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300000028

第28章 唐后李姓名人(6)

李贽祖籍河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为避祸,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朱载垕讳,改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辈家境渐衰。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道教或佛教及封建迷信,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李贽12岁时作文,就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

嘉靖三十五年,李贽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又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或说九年)辞官归隐。

李贽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剃头以示同鄙俗断绝。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其后还有《续焚书》)问世。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为道学家耿定向论辩而写的《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劄、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书中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批判程朱理学,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贽前往山西大同,著《孙子参同》,修订《藏书》。同年秋,到北京,撰成《净土诀》。次年春天到南京,将零星著作汇成《老人行》,并再度研究《易经》,撰写《易因》,最后编订其巨著《藏书》。《藏书》(其后还有《续藏书》)1599年问世,共68卷,系纪传体史论,论述战国至元亡时历史人物约800人,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合传统见解的评价,旨在反对儒学。如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圣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山东济宁编成《阳明先生道学抄》、《阳明先生年谱》。

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76岁的李贽在狱中愤而以剃刀自杀身亡。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存,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还著有《李温陵集》。他公开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其著作虽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李贽哲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他主张宇宙万物是由天地(最终是阴阳二气)所生,反对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程朱理学,希望能找到与其不同的“道”;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李贽认为道德、精神等现象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答邓石阳》)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真心”、“童心”(即初心、最初一念之本心,不受外界影响的“我”心)是最根本的概念和万物的本源,自然界是“我妙明真心的一点物相”(《焚书·解经文》),世上万物和精神都只存在于“真心”之中。李贽的哲学思想中有不少朴素辨证法的思想。他认为事物皆有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和相互转化。《焚书》中则表现出了发展变化的政治思想,主张“革故鼎新”。李贽的认识论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先验论,主张渊源于佛性的“生知”说。他以“生知”说反对神化孔子,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以“人人生知”反对“圣人生知”说,却是有所局限和缺陷的。

对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和鱼肉人民的暴行,李贽加以无情揭露,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即“因乎人者也”的“至人之治”。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对社会生活不干涉或少干涉;仍然寄希望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希望“有一个半个怜才者”出现,使“大力大贤”的有才之士“得以效用”(《焚书·寒灯小话》)。

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并终生为此而斗争。他蔑视传统,敢于批判权威;非孔反儒,公开以“异端”自居。他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不应盲目地随人俯仰。李贽吸收了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和万物一体原理,提倡人人平等,认为社会上根本不该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反对封建专制礼教和虚假道学,他反对歧视妇女,主张婚姻自由,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李贽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他认为人类的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从功利的观点出发,李贽主张富国强兵。他批判重农抑商,宣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指出:“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四书评·大学》)。这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针对儒家把文武分途,儒者不懂武事的现象,他强调武事重要,提倡耕战,认为“务农讲武,不可偏废”(《李卓吾批点皇明通记》)。

作为卓越的思想家,李贽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具体表现在:他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认为儒家经典不该被当作万年不变的真理;他反对历史保守主义,主张“与世推移,其道必尔”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春秋替三代,战国代春秋都是一种正常的历史发展现象。他深具民本思想。李贽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表现出对专制皇权的不满,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民本思想的先导。

在文学方面,李贽反对文学上的拟古摹古复古主义,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对晚明文学有较大影响。他还特别强调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大力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通俗文学,实为我国通俗文学最初的研究批评家。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本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出身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少年时代爱好武术,练得一手拳脚功夫。青年时代曾经当过佣工、铁匠。天启六年(1626年),充任银川驿站马夫,苦习骑射。

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领众人投靠农民军首领“不沾泥”张存孟,继投闯王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勇猛富识略。

崇祯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李自成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来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崇祯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所败。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于是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不久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使总兵曹文诏自杀。次年高迎祥被俘牺牲后,继称闯王。带领部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接连攻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不久兵分三路入川,在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崇祯十年冬,围攻成都多日不克,后移师梓潼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于是分道返回陕西,移兵潼关,遭到明军伏击,兵将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隐伏在陕西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崇祯十二年出山再起。亲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被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与复起的张献忠联合攻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队。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部众被困于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以五十骑突围,重入河南。后攻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部众达到数十万,攻克宜阳。进兵卢氏,得牛金星,用为谋士。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采纳杞县英才李岩提出“均田免赋”、“贵贱均田”等口号,制定“秋毫不犯”、“不淫妇女”、“不杀无辜”等军纪,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和拥护,散布“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

崇祯十四年春,移师围攻洛阳,得到守军策应破城,擒杀福王朱常洵。不久挥师围攻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时,派遣精兵于途中伏击,致使明军阵乱败逃,擒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崇祯十五年,与罗汝才以二十万部队再围开封,激战二十余日不克,遂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射塌天)。随即攻克陈州(今淮阳),与当地农民军会师,返兵三围开封。先歼灭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遣部队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扫清了开封周围的明军据点。明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率部队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李自成便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亲自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近战获胜,俘获明军数万人。不久回师开封,挖墙填药爆破并掘黄河堤灌城(或说明军掘堤灌农民军)。为阻击明督师孙传庭部,率师西进,战于郏县,不利,便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抛弃大量甲仗财物,诱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于是率领部下反击得手,斩俘将校七十余人,步骑数千,获得柿园大捷。又进兵围汝宁(今汝南),环城发炮,百道架梯登城,俘斩明督师杨文岳、分巡佥事王世琮等。挥师南进,绕道白马滩,架门扉作浮桥而渡,迫使左良玉弃水寨而逃,进占襄阳(今属湖北襄樊)。不久分兵连破夷陵(今宜昌)、荆门等州县。

崇祯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口号安抚民心。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大顺政权,称新顺王,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称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任命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为制将军。随后,采纳谋士顾君恩的建议,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针。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今河南临汝)之战中歼灭明军4万余人,迫使明陕西总督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全歼镇守潼关的明军,杀孙传庭,乘胜占领潼关、西安。并分兵追歼明军残部,接连攻下延安、汉中、榆林等重镇。

崇祯十七年正月,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定立军制,分封功臣,开科取士。随后率领部队强渡黄河,向东进兵山西,接连攻破汾州、太原。不久兵分两路,派遣部将刘芳亮率领南路军攻打大名(今属河北)、真定(今正定),自己和刘宗敏率领主力为北路,于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境)与明军血战数日,击杀明总兵周遇吉。随后相继进占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昌平(今属北京)。三月十七日,南北两路会师北京城下,于十九日破城,迫使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后改明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立品位,完善军制。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还多次遣使招降明总兵吴三桂,未果。起义军领袖犯了胜骄轻敌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了吴三桂,吴延请满清贵族入关,在四月十三日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和清摄政王多尔衮合力击败闯王。闯王损兵数万,退兵北京。大顺军由盛转衰。廿九日闯王称帝,翌日离京西撤,令刘宗敏为主帅组织兵力沿途(河南、陕西)反击。四月李自成进入武昌,被清军一击即溃。五月在江西再败,后来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李自成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或说在该地考察地形时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另说李自成逃脱削发为僧,名奉天玉和尚,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出家。又说李自成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

关于李自成的人生结局和殉难于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殉难于通城九宫山的说法一直占主流,这种说法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和许多史籍所记载。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吴伟业,远在江浙都知道通城有九宫山,一名罗公山;可信史料和文物表明,在通山被程九伯打死的是李自成的族侄——李延,而非李自成;湖南石门夹山的奉天玉和尚也绝对不是李自成。但李自成墓位于湖北通山县城东南45公里九宫山北麓牛迹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由一位穷苦农民而成为起义军领袖、百万大军的统帅,建立了短暂的大顺政权,最终推翻了明朝,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政治、军事斗争艺术和高超的谋略才能。所以,李自成虽然是一个悲剧人物,但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却为历史所铭记。

李香君

李香君李香君,生卒年不详,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因涉及其中,遂得以闻名于世。

李香君只是当时一名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她不仅容貌绝代,而且通晓诗书,又擅长琴棋书画、吟曲舞蹈。只因鸨母李贞丽虽沦落风尘却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里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忠臣义士。由于这些耳濡目染的熏陶,在这暖暖软软的香风中,竟塑造了李香君的铮铮铁骨。

侯方域才华横溢,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他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是明崇桢户部尚书侯恂,十五岁即应童子试中第一名。俗语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高谈风流,狎妓玩乐,颠痴狂笑。这使李香君有机会认识了侯方域,当时她年仅十六岁。侯方域与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一个是娇柔妩媚的多情玉女,真可谓两情相悦,一拍即合。

按照秦淮旧习,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古时妓女第一次接客后需要将头发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除此以外,还需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一落魄公子,再加上挥霍无度,身上并没有多少银子,此时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侯方域有一密友杨龙友,于雪中送炭火,给了他大力的资助。但此钱并不是杨龙友所有,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目的是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但却才高德卑。此事被侯方域得知后,犹豫不决,但李香君却怒不可遏,一番义正词严,终于骂醒了侯方域。李香君变卖了所有的首饰,又四下借了许多钱,最后总算凑够了数,如数还给了阮大铖。

二人恩爱相笃,李香君也准备嫁与侯作妾。此时,阉党阮大铖因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非常窘困,侯却答应帮其排解。李香君得知后,三番五次劝说侯方域,让其拒绝帮助阮大铖。

同类推荐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塞上古史钩沉

    塞上古史钩沉

    本书为描述宁夏历史的一部著作,全书分:神奇香山、枸杞种植考略、枸杞饮食史话、宁夏丝绸之路新考、周穆王西游宁夏考证、成吉思汗病殂海原天都寨行宫考证、成吉思汗陵寝建寻踪等章节。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 浮屠修罗

    浮屠修罗

    魔涧鬼狱,神都沧澜!一个是埋骨永生之前的鲜血与亡魂造就的神都临界;一个是横亘在轮回与永生之间的死亡深渊。游离鬼狱、沧澜之外的重黎大陆,永生是填不平的欲望沟壑,力量是生存的唯一法则。埋藏着永生之秘与超神力量的神都沧澜,便是这重黎大陆永无休止的腥风血雨之源。
  • 校草大大:小白兔,乖乖就擒

    校草大大:小白兔,乖乖就擒

    在她眼里,他是暖男,只会暖她一个人,可为什么有时候,他又是恶魔,只会欺负她,让她伤心呢?陆越泽,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这是一个恶魔伪装成暖男将小白兔拐回家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无误会,小虐大甜。)
  • 我是萌徒我自豪

    我是萌徒我自豪

    皇家三公主慕铃,身患恶疾,本以为生命就此无望,不料蹦出一个白衣少年,非要做她师父帮她治病。父王叫她乖乖听话,可师父你知不知道,虐待儿童是犯法的啊!少年:把我教你的字在练一百遍!慕铃:师父我知错啦!
  • 空空妙手行

    空空妙手行

    一个体校出身的草根,在都市挣扎求生,当一件偶然事情发展成必然,那是他的运气还是他的宿命?当命运之轮快速转动时,他能否看清自我?找回自我?
  • 魔力奇迹

    魔力奇迹

    天界与深渊征战万年,四大恶魔领主在血族始祖德古拉的蛊惑下带领恶魔军团入侵人界,一时间人间界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烈日骑士团在军团长凯撒的带领下血战恶魔军团,成功将恶魔赶回深渊,并借助魔力之源的力量封印深渊与人间界的壁障。一日,支撑天界的世界树倒塌,天界诸神坠凡,天外一位异界灵魂击穿魔力大陆壁障穿越来到魔力大陆,德古拉借助此时魔力之源力量最衰弱之时打碎魔力之源,恶魔军团将再次入侵人间界。大战,一触即发!
  • 凤魅江山

    凤魅江山

    《奸后当道:我奸你黑正好!》女主:宫音雨宫家嫡女,二小姐。母,柳惠,失踪。亲弟弟,宫羽寅。大姐,宫芯妮。母,黄蝏,蝏洛宛。三妹,宫珍罄。母,唐丝盈。男主:商凌辰皇上。母,上官梦。其它以后再说
  • 十念花开,殇

    十念花开,殇

    三生三世第一世,她遇上了他,她从来没有想过她还会再次遇见他;多次的相遇,她认识到,他已经不认识她了...无尽之原,她得知要刺杀的人是他,第一次违背了母妃的意愿,结果,自然遭到了惩罚------魔域之链;血炎之域,得知他要魔神的心头血去救治一个和她毫无关系的人,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将剑,刺向了心脏;娼骸之巅,她见夺剑之人是他,无奈之下,分出元魄化作了一把剑,留在了他身旁,而她,则是被寂殇,扶苏扶着回去的.............若能换得你一笑,我愿化作一阵风........
  • 糖心蜜意

    糖心蜜意

    总裁大大说我是甜品界第二傻,第二白,第二甜。我问总裁,第一傻,第一白,第一甜是谁呀?总裁大大摸摸我的头,朝我笑着说:傻孩子,第一当然是我呀。总裁大人,作为甜品界最萌傻白甜,我代表草莓蛋糕,樱桃蛋挞,香草奶酪,芒果甜甜圈一起说爱你!来,么么哒!嘤嘤嘤嘤,这个故事真的,好傻,好白,好甜哟!
  • 初恋那事儿

    初恋那事儿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初恋......一个从小父不详的丑小鸭爱上了一个冷峻高傲的王子。她该如何改变自己,得到王子的青睐?一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少爷,被一个天真的小东西缠上了。他该如何做,才能克制已蠢蠢欲动的心?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丑小鸭,为了心目中的王子而努力改变自己、死缠烂打,终于......这是一个校园风云人物的王子,如何被一个天然呆女孩手到擒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