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因为周天子要撤自己的职务就敢抢天子粮食的人,你说能是好惹的么,所以在卫国替公孙滑出头攻打自己占领廪延的时候,郑国就开始反击了,毕竟是周朝的大官,朝中有人好办事啊,郑庄公就直接打着天子的旗号带领天子的军队和虢国(虢国是当时的一个强国,也是周天子倚重的对象在现在河南三门峡附近)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同时又请求邾国出兵(邾国在现在的滕州邹城交界的地方不是一个大国)打算两面夹击。邾国也没嫌着还找了东方的大国鲁国帮忙。这是三家第一次合作。史料太少也不知道郑国有什么魅力,能让鲁国和邾国站在同一战壕里,只能说明郑国的外交手段高明。
郑国打仗还是很讲究策略的,这样一样自己已经在风头上占了上风,还有同盟国的帮忙,这仗想不打赢都难。第一个回合郑国胜了。
刚胜没多久了,就发生了四国联军进攻郑国的事情,这次直接打到家门口了,把都城都包围了。关键时刻才是考验领导能力的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怎么办直接打,一打四胜利的把握不大,即使赢了也是两败俱伤,还是郑庄公看的透彻,虽然说是四国联军,但是实际上陈国和蔡国和郑国没什么大矛盾,纯粹是拉来凑数打酱油的,主要的对象还是宋国和卫国。宋国的主要目标是公子冯,卫国是真想打,打赢了自己有面子,地位也稳固,所以你看为什么合伙的生意不好做,关键是你人找的不对,各怀鬼胎看着强大,实际关键时刻力气就分散了。所以你看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所有的国家联合里真的是败多胜少,就是因为国心不齐,各有各的算盘,很容易被分散瓦解。
郑庄公的策略就是,宋国不是要公子冯么,好我给你,当然不是真给,把公子冯从都城迁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宋国就先转移目标走了,四国里的盟主就这样撤了,陈蔡自己是无所谓的,剩下的就是卫国了,既然卫国想赢那就故意让他赢一次,刚刚篡位成功是不敢长期在外的,换了谁都一样。所以郑庄公故意派出一部分军队和卫国打,故意输给他,然后卫国也就撤了。主要的都走了,打酱油的就更应该走了。轰轰烈烈的四国联军就这样结束了。
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这口气是咽不下去的,如果这都能咽下去,那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地方混,还不整天被人欺负,所以公元前718年,在四国联军的第二年,郑国开始又开始反击了。首先就是卫国,这家伙每次都都挑事,枪打出头鸟所以先打他,卫国也不是吃素的,找了邻居南燕国(不是后来的燕国)做帮手,郑庄公的军事才能开始体现出来,郑庄公打仗一向精于算计的,先派三个将领前面应对,在派遣两军偷偷绕到后方,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前后夹击打败卫国。
打完了卫国开始进攻宋国。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冤家,整个春秋时期他们两家就没消停过,可以说是世仇了。
宋国和卫国这两国关系看来很一般,能一起打人不能一起对敌。正常情况两国联手哪能被郑国打败。郑国一直打到宋国国都,眼看不保,赶紧找人去鲁国求救,当时鲁国的当家人是鲁隐公,鲁国和宋国关系一直不错,毕竟祖祖辈辈也一起生活了几百年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准备宋国危难的时候拉兄弟一把,就问了下使者郑国的军队到哪里了,使者说还没到国都。死到临头还嘴硬,明明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还说还没到,鲁国国君觉得被欺骗很生气,既然你不说真话那算了那我不管了。遇到这种白痴的使者也该宋国倒霉。就这样被宋国被郑国教训了一顿。
对付完最该揍的人,该拉拢其他国家找同盟了,这是聪明人的做法。这应该是最早的合纵连横之术。拉拢一些能拉拢的国家,对付首要的敌人。这种方法到现在也一直沿用,美国这样的头号强国,对付伊拉克,利比亚这样的小国穷国都要拉拢英法一起打,何况力量差距没那么大。
到了公元前717年春季,不要觉得一年一件事这慢,在那个没有高铁没有汽车的年代,有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郑国和鲁国举行了热烈友好的会谈,双方回顾了都是姬姓子孙,虽说已经间隔十几代了,但是毕竟同宗啊。我们要共同合作一致对外。建立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互惠互利。郑国就这样在远方给自己找了个盟友,而且还是宋国的邻居。
同时郑庄公又大度不计前嫌和陈国讲和,毕竟是打酱油的角色,没有什么主要矛盾何况我们都是邻居别打了,和好吧。陈国国君想不通不同意,还是觉得老邻居卫国宋国好,看不上这个外来户。好,既然不同意就打到你同意为止,郑庄公也很直接,这年的五月攻打陈国,胡萝卜不行就用大棒,关键时刻大棒起作用了,揍一顿之后陈国答应讲和。咱是好伙伴好邻居,要和平共处两国又坐在了一起,双方达成广泛共识,两国首脑一致决定,共同努力,加强互信,结为盟友,面向未来共同发展。后来双方还定了一门亲,陈国国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庄公的儿子忽,结为儿女亲家。
同一年郑庄公去朝见名义的老大周天子,记住这是第一次,郑庄公朝见新的周天子,毕竟自己是朝廷的人,用朝廷的名义令诸侯会更好一些。不过周天子对郑庄公三年前偷粮食的事还耿耿于怀,没有按照客人该有招待他,史记说是弗礼也就这三个字,左传的字多一点,王不礼焉,四个字。用现代的做法就是我到你家来做客,即没茶喝也没饭吃。可见周天子对他恨之深。真是个失败的决定。其实这一点是郑庄公一生最大的败笔了,齐桓公为什么是公认的霸主,因为他尊王攘夷啊,名义上他是诸侯,周天子是老大,实际上齐桓公才是老大。郑庄公在这方面是输了一筹的,郑国和楚国有些类似,对周天子有些不理不睬,不听话还打一顿或者吓唬下。如果郑庄公也搞个尊王攘夷的政策,他应该是公认的第一任霸主,也不至于做了那么多事,没多少人认可。
战争结束了,该结盟的也结盟了,接下来就是发展的问题了,在齐国的调解下公元前715年宋国卫国和郑国讲和,双方就改善双边关系达成协议,决定将双方存在的问题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郑国为了答谢齐国带齐国国君去见周天子,有夸赞一番,郑齐两国关系也越发好了。
通过战争和外交两种手段,现在的郑国是如日中天,无人可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