种力量让他们就堵在门口而不往里边去,而你却在大喊:“别关门,让我挤一下。”门口的人让你十分恼火。但是你像赶着投胎一样费劲儿挤上去的一刹那,你就马上会成为堵在门口的一员,并会大声嚷嚷:“进不去了,快关门吧。”这个转变如电光石火般迅捷。
这个公交车,是不是一个圈子?
当你发现圈子的核心要素是人、暗语和游戏规则时,你是否意识到,最典型的圈子莫过于电影里的“黑社会”,“黑社会”里有不同特色的人,有暗语和游戏规则,如果你不认识人,不懂暗语和游戏规则,就很可能会被清除掉。职业是否也是如此?
因此,你很难单独成就你的职业梦想,而必须依靠这样的圈子,这不但有助于你梦想的实现,圈子还能助力加速你梦想的实现。
圈子是一个个壁垒,但正如我开始所说,这些壁垒是有门可以进入的,那把钥匙在何处?你该如何进入圈子呢?
1.找到圈子
有的圈子存在明显的部落化,在网络上有著名的垂直论坛,定期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你要做的就是问谷歌和百度,检索到这样的圈子,先像一个隐形人一样加入进去。而那些不存在明确论坛和活动的圈子,就需要依靠人脉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多认识圈内人士,当你足够虔诚,总有一些人会拉你进去。互联网如此蓬勃发展,想知道哪些人属于哪个圈子是十分容易的事。
2.熟悉暗语和游戏规则
暗语和游戏规则构筑了圈子的壁垒,所以先熟悉这些内容是进入圈子的必要条件。你似乎可以通过找到圈内人的方式来了解暗语和游戏规则。但你必须付出成本,一般来说你要参加一些培训并考个证书,参加培训时,你能发现不少跟你一样要进入圈子的人,而培训你的老师则是圈内人。所谓认证培训,看上去是学知识,而其背后的意图就是给圈外人和圈内人牵线。圈外人交了钱、付出了时间精力,进入圈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大多数认证培训,证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了培训,学习了游戏规则和暗语,认识了一些人;而名校MBA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更加巨大,也意味着你能学到更多的暗语和游戏规则,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就会成倍增加,从而更方便进入咨询公司和投行。
3.搭接资源或贡献优势
如果你进入一个新的圈子之前,已经在其他行业、职业混迹多年,那你完全有可能得到圈内名人的引荐。方法就是搭接资源。行业、职业之间的壁垒在减弱,行业、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你在过去行业、职业的人脉、经验,都能为新圈子服务。比如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想进入培训行业,培训行业对金融的需求普遍存在,每个人都需要理财,每个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而你在金融行业所了解的暗语、游戏规则和人脉能方便培训行业更好地理财,方便你的培训企业更容易融资。这个资源的搭接能让你迅速得到牛人和名人的认可和引荐。
也许你会说,我真的没那么深的资历和那么多经验,没资源可以搭接,如何在圈子里玩儿?没经验没关系,你的能力总得让人看见吧。之前提到发挥优势,在这个圈子里就很有用。如果很懂养生,谁都爱跟你聊自己的健康问题;如果很会做饭,那就在聚会中给大家做饭……总之一句话:有得给,才有得拿。
4.建立信任
除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圈子里的人建立信任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圈子愿意接纳一个不可信任的人。为什么水泊梁山那样的组织要让入伙的人呈个见面礼、纳个投名状,这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而在行业、职业中,我们建立信任的方式往往就是承诺完成一些临时的、业余的任务:组织一次活动、完成一次分享、交付一份文字、支持一个项目。提出承诺、兑现承诺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被人信任,本身也是种能力。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进入想进的圈子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置换,自己没有点儿干货垫底,圈子那道门槛儿就很难迈过。
3.7你是怎么透支多张银行卡的
你的银行卡有几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每张存了多少钱?你是不是会为了某个银行的某个服务,或者购买某个大件商品而频繁倒账?
这对于你来说是秘密。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
呃,我看到你瞬间石化了,不好意思。
不过,我讲的不是你真实的银行卡,而是你人生生涯的各张银行卡。
你除了有现金银行卡--这类卡存着你从工作中赚得的钱;你还有亲情银行的卡,存着你跟父母、配偶、子女的亲情;你还有友情银行的卡,存着你的同事、同学、战友的友情;你还有身体银行的卡,存着你身体的健康;你还有事业银行的卡,存着你职业的经验和能力;你还有兴趣银行的卡,存着你丰富的爱好……你还有很多卡。
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你的这几张银行卡上存取款。每存一部分款,你都会感到快乐,每取一部分款,都会带一点儿悲伤。
问题在于,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存取款的。
小威是销售大区经理,销售业绩很好,每年通过销售可以赚不少钱。只是,他做销售需要跟客户喝酒,三天一小顿,五天一大顿,甚至有两回喝多了还被送去医院洗胃。当跟他谈起未来的职业发展时,我提到了人生生涯银行卡的比喻。
我说:“其实你并没有赚到钱,你只是把你的身体卡、亲情卡的钱取出来,存到了你的现金银行卡里。现在还有的取,但哪天一旦透支了,还都还不上。你拿到了钱,却付出了一个小东西--你的肝。”他恍然大悟,毅然决定在公司内转岗,去了不怎么赚钱的规划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