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纪中期,后来其版图纳入了今天的德国。俄罗斯本身是个大国,彼得大帝让它变成一个强国;普鲁士国土面积很小,但是它的国王同样把这个国家治理成一个强国,这个国王的名字叫腓特烈。这位腓特烈国王同样生活在十八世纪,但稍稍晚于彼得,他也同样被冠以“大帝”称号,史称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的父亲是普鲁士的第二任皇帝。他的父亲有一个爱好,喜欢邀集身材高大的人在他身边。每当他听到某个地方出了一位巨人,不论这个人在哪个国家,也不论要花费多少钱,他都要想办法把这个巨人给聘请到普鲁士来。他把寻访到的所有这些巨人组织起来,成为他身边一支特殊的卫队,对这支卫队他深感骄傲。
腓特烈的父亲不光有这样的怪癖,他的脾气也很不好。他对自己的孩子们很凶,对腓特烈尤其厉害。他从不叫腓特烈的大名,而是把他叫作“弗莱茨”,这是一个有点轻蔑意味的称呼。这位弗莱茨有着漂亮的鬈发,爱好音乐和诗歌,穿上时髦衣服时显得很神气。他的父亲觉得这个小孩儿长大后一定是个娘娘腔,而他极其厌恶这样的孩子,因为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得是勇猛的士兵或战士。这位脾气暴躁的父皇在发怒的时候会朝小腓特烈身上扔盘子,有时把他关在房间里面好几天,只给他面包和清水,还用手杖打他。面对这样的待遇,小腓特烈终于忍受不了了,有一天,他跑掉了。可是他没跑多远,就被抓了回去。他的父皇气急败坏,觉得这个孩子不听皇命,居然敢私自跑掉!他下令,把这孩子处死——是的,他要杀掉腓特烈!众人苦苦相劝,在最后一分钟将他的父皇劝得回心转意,饶了腓特烈一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小腓特烈长大后,他却真的成了他的父皇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变成了一个勇猛的战士。他依然喜欢诗歌,也还尝试着自己写作诗歌;他也依然热爱音乐,吹笛子吹得非常好。可是,在这些爱好之外,腓特烈最大的愿望还是把自己的国家建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在那个时候,普鲁士没有任何地位,完全没有人重视这个国家。
当时,普鲁士的邻国是奥地利。奥地利的统治者是位女性,名字叫玛利娅·特蕾茜亚。玛利娅·特蕾茜亚成为奥地利的大公和腓特烈成为普鲁士皇帝差不多是在同一时候。有些人认为女人不适合领导一个国家。腓特烈的父亲当政的时候,曾经承诺不打奥地利的主意——因为他发誓不同女人开仗。可是当腓特烈当上皇帝之后,他看上了奥地利的一块土地,想把这块土地吞并入普鲁士。而且他真的动手了,把玛利娅·特蕾茜亚的这块土地给夺了过去。腓特烈完全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一个女人,也不管这样做合法不合法。当然,这样冒失的行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两国宣战。而没过多久,这场战争就几乎把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拖入了其中,有的国家支持腓特烈,有的国家帮助玛利娅·特蕾茜亚。可是,面对这样的形势,腓特烈从容不迫,成功地保住了他从奥地利夺取的土地。
玛利娅·特蕾茜亚显然不愿意就这样认输,她发誓要夺回本来属于她的国土。于是她秘密地准备,打算再发动一场针对腓特烈的战争。她同另一个国家结盟,得到那个国家的支持,共同对付普鲁士。玛利娅·特蕾茜亚自以为这些事情做得绝密,没想到还是被人走漏了风声。腓特烈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玛利娅·特蕾茜亚要准备动手的消息,于是先发制人,率先开战,杀向奥地利。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七年,因此这也被称为“七年战争”。腓特烈的普鲁士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最后,他不但狠狠地打击了奥地利,还完成了很久以前立下的夙愿,小国普鲁士一跃而成欧洲最强盛的国家。而且,奥地利在上一次战争中失去的那片土地,现在依然控制在普鲁士手中。从历史的角度看,玛利娅·特蕾茜亚可以算作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可是她的对手腓特烈不是普通的皇帝,而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是世界上最狡猾的军事家之一,所以玛利娅·特蕾茜亚怎么也赢不了他。
关于七年战争,还有很奇怪的一点要讲。这场战争不仅仅在欧洲打,其战火甚至还蔓延到了美洲。在战争中,英国站在腓特烈一边,法国和其他国家站在玛利娅·特蕾茜亚一边。因此在美洲的英国殖民者,就同在那里的法国殖民者打了起来。巧合的是,当腓特烈在欧洲获得战争胜利的同时,英国人在美洲也战胜了法国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现在说的是英语而不是法语。如果当年奥地利战胜了腓特烈,同时法国殖民者打赢了英国人,那可能现在的美国人就说的是法语了。
同很多别的统治者一样,腓特烈认为如果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就算是撒谎、欺骗或者偷盗,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是为了自己国家好,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干。在国际事务上,公平正义或者卑鄙无耻在他看来都没有区别。可是他对待自己的国民却非常的好,真的做到了爱民如子,他愿意为自己国民的利益做任何事。腓特烈就像狮群里的狮王,为了保护幼狮可以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
在腓特烈的皇宫附近有一个磨坊。这个磨坊属于一个贫穷的磨坊主,因为贫穷,磨坊主没有钱修整打理磨坊,所以磨坊看上去破破烂烂的,非常难看。在皇宫的视野之内有这样一座破旧的磨坊,显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所以腓特烈想把这座磨坊买下来,这样就可以把磨坊给拆掉。可是磨坊主不愿意卖,无论腓特烈大帝出多少钱,这个固执的磨坊主就是不愿意卖掉他的磨坊。如果是别的君主,很可能直接就把磨坊拆掉了事,甚至还有可能把碍事的磨坊主关进监狱或者处死。可是腓特烈完全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认为他的国民不论地位多么卑微,都有他的权利,如果他不愿意卖掉磨坊,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他这样做。于是腓特烈再没有动这间磨坊,而这间磨坊至今仍然保留在原地,在离皇宫很近的地方。
腓特烈是德国人,可是奇怪的是,他讨厌德语,他觉得德语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使用的语言。他自己说话和书写都用法语,只有在同仆人或不懂法语的人交流的时候才用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