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作为跑龙套的你,没有背景,只有一个背影!
真的是这样,没“背景”吗?
NO!
随着在工作中的成长,每个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背景”。这些背景包括:
你对所在行业的理解--我是一个通信行业里混迹多年的人,对于非本行业的人而言,恐怕连天线、网络管理系统这类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
你对所在职位的理解,就一个资深的客户经理来说,你永远也没有他那种见人就“真诚”一笑的能耐;
你所结识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有行业内的暗语,熟悉内部的逸事,也能将你纳入;
自然还有你的亲戚朋友,有的是血缘联结,有的是气味相投,有的是两情相悦;
还有各种各样在各个地方的利益关系……
也许你的背景里没有有权有钱的爹妈,但是当你主动去积累和发现,这些行业内的职业经验以及职场中所结交的人脉会在一定时间后发挥效力。任何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场”这种神奇的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实在在作用在我们身边;而我们的职业所存在的空间,也有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词:“职场”。职场就是我们的“背景”,它同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也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能量:它会让我们更强大或更渺小。
动量:它会推动我们前进或拖我们的后腿。
质量:它会作用在心里,或者像悬着的石头,或者如石头落地,又或者心里有底。
如果善用这个“场”,调动我们的“背景”、资源,这些能量就会形成新的合力,能帮助我们到达梦想彼岸。
这便是土系魔法。
3.1在职场壁垒中开一扇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当你高中毕业选择专业、大学毕业准备就业的时候,心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出这句俗语。当然,这句话多数时候不是在你心中浮现的,而是你的父母老师在你耳边说的。
择业这件事从来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我们得听很多人给的建议,这个让干金融,那个让搞IT;这个让去国企,那个让考公务员……此时,你自己的想法就先放放,因为一旦入错行了,后边就会跟着一句话:“我早说你该去干那个,现在你看看,傻了吧?”为了避免频繁听到这句话,于是乎你选择了--听话。
不过,当你干了几年之后,梦想那个“贼”要作案了,另一个俗语又出现了:隔行如隔山。
原来干IT,现在想去做传媒,人家一看你的背景,根本不考虑;原来做技术支持,现在想去做市场,人家一看你的履历,说你没干市场的经验,毙掉;一直在一中型国企干了五年,想跳到外企,你几乎不可能有面试机会。当转行、转职、转企业这么困难的时候,你就萌生退意,心灰意冷。
那么,行业、职业、企业之间,真的是壁垒森严吗?
回顾历史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历史的车轮总会朝那个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走去。
想想几百年以前,那时候的职业掰着手指头数也就四类:士、农、工、商。在《与韩荆州书》中,李白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整个行文极尽阿谀之能,可以看出,谪仙人的诗词浪漫奔放,但并不代表着他梦想去修仙,“学而优则仕”,谋个一官半职仍旧是当时唯一的职业出路。
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前,确实就是“隔行如隔山”,你的职业是被分配的,是组织的要求,是“做什么工作都是为革命做贡献”,是“干一行、爱一行”,绝对不可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想换行?那你可能要“狠斗和字一闪念”了。
而今,根据中国行业分类的国标,2006年,标准的行业分类可分20大类、98小类、404个细类,如果再将职位列进去,将会出现上万个职业。这么多的职业,为我们的职业转向、梦想实现提供了可能。搞体育,按过去的路数,无非就是拿冠军、做教练,而现在则有很多选择,除了做运动员这一条路之外,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产业,可以到健身娱乐中心做教练、陪练,可以做背包旅游的领队,可以做体育用品的销售,还可以做各种媒体体育栏目的评论员。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职业都是跨出来的:
教育+体育=教练、陪练;
教育+体育+培训=拓展训练;
旅游+体育=旅游领队;
旅游+体育+写作=旅游体验师;
销售+体育=体育用品销售;
新闻+体育=评论员。
…………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革新,行业之间的一道道墙在迅速建立起一扇扇门。行业转换的成本越来越低。
为何行业之间会有壁垒?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在电话只能被特权享有的年代,如果需要获得另一个行业职位的信息,即便花一周、一个月的时间,也未必可能。而当手机普及的今天,这件事就变成了勇敢地多打几个电话。互联网这个怪兽来了,虽然这张网布满了敏感词,但是在过去要花半年才能得到的小道消息,现在只消一支烟的工夫就可以。
不如拿一个我经手的案例来说吧:小芳在外资银行做客户经理,她因职业问题咨询我,而我对金融的各个子行业(中资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我只需在谷歌、百度稍微搜索,就能对对方的职业、对方困惑的职业、对方想去做的职业有大致了解。如果对自己狠一点儿,搜博客、微博、人人网以及其他专题社区,甚至可以搜索到理论知识、最新进展、视频、声音、论坛评论等更多信息。
当信息获取变得容易时,信息的不对称也就被轻松化解。
行业间壁垒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入门槛高。
如果你想从机械生产业转入IT业,需要对IT行业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还得会写代码,了解数据结构,熟悉全新的互联网架构,而最令人郁闷的是,过去在机械行业里所拥有的经验和资源在换行以后几乎作废。看上去这怎么也得重新读个硕士才方便转换。但是拜通信和互联网发展所赐,这个门槛已经迅速降低。因为你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机械生产行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验,在IT行业的某些企业(比如面向机械行业的信息化产业),同样需要,甚至急迫需要。同时,你还能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如何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就能学习了解IT行业的知识、技能。在不久的将来,远程教育和学习会更迅速普及。由此,过去的资源可以被利用,未来的能力训练可加快,时间可缩短为过去所需的几分之一。
在这个信息时代,一扇扇门从墙上打通。你所有需要的并不是拆掉行业与职业间的高墙,而是找到开门的钥匙。
3.2洞悉产业演进的规律
1999年,那是一个春天。
根据国资委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脱离前中国电信总局自成公司,专门运营移动通信业务。那个时候,固定电话是绝对的现金流,移动电话还没什么人使用。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分家,当年的中国电信把最差的设备、最差的办公地点租给了中国移动,以至于某省中国移动的员工在1999年连上厕所都要去旁边的写字楼。
电信总局剥离给中国移动的员工都是什么人呢?要么是刚毕业没经验的年轻人,要么就是没有权力靠边儿站的边缘人,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有资源、有背景的员工全部留在了电信。
但是,在那个时候,如果你能分析出用户需求和通信发展趋势,如果你能有一点儿独到眼光,选择留在中国移动,嘘……
后边所发生的一切,相信每个人都知道。
2000年,一个在中铁某地方设计院忍受了一年的新员工终于选择了离开。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新的工程,每个月给他们开的工资不超过500块。看不到希望的他,改行做了一名程序员。后边的故事你大概已经猜出来了,随着青藏铁路工程的启动,该设计院承接了一部分工程,短短几年的收入就超过了其他行业一辈子的收入。
2001年,那时候正是电力发展过剩时期,各地的电厂项目都在叫停。此时,大量热能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没办法忍受电力行业的低收入,都改行做了IT、通信。可谁能想到,到了2004年,短短三年,电力就由过剩迅速转变成短缺,各地闹电荒,于是一大批发电厂迅速上马,伴随着火电污染的压力,又同时上马一大批脱硫脱硝的环保工程,如果2001年的毕业生可以在收入低的时候忍受两年,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
以上是三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总会问:选择和努力,哪一个重要?
如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变动的社会里看的话,对于个人的“前途”而言: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个时时变化的环境中,需要的是对变化的敏锐洞察。这背后是对变化规律的深刻思考。
北京市电报大楼的七号柜台,这里有一个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从未见过的业务:
发电报。
这是北京市唯一的一个可以发电报的柜台。每个月也不超过十封电报。
电报是一个几近消亡的产业。
记得当以电子邮件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邮电部还不知道这个业务属于什么类型,于是,就将这个没“前途”的业务放到了电报局,反正都是数字码转成电信号,然后传到另一个接收的地址。不过,那个时候,你是否能想象到,互联网这个庞然大物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多个行业都经历了类似的变迁。一个行业从新兴到蓬勃发展,从蓬勃发展再到成熟稳定,从成熟稳定再到日薄西山。其实,20世纪60年代的“创新扩散模型”就可以解释。
创新扩散模型是说,任何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新产品都服从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
在早期,接受者很少,进展速度慢,甚至还有波动的可能;当接受者人数扩大到10%~20%的时候,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进入高速成长期;之后,在接近饱和的时候,上升速度又开始变慢,进展开始减缓;当有新的概念、事物、产品可以取代它的时候,曲线甚至会下降。由此形成了性感动人、凹凸有致的S型曲线。
这条线适用于描述大多数行业变迁的过程。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寻呼机:
寻呼机,一个已经进入历史回收站的东西,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1996年的电影《甜蜜蜜》里有个片段:刚到香港不久的黎小军(黎明饰),发现李翘(张曼玉饰)有一部BP(寻呼机)机,黎小军一脸羡慕地惊呼:“哇,BP机啊,你有BP机!你真行!”那个时候BP机估计和LV、江诗丹顿属于一个档次。
1995年到1996年,寻呼机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很多大佬通过寻呼发家。开一个十万用户的寻呼台,月利润高达一百万。此时,被称为“大哥大”的手机刚刚问世,人们普遍认为BP机的市场怎么也能发展十年。
2002年,中国联通将全国多数大型寻呼公司合并,意图打造全球最大的寻呼网络。然而,看到了开始,却看不到结局。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寻呼机就如同海水退潮一般在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手机的疯狂发展。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句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寻呼产业用短短十年时间走完了创新扩散曲线的各个阶段。同样,几乎所有产业都在这条S形曲线上的某个阶段。比如:DVD行业,已经进入夕阳;而那个玄幻的“云计算”,则还未进入高速成长期;近几年,国家出台了风能产业及光伏产业的上网电价,政策逐渐向新能源产业倾斜,新能源产业又成为新的待发展产业。
那么对于产业的不同阶段,我们如何找到可切入的职业呢?
1.定位:你所从事的工作位于产业的什么阶段?
如果是产业初期,那几乎是一片荒地,说有需求吧,但是没有太大的市场。因此,很难持续干下去。
如果进入产业发展期,自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人才的需求也很旺盛,但是在这个阶段,你看到了发展,别人同样也看到了发展。因此竞争很激烈。
上升到产业成熟期,产业发展比较稳定,人才进出也趋于稳定,稳定是硬道理。但是很多人又觉得在这样的产业中没有发展潜力。
而到了产业衰落期,则是不在里边的躲还来不及,在里边的也想着跑。殊不知,或许它会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所以,先搞清楚自己从事的行业处于什么阶段。
2.决策:如果敢打敢拼,就进入处于发展期的产业
谁都想骑到黑马一飞冲天,但你很难知道你骑到的是黑马还是笨驴,并且即便你骑上了黑马,它一定会是一匹烈马,多数人都会被它重重地甩掉。巴菲特财富积累的原理是找到白马,持续投资。因此,在难以发现黑马的时候,不如进入白马产业,就是已经进入发展期的产业(比如:IT、传媒、金融、保险),跟更多人一起拼搏。
3.探索:长出产业升级的触角
世界变化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对于这样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要清楚自己需要改变什么,不改变什么。《庄子》说“外化而内不化”,即时时刻刻关注外部变化,找到外部变化的规律,但是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核心竞争力却保持不变。因此,尽管你入了处于末期的DVD制造业,你依旧可以关注大容量存储、高性能存储技术的发展。一旦产业升级,有备而来的人往往能迅速切换到新的领域,即便那个领域跟过去的行业八竿子打不着。所以,在你从事某个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有一对触角,时常探索产业升级的趋势。
4.觉察:别小看行业的初始期和衰落期
似乎很多人认为,不能进入行业初始期和衰落期。但是曙光期有曙光期的游戏规则,夕阳期有夕阳期的翻身之道。真正能够经历这两个悲剧阶段也算作人生的一场历练。至于如何具体应对,请看下节。
3.3曙光期:如何从烈士到先驱
曾经有首口水歌《潇洒走一回》,里边有一句歌词是“我拿青春赌明天”,这句话可以用来描述选择进入曙光期行业的人的典型心态。
如果真的赌对了,进入到曙光期的行业,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无论是微软还是FACEBOOK(脸谱网),能在产业的曙光期就进入到这样的企业,自然有机会获得巨大的财富和成就。
但是这真的很像是赌博。赌博的普遍规律是输多赢少。而进入到曙光行业,同样并不会一帆风顺。
在行业曙光期的企业,有点儿规模的中型企业寥寥可数,几乎都是小企业,多数是创业团队。在进入这类行业前,你似乎也很有一股子创业的热情,会想到它未来的巨大发展,三年以后行业的市场爆发,企业成为佼佼者;五年以后企业上市,自己成为元老……却很少看到这其中的问题和风险,一旦“乐观”遇到了挫折,就会饱受攻击而一蹶不振。
在这样的行业里,你是做烈士,还是做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