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400000016

第16章 光明系:职业问题的征兆--情绪(2)

而更好玩儿的是,我们可能连后果是什么都没想清楚就开始焦虑了。多数焦虑和害怕,是对害怕本身的害怕。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混在一起,纠缠不清。李子勋在《问问李子勋》里说:“一个害怕蜘蛛的人,眼睛会比不害怕蜘蛛的人更多地关注房子的顶角……墙缝……地角……在找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先兆般的恐惧不安。害怕害怕的人,害怕当然也会比一般人多很多,这是精神贯注的结果,是自自然然的事情。”

当处于焦虑过程中,一些人为了消除焦虑,而采用下面的方法。

他会对自己说,不许软弱,强大起来。于是这样的人就会成为看似强大勇敢的男子汉或女强人,在任何新环境下,他们都表现得毫无畏惧。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铁人”,他们的脸上刻着“坚毅”和“勇敢”。这似乎成为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但这是一个假象。在维雷娜·卡斯特(VerenaKast)的《克服焦虑》中,称这样的人为“反恐怖行为”,他们其实非常胆怯,但是却采取完全抗拒的方式,如“表现得勇敢到不可思议”的方式,来抵制焦虑,忽视焦虑。但这种反恐怖行为是一种过度补偿,这样的人很可能在一些很小的困难中陷入到完全束手无策的境地而全面崩溃。维雷娜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越战时的战斗机飞行员会跟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如何英勇地轰炸目标,逃脱险境,让人觉得他天不怕地不怕,但他在罗马大街上被人偷了钱包之后却完全崩溃,几个月不敢上街。他采取“反恐怖行为”的过度补偿使自己走到了绝境。

这样的人看上去很令人崇拜,但是跟这样的人共事绝对是一场灾难。他们不允许自己焦虑和恐惧,也不允许看到别人产生这样的情绪,当你表达出“我担心……”“怎么办”“我有点儿焦虑”这样的情绪时,他们要么会暴怒起来,要么会用各种词语来嘲笑和奚落你:“你是一个懦夫、胆小鬼、逃兵。”“怎么找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你要是干不了有人干……”对自己狠的人,对别人同样狠。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看待焦虑。

焦虑的价值

焦虑是有用的。当我们感受到焦虑的情绪,说明我们感受到了局限。如果用在职业中,往往是能力的局限。还是用我的那次独立谈判为例,因为我自觉没有能力去处理关键技术和面对参与谈判的老江湖,感到了能力的局限,由此而产生焦虑。推而广之地说,人的一辈子,不管成长到什么程度,都会发现新的局限性,此时焦虑势必产生。这么看,焦虑反而是推动我们提升能力、认识世界的动力来源。

反过来说,有些人的生活中甚少焦虑,这同样是危险的。要么他们采取的是“反恐怖行为”,只是把焦虑压抑下来;要么就会觉察不出所处的境地的局限和风险而使用不自量力的手法。

适当的焦虑,大有裨益。

明确焦虑的内容

我们在焦虑什么?

到底是焦虑任务的本身,还是焦虑任务的后果,还是仅仅焦虑着焦虑?

答案往往就在问题里,当我们觉察到焦虑的层次时,答案就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到焦虑本身,即:焦虑着焦虑。这是一种萦绕不去的焦虑,似乎有焦虑的事情,但是说不出具体的任务或后果。这种单纯的焦虑,会让我们选择逃避,从单纯逃避一个稍微有挑战的任务,到逃避必须完成的任务。大学里的一些考试挂红灯的同学,考一门课时出现焦虑,然后选择不看书复习,以致不及格。而这种焦虑开始蔓延,从焦虑某一门课,到焦虑不及格,然后开始获得不及格,到多门不及格,最后宅在宿舍陷入与世隔绝的境地,没有获得学位或文凭。

因此,应对焦虑的方法既不是忽视焦虑,也不是让焦虑就这样存在。而是去体验这种焦虑的感受,觉察一下焦虑的目标和内容到底是什么。

焦虑任务的后果,把后果描述得清晰一些

还是拿我参加谈判的例子说。当时我出现了深度焦虑,但是时间紧迫,由不得我焦虑。于是,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能出什么后果?

1.因为自己是新手,客户会投诉到上司头上;

2.不能觉察技术谈判的核心要素而出现技术漏洞;

3.发现不了谈判桌下的交易而被卷入其中。

之后,我对这些后果的严重性做了一个评估。

卷入谈判桌下的交易的后果十分严重,其后果就真的是被辞掉,甚至更严重;

出现技术漏洞的后果比较严重,签订技术合同之后,问题会显现,很可能会出现严重投诉;

而客户因为新手而投诉上司,反而不严重,因为既然上司派一个新手过来,就已经接纳了这样的投诉。这是大家共担责任的谈判。

这其实就是水系魔法里提到的“风险分析”。

往往,我们所焦虑的任务的后果,我们自己并不清晰。这种不清晰的难受让我们转变成单纯为了焦虑而焦虑。

看得见的魔鬼比看不见的魔鬼可爱得多。

所以,当我们焦虑后果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后果描述得更清晰。

同风险管理一样,当后果说清楚了,我就会选择应对。

对于最严重的后果--陷入幕后交易,我采取的应对方式是:牢牢关注技术,并就新的状况时时跟上司沟通。因为幕后交易往往是商务方面的问题,我只要把好技术关,就能摆脱干系。

对于次严重的后果--出现技术漏洞。我采取的应对方式则是:恶补专业知识,抓住主要技术环节,不出大问题。人的能力很多时候都是被逼出来的,因此,短短两天的恶补,让我的技术水平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对于最不严重的后果--客户投诉我是新手。我采取的应对方式则更直接:先跟上司汇报。先跟上司沟通发生此类事件的风险和应对,双方不但达成了信任,还增进了了解,上司对我的觉察表示了赞赏,“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充分交换了意见”。

由此,我从焦虑任务的后果转变成了焦虑任务本身,即:如何提升专业知识。

焦虑任务本身,专注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专注”的价值。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时,反而会让自己镇静下来,尽最大努力完成这个任务。专注不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是把所有精力聚焦到当下需要做的事情中,并排除其他的干扰。

如果新手焦虑开车,那就专注到开车上,多看后视镜和车周边的环境;

如果焦虑项目汇报,那就专注到汇报内容和听众上,根据内容影响听众;

如果焦虑与人沟通,那就专注于沟通内容和双方的关系。

此前,我提到过锻炼自我的兴趣,我们往往能轻松专注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即便如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同样可以专注其中。这是我们锻炼出来的一种能力,否则,你无法通过无聊但烦琐的小学、中学的期末考试,还有中考、高考。

如何专注于其中呢?

1.意识到要专注

当我们意识到需要专注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产生了一个指令“要专注”,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指令,但真的很有效。

2.建立更小的目标

其实还是“得寸进尺”的登门槛儿效应,当目标变得很小,我们就能马上专注其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目标,拿到成果。

3.拒绝干扰

专注中会产生大量干扰,有时候一个电话、一个微博就把某个目标全部击碎,因此,当真正专注于某个小目标时,需要排除所有干扰,如果让你填空:我们()做最重要的事,()做次重要的事,你会填什么?

我们(先)做最重要的事,(后)做次重要的事?

恭喜你,回答错误,你只能获得优秀奖。

正确答案是:

我们(只)做最重要的事,(不)做次重要的事。

重申一遍:

我们(只)做最重要的事,(不)做次重要的事。

4.建立节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每一个人专注的时间都不可能过长。因此,很多需要强大专注力的职业,如机场空中管理员,都会建立轮班制。专注两三个小时就立即换班。因此,当我们专注于工作时,一两个小时同样需要换一换大脑。就是去休息一下。

面对焦虑,同样有一句咒语:“焦虑是专注的前奏。”

6.4厌烦:让工作变化起来

罗素先生在《幸福之路》中说:“厌烦似乎是唯有人类才具有的情绪。”但同时,他老人家又说:“在整个历史时期,厌烦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这两句话蕴含神秘的智慧。在我们老祖宗的时候,那是个极其让人厌烦的时代,农村谚语:“早睡晚起,又省灯油又省米。”那个年代的老百姓,除了种田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任何好玩儿的事可干,此时,村里的某个巫婆神汉反而别具生机。

于是,为了避免厌烦,世界开始发展。文化娱乐出现并迅速占领人们的生活,琴棋书画从统治阶级独享的状况转为大众都能玩儿一把。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做了更多的反厌烦创造,电影电视互联网、K歌跳舞打麻将,生活变得丰富。

然而,罗素先生又一次犀利地指出:“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更少厌烦,但却更怕厌烦。”我们对兴奋的追求胜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打开媒体,任何娱乐绯闻的热度都不超过一周,如果一个名人不能在一个月持续制造几条新闻,那很可能他就会被忘记。

如果一个死刑犯说:“真没意思,好无聊啊,杀了我,烦着呢。”这很有点儿无厘头的感觉。同样,一个第一次站在台前给学员讲课的培训师同样也不可能产生厌烦的情绪。当我们在职业中出现了厌烦的情绪,那只能说明两种状况:

1.你很难达到工作要求;

2.你的工作挑战在逐渐降低。

很难达到工作要求

对此我只能说,你的厌烦是假的,你真实的情绪是焦虑。八成是因为焦虑过多,最后身体发了新的信号让你感到厌烦。此时,你要做的是,重新看看工作要求,是它要求太高,还是你期待太高。比如,我正在写的这本书,如果我期待自己能写出一部专著,使得洛阳纸贵,那我一定会产生厌烦感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要做的就是降低期待:做不到有井水处就有此书,做到有自来水处有此书也可以。因此,如果你因为实在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而厌烦,那就降低期待,把要求定低一点儿,你就会不再厌烦,而进入很舒服的焦虑情绪。如果你的工作要求太高,比如你只能做一个小前台,结果非要让你HOLD(控制)住整个会议;或者你的英语水平只够说一些日常用语,结果非要让你去参加国际会议并讨论文稿。这确实会让你先焦虑,再极度焦虑,再厌烦。此时,你要做的也许就是别考虑面子问题直接跟你的上司说清楚,同时苦练内功吧。

自己的工作少了些挑战

那我得先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没挑战,那说明你已经达到了这个工作的要求了。2008年观看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有个选手四破世界纪录,我就感觉这姐们儿做这个营生肯定会厌烦,太没挑战了。难怪当年的剑魔独孤求败无敌于天下之后,求一敌手而不可得,寂寞难堪,遂产生巨大的厌烦感,生生把剑给埋了。因此,当因工作少了挑战而厌烦时,说明自己的能力已经提升。

按照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大多数我们喜欢的事情,当做到很熟的时候,其“效应”就会递减。坐一次过山车很刺激,屏住呼吸或大呼小叫,但是连续坐一百次估计就可以在上边儿睡觉了。无论是什么工作,当我们做到很熟练的时候,会不自觉变得厌烦、倦怠。其原因何在?

首先,我之前提到,所有工作都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进入工作中以后,我们会用一段时间熟悉初级游戏规则,然后进入到一个难以进步的高级阶段;此时,对工作的频繁重复就一次次降低工作所带来的“效应”。如果能让自己不断处于新的活力状态,总是有新的东西可以发现、学习,有新的挑战到来,厌烦就会散去。因此,喜欢做研发人员以及产品经理都不会厌烦。小米手机之父“雷军”就是典型的产品经理类型,当年在金山软件的十几年工作中,他几乎开发过任何看上去有市场的软件,无论是外部市场所迫还是内心对创新的追求,他总是在一个旧目标达成之后创造一个新的目标。

其次,当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多为外部价值时,如工资、奖金、用户美誉、领导认可、光鲜的公司、公务员,一旦熟悉工作程序,进入重复期,外部价值又难以提升时,就自然产生厌烦。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说法,如果这个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内在价值,即职业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便进入重复期,其厌烦程度也不会太高。很多书法爱好者,他们已经重复写了大量字帖,但仍旧不会厌倦,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挥毫的那一瞬间感受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当我们寻找到能够自我实现的职业梦想时,内部动机就会越来越强大,也就越不受外部动机的干扰。

最后,忍受厌烦是走向成长的必要能力。如果让自己持续快乐,我们的心脏一定受不了。因此,任何职业,无论是梦想的职业还是为了外部价值而忙碌的职业,其中总是有我们所厌烦的内容。即便是完全多变的音乐家,他依旧要单调地练习最基本的节奏和旋律。贝克汉姆的“弯刀球”是绝技,为了这一脚球,他需要单调地踢几万次。还记得一万小时定律吗?这一万小时可不总是让人兴奋,十之八九都会单调到令人崩溃。

不如我们拿个真实的例子来说吧。

小芳是一名财务经理,做会计多年,天天跟一堆数据和报表打交道,现在的她对所做的工作感到十分厌烦,甚至想辞职改行做别的工作。她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职业倦怠的状况呢?我找到了三种方法:

1.一段时间远离本职工作

如果能有三个月时间,不接触任何表格、数字之类的东西,她就有可能会重新喜欢上财务。毕竟她拥有做财务的能力,甚至多年的工作也已经让她跟财务报表结下了缘分。既然对频繁的重复产生了厌烦,那我们不如把厌烦的内容全部剥掉,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找到最原始的兴奋感觉。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写了这样一个人,他会经常让自己孤身待在房间里,每天只吃馒头和水,切断所有电源、书籍,让社会上所有干扰全部消失,在经历了几天痛苦之后,他能感受到一种“新生”。我曾经也试过几天只吃馒头和水这样完全无味的食品,几天之后,再吃哪怕只有一点点味道的东西,都会感觉甘之如饴。因此,既然刺激过于频繁重复,那就不妨剥夺所有刺激。这个方法本身就很刺激。

2.工作之余找兴趣

工作不是全部生活,既然工作依旧是生存来源,那么不如在工作之余找有兴趣的事干。小芳喜欢这个方法,因此她把大多数周末用在了参加各种聚会、旅游、运动中,感受其中的乐趣,甚至找到了如意郎君。著名心理医生李子勋自言:“我在做心理医生的时候,很细心体贴,很在意来访者的感受。生活中我更像一个大男孩,兴趣广泛,追求新奇的事物,也不那么在意别人。”让工作和生活平衡,就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3.让工作本身变化起来

同类推荐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孟子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孟子

    本书分自我修炼篇、人本管理篇、领导艺术篇、用人识人篇、打造团队篇、制度规范篇等内容,让你领悟人生的真谛。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 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就是以整体利益为重,凡事从大局出发。在事关大局和自身利益的问题上,能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以长远的眼光权衡利弊得失。自觉做到局部服从整体,自我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立足本职,甘于奉献。这就是本书所要告诉你的主旨要义,也是你行走职场不可或缺的职业品质要想立足职场,你要想脱颖而出,你要想成为一流员工,只有忠诚、敬业、负责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学会顾全大局。 凡事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不顾大局就有可能出局,大局压倒一切。本书将让你学会: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识得大体方堪大任超越工作岗位;不怕职务低,就怕觉悟低;有一颗包容的心;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相信这本书会对您和您的单位大有裨益。
  •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本书从大量的西方国家谚语中精选了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1000余条,以激发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们的安年

    我们的安年

    小时,他们定下终身,长大,她却忘了一切,看校草如何找回属于他们的记忆。
  • 爱菲尔棒棒糖

    爱菲尔棒棒糖

    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丛书:爱菲尔棒棒糖》是一部儿童幻想小说集,共由《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丛书:爱菲尔棒棒糖》、《波江座晶体》、《灰骏马》、《苏珊的小熊》、《银盔》、《南纬十六点三度》、《十九号房客》等七篇幻想小说组成。这些幻想小说想象力丰富,字里行间体现了对真善的向往,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 在魔塔世界里当魔熊的日子

    在魔塔世界里当魔熊的日子

    在这片大陆上伫立着连接着众多世界的魔塔。这里有可爱小巧猫娘,温柔贤惠狗娘,豪爽霸气的狮子女,力大无穷的牛闺女。也有威武霸气的机甲,小岛一样的浮空舰艇,恐怖的粒子脉冲光束。正值正午,一只熊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面对着未知波澜壮阔的世界,它究竟该何去何从。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风起苍岚之花开三世

    风起苍岚之花开三世

    穿越&重生?童年的支离破碎的回忆,让她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结果她失去了唯一的姐姐。少年时的疯狂曾让她为爱背井离家,结果最后才发那一切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对至交好友的信任却成了害死她的毒药。前世的死亡的谜底,爱人背叛的真相,她是否能发现。
  • 兄弟一起走

    兄弟一起走

    墙角下的青苔,它苦涩梗喉,因为我尝过。脚下的烂泥,它肮脏丑陋,因为我曾经就在哪里。一滩烂泥也可以面对浩瀚的天空了吗?
  • 一生为爱唯爱

    一生为爱唯爱

    她的执念是他。为了他,她甘愿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只为能陪在她身边,只为他能看看自己。为了他,她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女混混。但是,在他看到了她之后,她的一切都成了白费……这本书我我有在另一本书写,这本书不写了,但是改了个名字——腹黑竹马校草,一生为爱唯爱。这是这本书的新名字,大家可以去看。
  • 凶武独尊

    凶武独尊

    不受家族待见,被逐出师门的少年,无意间触发了母亲遗留下来的血玉,靠着血玉之中的传承,他修为一步步增长,逐渐成为凶名赫赫的存在。被人欺被人辱,怎么办?杀了他便是!………………………………………………………………………………每天两更,雷打不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