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店铺的事情,解决之利索全然超出管家自已的意料,原来咋呼得很凶的人,往往就是一记面捏的人纸糊得老虎,软得欺硬的躲的主儿。管人带几个随从,不用一盏茶的工夫,王家大爷给嘘得心颤胆寒。素多素勒携带的蒙古武士绝对是里里外外的真材实料。单彪悍的外表就让王大爷等登时就瘫成了软柿子。庄管家尽管喝着茶,慢声细语,似商量请求般地与他交谈,王大爷却沁出满头冷汗,以为他们是一群缠上便脱不了身的哪路绿林猛盗。不光口口声声答应着,还连连低声下气地陪罪,甚至硬是拿出些体已要孝敬庄管家.说起来这茌,郡主就想笑,不过,无论怎样,事情这么轻易搞定还是值得庆幸,也为老夫人一家的平安掀落了一把汗。
这一日,来到了江户。当时的地域,此处与苏州城一样被化为江北地界。江户离苏州不远,是一个大镇,镇上铺户买卖林立,一派兴旺。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叫买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平安繁华之象印入眼帘,让人心情愉悦。
一入城门,早有亲王府的人马等侯在城门口,迎着郡主直驱向镇南住处。
素多素勒的两位哥哥和她的两位侧母早已出大门迎接,看到两位哥哥时,素多素勒悲喜交加,虽然两位哥哥差不多一两年间便要回去看望她,还是彼此想念,哥哥们又高壮了许多,也越发英俊挺拔了。两位侧母大家以前也是见谋面的,现在全家欢聚一处,一些话不知从何说起。两位侧母引着她们进入院内。素多素勒见父亲的这座府邸显得很雄壮,大门口蹲着两头石狮子,两间兽头大门,东西各一角门。众人顺着穿堂走过,安置随从车马在外院,素多素勒的乳娘、两个贴身丫头及庄管家又入得一垂花门,前面一面大理石的屏风,绕过去,接着又是一镂花的厅子,过了厅子,便是一处正房阔院。
众人让进屋人,各自述说离别之苦,思念之情,素多素勒二娘告诉她,父亲要晚些时侯回来,有些生意上的事缠着,知道这几****要来,没料到是今天,所以一大早又出门去了。
素多素勒的大哥长她六岁,名叫苏赫巴乐,二哥长她四岁,叫巴日古德。大哥已成婚,她的嫂子今天去镇边上的灵积寺烧香去了。现在还没回来,二哥也有了未婚妻。
素多素勒从没见过这位嫂子,只是在归化时听说,大哥原本爱上了一位汉族女孩,怎奈父亲决不允许自已的儿子娶汉人女子为妻。父亲的很多朋友与商业伴侣多数都是汉人,他是个极推崇汉族文化的人,从小家族就培养子弟们习汉文与汉俗。从父亲身上你几乎看不出他是位蒙古亲王,他温文尔雅,做事有条有理,全不象素多素勒的叔父铁木儿汗那样粗广豪放,大起大作。亲王的正妻,也就是素多素勒的亲娘是蒙古女子,东蒙塔塔儿部族的后代,二娘也是本族人,平民的女儿。三娘是藏人,布桑活佛的亲侄女。父亲喜欢与汉人结交,但是不能接受他的后代血统不纯。大哥最终没压过父命,放弃了他的爱情,后来遇到了现在的嫂子,四川CD原家族亲戚,祖上在明初时一度曾逃难至那里。后来与蒙古本土的亲眷有了联系。嫂子的父亲与素多素勒父亲有过些交往,两家撮合,把大哥和嫂子揪到一起。后来,素多素勒听说,这位嫂子非等闲人物,婚后硬是把大哥的心和身拴得牢牢的,就连父亲也对这位媳妇刮目三分。
午饭刚过,就见院了里一干丫环拥着一位身材高挑,月亮圆脸的美人从后门进来,人未到声先入:“妹妹一路辛苦了,没赶上迎接妹妹真是遗憾的很,还望妹妹见谅呢”边说着边上下打量着素多素勒,“妹妹真是科尔沁的第一美人,长得这般俊俏,怪不得你哥哥常挂在嘴上,说他的妹子世上无双,今一见果然是这样”嫂子名叫阿措,她没有蒙古名字。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晴,笑而不露,精明内敛,眼神却象要直洞穿你的心底,非常凌厉。一身豆绿色的衣裙,显得这位出水芙蓉,越发水灵鲜亮。嫂子又问长问短,不停地嘱咐着下人:郡主刚到,万事需多多上心。素多素勒暗想,这位女子确实是个人物。
送走嫂子不久,亲王回府了,素多素勒与父亲相见,真是思肠百结。亲王只有一个女儿,虽然他长年忙在外乡,见到她的机会不多,却从心里极疼爱她。看到自已的女儿出落得如此美丽大方,知体识礼,不由得从心里高兴。父女诉着离别之苦。
亲王吩咐,把小别院给郡主,在她来前已收拾妥当了。又派了几个丫头和老妈子去服侍。
素多素勒非常喜爱这个小院,小巧别致,正屋花色镂窗,能透视窗外景色,院内小树繁花,几笼鸟和小小的鱼池,旁边叠石微景儿,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和亲和馨..。
素多素勒从家乡带过来的两个丫头,萨仁和熬登,乳娘其木勒真住在正面的双侧耳房,父亲另派给她的丫头和老妈子住西厢房.到了晚饭时分,一切都安置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