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14

第14章 后宫风云决(6)

武后知道自己在朝中和百姓中的声望并不高,所以,一心想要壮大自己的声势,提高自己的声望,于是她积极参加各种礼仪活动,为的是宣扬自己的德行,武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亲蚕大典。我国古代是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社会,国家大典中有一项就是亲耕之礼,亲耕之礼是指皇上这样的一国之君亲自下田劳作,为农夫做表率。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就更要好好种田,为国家尽心尽力。实际上这些活动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某某领导举行的奠基仪式。亲手栽棵树,或者亲手填两铲子土,以此做示范,没什么实际意义。皇后是一国之母,是皇帝的老婆,自然是全国妇女的典范。国家大典中也有一套是为皇后准备的典礼,这就是亲蚕大典。就是皇后要亲自养蚕织布,给天下的妇女做表率。这样的大典是很隆重的,但是皇后们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偶尔干点活就会觉得腰酸背痛,没有几个愿意干的。多半都是做做样子就敷衍了事。最要命的是这个典礼的程序很复杂,先是斋戒五日,待第五天这一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而后带着全体内外命妇(也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子的妻妾以及公主、王公大臣的妻妾)一起到预先准备好的先蚕坛按照程序完成亲蚕仪式。这样的典礼,照理说是不用太费心的,但是武后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尤其是这种面子上的事不能就这么草草了事。这是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不能把它当成样子来做。事做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态度端正了,自然会有人肯定你的。武后在做皇后期间,一共亲蚕五次,每次都尽心尽力,确实赢得了一些好评。

武后做的另一个提高声望的事,就是在成功打击长孙无忌之后,与高宗一起衣锦还乡。那是显庆四年的十月,高宗和武后一起巡游东都洛阳之后,沿着洛阳北上到并州去。并州对李治和武后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李治到并州是因为并州是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高祖李渊在并州起兵,最后打到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对李治来讲,这是祭奠先烈,表示自己是继往开来的君主。而并州是武后的老家,她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并不愉快的时光。父亲死后母亲带着她们姐几个回到并州文水老家,在这里她们娘几个受尽了哥哥们的欺负,过得那叫一个窝囊。借着这个机会,她也该扬眉吐气一把了。于是,武后高高兴兴地带着李治回娘家去了。高宗还封并州80岁以上的老太太为五品郡君,就是说给她们一个荣誉头衔,让她们任五品以上的等级,只吃粮不管事儿。李治和武后在并州度过了两个月的美好时光,武后的威仪在民间得到了充分显示。

在提高自己出身和提升自己声望的同时,武后也没有忘记处理与皇室成员的关系。皇室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复杂和庞大的家庭单位,要处理这样的关系,需要十分的智慧。皇室的关系对于武后来说主要是处理亲生儿子与非亲生儿子的关系;婆家与娘家的关系。

武后有四个儿子,三个在显庆年间出生。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就是先前的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以及三子李显。她给自己的儿子们争取到什么了呢?李弘,被封为太子,李贤被封为雍州牧,李显被封为洛州牧。雍州是长安地区,洛州就是洛阳地区。东都、西都各拥一个。这样,她的儿子就占据了大唐江山的两个都城。李贤小的时候多病,武后在洛阳的龙门为他开石窟,就是为了给他祈福。

武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可以说是情深意重,那她又是怎样对待她的非亲生儿子呢?一方面她要防范他们,另一方面还要表现出她的宽厚仁爱。武后成为皇后以后,在清除朝中关陇势力的同时,也将她的非亲生儿子贬到地方当刺史去了。对于原太子李忠,武后颇为费心、费力。因为李忠不同于其他皇子,李忠是没有错就被废的皇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落下话柄。李忠是皇子里面年纪较大的一个,知道武后是故意废了自己立她的儿子为太子的。他害怕武后赶尽杀绝,就整天假装疯癫地玩乐,显出一副神经错乱的样子。武后因为正在跟朝中的长孙无忌较劲,所以也就没有搭理李忠。武后收拾完了长孙无忌后,腾出了时间对付李忠。

李忠身边有个刘氏宫女,跑来告发李忠,说李忠连夜里说梦话说的都是谋反的事。高宗看着一个这么报废的儿子,实在没有什么用途了,就说用谋反的罪来定罪算了。武后就聪明在这里,她是怎么做的呢?她跑到高宗身边对高宗说,李忠这孩子也不容易,是我看着他长大的,您就看在我的面子上饶过他吧。那是自己的儿子,再怎么不好,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能处死他呀!李治以为皇后会借此苦苦相逼,谁知皇后却是这个表现,那还不有个台阶就下啊。于 是,诏告天下,李忠是该判谋反罪处死的,是皇后晓之以情,费了不少口舌才让我的态度有所缓和的。死罪是免了,但也要软禁起来才行。这样做给人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武后是一位仁慈的皇后,不是一个毒辣的后妈。武后一国之母的威仪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实际上处理亲生儿子与非亲生儿子的关系,对武后来说并不困难。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总得提一批自己的人才行。武后对李治儿子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李治也明白这一点。只要让自己的儿子有口饭吃,李治不会介意其他儿子不在身边或是吃一些苦的。虽然武后对待王、萧的做法过于偏激了些,但是对这几个儿子的处理,显然要比处理他的女人仁慈,李治也就不那么较真,以免帝后失和,再添烦乱。李治多少抱着些息事宁人的态度。

皇室的关系最难处理的是婆家和娘家的关系。武后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在处理与婆家的关系上,婆婆和大小姑子的关系不可轻视。婆婆们在朝中有外戚,大小姑子们在朝中有驸马。处理不好这几方的关系,别说是在朝廷,就是在后宫都难以立足。于是武后与太宗留下的嫔妃以及女儿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拿高阳公主来说,她曾经参与过谋反,最后被杀了,连公主的封号都被剥夺了。这对一个公主以及后人来说是件极其不幸的事儿,武后为了缓和双方间的关系,追封了她一个合浦公主的称号,连死人都能利用也亏武后想得出来。当然,其他公主也是不能忽视的,聊聊天、谈谈佛法,拉近彼此距离。这样武后在后宫就有了较好的声誉,婆家这一方算是摆平了。

对于与娘家的关系,武后就十分严格了。一方面因为她在娘家的时候没有受到同父异母的兄弟的优待,另一方面她也想显示自己不偏袒娘家人的风范。所以,她在后宫当家的第二年就亲自编写了《外戚戒》一书,主张外戚不可过于恩宠,前朝外戚干政的祸患她历历在目,长孙无忌把持朝政,驾空高宗是现实的教训。所以,她告诫高宗抑制外戚,于是便出现她的几个同门兄长被外放的事情。我们知道,武元庆和武元爽是武后同父异母的兄弟,除此以外,武后还有两个堂哥,一个叫武惟良,另一个叫武怀运。这几个兄弟原是六七品的官,按照传统,新立皇后的娘家人是可以被提拔的,因此哥四个被提拔为四品官。本来这是件极好的事儿,但后来一件事的发生却触怒了武后,武后把手又伸向了自己的兄弟们。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武后的母亲杨夫人在家里宴请儿子和侄子们。杨老妇人谈得兴起,提起以前的生活不禁有些感慨。于是说:“我最近时常回忆起以前的事,你们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有什么感想呢?”子侄们知道这是杨老妇人在邀功,希望听到自己对她说几句恭维、感恩的话。但是,武元庆、武元爽哥儿几个还真都是硬脾气,谁也不念武后的好,武惟良说:“我们当官是祖上积来的德,我们是功臣的子弟,应该做官的,只是我们没有什么才德,所以愿意当个小官。现在我们被提升了,心里反倒不安,高兴不起来。”武家兄弟说的或许是实话,但是实话有的时候是伤人心的。武惟良这么一说,就会让杨氏认为,武家人一点不念武后的恩情,自己反倒强迫了别人。杨夫人一听这个气呀,这不是费力不讨好么?于是进宫找女儿告状。武后原本想,都是自家兄弟,就算不亲近也比外人强,将来有事儿总归有个照应。谁知道他们不领情,将来有什么事也就未必肯帮忙了,这样的人留在身边也没什么用,干脆把他们贬到小地方去,这样不但可以出口恶气,更重要的是可以彰显自己的大公无私。

就这样,武后以抑制外戚为名,将武元庆、武元爽哥儿几个贬到偏远的州当刺史去了。李治看到自己的皇后这样识大体、顾大局,对她更加欣赏了。

武后经过精心经营,在后宫、朝廷和民间都有了一定的名望,后位渐渐坐稳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后位坐稳了差不多就可以安享太平了。但是,很多时候,不是你想太平就太平的,武后刚把皇后的宝座坐热,就发生了几件需要她继续向前奋进的事,武后又有个不甘平庸的性格,所以,她注定不能就此停下她向高峰挺近的脚步。

同类推荐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热门推荐
  • 伪人生

    伪人生

    陈百奇。他的命运是被设置好还是依靠自己选择?光明与黑暗,是执着还是放弃?笑陈百奇如何修炼成魔!在这里,你会看到过去,展望未来!在这里,你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这里,你会学习到很多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和我,将会共同成长!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求收藏求评论,你的评论与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 惜年如梦

    惜年如梦

    她原以为有些事过去了就不会再痛苦,不会再理会,可是每个深夜,自责却越来越重。可是,缘分却总是玄之又玄,躲也躲不掉。“惜年,你好!我是大四法医系的杨以泽”他笑着看她,伸出右手,还是那样温文尔雅,却那么陌生。身边的同学都羡慕她有杨以泽的主动搭讪,觉得她心花怒放,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用刀子在一点一点戳动她的心。她那么不希望再见到他,或者说在努力避开他。可是终究要面对。红了眼眶,泪水不自觉的掉落。眼前模糊中看见的是他替自己受的罚,扛的桌子,抄的课本,一起淋雨回家,一起爬山一起创立目标并奋斗。你终于还是回来了。。。。。。他说,为了你,我愿意变成更好的人。
  • 七柱传说

    七柱传说

    王涛是一名年轻的考古学家,在某个洞穴的意外探索中,发现了七根由水晶制成的水晶柱阵,而这水晶柱阵却将他传送到了一个充满魔法、危险的未知世界中。而王涛在这个魔幻的世界中游历、冒险时,发现原来这一切不单单只是一件意外,而是一场阴谋。
  • 傲世冰皇

    傲世冰皇

    曾经的天之骄子,遭人算计导致修为全废,逐出宗门。回到家族却面临一场大变,父母遭人陷害而亡,悲愤之下只好先逃离家族觅地隐藏。三年后,南宫天重新踏入修炼之途,并借当年致其走火入魔的寒毒衍化出冰属性!重回宗门,寻出当年黑手;重回家族,解决当年恩怨!一切结束后,依靠冰属性灵躯踏上修炼之途......修炼路上,任重道远......
  • 一木通天

    一木通天

    天宫里的炼丹童子很忙的,一心要在炼丹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所以砍柴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根本不屑于做,所以幸运刘海有幸成了天宫砍柴的苦力。“上面”要的木头有点硬,所以报酬也“很硬”。这是一个樵夫砍柴的故事,以砍树卖柴换取报酬。只不过砍的树有些不一样,收柴的人也有些不一样……刘海说:“炼丹有什么了不起,比砍柴强吗?说白了就是一群烧锅炉的,老君也是……”
  • 山鬼上之不见

    山鬼上之不见

    佛所言甚多,到底却当不得真。故佛亦有言:□,空即是色,真亦假,假亦真,世间万物不过表相声色…
  • 凤谋:嫡女毒妃

    凤谋:嫡女毒妃

    前世。生父卖女求荣,继母阴狠算计,姨娘落井下石,姐妹背后捅刀。她被至亲送上一条不归路,凄惨而死。嫡女重生,强势归来!生父不慈,何须孝!继母不善,何须良!姨娘不仁,何须义!姐妹不义,何须留!神佛不渡,我自成魔!犯我凤瑶华者,虽尊必诛!
  • 复仇:明星兄妹回归

    复仇:明星兄妹回归

    五年前,母亲被残忍的父亲杀死,而他们三姐妹和哥哥无情的赶出家门,还带回一个女人。五年后哥哥成为了明星,妹妹们却组成了“phoebe”乐队组合,他们回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这些年受到的苦和母亲的仇,千倍万倍的还回来。
  • 彼岸花开已成海

    彼岸花开已成海

    她不明白,这个可怕的男人,怎么会知道,这个青铜镇?他转过头来,看出她的不解,那双发亮得骇人的眸子,牢丰盯住她。他蹲下身来,捻起一朵紫棠花,然後微笑。那笑,让她遍体发寒。“真令人怀念,是吧?”男人冷笑著,然後,扬起了手,捏碎了那朵花。柔弱的紫色花办在他手中毁坏,紫色的汁液,沿著他手腕上,半腐的伤蜿蜒而下,似血一般。
  • 一朝浮华梦三生

    一朝浮华梦三生

    幼时,她叫独孤阡寻,后来,她给自己换了个名字,叫许无笙。她曾是个被隐没在黑暗中的公主,后来,她认识了莫暕夜。离别后,她曾女扮男装当过帝君,再后来,她成了掌门。他是合虚国皇子,是所谓长云山真人,亦是那个浮华山上的白衣少年。昔年少时,他们相识在繁花树下,那人一笑,从此暖了人的心房,晃了人的心神。可一出青梅绕竹马,却终究敌不过命运。前尘很长,离别已久。再见时,她已不是她,而他,亦不是少时的他。如果那年分别,他能早一点,她能再等等,是否最后会不同?可惜世上最不会有如果。浮生一世,长长短短,只是怎样,都抵不过一世欢爱。死亦生,她经历了三次,唯爱,她只爱了一次,因为爱的那人,只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