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鬼谷子坐在地上不知测算什么,不过谷里的人都传说,是孙伯灵将有大难临头了,因为结果出来的时候先生怔了很长一段时间,呆坐着。再后来,先生为伯灵改了名字,叫膑,孙膑。所以他们都猜孙膑要出事。
鬼谷子禁止这样的议论,孙膑可没放在心上,“死生有命,想那么多干啥?”他活得轻松。
庞涓来后,也是每日里进山砍柴,完全没有了当初贵公子的姿态。作为“过来人”的孙膑,对此很是欣赏,“涓弟放得下”,他这样说。
春去夏来,又是一个能晒得人流油的天,未时两人从外面回来,衣衫湿的透透的,见面相互看着对方的脏脸傻笑。砍了一上午的柴,都有些脱力,坐在洞口吹风磨叽,谈谈上次在林中遇险或者意外收获,感叹命运的诡异多变,末了彼此大笑,再手挽手出去吃一顿大餐,这一天就算差不多过去了。
戌时。两人突然被通知,从明日起要开始过苦日子了,先生要求明日砍完“百担榆柴”再回来。孙膑、庞涓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意思?”庞涓以为哪里出了问题,还伸手掏了掏耳朵眼。
“得了,涓弟,你听得没错,实实在在说的是‘百担榆柴’”,孙膑偷笑道。
“天哪!二师兄,你以前的日子都是怎么过来的?一百担!”庞涓看样子要疯了。
“我不知道呀,你没来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任务,那时每天还是很轻松的就过了。”孙膑感觉先生这题出的怪异,却说不出来怪在哪里。
两人大眼瞪小眼,相对愁了半晌,爬上床睡了。
凌晨天还未亮,孙膑就被“嗤嗤”的声音吵醒,披件衣服出来,看到地上两把锃亮的斧子,和一个站在旁边傻笑的小师弟,他红着眼睛高兴道:“二师兄,有了利斧子,我们也能回来得早些。”
孙膑感动得鼻子发酸,明明涓弟是最小的一个,却总是为别人考虑的多,他抱了抱庞涓,轻声道:“涓弟,祝你好运气,我们都要早些回来。”
庞涓“嗯”了一声,挥手告别,两人分头下山。
孙膑拎着锋利的斧头干了将近三个时辰,终于累趴下了,数数自己砍的一堆柴,才十一担。“这可如何是好?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任务了。”孙膑感觉自己很无力,心里烦闷得很。
又想到涓弟他更小,也没多少力气,要不等傍晚分他一些柴,回去得了。
趴在地上瞎想了想,又起来接着干一会儿,只感到全身酸痛,干干停停。到得申时,渐渐起了一丝风,树叶被吹得沙沙响,鸟们呼啦一下飞走,叽喳的出门的人心里越发的躁。孙膑把斧头一扔,倒地休息,屁股突然被什么扎了一下,刺得生疼。他摸出来一看,原来是柏树的尖叶子。“柏树?”孙膑想明白了一件事。
跳起来砍了几根结实的柏树枝,削平做了俩扁担,担着一担柴出山去找小师弟了。
“涓弟!涓弟!你在哪啊?”孙膑喊遍了周围的地方,也没有看见小师弟的影子。他看看天已黑,担着柴走了。
而此时,庞涓因为急着寻找更多的榆树,完成任务,在林中越走越深,渐渐远离了孙膑。挥动斧头不停地砍啊砍,直把膀子累得不像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一样,他拼了命的干,因为他相信,只要是先生出的题,这题就一定是可以完成的。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庞涓已算得上是精壮,坚韧至极了,可他仍然还是常人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连壮年人也无法做到的艰巨任务。但是他不会服输,他尤其不愿意当着先生的说“我没能……”,他不想,永远也不想。
所以他宁愿不休息,无休无止。
所以他宁愿颤抖着双手握紧斧头,一下一下砍在树上。
所以他宁愿在树林子里干到很晚很晚,晚到这一天都要过去。
所以他宁愿假装没有听到孙膑师兄在叫他,因为他还不想像师兄一样就这么放弃。
已经子时了。孙膑亥时回山后见小师弟还没有回来,连忙火急火燎要去找,可先生笑着说句“无碍”,偏偏就能抚平孙膑焦躁的心。等了整整两个时辰,实际上已算是第二天,庞涓回了。
孙膑看到小师弟衣衫破烂憔悴不堪,心痛地拉过他,“涓弟,你看你明知不能砍足一百担,为什么要这么拼命?我到林里喊你你都没有听见,想是跑的很远了,下次不要这么傻,好不好?”
庞涓愣愣的看着师兄,“即使完不成也要努力的做,我不会放弃任何机会。师兄,我和你不一样,是否不可能我只有尽了力才知道。”
他足足砍了五十担!
孙膑只挑一担柴回来。
鬼谷子怜惜地拍拍庞涓肩膀,说:“涓儿,好,很好。”庞涓抽动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最快乐的笑容。
转向孙膑,问道:“怎么?”
孙膑低头想了想,道:“先生讲要的是‘百担榆柴’,我想我做到了。”边说边递上挑柴那根扁担。鬼谷子看一眼,微微一笑。
庞涓颤抖着声音问:“师兄砍了百担榆柴?”斜一眼地上那一担柴,咬着嘴唇不敢相信。
鬼谷子起先并没有说什么,看到孙膑担上还有一根削好的扁担,若有所思,宣布道:“这次孙膑完成了任务。”
庞涓好奇得要命,他问道:“怎么是师兄完成了任务?柴呢?”
孙膑笑着解释,“‘百担榆柴’,原来我也以为是‘一百担榆树柴’的意思,可是有没有可能是‘柏树扁担挑着榆柴’呢?完全可以!所以我砍了一根柏树做扁担,这可不就是‘柏担榆柴’么。”
庞涓看着师兄狡猾又聪明的模样,恨不得一拳砸扁他的鼻子。看了看自己红肿的双手,欲哭无泪。
其实,这场比试孙膑胜在机智,庞涓贵在坚持,二人各有所长,鬼谷子也难言胜败,他万万想不到墨兄眼中的公子哥儿庞涓竟可以如此执着,让他下结论的是孙膑的另一根扁担,“那一定是为他庞涓小师弟准备的。”鬼谷子想,“这是膑儿的谦,还不错。”孙膑赢于他的智慧与谦让。庞涓则令人敬重。
这个时候的两人还是友好而亲密的,似乎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二人的友谊或说兄弟情分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