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惠明继续说道:“这上面写的是于氏企业向对方提供五十亿美元的资金,为期十年,没有担保。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另外还注明,在遇到不可抗拒的事故的情况下,对方可单方面免除债务,这又是怎么回事?有这样不讲道理的契约吗?为什么要把合作意向书和附属意向书分开?而且,为什么附属意向书的签署时间是在孟超老过世后?因为你估计到,这些无理的条件,在董事会上是通不过的,所以就想把意向书拿到会议上讨论,而把附属意向书先隐匿起来,是不是?而最终,签字的董事长当然得是你啊!如果是于亚菲女士,她能同意吗?”
面对冼惠明的严厉追问,董事们都木然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一方面是大家没有插话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才看到了这份附属意向书,还没有详细了解是什么意思,不便随意插话。大多数人当然更是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
于孟群之所以要参与这个项目的冒险赌博,是想从中保证自己地位的绝对巩固。大哥于孟超的突然去世,在他豪赌的心理上又增加了赢面的砝码,他想通过与外方石油公司的合作,创建自己崭新的企业王国,独立发展,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于亚菲身边站着一个诸葛孔明式的人物——冼惠明,打碎了他全部算盘,他明白在于氏集团大权独揽、执掌帅印的机会不复存在了。看来只好先同意于亚菲接任董事长了,其他事情以后再说,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于孟群已经没有任何余地容纳不同意见,自己在合作中的意图以及违规行为已经被冼惠明公开在董事会上,现在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看来只能始终沉默不语。
冼惠明看透了于孟群的心思,你于孟群无非是想借这个合作项目,把于氏集团董事长的大权抓过去。
其他董事们对于孟群瞒着大家与合作方的附属意向书也心怀不满,但面对冼惠明与于孟群之间的争论,都采取了默然注视的态度,看着事态将如何发展。
冼惠明心里明白这么大一个摊子,如果真的交于亚菲掌管,确实是难以驾驭的,但任何事情必须名正才能言顺,现在看来,事态正在朝自己预想的方面发展。想到这里,他口气略微缓和了一些:“当然,正如于老前辈所说的,今天是解决谁继任董事长的议题,业务上的问题,等继任董事长产生后,有你们各位前辈再做斟酌,我就不参与了。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于老前辈你看呢?”
“好的,其他问题以后再议。”于孟群含糊其辞地敷衍着。
一切进行得这么顺利,于亚菲不得不佩服冼惠明的韧性和睿智,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不耐烦、疲惫和急躁,只是微笑。于亚菲心想,这个男人的内敛、稳重、平和和霸气是他独有的人格魅力,怪不得父亲会看上他。但同时又觉得,冼惠明如果是你的对手的话,确实太可怕了。
孟叔赶忙接过话题:“我看还是大家投票表决吧。我们在座的四十二位董事,加上于杨可青、于郑芳影两位太太,总共四十四位,凡是提名超过三分之二者就是继任董事长。”
“可以,可以……”会场上气氛变得缓和了一些。
风乍起,吹皱一弯清水,一派消涨的结果。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结果?在看起来似乎平缓的气氛底下,每个人都早早打着明哲保身的算盘。
十五分钟后,在袁律师唱票,于杨可青、于郑芳影的监票下,选举结果出来了——
于亚菲三十七票
于孟群五票
于明两票
全体董事听到结果后,都敏锐感到,作为于氏财团的一方势力,于孟群、于明父子从此将一蹶不振。
于亚菲在众人的掌声中,坐到了父亲于孟超留下的路易王朝风格的椅子上,这是董事长专用的。
开始于亚菲确实有点紧张,她很想回头去看上一眼冼惠明,哪怕从他的眼神中获取一点儿勇气。但这几天,冼惠明的“恶补”看起来起作用了,于亚菲清了清嗓子:“首先,感谢各位董事!在座的还有不少算我的长辈,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抬爱。真的,我们每个人有时都要干一些自己不情愿干的事情。干不情愿的事情是一种痛苦,但把不情愿的事情变成心甘情愿,就会成为一种乐趣。”说到这里,于亚菲加重语气,“我有信心在大家的帮衬下,在各位董事的共同努力下,把我该做的做好,以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当然,在座的董事们也有人会说,于氏企业这么大个摊子靠一个女人掌舵,能行吗?女人的价值是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在远古母系社会,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繁衍生息。女人嘛,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头等重任。所以说,女人当时自然是家庭、社会的主人,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逐渐变得比生儿育女更重要。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就逐渐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时候女人已经完全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的全部价值都体现在男人身上,夫荣妻贵啊!夫唱妇随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里有半点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而现在的社会不同了,现在我们女人不仅在人格上完全独立,而且在经济上自立了。所以,作为女人,我是一定能担起这份责任的,在这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于亚菲喝了一口孟叔为她刚沏的茶,侃侃而谈:“现在内地不是流行一个新的词嘛——下海,把经商叫做下海,我看是蛮贴切的,我为什么就不能下海呢?没有经验呛几口水,我有思想准备。我在南株这几年多少也了解一些内地的情况。现在在内地经商的模式不外乎有这么几类:一、高官显贵们的三亲六戚。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钻政策的空子,今天炒批文,明天炒指标,跑马圈地,巧取豪夺,用足用尽各地方政府为地方发展而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可他们往往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因为政策上的优惠要靠我们去兑现,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是我们发展的既定目标。二、投机商。他们大多有一定靠山,他们手长脚灵,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跟着市场在内地满世界跑,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炒房地产,玩股票期货,东边集资,西边入股。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出了问题屁股一拍,一个跟头跳出三界外,留下漫天灰尘,由地方政府去收拾。这些被内地称为大款的人,人数不多,但影响巨大,可以左右整个内地市场。如今,价格的双轨制是他们玩得最得心应手的商业利剑,他们靠着这些,迅捷敛财,腰缠万贯,在内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很难成为合作伙伴。三、迫以生计、艰辛创业者。他们大多是无业人员,底层游民,甚至被称为有“劣迹”者,这些人毫无退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言,他们的优势是一往无前,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包袱,因此,敢为天下先,先尝螃蟹,内地很多政策法规的瓶颈就是由他们这些人首先突破的。在市场经济之初,流通秩序混乱的现状下,他们仗着流血流汗踏实苦干,挣了一份家业,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随着前面我讲的两类模式,两类人的大规模介入,这些人就显得底气不足,素质低下,跟不上潮流的发展了。他们自己也清楚,自己要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单靠自身的冲劲、蛮力,已是痴心妄想,要找靠山也愿意同我们合作,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已拥有的天地和领域。大家知道这一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需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又是非常廉价的,我们与其花大成本去将他们挤出市场,还不如施以怀柔招安之策略,使其归顺,为我所用。”
于亚菲这一通儿云山雾罩的就职演说,把大家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实在不敢想象,以前袅袅婷婷,似水柔情,不谙世事,始终在他父亲庇护下,对人间的心酸苦辣一点儿也不知道,对家族企业内幕一点儿底细都不清楚,也从来没有关心过生意的于亚菲——于大小姐会蕴含着这么富有睿智的理性思维。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真是秀外慧中啊!
更使大家吃惊的是,于亚菲的语言的流畅和词汇的丰富,能用这样透彻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噢,她身边一定有高人指点,而且绝非是一般学识低下的野鸡流莺。
于亚菲讲的兴起,脸上涌起两片潮红:“于氏集团在我父亲、二叔、孟叔和各位董事几十年的经营下,有了这样的规模,积累了这么雄厚的资本,不容易啊!当然,如果就此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不再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了,那就是落伍!保守!现在时髦的是跳跃,飞跃,爆炸。听到没有,飞得慢了要爆炸!”她做了个夸张的动作,“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叔力主同外方合作搞石油开发,就这件事本身而言,我看好这个项目的远景。至于,具体的一些不平等的附属条款,好在现在还是意向草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接触洽谈,今天在这里就不议了,以后专门抽时间再详谈。”于亚菲微笑地对着于孟群投去询问的目光,“二叔,你看可以吗?”
于孟群心里暗暗叫苦,自己辛苦半年的项目一下子又成了他们的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嘴上却只能陪着笑应道:“可以,你看着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