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400000013

第13章 火系:燃烧吧小宇宙!行动起来!(2)

比如:在半年内发表二十篇关于管理咨询的博文。看完三本专业书籍,并完成读书记录。了解行业的十家公司,完成一份报告。三个月内参与到相关论坛中。

至于每天干什么,就交给市场经济,别算计了。

在变化中计划

计划跟不上变化,这似乎总会发生。因为事情总在变化,突发事件的发生反而成了常态,当初看上去很完美的计划在操作中被发现不那么靠谱儿,过高估计了时间,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忽略了外部的大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那么,是否可以不做计划?

谁都明白答案是:否。

但是原因却很难说清楚。假如不做计划,后果就很明显,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说明白了,一切都会朝熵增加趋势发展,即朝更混乱的方向发展。那么计划和变化又有着什么关系呢?人们总会认为,计划就是为了遵守的。按计划执行,这似乎是一个信念。但是,正是因为这个被植入的信念,使得中国经济“被计划”了很多年,直到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十分高明的思路。

当我们将目标区分开来,做计划本身的意义也就可以分开。如果目标是经过充分论证的、短期的、稳定的,那么“按计划执行”必须成为信条,计划是绝对的尺子。建造一座大楼或制造一辆汽车如果没有图纸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必须花费巨大的时间在开始编制绝对细节的计划上,同时,一旦执行中发生变化,则必须回顾计划并更新计划,重新“按计划执行”。

但是,当目标是可变性很大、长期、不够稳定的,计划就会扮演另一个角色:参考系。比如企业发展、一个人的一辈子、国家的长期策略。制订计划的目的是在执行中以计划为参照,来观察变化和计划的差值。

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不是生的对立,死是生的一部分。”同理:计划不是变化的对立,计划是变化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做了计划,才能观察到变化的根源;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实际与计划的不一致;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对时间估计的偏差,也正是因为有计划才能观察到对自我能力和价值评价的偏差。

当变化产生时,原来的计划就成了“参考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变化的偏差和趋势。此时,我们不必沮丧,反而应该兴奋:幸亏之前有了一个不太靠谱儿的“计划”做参考,否则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变化和为什么变化。

之后,我们也许会因变化而重新计划,甚至会重建目标。小明想做团购网产品经理,当遇到团购网集体消失的局面时,如果撞了南墙还不回头,那我们在佩服其执着的同时,也会感到一点儿痛心。因为,其实他完全可以重建目标,让自己淡定。

到底是什么因素能让我们可以改变计划,甚至改变目标呢?是因为我们有一些“不变”的因素。

清楚最核心的“不变”

对于一个进入职场的成年人而言,真正不变的东西并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自我。此时,我们要施展那个神奇的风系魔法:

职场中,我们拥有什么能力?开发、数据分析、沟通、策划、创意、管理、协调、亲和、坚持、细心……

我们在乎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一辈子的意义是什么?智慧、助人、成就感、人际关系、公正、生活平衡、新奇……

依据稳定的能力和价值观,结合外部环境变化,根据行动改变计划甚至目标。

比如,还是那个想做团购网产品经理的小明,他的能力可能是设计、创意、写作、细心,而他工作的价值观可能是新奇、智慧、成就感,当团购网泡沫破裂时,他可以改变目标,去搞互联网的其他新玩儿法,如:威客、位置业务、社交网络……

5.3得寸进尺的诡计

你们有没有接到过保险公司打来的“赠送保险”的电话:“您好,我是梦想保险公司的,近斯我们举办大酬宾活动,特别赠送给您价值十万块、期限一年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你不在三秒钟之内挂断的话,你很可能会接受这个免费保险。于是你就会提供姓名、电话、邮箱、地址。对方就会把保单寄给你。

之后,过了三个月,你又会接到电话:“您好,这里是梦想保险公司,您曾经买过我们的保险。我们近期有一个活动……”又是个免费活动,可以获赠价值一百块钱的礼品,于是你去领取了礼品。

再过三个月,还是同样公司的电话,这回就是保险推荐。比如一个产品,每个月存一千块,能享受大病、分红、返还等各种优惠。

此时,你会不会动心?

至少,当你真的感觉有必要买保险时,这个公司的产品会第一时间进入你的脑海。

但是,假如这个保险公司不做前面两步的赠送,而是直接给你打电话推销自己的产品,你非但不会动心,反而会冷漠地马上挂断。

这同样适用于你的职业发展。

你的职业理想可能是个三年的大计划,甚至是长达一辈子的巨人计划。但是你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半年内成为“高人”“导师”“大师”。不过,很抱歉地告诉您,这个想法会让你的梦想成为噩梦,最后你会觉得所有梦想都不靠谱儿。

小威对培训师很感兴趣,因此想成为一名知名的培训师。但是她希望能快一点儿,花两年时间就成为“导师”,她想知道有什么办法。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玩儿过植物大战僵尸吗?”

“玩儿过。”

“喜欢玩儿吗?”

“还行。”

“那假如这个游戏是这样开始的,首先,你手里的武器只有向日葵和豌豆射手,但是敌人却是成群结队的铁桶僵尸、橄榄球僵尸、矿工僵尸,你能玩儿得过吗?”我一边说,一边打开这个游戏给她看。

“废话,当然玩儿不过。”

“那如果这个游戏就是这么设计的,你还会喜欢玩吗?”

“这是脑残的人设计出来忽悠人的。”

“哈哈,你想花两年时间成为培训导师,是不是也很像这个植物大战僵尸呢?你的能力也只是向日葵和豌豆射手,而你面对的挑战却是很牛的铁桶僵尸。你会玩儿你自己这款忽悠人的游戏吗?”

她有所理解:“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还是继续诱导:“植物大战僵尸是怎么办的?一开始的挑战一定只是最容易对付的僵尸。随着你的过关,游戏会给你很多有新技能的植物,并将挑战也升级到对付更牛一点儿的僵尸。这样直到最后的僵尸博士,而此时你已经拥有玉米大炮了。这才能吸引你玩儿下去。”

她此时就恍然大悟了,之后就将导师的目标调整成基本培训师。

如果常玩儿游戏,你就会发现,一切好玩儿的游戏,全部如此设计:开始时你的能力低,敌人也没那么厉害;但是你总是能费一点儿劲儿就能毙掉敌人,得到点儿小甜头--升级;升级之后,能力变高,你发现敌人的水平也高了;但还是费点儿劲儿就能毙掉敌人……这样一直到最后打老怪通关。整个的体验几乎是完整的高峰体验。这个流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对兴趣的定义吗?“忘了时间忘了我。”兴趣其实也是“心流”。

悲哀的是,纵观我们的教育,却是完全相反。小学一上学就给一顿“杀威棒”,看看这道小学数学题:

有一只熊,掉进了一个9.832米深的坑里,用了1秒钟.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

谁会做这道忽悠人的小学数学题?大人都不会做。但是我能体会到出题人的良苦用心和无厘头式的荒诞。于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不爱学习了,因为这就是脑残版“植物大战僵尸”。

这么看,如果有一种既能提升教学水平,又能降低网瘾的有效方法,那就是:

让游戏设计师和教育者角色互换。

让游戏设计师来设计教学课程,学习中有经验分、PK(对决)、小意外、支线情节和隐藏敌人,那学生一准跟热爱玩游戏一样热爱学习:今天开始打“二元一次方程”这个关卡了,如果打赢了,我们队就能得到“摩擦系数”这个宝物,然后可以攻克“斜面力学分析”这个支线关卡,拿到一枚“斗士”勋章。

同时,让我们的教育者来设计游戏,也一准能把所有游戏都设计成VERYHARD(极难)版,谁也不喜欢玩儿。

…………

所幸,现在的教育改革已经在做改变,至少,年轻老师都曾经是游戏高手,都有真实感觉。

…………

如果追溯一下原理,这就是传说中的“登门槛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都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他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17%的家庭主妇同意。

如果再追溯一下自己的老祖宗理论,也同样能搞得到,那就是理性而光辉的荀子,《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当我们取得了几个小的成就,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此时就正好会有高一点儿的挑战摆在面前让我们去取得,恰如玩儿游戏,开始杀小僵尸,最后打大僵尸。

对于我们的职业梦想之路,我们应如玩儿游戏一样玩儿好我们的职业梦想。

别想一下子到专家、大师,先得寸,然后再进尺。

就拿写书做例子:

同类推荐
  •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危机感是企业长青的基石。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轻松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由优秀迈向卓越的突破。危机感同时也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 商经

    商经

    本书介绍了胡雪岩经典的经商谋略,展现了他如何在时代的波峰浪尖中驾驭命运,纵横驰骋于政商两界的处世韬略。
  • 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为什么男孩不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在餐桌上一看到青菜他就皱眉头?为什么他总喜欢骂人打人?怎么样才能让懦弱的男孩变得自信起来?男孩丢三落四应该怎么办?为什么有的男孩不太有感恩之心?怎样保护男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男孩“多动”就一定是坏事吗?怎样给青春期的男孩讲讲“性”那点事儿?性格、心态、习惯、情商、品格、智商、财商、逆商、学习力、自省力……10大方面,100个细节教育出最卓越的小小男子汉。蓝洁编著的《男孩如何成就卓越》让是一本最实用、最生动的男孩培养手册。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潜伏办公室的108条心理学法则

    本书以比较常见的108条心理定律为切入点,借助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让职场人对办公室中的一些心理现象有所了解,以便职场人能更好地适应办公室的环境,谋求更好的发展。
热门推荐
  • 我的18岁绝美鬼妻

    我的18岁绝美鬼妻

    做最强的魂师,爱最美的女人,这就是刘汉的目标。
  • 宇宙万能系统

    宇宙万能系统

    李卫宇,一个几乎放到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学生,可是,谁能想到,几年以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名字,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喜欢,与你无关

    喜欢,与你无关

    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过程让我怎么痛都可以。所以,她的喜欢,卑微到尘埃里,却始终没有开出花来。
  • 我的凯皇大人

    我的凯皇大人

    王俊凯: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选择我还是他!夏幽月:我选择他!王俊凯:呵,到头来你还是选择他!
  • 易颜

    易颜

    不离不弃,呵,我偏要游历花丛,切,我是女的,我就要,你管得着
  • “不太好”及其他

    “不太好”及其他

    本书是一本冲击力十足的短篇小说集,故事虽然短小,但却非常深刻,堪比鸿篇巨著。这些故事并非花团锦簇、幸福永远、美人救英雄的老一套。安妮塔?瑞博肯会带你走进书中人扭曲阴暗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轻举妄动,有可能她还会把你带回来。但是这些故事必将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本书是作者送给小说迷最好的礼物,将为读者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 女配反转记

    女配反转记

    这是一个意外死亡的大学生,为了生存不得不穿越到各个小说中的故事。
  • 奢侈

    奢侈

    什聂染青不清楚习进南为何要娶她,这个问题至今与UFO同属不明事物。习进南求婚的时候,她戳着桌子直视他,很认真很负责地提醒他:“你要想清楚,我不够好。”但是习进南只是平平淡淡一笑,就像是以后无数次微笑一样的那种微笑,依旧托着那枚闪闪发亮的钻戒:“没有关系,够用就好。”她只是沉默了十秒,就点头答应。聂染青原来一直以为,陆沛就是她的未来,没有他她会活不下去。不过到后来她才发现,原来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成熟这东西,装着装着也就像模像样了。
  • tfboys之万千宠爱

    tfboys之万千宠爱

    我只想给你给你宠爱这算不算不算爱我还还还搞不明白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想给你肩膀第一次为一个人紧张…
  • 追爱逐婚

    追爱逐婚

    由于误会,李嘉乐恨着顾成威;也是由于误会,顾成威深爱着李嘉乐。在我的人生路上,你碰巧路过。从此开始了一段,巧妙绝伦的爱情故事。“原来是你!”“我怎么说?你才能相信我。我怎么做?你才能接受我。”“你的眼神透过我,又想起了谁?”“周睿轩的那双桃花眼要是放起电来,连男人都受不了。”“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不再彼此纠缠了吗?”“你躲又躲不开,逃又逃不掉,不如就从了我吧。”你追我逃的戏码,天天在上演。一个步步紧逼,一个节节后退。追来跑去,谁都躲不开一个缘字。越想挣扎,缘分却把两人越栓越紧。在面对家族的利益和高颜值黄金男配阻挠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