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700000023

第23章 搞定东、南、中(2)

公元前214年平定了岭南后,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赵佗在任上政绩突出,构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和谐的社会。

短命的秦朝灭亡后,中原大乱,山高皇帝远的南越也在赵佗的带领下,自成一国,过上了真正当家做主的日子。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建立了汉朝,赵佗在陆贾的劝说下,接受了刘邦赐给他的南越王印绶,成了汉朝的一个藩属国。之后历史还是很戏剧地反复折腾着,吕后惹恼了赵佗,赵佗要脱离关系;文帝即位后,赵佗又归顺了。一直到了汉武帝即位后的第四年,这位古代极少的百岁老人赵佗去世,南越一直臣服汉朝,但仗着自己山高皇帝远的优势,赵佗也一直在享受着皇帝的待遇。

现在闽越王要率军攻打南越,这是在赵佗死后两年的事儿。

闽越王突然来袭,让赵胡有些措手不及,同时觉得这件事交给当今皇上,可能更好解决,于是立即派人向汉朝求救。汉武帝一看来报,居然又是这个闽越王闹事,难道他不知道赵佗在死之前就已经臣服于汉朝了吗?现在居然还这么公然挑衅,真是不把大汉朝放在眼里了。那好,就让你尝尝大汉朝的厉害吧!汉武帝看完来报,只说了一个字:打!

于是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外籍官民接待总监(大行)王恢率领着从豫章郡出发;另外一路由农林部长(大农令)韩安国,由会稽郡出兵,夹攻闽越。

就在大队人马出发之后,汉武帝接到了一封堪比裹脚布的长信,写信的人正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的觊觎皇位的淮南王刘安。这个刘安生来好书、好琴,就是不好刀枪棍法,如果他不当王,一定可以跟司马相如有一拼。

刘安此次来信就是要劝阻汉武帝,他还为自己的反对论点提供了论据:

第一,陛下您现在君临天下,应该主张建立和谐社会,不应该打打杀杀的。而且南越发生这样的事儿已经不下百次了,前边我们都没有重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我父亲的前车之鉴。南方地湿山深,障气满林,还有猛兽出没,咱们的官兵到了那里水土不服,根本没法打仗。

第二,闽越的军队人数不下数十万,我们要想拿下它,必须在人数上超过它。这就很可能劳民伤财,就算是拿下了,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儿,更何况闽越王骆郢已被他的亲弟弟骆余善杀掉了。您完全可以像对待东海王国一样,将他们全国迁往中原,这样就可以省下大事儿了。

要说刘安这个当叔叔的实在是不了解自己的侄子,他不知道汉武帝天生好动,动不动就半夜带一帮人马溜出去打猎。而且,世界上有不死人的战争吗?汉武帝这时候考虑的是自己的长远计划,即平定闽越之后,就要收拾匈奴。现在他有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怎么肯将这样的机会放过?这场仗,汉武帝是打定了。于是他将刘安的信放下,继续原来的计划。

还没等汉武帝的大军到达南方,好消息就传来了:闽越内部打起来了。这场内讧正如刘安信里所说,闽越王骆郢的脑袋被自己的弟弟砍下来了,正火速送往王恢那儿。同时,骆余善代表自己的哥哥向汉朝道歉,并且愿意撤兵,臣服于汉朝。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王恢的意料,自己千里迢迢赶去南方,不就是为了得到一个类似的结果吗?现在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就实现了,那还不是好事?王恢立即停止前进,飞书告知韩安国,也不必费神前往了。同时,王恢将骆郢的人头火速送往长安。还好那时候是秋天,要是赶上夏天,带着人头前往长安的人,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知道人家已经认输了,自己也就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于是,下诏撤军,不过,汉武帝没让所有的人撤离,而是让一个人前往南越去找赵胡。这个人就是庄助,他在大家都回来的时候,还去南越干吗?汉武帝当时说是去安抚,但实际上是去讲条件的。汉武帝也不是傻子,自己这么千里迢迢的派兵赶往南越,你南越国怎么着也得有所表示啊。条件也不是很繁琐,赵胡你可以继续做你的南越王,但必须派自己的太子到长安去当人质,并且发誓永远忠心于汉朝。派人作人质这事儿,古已有之,也就不必奇怪了。赵胡一听就这么个条件,那是感激得鼻涕都要流出来了,拉着庄助的手说:“您放心,我不但要派太子前往,我本人还要去一趟长安,好当面向皇上致谢。”

之后,赵胡说自己的官服还没有做好,让庄助先走一步,不要等他了。但最终赵胡也没有去长安,因为他在冷静下来之后,突然弄不明白一件事了:自己此去,会不会是肉包子打狗呢?随后就开始胆怯,害怕自己真的变成肉包子。

对汉武帝来说,赵胡来不来都没关系,他的目的是要让南越在有事的时候能够向汉朝求助,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不必苛求赵胡一定要来长安了。

庄助此次南下,除了要去南越,还有一件事情要办,那就是要代汉武帝向刘安做一下工作汇报。本来汉武帝没有这个必要,但前提是刘安没有写那封信。现在刘安已经写了信了,而且还把其中的某些事给说准了,那就有必要跑一趟了。于是庄助从南越回来后,就去见了刘安,说汉武帝已经看了您写的信,但是由于时间紧也没来得及回信;说您的情报工作做得挺好啊,居然提前就预测出闽越国内的内讧了。为此皇上特意派我来向您表示感谢。

庄助这么客气,刘安自然也不能太不拿这些客套话当事儿了,于是谦虚地回礼。双方的客套话说完了,庄助也就回去交差了。

针对这次行动,汉武帝召开了一个表彰大会,韩安国成为此次行动最大的赢家,一跃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这样一来,窦太后挖的两个大“坑”,就又被汉武帝填好了。

不让人省心的南越

前边唐蒙跟汉武帝大力描绘伟大的未来蓝图,最终使得汉武帝心动要在西南地区修路,但最终这件事也没有个什么结果。南越还是那个南越,汉朝依然要为它操心。

开始的时候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就派出陆贾当使者,一手拿糖,一手拿棒子,好说歹说之下,赵佗最终决定向汉朝俯首称臣。等到吕后当政的时候,却禁了关市,绝了赵佗的货源。赵佗气得一蹦三跳高,一怒之下,也拉起大旗,坐着黄屋大车,自立为皇帝了。

自古以来皇帝最容不下的,就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另外一个皇帝出现,一山从来不能容二虎,所以赵佗的举动无异于引祸上身。果然,很快吕后就发兵征讨他了。但是这场攻打赵佗的战争最终却不了了之。赵佗胜在自己的地利优势上,因为汉朝的军队不习惯南方的暑湿天气,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得了瘟疫。后来吕后死了,文帝接班,开始对赵佗使用怀柔政策。陆贾又不辞辛苦地跑了一趟南越,陈其利害,最终使赵佗扯下了大旗,撤了黄屋车,再次低头称臣。

赵佗死后,他的孙子赵胡接班。赵佗在位时的一呼百应、人人畏惧三分的境况从此一去不复返。赵胡王位还没坐热乎,就被闽越王欺负了,无奈之下的赵胡只好向汉朝求救。好在最后闽越自己先闹起了内讧,这场讨伐之战也就半路夭折了。一场已经准备好开演的戏,因为一点儿小故障就流产了,不过这倒是汉朝乐得见到的情景。

其实回顾了这么多,不过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说汉朝和南越的友谊虽然不算是多么长久,但总体来说还算是很够意思的。如果双方一直这样下去,相信未来也是可以期许的,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实总是残忍的。

公元前113年的冬天,南越有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对着汉朝大声说“不”。这是个强人,不过这个强人不是个表面上精壮的人,而是个老人,一个名叫吕嘉的老人。

他为什么突然要在挺好的关系前说“不”呢?这一切还要从汉朝帮赵胡平定闽越最终没有帮成说起。

我们在前面也说了,汉武帝这么远派兵去帮助赵胡,希望赵胡可以派自己的太子去长安作人质。当时赵胡不光答应了这件事,还说自己也要亲自去长安面谢皇恩,但最终也没有去。汉武帝是龙不是狗,所以对这个肉包子半点儿兴趣也没有,也就不计较赵胡之事了。

赵胡虽然没去,但是这个名叫赵婴齐的太子却来了,他到来后要执行的任务就是为汉武帝站岗。突然有一天,汉武帝对为自己站了很多年岗的赵婴齐说你站岗虽然很辛苦,但是马上就要熬到头了。这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根据可靠消息报告,赵胡将不久于人世,南越的天下就要是你赵婴齐的了。

果然,这之后不久赵胡就升天了。汉武帝是个讲诚信的人,知道赵胡死了之后,就将赵婴齐送回了南越,赵婴齐也就理所当然地做了南越的第三任领导人。坐上宝座的赵婴齐很快又给汉武帝上书,征求汉武帝是不是可以将名单里的人立为皇后和太子。

汉武帝很潇洒地回复了两个字:同意。

其实,当汉武帝看到赵婴齐上书的名单时,他非常高兴,因为这个皇后是来自河北邯郸的樛女士。她和赵婴齐是自由恋爱的。

汉武帝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如果换了北方的匈奴、乌孙等国,要和他们联姻,汉朝最起码也得是公主的规格,现在一个民间女子樛女士就将南越搞定了,这多省事儿啊。而且,赵婴齐说的太子正是他和这个樛女士的爱情结晶。太子身体里一半的血液来自汉朝,将来他继位之后,汉朝和南越的关系就更加好处理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不是汉武帝想象的那样,这个给他站了好多年岗的赵婴齐一回到南越就翻脸不认人了。因为汉武帝说你们南越就是我们汉朝的臣民,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怎么着也得过来汉朝看望一下我吧,毕竟这么多年都是汉朝照顾着你啊。可赵胡却总找各种理由不来,当然,用的最多的就是那个金牌理由:我生病了,身体不好,不能前往。

赵胡为什么不来汉朝呢?当初他来汉朝不是一样被放回去了吗?那现在干吗还恐惧?

赵婴齐之所以拒绝去长安,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一、自南越立国以来,历任皇帝都没有去长安朝请过安,我这个第三任为什么要去呢?他们不去没事,我不去肯定也不会有什么事儿了。而且这么远,不去!二、现在南越的舆论导向根本就没在我这边,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我也没权决定这些。

既然赵婴齐不是掌权的人,那究竟是谁稳坐钓鱼台呢?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强人——吕嘉。

这个吕嘉是干什么的?他是南越的两朝宰相,曾经辅佐过赵胡,现在正在辅佐赵婴齐。值得一提的是,吕嘉在南越的势力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根深蒂固。这话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这是有据为证的:吕嘉的儿媳妇,全都是王室的女儿,金枝玉叶;而女婿则全是王室的儿子,身份显贵之人。吕嘉的亲戚自然全是皇亲国戚,这样的人爪牙一定少不了,而且爪牙是从里到外、层层安插的。我们在电视中也看过不少这样的角色,如果有人不小心惹到了他,下场很可能是非死即伤。

在吕嘉的思维中,汉朝和南越从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南越有南越的独木桥要过,汉朝有汉朝的阳关大道要走,井水不犯河水。所以,如果南越真的听从汉朝的命令,那就是破了自己国家的规矩,再无任何颜面可言;如果汉朝在此基础上得寸进尺,那南越以后就更加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正是因为吕嘉持着这样的观点,所以极力反对赵婴齐去汉朝朝请。而这也正合赵婴齐的心意,所以两个持着不同观点的人,就这样达成了一致意见。

但赵婴齐给出的理由却有点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意思,人的身体不是钢筋铁骨,会生病那是正常的,但谁能从今年生病一生好几年?长期生病的人还怎么做一国之主啊?你赵婴齐既然一直在生病那干脆就不要再做南越的领导人了。不过汉朝没有这样说,而是一直装作不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汉朝知道赵婴齐就算是反,也反不出什么花样来,汉朝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汉朝的耐心来自哪里?汉朝又在等待什么?其实汉朝是在等赵婴齐赶紧死了,只要他一死了,他的有着汉朝血统的儿子赵兴就会继位,这样一来赵兴的汉朝母亲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回去朝见大汉天子,儿子还能不听母亲的话?那时候,就真的是汉朝的天下了。

但我们总说,当你的小算盘打得太响的时候,很可能会全盘皆输,现实又一次印证了这句话。

结成联盟

这之后不长的一段时间,赵婴齐确实如汉朝预料的那样死了,而太子赵兴也如汉朝希望看到的那样继位了,来自汉朝的樛女士也如愿地做了王太后。汉朝彷佛看见自己描绘的美好蓝图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心中的喜悦自是不用说。

汉武帝趁着自己的高兴劲儿,赶紧派人去跟这个预料中的朋友谈判。他派了这样几个人组成代表团去南越:安国少季担任代表团大使,负责游说樛女士;随从人员主管是终军,负责游说樛女士以外的人接受谈判条件;安保人员是魏臣,负责保护随行人员的安全;接送成员代表是路博德,负责率军驻扎桂阳(广东省连县),窥测南越。

介绍完他们的主要工作,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几个人的经历。安国少季是霸陵(陕西省西安市东北)人,的真实性他之所以被汉武帝选中,是因为他有过一段非常值得“利用”的记忆,那就是他跟现在南越的王太后樛女士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说服樛女士,不管使用什么方法,甚至可以“利用”彼此之间曾有过的恋情。终军是济南人,擅长辩论,口才那是一流的,而且很早就扬名立万了,十八岁的时候就被选为博士弟子,汉武帝之所以选他正是看中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安保人员魏臣因为资料有限,所以不能介绍。最后一个是路博德,他曾经当过右北平太守,跟随霍去病打过匈奴,被封为邳离侯;霍去病死后,他被汉武帝拜为卫尉,负责长安城的安全工作,是个很会保护人的人。

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简简单单的一个阵容,却是用心良苦。这里面既有能言善辩之士,负责对南越展示橄榄枝;也有能征善战之士,负责对南越展示大棒,一旦南越不听话,就会用手中的大棒击打。

等代表团到了南越,一切正如预想中那么顺利,南越王接受了汉朝的条件,取消了南越王国独立的地位,只享受汉朝诸侯王的待遇;每隔三年,南越王都亲自去长安给天子请安;两国从此建立信任关系,取消边界,废除关卡。

听到这个消息,汉武帝非常高兴,代表团办事效率果然够高,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南越。他也许不知道,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全都赖一个人之功,那就是安国少季。

我们前边说了,这个安国少季和樛女士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次安国少季一到南越,见了樛女士,三言两语就让原来那份感情死灰复燃了。正是因为这段感情死灰复燃,一切才变得如此顺利。

同类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异世之疯魔战神

    异世之疯魔战神

    小人物天启是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小时候被一个平凡的猎人从狼嘴里救出来,本来这个命苦的小人物或许会平凡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有一次经过村里雷雨天气过后被村人祭拜的大树时,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奇怪的能力。这种能力开始自己并不会利用,以至于自己饱受病痛的折磨。在求医路上,收养天启的老爹无意中接触到了“仙人”,从此这个小村不在那么平静,连同着的还有天启的命运。
  • 巫逆苍穹

    巫逆苍穹

    涅寒,乃一普通巫族,本无法修巫,但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一神秘之宝,从此,踏上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心神坚定,其身坎坷。阿公消失,命运被其主宰,让涅寒慢慢的明白了实力才是王道,随着实力的上涨,发现其身世的神念,慢慢的解开了那上古巫族的玄妙。“我命由我不由天。人挡我路,我片屠尽天地寞逆声,神挡我路,屠尽神血,破其天地”
  • 走近穿越

    走近穿越

    刁斯,人如其名,一介某丝,人品五五开,不好也不坏。本来就想过混吃等死的生活,豪无逆袭的大志。无意间被激发了穿越能力。从此,爆笑的穿越生活开始了;可是为什么穿了半天,美女和金钱还是离他似近似远,王八之气还是没有显现,中华龙组是真是假,穿越的路途到底有没有终点。这一切的原因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是神仙的旨意还是人间的恶搞,让我们一起走近刁斯,走近穿越。节操,抛;三观,毁;主角,绝对二!!
  • 美女上司的王牌高手

    美女上司的王牌高手

    他是杀手界一位武功超穷,胆识过人的杀手,然而,为了一个承诺和责任,来到了滚滚红尘,于是,都市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启,各种美女不断的涌来,各种危机层出不穷,他在这里演绎出一片的惊天伟绩,成就了一番王者奇迹……
  • 创世龙尊

    创世龙尊

    谢谢给我弄封面的那个朋友,但是,我现在不写了。但是,三年后,我还会再次归来的,我现在正在创造玄幻界的新体系,到时候,无限的精彩将要呈现。记住我,兴尊!抱歉,读者们!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修仙传:妖仙禁恋

    修仙传:妖仙禁恋

    “人妖殊途,更别说仙了,作为爱上妖物的你,白灵你可知罪?”玉帝坐在宝座上,看着跪在地上遍体凌伤的黑发男子,生气的怒吼道。黑发男子低头不语,玉帝身边的大臣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说道:“玉帝,我愿杀了她来将功补过,还望您恩准!”玉帝听后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的,白灵你终于顿悟了!好,我恩准你杀了那妖物!”白灵起身行礼:“谢陛下!”可谁也不知道此时的白灵眼里闪过了一丝忧伤??????
  • 圣选之徒

    圣选之徒

    杀一人为罪,毁一城为雄,屠一国为尊灭一族群可为圣否?繁华终是泡沫,力量方得始终。不屈为神佛圈养之牛羊,欲跳出棋局化身执子之人!寻小我?为大我?随被唾弃之人,踏足遥遥寻找真我之路肩扛种族气运,孤独前行……
  • 沧海桑田劫

    沧海桑田劫

    仙魔有寿,天地有终,万古寂灭,化沧海桑田劫;看少年修仙问道,破束缚之茧,踏轮回之歌,斩乱世之劫,寻那一线生机。
  • 超级幻想仪

    超级幻想仪

    一个大屌丝!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却让他走到了,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