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老者一步一步向空中走去,身影渐渐隐去,神魂法像渐渐显现出来。
他似乎是真的在传授年痴争斗之法,他显现的法像不是大海,而是一座千丈大山。和年痴的法像一模一样的大山。
一样的千丈大山,在华阳真人的法相--万丈巨人跟前,一样的渺小。
但是华阳真人却神色慎重,如临大敌。刚才短短交手一次,华阳真人已经吃了个大亏,如果不是仗着本命法宝山河砚之力,他险些也被大海搅碎了身体。
老的大山法相刚一现身,毫不迟疑,山尖在前,山脚在后,像一座无比巨大的大铁锥,流星一般,向巨人的前胸撞去……
华阳真人手中的山河砚也华在近千丈大小的巨形方砖,在身前一挡!
“轰隆隆……”一声巨响,如彗星撞上的大地,天地皆颤……
这一丝颤动传遍了大地十方,传到了东海之东,南海之南,传到了昆仑之颤,塞北大漠。
世人心中皆感觉心中一颤,但却没几个人知道这是为何。
空明真人、幽虚真人皆从洞天中急驰而出,立在高空中,遥遥看向这一声大战。
空明真人脸色如常,似早有预料。
幽虚真人微微促眉,似觉不妥,却也没有上前干涉,只是静静看着。
他两人之外。方圆万里之内的天空中,还虚立着数十尊神魂法身,他们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一批修道者,他们望着这一场旷世大战,也只有他们能够看见这一声旷世大战。
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因为两个修道高手相争斗,更主要的原因是,华阳真人跟无名老者,一个是修的有情道,一个是修的无情道。
世人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个道理在修行界表现的更甚!
修行有情道的人跟修行无情道的人,他们虽然都是修道人,但他们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就是向两个方向走的人,修为越深,距离越远!他们唯一的交点,就是凡人世界,也就是他们修行的起点处!
双方从来不交流,甚至从来都把对方当成空气。
这不是因为他们心胸狭窄……
而是因为他们是修道人。
与凡人不同,世俗凡人,朝三暮四,改弦更帜,只是常态。
修道人,所修的‘道’是他们存在的依托,他们时时求证着自己的道,坚信着自己的道,谨行着自己的道,不敢有一点儿不诚,不敢有片刻违逆。一旦违逆、不诚、怀疑、动摇了自己的道,他们的神魂也将随之消散。
他们倒不是坚持的认为对方的道是错的,只是全副精神心力都在自己的道上,不敢分一分精神到别的地方,一旦分了精神,神魂便会混乱。就像人们专心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觉得心神饱满,而一旦分散到多处时,便觉得心神烦乱。
修道人也一样,只是这种烦乱的感觉会加重千万倍,超过了人心所能承受的极限。
所以,有情道跟无情道双方,干脆不闻、不问、不见!
但今天,不但相闻相见了,竟然还争斗起来,而且还打的天地变色。
所以,即便是再怎么淡漠的修道人,也不免起了好奇心:“他们为何而斗?他们谁能赢?”
“轰隆隆!”震天撼地的巨响还在连续着轰鸣着。
围观的修道人虽然不知道他两人因何而斗,但是心中却都隐隐的觉着华阳真人赢了更好。
因为他们都是有情道的修道人。
无情道的修道人,除了圣人血脉的守护者,别无分号。
有情道和无情道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非要分出个区别:有情道爱的是人,修的神魂法像也是人身。无情道爱的是物,修的神魂法像是天地万物。
此时,华阳真人与无名老人斗的更加激烈!
无名老人的大山法像,如铁锥、如大棍、如大锤,扎、刺、挑、钻、砸、扫、夯。势如流星雨急敲急打!
华阳真人手拿一方山河砚上下遮挡,虽然手忙脚乱,却也还守的安稳。
有情道修士会自己自己的心爱之物修成本命法宝,比如华阳真人手中的山河砚,那是他还是凡人的时候,心爱的一方普通砚台,随着他修道,在他的心田世界中蕴养了一千多年,成为一件法宝。
无情道的修士不用法宝,他的神魂之身便是法宝。
此时华阳真人虽然落了下风,但是围观的人都已看出来,如此下去,吃亏的反而是无名老人。
突然,无名老人后撤,急攻突停,如骤雨突歇。
“看好了!”老者喝了一声。
华阳真人一怔,然后才明白这是老者在对年痴说话。
这一怔之间,就见大山猛然砸了下来,华阳真人忙要用山河砚遮挡,却见大山在砸过来的过程中,突然粉碎,化做无数凡人拳头大打的石块,如一条陨石带,向他缠来。
华阳真人举起山河砚一甩,如泼墨一般,一条墨河从砚中飞出,缠向陨石带。
陨石带眼看要被墨河缠住,说是迟,那是快,陨石带突然又一散!
化做无尽的黄色细沙,弥天漫地,裹住巨人旋转飞舞!
巨人一手舞动山河砚,一手舞动墨河,左挡右遮,但是,却挡不住无空不入的漫漫黄沙。
黄沙细小如针尖,在他的身上一道道细小的伤痕。
伤痕虽然细小,如针尖扎了一下一般细小,和巨人的万丈身躯比起来,犹其渺小!
但是……
只两个呼息的时间,华阳真人就痛苦的惨叫了一声,巨人一弯腰,化做一只大鹏鸟,猛的一扇翅膀,头也不回的逃了,转眼消失在云宵之外。
这世界上,最坚固的,不是金刚铁石,而是尘埃细沙!这世界上最永恒的不是山川大海,而是沙漠!
黄沙回卷收拢,天地一清,无名老者的身影显现在半空之中,他缓缓转头,向四周扫视了一遍,隔着万里云空看见围观的身影,他的眼神,在这些人的身上,一一扫过。然后,他张嘴说了一句清晰的传到众人耳中。
“十年之内,不要来打搅,十年之后,与我无关!”他顿了一顿,又说:“舅夏在流沙海中,十年之内,若消不去魔性,十年之后,你们可去除魔!”
说完,他的身影一闪,落到云台峰上,年痴的身前。
望着年痴眼神中勉强维持的一缕清明,他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
“你又是何苦!”
叹罢,停了一下,嘱咐道:
“我帮你讨下十年清净,十年之内,你若能梳理精神,凝聚神魂,就能重新活过来。若是不能,强求不来,你也不要再挣扎煎熬了,回归天地,早些安息,也是一份轻松!”
十年之内,年痴若能活过来,就活过来了,若是活不过来,便永远活不过来了。这是老者话中的意思。
说完,他仰着脸望着天空,似乎在沉思,似乎在犹豫,许久之后,突然又说:
“罢了!罢了!这一次可能是你我最后一次相见,不管你现在能听见还是不能听见,我该说的话,都说给你听!”
“你第一次见我,向我求的是长生之道,我传给你的也是长生之道,但现在看来,你修的已不是长生,如果我再问你一次,你求的是什么道?可能你也还说不清楚你求的是什么道?但肯定不是长生之道了。”
“我会的只是长生之道,能教给你的也只是长生之道。”
“但现在你修的已经不是长生之道,我也已无道可传你了。”
“至于你修的是什么道?要怎么修?如果你有活过来的一天,只能靠你自己问着自己的心着修行了。”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来。
说到底,他传给年痴的长生之道是无情道,是大爱无疆,普爱万物而无有偏私的无情道。而年痴对舅夏无咎的爱怜明显超过了其它人其它物。这已经不是无情道,而接近于有情道。所以,他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心里对年痴把无情道修成有情道还是很不赞同的。但是修道人只对自己的道路负责,所以就不会太干涉别人的路。虽然老者心中不赞同,却不强自己要求年痴再重修无情道。
但他想了一想,终究还是说道:
“有情道虽然容易修,但只是钧天底下的道,很难超越第一重天钧天进入第二重天苍天。无情道虽然难修,但却能直到九天之上。世间的修道人都修有情道,却把无情道想的太简单了,无情道其实有情,无情道普爱万物无有偏私,因为无有偏私,所以万物之间没有比较,无情道虽爱万物,万物之间却因为没有彼此对照比照,而不觉的有被爱。老实说,世人所感觉到的被爱,其实是对比其他人而感到的优越感罢了!”
这是他最后一次对年痴讲道,所以讲的犹为详细。
“聪明正直而为神,聪明,则不为外事外物所欺瞒。正直,则不为自己的私心私欲所欺瞒,然后才能成为神明!无情道便是如此,当修道人的力量可以做到一手遮天时,心中有偏私偏爱,对世人还有远近亲疏时,最终会因为太爱自己而毁灭一切,所以有情道无法超越钧天,正是因为爱有偏私!”
说到这里,他突然摇了摇头,道:“不说了,不说了,这些东西只有你的修行到了那一步,才会理解那一步的东西,修行的境界没有到,我说的这些,你不但不能理解,反而还会觉得这些大有错谬。”
说完这些,他又望了望四周,万里之内,看热闹的人早已经离开。又望了望年痴,摇着头隐身离去了。
他摇头,不知道是对年痴能够重新活过来不抱太大希望,还是在对年痴所修的道,很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