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鸿雁高高地飞过湛蓝如玉璞一般的天空。朱棣与大姊在坤宁宫设宴送别去大理就藩王高煦与去邯郸的赵王高燧。丘霁坐在高煦的身边,喜上眉梢。没了薛蟾凌,丘霁一脸扬眉吐气,轻松自在地与高煦说话,只是高煦有些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而高燧则与吴端容交颈私语,两人新婚不到一年,感情愈甜蜜。
高炽今日缺席,因为眼疾。据刘融回禀,高炽的一只眼睛已经瞎了,另一只保不保得住要看近日的护理如何。张昭照顾高炽,自然也来不了。瞻墡自从被藏獒咬了后,三天两头地病,现在又染了风寒。于是东宫只来了阿圭一人。
阿圭头戴金冠,穿着绣着灰色海东青的紫色团领箭袖,外罩一件石青暗纹锦缎褂子,穿得十分严实。绕是这样,夕妍还担心阿圭冷,在一边唠叨嘀咕着阿圭再加一件衣服。大姊笑道:“王嬷嬷,春要捂,秋要冻,皇太孙穿得不少了。”
大姊今日穿得十分正式,与朱棣一同端坐在上。今日因有外臣在场,我作为朱棣的妃子不好出现。躲在帘子后,看见纪纲、杨士奇、夏原吉等一干臣子都在,最抢眼的莫过于穿着红袍帽子上戴着红花的新科状元王一宁。朱棣命王一宁以《钟山佳气》为题作诗,王一宁脱口而道:“紫金山势似蟠龙,佳空氤氲耸碧空。郁郁光浮连凤阙,苍苍色曙绕宸宫。天开图画青冥际,云烟崔巍杳霭中。兴代崛兴嘉端集,车书万里仰穹窿。”虽是一味地褒扬,但写得十分有文采,颇有当日解缙之风。
我有心要考他一考,招手叫来张诚,低声出了上联,然后张诚跑到朱棣耳边低语几句。朱棣侧头看我一笑,就道:“朕有一上联,王爱卿限七步之内对出下联。王爱卿听好了,上联是月明灯明,大明一统。”
王一宁出席,躬身走了七步,有些惶恐地道:“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朱棣拍案叫绝,道:“果然是状元!”
王一宁跪下磕头道:“学生是天子门生,这是皇上教导有方。”他很内敛,比起极愿处处显才的解缙来说,更加懂得守拙藏巧。这个人一定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朱棣兴致高昂起来,即兴出了一联,道:“万方玉帛风云会。”眼睛一瞥阿圭。
阿圭应声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众人又是一片称颂声,一时间宾主尽欢。我开始时紧绷的弦渐渐松弛下来,大姊大概悬崖勒马了,这对朱棣脆弱的精神可是不小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