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着马上就写出一部十几二十万字,几万读者爱看的图书,那就废了。首先,我们排除像某些写书的那样,东抄抄、西贴贴地做个“伪书”;再排除那些领导出书,可以由一堆连署名都不要的下属代笔。如果真的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你就得像上讲的节那样,先把一本书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写不出全书,列个目录总可以吧;
对于每小节,一口气写不出三四千字,那再搭个框架,描述一下这个小节要写的摘要,二百字,总可以吧;
然后写一段三千字小节,总可以吧;
一个小节写完了,按这个套路重复,总可以吧;
最后,就全写完了,总可以吧;
光分解小目标、完成小目标还不行,还得再干一件事:
庆祝。
如果不庆祝,我们就会没有成就感,从而没有了完成下一步目标的能量。庆祝的方法有很多,喝一杯,吃一顿,看场电影……不一而足。最好的方法是:在完成目标之后,给自己一个内在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今后会怎么用。这就好比植物大战僵尸,过了一关,得收获个新植物才给力。
5.4遭遇瓶颈怎么办
每个人的愿望都是所有职业梦想的实现都能跟玩儿游戏那样: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完成小目标,获得小成果,继续完成,最后达到最高梦想……真美好。
才怪!
上帝是不允许这种状况发生的。
因此,我们的成长曲线从来不是线性的,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完全是哄人的。真实的成长曲线往往是阶梯状的,即:刚开始会提升很多,但是很快进入到一个平台或震荡期,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进展,甚至会有所退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震荡期之后,能力重拾,又迅速到达新的瓶颈期,然后重复如此。
这种现象在长时间大运动量项目如长跑、游泳中经常出现,体育中学名“极限”,就是运动了一阵之后就感觉身体完全不听使唤,力气如同被吸走了一样,浑身发疼,身体给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休息”。用魔法语言来说,就是“遇到无形的墙”。
我们的职业行进中,同样会“遇到无形的墙”。
所以,很多人退了下来。运动出现“极限”,就停止;减肥遇到瓶颈,继续开吃;练书法遇到瓶颈,算了。就如第二章所述,兴趣遇到了枯燥挫折期,就挥一挥衣袖。仔细一想,这其实很正常,否则全天下都是能人,不符合高斯分布或20/80分布。
因此,遭遇到瓶颈的最可行办法,就是认栽,逃避。
但是认得了一时,认不了一辈子啊。特别是遇到某个偶然状况,一不小心度过瓶颈期,获得了全然不同的体验,进入了新的能量通道之后,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甘心一辈子平庸的感觉。
阿星就是这样,他到一家大国企的工作任务就是组织会议。这是个细节工作,做这项工作对于很有细节处理能力的他而言确实挺有成就感。开始时他还尽心完成,并自我感觉良好。但干到了四五次,会议规模越来越大,他开始忙不过来。此时,他进入了瓶颈期。焦虑、烦躁、无聊开始出现。他想打退堂鼓了。只是,由于比较好面子,他又坚持做了三回,每次就如同蜕了一层皮一样难受。就在此时,他发现可以用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起用支持团队一起完成这份工作的方法,同时,他看到了新的商机,即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实力自己举办会议,都希望能请个会议公司来完成会议承办的工作。这如同深井里投下来一丝光芒一样,突然令他产生一种突破感。在之后的几次大的研讨会中,他组织得很有章法,没出现任何差错,还把成本压低到不可想象的空间。就在公司准备提拔他做高级经理时,他选择了自己创立一家会议公司。
如果你不想回回都逃避,那就往下看。
事实上,我们过去产生的很多小的经历都会有度过瓶颈期的回忆。上学时是如何跑三千米拿得名次;考试成绩是如何从倒数变成正数;如何在短短一周时间完成一次演讲;如何自己设计动手完成的无线电路……当我们遇到新的瓶颈期时,这里还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
回忆一下过去,上一次度过瓶颈期是什么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上次的方法是否可以用到本次?
一般,我们总会采取“坚持+换脑”的方法。
坚持,自不必说,就是必须一直做一直做,直到达到目标;
换脑,则更有价值。很多长跑者都戴一个耳机听音乐,就是一种换脑。在进入“极限”区时,身体在运动的同时,大脑却专注于音乐,能降低“极限”的痛苦,从而进入第二能量通道;而更多创造性活动如演讲、管理、写作、音乐,在进入枯燥期时,如果有选择性地换脑,则能诱发新的灵感。
去游泳,让身体换脑。在水中游动时,体会水流的感觉,兴许能找到灵感;
去看电影,让情绪换脑。最好去看那种能完全放松的喜剧、枪战、功夫片儿;
去睡觉,让梦换脑。不是说很多发明都是从梦里得来的灵感吗?我们也做个梦。
5.5得有一套支持系统
人类是一种很没出息的动物。之前讲的那么多克服拖延、下决心、坚持、得寸进尺等办法都只能是自己给自己鼓劲儿。但是一个人除非受了巨大刺激,或者完全变态成偏执狂,都会没出息到只能坚持几个月而已。
因此,我们的行动需要一整套外力来支持。这套支持系统是火系魔法最强大的部分。
它包括了两大子系统:提醒系统和反馈系统。
提醒系统
这套系统很古老。我们从古老的历史故事里找找看:
吴王夫差的老爹阖闾被越王勾践干掉,夫差立志要报仇。但是夫差绝对属于花花公子型,这个志向很快就被美女和宫殿所埋没。好在这哥们儿有些自知之明,为了能让自己积极向上起来,他找了十个大汉站在宫殿门口,每天他路过想放松按摩一下,那十个大汉就齐声高问:“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听到此声,夫差立马严肃起来:“誓死不忘!”扭头回到办公室,继续理政练兵。
看到这则故事,你是否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提醒系统?
当你要为了梦想发力时,就找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每当你有所懈怠时,他就突然冒出来问你一句:“你会为它做点儿什么呢?”这个提醒不费力,但管用。在此特地提醒一下,千万别找跟你一起HAPPY(找乐)的酒肉朋友做提醒者,他们非但不会让你高飞,还可能继续令你享受当下的快乐。
再看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岳飞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忠于朝廷,在他后背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也是个提醒系统。后人屡屡向其学习,比如《鹿鼎记》里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就试图在韦小宝的脚上刺“反清复明”四个字,《越狱》就更过分了,整个儿在全身文了个遍。刺字系统在现代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种心锚”,即在情绪很强烈的状态(岳飞离家准备大干一场时,韦小宝被推举为青木堂堂主时)时施以诱因,这个诱因除了刺字,还可以是赠宝剑(蒋委员长当年就经常干这事儿),佩戴红领巾、徽章,之后,每当你看见诱因,你就会记起当年的承诺和行动。
因此,当你真的要走向梦想的时候,记得先找一个情绪很强烈的状态,然后找那个战友,当着很多人的面,让他给你施加诱因。说到此处,我看着自己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终于明白了我夫人的“险恶”用心,她会经常要看我是否戴着它,这就是在“种心锚”。
反馈系统
不好意思,我又要在此骂我们人类的没出息了。我们除了不能自己坚持之外,还经常对自我定位不清,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一会儿觉得自己强过所有人,超级自恋;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超级自卑。
因此,唐太宗就很喜欢照镜子,还给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留下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就是可以自我定位的反馈系统。
而我们的理想职业道路上的镜子就是人。
实话说吧,我们从小到大都处在一系列的镜子当中。
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镜子,它们非但不能反馈出真实的我们,反而会让我们更偏向自恋或自卑。比如,当你小时候不情愿叫客人“叔叔阿姨”时,你是否会听到这样一个反馈:“这孩子就是不懂礼貌。”之后你一辈子就真的不太喜欢说这些敬语了。
这样的镜子是典型的“哈哈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能真实反映自我的镜子呢?
当你需要别人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反馈时,朋友、亲属、同学、同事都会用赞赏、夸奖的方式“挺你”。
“我觉得你很有亲和力。”“我觉得你很负责任,执行力很强。”“我认为你做事很专注。”“你的觉察力很强。”……然后就是“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充分地交换了意见”。
但是这样的反馈总是有点儿不给力,当对方如此赞赏我们时,我们自己就会小小地嘀咕一下:“他是真的这样感觉的还是仅仅是一种恭维?”这并非是做出“大家都不真诚”的论断,而是全世界的人说话都很含蓄,一个人长相难看,中文会说“有气质”“有性格”,而英语也会说“aestheticschallenge”(“长得很有审美挑战”)。
于是,我们必须追问一句:“能举个具体实例吗?”如果对方是真心赞赏,那一定会举一个我们过去的例子:“上次你带的那个视窗软件开发的项目,就是完全的目标导向,对每个人的责、权、利分得很清楚,并且很注意自己的目标。因此能准时拿到成果,你看看咱们公司,没有任何人能如你这样执行力强了。不服不行啊。”这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进步更加清晰。而如果对方真的只是恭维,那就会不太好意思,顾左右而言他。因此,当我们需要真实反馈时,一定要让对方给出具体事实。剩下就是拼人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