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300000020

第20章 云.南(4)

这个热带植物园中大名鼎鼎的树呀花呀太多太多了,像贝叶棕,古书里都有记载,一种名为贝叶经的,就是佛教经文刻在其叶上而得名。像红豆树,其果又称相思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历来是脍炙人口的情诗。像无忧花,相传释迦牟尼生于此树下,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向来视其为吉祥像征。像旅人蕉,不但树型奇特生动,像孔雀开屏,其叶柄还能蓄水,可解旅人干渴,所以被称之为旅人蕉。

值得写一写还有许多许多,如依兰香,花似枯叶;如裂果金花,以花萼代替“花瓣”,引诱昆虫为之授粉;如大王莲,以小孩坐其叶面不沉入水而著名。还有光棍树、夫妻果、神秘果、蛋黄果、龙血树、鹿角戴、奇迹树、美蕊花、铁力木、龙叶珠等等、等等,总之,这儿是博览热带树、竹、花、草的最佳所在,真正是增知长识,得益非浅。写到这儿,不能不提植物园的创始人蔡希陶教授,这个伟大的名字从此与这游人济济的热带植物园一样名传遐迩。

大青树

我知道山茶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花卉。假如单以树论,若云南评省树的话,大青树必当选无疑。

其实,大青树是其俗称,或者说是民间百姓对它的爱称。它的植物学名叫榕树。而榕树又是个统称,细分之,又有高山榕、虎克榕、聚果榕、圆叶榕、薄叶榕、歪叶榕、小果榕、平果榕、枕果榕、菩提榕、大叶榕、小叶榕、金叶榕、柳叶榕、垂叶榕、长叶垂叶榕、印度橡胶榕、花叶橡胶榕等数十种之多。

榕树的特性之一是生气根,在我们江南一带见不到大榕树,却有栽在盆中利用其气根特点制作成盆景的,这就是我对榕树最初的印象。后来在广东及东南亚国家见到过一些榕树,只是觉得其根系发达,很美观,很入照入画而已。这次到了云南才知道,榕树的特性还有多条,其最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枝叶四季长青,故民间俗称其为大青树。

据导游介绍:因大青树易成活,生长快,被当地百姓奉为“风水树”、“风景树”与“神树”。特别是古代的一些经常性迁徒的少数民族部落,往往以大青树作为其择地而居的条件之一。因为他们发现大青树是一种不择土壤的树种,只要大青树能常青常绿的地方,人类必也能生存。如果连大青树也种不活,长不好,那一定属穷山恶水,乃不宜久留之地。

到了云南的山区,你会发现凡有人迹,凡有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有大青树的身影,村头庄尾,寨前宅后,或一树独立,或姐妹对峙,或成片成群,构成一幅幅诱人的热带风景图。

因大青树生命力强,树冠大,其树荫阔,饭后、夜晚,是村民们纳凉、休憩的好地方,老人们摆摆龙门阵,谈古说今,孩童们嬉戏于树下,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据导游说:如果村里寨中有老人过世,有哪家添丁添口,人们都会到大青树下祭祀一番,庆祝一番,把大青树当作了他们的保护神,以及倾诉对象。

在西双版纳,两三百年的古榕到处可见,就是五六百年的古榕也时能发现。

大青树的青翠最宜远观。老远望之,有大青树傲然耸立,就表明离村寨不远了。大青树最适合诗人咏之,画家画之,摄影家摄之。

大青树最奇特处还在于它们会生根,有些鸟儿食了它的果实后,又把无法消化掉的果核拉在了它的树干上,发芽后就成了重生根。有的自己就会在主干与枝干上生些一条又一条根须,如果生得多,还会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根帘呢。

如果气生根入了土,则渐长渐粗,甚至与主干难分伯仲。也有的随风飘荡,宛如水帘瀑布,有人戏称其为“树瀑”,当然,树瀑毕竟奇特,不是树树都有,要看到得有些眼福。

这次云南之行,我看到了独木成林的榕树,看到了“森林植物杀手”的绞杀榕,看到了老茎生果的聚果榕、看到了造型奇特的古榕树——真正是大开眼界。以后哪位读者有机会去云南,这千奇百怪的大青树是千万千万不能错过不看的。

泼水节游戏

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民族活动。这恐怕与周恩来总理1961年4月15日参加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不无关系。在儿时就见过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与西双版纳百姓欢度泼水节的照片,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一个传统节目,通常在傣历六七月(相当于我们清明节后十来天的时候)。因为按傣族的传说,那天是佛的生日,所以又名“浴佛节”,在节日期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互相泼水祝福。

也许有的读者会奇怪,清明前后,我们长江中下游一带是“雨纷纷”“欲断魂”的季节,不要说互相泼水,穿少了都着凉呢。不过没关系,西双版纳是热带气候,只有干湿之分,并无季节之别。

可能因泼水节影响太大了,而传统的泼水节就那么几天,其它时间来的游客见不到久孚盛名的泼水节,岂不太失望。聪明的傣族人想出了开发泼水节为泼水活动的旅游项目,并让游客参与,借一套衣服15元,到时在一指定地点,指定时间进行泼水活动。

那天在热带原始森林大舞台处,民族歌舞表演结束后,泼水活动也就开始了,有当地的傣族姑娘小伙,也有各地来的游客,每人发一塑料盆,可在水池中舀水泼水,开始还比较文雅,因为参与泼水的男男女女,互相不认识,不敢太放肆。但高音喇叭里反复强调,“泼湿一身,幸福终生”,受此鼓舞,泼水的劲头吊上来了,或男泼女,女泼男,或几个男的泼一个女的,或几个姑娘泼一小伙。泼着泼着就放肆了,像打水仗,但见水花飞溅,一个个全成了快乐的落汤鸡。不少游客受此感染,靠过去想拍一张照片留念,这给了泼水的姑娘小伙有了新的泼水对象。如果哪个动作稍慢一些,不被泼个浑身湿透,也被溅得如雨中归来。

想拍照的越来越多,挨泼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有一中年人,看样子是个慢性子,他慢慢悠悠站上去,还摸摸头发,整整仪表,哪想到一个姑娘瞅准机会,一脸盆清水直从头顶倒下,那中年人被倒懵了,竟愣在那儿没动,好家伙,第二脸盆、第三脸盆又来了,待他逃过来时,就像跌在河里刚爬起来,可又不能发火。在游客“幸福终生”的喊声中,大家笑成一片。

最后那些泼上了瘾的姑娘小伙开始向游人袭击,水泼到哪儿,哪儿就一片惊叫,慌忙后撤,可不管泼湿没泼湿的,都乐哈哈的,像年轻了好几岁。

回去的路上,我们一车人有好几个在说,早知这么有趣,也应该去参与一下。

在我看来,泼水游戏不但是个极富民族特色的活动,还是个可以让人年轻的活动。

奇异的白族“掐新娘”婚俗

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婚俗,但不知你听没听说,见没见过白族的“掐新娘”婚俗。

我们汉族传统的婚礼中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意为这三天中越闹越发,越闹越红火,没人闹才是让人尴尬,让人失面子的事,所以这三天中,与新娘新郎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是情理中的事,即便稍有出格,一般也不好怎样责怪闹新房的人。

没想到白族婚礼通常也是三天,新娘过门这天叫正喜日,掐新娘就在新娘被背入新房的途中,通常那些围观的孩子争相向新娘撒米花,并勇敢地上前用手掐新娘。下手肯定有轻有重,被掐得青一块紫一块不算稀奇。而令人称奇的是这掐新娘竟是对新娘的祝福。既然是祝福,自然是掐的人越多越好,掐重掐轻也就不能计较了,甚至有一种说法,掐轻了等于不掐。

如果作一个比较研究,会发现白族婚礼与汉族婚礼有异有同,其中有与汉族不一样的习俗,最不好理解的就是这掐新娘。我特意问了白族导游:“为什么不掐新郎,单掐新娘?”哪知白族导游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只说上辈传下来的。

我在瞎猜,新娘进洞房前,被孩子们围攻而掐,是不是表示先受苦再幸福的意思,或者让孩子们亲近之,扭掐之,是预示着多子多孙的好兆头!我的猜测虽未得到民俗专家的首肯,但我相信这种民俗的背后必有某种寓意,否则就无所谓祝福。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存在的总是合理的”,掐新娘的婚俗已存在千百年了,至今还流传着,这必有它存在、流传的道理。降一层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受大人们鼓励的攻击性集体游戏,对新郎新娘家来说,至少增添了若许喜庆的氛围。

云南茶文化

云南之行,除了山水风景,名胜古迹的欣赏游玩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茶叶、玉石与药材三样东西。

未去云南前,只知道云南的普洱茶很有名,去了云南才知道,云南名茶多着呢。

我因为喝茶不讲究,什么生态菇苦茶能降血压、降血脂,陈香普洱茶能解油脂,助消化,还有高原玫瑰茶、虫茶等等我依稀记得没几样。不过那名叫兰贵人的茶我倒是记住了,一则这名字与众不同,二则这茶叶特贵,一听价就知道这是云南茶中的贵族。据说早先此茶叶是贡茶,一般小百姓喝不到,怪不得这名字连听都没听说过。表演茶艺的那一身民族服装的姑娘还介绍说:兰贵人茶能补血、养颜、调节内分泌,以及暖胃、养胃、补胃,简直就是名贵中药。

兰贵人或许真是好茶、名茶,只是沾了个贵字,与平民百性不免有点隔阂。

我辈还是喝喝普洱茶吧,这可是史有定评的传统好茶。普洱茶有1700多年历史,有诗赞之曰“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醉一杯中”。

云南白族人的三道茶最有意思,那天在洱海的游船上,白族姑娘表演了三道茶的茶艺,还向每位游客敬了茶。头道茶,味微苦,二道茶,味略甜。原来二道茶中有红枣与乳扇,还加了红糖。第三道茶则不但甘甜,还有回味。因些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那天在西双版纳,导游带我们去品茶小憩,茶叶以外的文化氛围留给了我不俗的印象。

印象中,后壁供奉着茶圣陆羽的塑像,“茶道”两字写得笔力雄健而不乏飘逸之感。对联是“茶笋参禅味,松杉真法音”,还是当地著名无臂书法家和志刚口书的呢。

墙上还挂有书法名家的墨宝《灵一和尚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诗》。我读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时,自然而然产生了不忍离去,坐看暮色漫上来的那种意境。

品着清香可口的茶,我忽然想起了“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的茶联来。我摸出纸,记下了茶艺室里“茶精名一方,香甘不离杯”的联语,我决定回去后无论如何要写一篇有关云南茶的短文。

作客傣寨竹楼

初上竹楼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到了西双版纳,如果不到傣寨去采采风,不进傣家竹楼坐一坐,看一看,那不太遗憾了。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们来到了景洪市勐罕镇,傣族的玉导游把我们带到了曼孙满村的一个傣家竹楼上。

这是一个干栏式的建筑,一楼一底。说得明白些,底下是搁空的,敞通敞,有一米多高,人在下面可走动。通常这底层养些鸡、猪等禽畜,或堆放粮食、木柴、杂物,也有安装织布机等。我注意到我们进的这家底层有一辆摩托车,一辆自行车,还养了好几只蓝孔雀,显然是个较为富裕的家庭。

傣族是个极为好客的民族,我们一进竹楼,就有一位叫玉腊的傣家少女迎了出来,招呼我们在客厅火塘位置的小木登上坐下,并每人上了一杯茶。

傣族的传统是重女轻男,家中女性当家作主,他们与汉族男婚女嫁不一样的地方是男的嫁到女家,相当于汉族的招女婿。

我一边听玉腊姑娘介绍,一边把竹楼粗粗扫瞄了一下,我发现有组合式家俱、有冰箱、有彩电、有音响、有缝纫机、有落地扇、有座钟,墙上还插着装饰用的孔雀毛,地上铺着竹席与地毯等,那传统的火塘已废了,屋角有一柴灶,柴灶边上是煤气灶,据此判断傣家的生活已发生大变化了,看来这家的生活质量在傣族中至少是中上水准。一问,原来玉腊的父亲叫岩罕叫,是这个寨的寨长。

我曾读过一些有关傣家民俗的书,知道傣家竹楼分堂屋与卧室以及阳台三部分,卧室又称“黄暖”,在外侧;内侧的称“那晃”,其作用是客厅兼厨房。傣族人很讲究干净,劳动或外出回来,须在阳台上冲洗污泥,赤脚方能进屋。我们入乡随俗,自然也都是脱了鞋才进去的。

傣族人的卧室是一个大通间,不隔开隔断的,他们认为分隔后会把心也隔开了,因此一家男女老小均睡一屋。不同的是,上了年纪的睡黑帐子,结了婚的睡红帐子,没结婚的睡白帐子,以示区别。还有按傣族规矩,年轻的靠竹楼楼梯口睡,年纪大的“老布淘”(老头),“老咪淘”(老太)往里睡,为何呢?因为傣族的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方面是比较开放,比较自由的,年轻人睡楼梯口,方便外出约会呀。

我很想到卧室也看一看,但玉腊姑娘不同意,原来傣族人风俗,是忌讳让外人生人随便看卧室的,怕灵魂被带走,这有迷信成份了,但我尊重他们的习俗,只到阳台上转了转,站在阳台上看得很清楚,这家的傣族竹楼其实已非竹楼了,而是木楼,这与草排盖顶的纯竹子搭的竹楼已不在一个档次上了,这被称为第二代竹楼,而第三代竹楼则已是砖混结构新楼了,我特别注意到这家竹楼屋顶用的是挂瓦,这种挂瓦呈鳞状,因瓦有勒口,可一片挂住一片。竹楼不用房板砖,即江南人俗称的“冷摊瓦”那样,别是一种建筑风格。

几乎所有的竹楼都掩映在芭蕉、油棕、三角梅等热带植物中,相伴绿色,相伴鲜花,相伴果实,无疑,这是个爱美的民族,极富特色。

捅竹楼风俗

大部分读者对傣家的泼水节或多或少都有些听闻,但对傣家捅竹楼的习俗就不一定了解多少了,到了西双版纳才知道,泼水节可理解为傣族青年男女的一种集体活动,一种允许公开示爱的活动;而捅竹楼是非集体、非公开的一种谈情说爱的方式。

试以玉腊家为例,她们三姐妹都已到了可以与心爱的“毛多力”(小伙子)约会的年纪了。按傣族规矩,玉腊的妹妹睡楼梯口,玉腊睡中间,她姐姐睡她里侧。大约九点后,捅竹楼就可以开始了。一般哪个小伙子看中了他的“少多丽”(姑娘)就悄悄来到竹楼的底层,瞅准姑娘睡的位置,用树枝轻轻捅几下,如果姑娘有心,她就会悄悄摸下竹楼,然后双双到河边或树下卿卿我我去了。

当然,也会有碰鼻子的,这是失面子的事,谁也不会声张的,悄悄地走吧,赶快回自己的竹楼叹息一声,免得被人瞧见丢人现眼。

我在想:睡竹楼的姑娘怎么知道捅竹楼的是不是他心爱的“毛多力”呢。其实,如果真的两情相悦,往往白天就说好了,捅竹楼的第几排,捅几下。假如无的放矢,瞎捅一气,就只有挨骂的份了。

捅竹楼成功后,传统规矩,小伙子要上门为姑娘家做三年苦力。早先要下澜沧江淘金淘银,把淘来的水金水银打成首饰或腰带赠送给心上人。那银腰带越宽,就表示越富有越有权势。

“毛多力”在三年苦工期间不能与“少多丽”睡在一起,只能睡堂屋,而且须脚朝里,头朝向,表示终归要进门的。如脚朝外,就是表示要走的,这是客人的睡法。

同类推荐
  • 雪域莲花

    雪域莲花

    我希望籍沿佛陀的脚步,从尼泊尔向印度,一路追寻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源头,以一名心灵探寻者的所失所得所感,向大家呈现在异域色彩下的生命意义。我更希望,籍我对佛教密宗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脚步重走这段已被湮没的梵路,为以后的朝圣者找出一个最全、最清楚的朝拜路线,籍着行走与思考,燃亮生命的一束光灵性之光。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走玩大湘西

    走玩大湘西

    大湘西,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神奇的山,灵性的水,幽深的洞,美丽的山城,巫风骀荡的旧民俗和风姿绰约的美女。在沈从文笔下,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湘西的艺术魅力都得以很好地体现。*近,作家李康学出版的大湘西写真集之一《走玩大湘西》,又把这种艺术魅力再次展现。李康学以宣传大湘西山、水、人为己任,浓墨重彩描绘了大湘西大好河山和边区山城建设的新风貌。在众多宣传媒体中独树一帜,成为描写大湘西旅游风光的又一佳作。
  • 旅俄漫纪

    旅俄漫纪

    往俄罗斯;第一天的印象;探访俄罗斯历史的新起点;冬宫内外;徜徉在十月革命总部旁等。
热门推荐
  • 步巅

    步巅

    八年前,在一场两大家族的订婚宴上,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杀掉了一群训练有素的死士,从此走进了武者的世界。八年过去,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五个春秋的少年竟出现在东海大学内,命运的宿敌袭来,刀与剑的碰撞,谁才是冷兵器之王?“野狗要想活命,就不要引起老虎的注意啊。”邪笑的少年这样对招惹他的人说道。“人一生中若是连一个可以托付性命的朋友都没有,那这一生岂不是太过悲哀了。”少年理所当然地笑道,嘴角扬起的弧度如同四月的暖阳。“军人就必须死在战场上?武者就必须死在对手的刀下?我从来不相信,热血冷却后平静安详地逝去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他的血快要流干了,却仍然邪魅地笑着:“但是啊,面对敌人,我们是永远不能退却的,哪怕死去也不得不战,因为我有比命更值得去守护的东西,所以,我皇普彪,要战,战,战!”战至步到巅峰!
  • 古墓迷踪之消失的古国

    古墓迷踪之消失的古国

    千年诅咒的继续,更多的未解之谜。众生皆苦,万相本无。谁又能参透其中的含义,谁又能看透古国的消失,楼兰、车师……那些埋藏在历史尘埃黄土中的,究竟是什么。
  • 完美奇迹

    完美奇迹

    历经生死两茫茫,青衫长剑逍遥行。羽扇轻舞谈笑间,登高绝顶最孤独。是谁?让我那平淡的心,起了一丝涟漪。是谁让我那封闭的心,打开一丝缝隙。是谁逼迫我走上那强者之路,蓦然回首而你确不在我身边。你那平静的心我已懂得,想珍惜你已红颜白骨。想挽留奈何登凌绝顶依然已成回忆。
  • 游戏科技帝国

    游戏科技帝国

    从郑子轩得到了一个系统开始,看一个游戏爱好者的崛起。
  • 折神记

    折神记

    谁说神不可逆?谁说神不可弑?为父报仇,叶无双踏上一条弑神之路。逆天行,踏破九重天,只为摧毁神殿。为红颜,愿受千夫指,只为与你相守。
  • 参商缘

    参商缘

    魔帝言楼在历练途中,遇见道长莫怀晓,无奈道长颜好禁欲太高冷,本将撩到手奈何被他老妈横插一脚,练功走火入魔。被围而死,只可惜天命太弄人,重生之后,却被心爱之人穿心而死。“问风已断,六魄已残,下一世,我定与君月下同饮,霜花白首,再不负君。”
  • 悍星记

    悍星记

    万年前,远古抗魔大战之后,神州域骆汉帝国分崩离析,远古大帝骆滨皇携全体皇族消失于天地间。然而,入侵失败的域外魔族并不曾放弃他们的野心。万年后,有少年骆星,持九龙星玺,自西北边陲之地而出。他携宇内星辰,立周天大阵,封天;他握星核神铁,以大星破天之势,破天!九龙星玺,帝国崛起,灭魔之战!星力修炼等级:星力九重、融星境、天河境、星相三境(洞天、中枢、本相)、融星九劫、星君、地星君、天星君、星主。
  • 何当解甲

    何当解甲

    没有人会记得自己一生中会遇到多少人,但所有人记得改变自己命运得那些人们。生为乱世中的一只蝼蚁,她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那么幸运的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位良师益友——聂小泉。那位出自“天下将相第二家”的聂家少庄主,教她识字,教她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教会她做人的道理。还有大小姐,周景佑……他们来了,走了,她都记得,可那个一路陪着自己的人呢?一口心头血,数声杜鹃啼。烟月江山定,绕枝无可依。
  • 魔踪天下

    魔踪天下

    三界之内,归天庭统御。西方极乐,与我佛有缘。南蛮魔域,尽皆妖魔。我极尽嘶吼,仙是什么?佛是什么?环宇之内,生灵皆为妖。诸天之上,漫天尽是魔。魔有情魔亦恨凶残的本性,皆是无奈的诠释罢了。
  • 龙傲九天

    龙傲九天

    你说是佛便是佛,你说是魔便是魔,怎奈佛魔干我何,如若欺我卑微小,灭你佛魔又如何。一个先天泥丸宫被封的少年,在惨遭灭门之后,辗转修真界几大门派,受尽世间冷暖,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天下至邪之物—怨灵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不惜以一人之力,抗争于整个佛魔仙道。任你世人多么任性,我此生却绝不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