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900000008

第8章 崆峒山师徒谈大仇 平凉城君臣议方略(2)

封之春不解地道:“师父,为什么不能杀?”元真道:“监军就是皇帝的‘耳目’,如果现在边令诚死了,皇帝会怀疑是太子干的,那样一来,太子就麻烦了。先让他多活几日,等到太子的羽翼丰满,十个边令诚都活不成,天下有多少人想杀他啊!”

“不行,我要亲手宰了他,不能让别人抢了先。”高峰寒激动地嚷道。

元真道人慈祥地看着他道:“孩子,自己的私仇先放一放,凡事要顾全大局。师父刚才说了,想杀他的人太多了,他为什么能活到现在?师父想是太子在保他,不能让他死掉,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我看你们二人的武艺也能看得过去了,下山去吧,要为国家建功立业,跟随太子平叛去吧!”高峰寒和封之春点点头。

“峰儿,你今年二十二岁了吧?”元真说着说着又突然问起他的岁数,高峰寒一怔道:“是的,弟子二十二岁了。”元真又看了一眼封之春问道:“春儿,你今年十九了吧?如今你们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和其他人都不知下落,我这个当师父的就给你们做个主,把你们两个的婚事订下来吧,以后行军打仗,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二人脸上都是一红,低下头不吭气。元真道:“怎么,你们不愿意?”封之春俊俏的脸上更是满面桃花,羞得把头扭过去。高峰寒忙道:“愿意,愿意,全凭师父做主。”元真又问封之春:“你呢?愿意不?”封之春羞答答地小声道:

“愿意。”

元真微微一笑道:“那好,你们就是未婚夫妇了,等到天下安定,叛乱平息,寻一个好日子你们就成婚。今天先去准备一下,明天你们就下山去吧!到平凉去见太子,凭你们俩父亲的名声和你们的武艺,太子一定会收留你们的。”

高峰寒灵机一动,答道:“师父请放心,我们的私仇先放一放,暂不动边令诚,让他多活几日。至于投军嘛,我俩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虽然咱们暂时不杀边令诚,但也得出了胸中这口恶气嘛!”元真不解地道:“什么方式?你们可别胡来啊!”高峰寒狡黠地笑道:“暂不告诉师父,但也绝不胡来。”元真瞅了瞅他没吭气,随即向外打了个手势。待二人出去后,继续双手扶到丹田,闭目运功。

平凉城坐落在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两面都是高山,是西北地区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平凉刺史裴冕为人正直,爱护当地的老百姓,把平凉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祖父裴行俭是高宗朝的有名儒将,父亲裴光庭是玄宗朝的宰相。因战争起于河北、河南,地处西北的平凉却很安定,老百姓的生活也很稳定。裴冕手下有一万兵马,昼夜派出人四处打探消息,提防叛军北上。

四月下旬,太子的人马到了平凉,裴冕即腾出了刺史府与太子歇脚,并备了酒席,率平凉府各官员为太子接风。

宴席间,裴冕举杯向李亨敬酒,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安禄山叛乱以来,国家支离破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朝中奸贼当道,政令废弛,全国如一盘散沙,无法聚拢。庆幸的是杨国忠被众军诛杀,奸贼被剪除,殿下仍是兵马大元帅,令老臣高兴啊!太子深受百姓爱戴,吾等愿奉殿下以平凉为基地,号令全国,平息叛乱,并逐步收复河山。天下太平将指日可待啊!”

李亨也很激动,起身举杯道:“诸公尽是大唐忠义之士,忧患之心溢于言表,使李亨很受感动。值此国难当头、国家危亡之际,李亨受命于危难之中,敢不负起兴唐责任!吾等共同携手,平息叛乱,收复失地,迎还皇上,愿与诸公共同努力,请!”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接着,李泌、李豫、冯值、柴子清、边令诚、陆岩、李晟等人都起身答酒,大家杯盏交错,互相鼓励。

酒过三巡,菜过五道,李亨放下酒杯,轻轻拍了下手,全场立即安静下来。李亨环视了下全场,面容严肃地说道:“诸位大人,自平叛以来,朝廷没有一个好的平叛方略和用兵筹划,任由杨国忠胡闹。他玩弄阴谋、陷害忠良,白白浪费了平叛的大好时机。如今千斤重担落在李亨的肩上,就请先生把本帅的作战方略讲给诸公听听,并请指正。”

李泌站起身来,略一颔首,面带微笑,十分轻松地说道:“今日借裴公宴席之便,贫道就给诸公说说太子的平叛方略。安禄山出身于胡人,秉性顽劣,外忠内奸。他不识孔孟,难懂春秋,常怀不臣之心也!时机一旦成熟,他便称兵作乱,祸害天下,建立伪政权。眼下虽说贼势凶猛,狼烟遍起四方,他们反河东,克洛阳,占据长安城,那也不过是一时得势罢了,岂可长久乎?

“《道德经》云:‘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是说‘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是不能随意人为的。谁想有所擅动,谁就会把天下搞乱;谁想把持天下,谁就会失去天下。安禄山造乱于国家太平之时,乃不识时务之举也!老百姓安居乐业,岂能支持他扰乱太平世界乎?人们心系大唐朝廷,只是痛恨祸国殃民的杨国忠罢了,谁愿意过颠沛流离的日子呢?再者,他有违天命,不谙世事。文不能统一天下,武不能平定四海,乃一跳梁小丑耳!况且,叛军阵营内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贪图享乐,目光短浅,早晚内乱必起。

“我大唐朝廷虽说奸臣一时当道,造成祸乱根源。然而民心所向,天意难违,此乱必能平息。眼下皇上西狩,朝廷南撤,太子殿下就像中流砥柱,肩负起国家的平叛大业,统一指挥全国的力量共同讨贼。殿下准备向天下发布咨文,以安抚百姓。接着,便要整顿吏治,惩治贪污,安定人心,政令统一。有了这些措施,才能保证平叛战争的顺利进行。但是,咱们也要认真对待安逆的军事力量,且不可操之过急。就目前军力对比来看,叛军远胜于我军。这就需要有周密的策划、稳定的后方,上下用命,万众一心,方能扑灭这股叛乱野火。”

说着话,李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继续道:“昔日禹王建立夏朝,将天下分为九州,即梁、荆、扬、徐、青、兖、冀、雍、豫州。今安逆已居冀、青、兖、豫、雍五州部分土地,其势不可轻觑,其力不可低估也!

“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多年,造成国力衰退,民怨四起,老百姓生活得很苦。安禄山加以利用民怨,打起‘清君侧,讨国忠’的旗号,迷惑老百姓,浑水摸鱼,终于点燃了大火。殿下先做几件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挽回人们对朝廷的信任,然后用两年多时间,消耗掉叛军的有生力量,才能彻底将他们诛灭。”

李泌侃侃而谈,分析得入情入理。一席话,说得众人尽展愁容,心情开朗,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小声议论着,继而由低到高,响起了一片嗡嗡声。李泌微笑着将双手向下压了压,继续道:“刚才裴公建议太子留在平凉歇马,贫道以为不可。平凉府地势狭小,兵马无多,又无地形可利用,回旋余地狭促,非用武之地也!贫道认为朔方镇倒是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它西依黄河,北靠贺兰山,向南用兵,走井陉,出崤山,可扫河洛之地;向东用兵,逾黄河,跨太行,可争燕赵诸镇,回旋余地宽阔,筹集粮草方便,很适合屯兵歇马。太子可于朔方镇的灵州驻跸,通力指挥天下兵马,剿灭安史逆贼也!

“以主力大军向东入山西,先取河东诸城镇,然后挥兵向南出太行,过黄河,以争河洛之地。一路兵马进苏皖,看守住长江一线,保护好江南漕运粮道,防贼南窜江浙、湖广一带,形成对贼分割包围之势。另以偏师出三关口,捣宝鸡城,收复关中大地。裴公紧守平凉,筹集粮草,防贼袭我后方。按此统筹,不出三年,天下可定,叛乱必平。”

李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安禄山乃碌碌平庸之辈,并无远大抱负之志,更无治理天下之策。他只顾抢占二京,建立伪政权,就认为天下已定,其实,他已犯了兵家大忌。诸公知道,从范阳到洛阳,再到长安,是连在一起的一条线,犹如一条‘长蛇’。我军聚拢后,先扫清弱小府县的叛乱势力,然后攻打贼势较强的城镇。运用灵活的战法,迫敌来回奔走。敌势虽为‘长蛇’,我军就有攻击的目标,或头或尾由我来定。若击它的头,尾必来救;若击它的尾,头必来救。叛军来回奔波,疲于奔命,虽强敌也成疲师了!而我军却以逸待劳,专门消耗他的兵力。敌人现有兵力七十万,我军的兵力各地加起来不到三十万,兵力相差悬殊啊!一年后,敌人的兵力消耗掉一半以上,我军壮大到五十万以上,就能将这条‘长蛇’斩成数节,使他们孤立无援。

然后我数路大军将贼围歼于河北、河南一带。关门打狗,各个击破,贼可平矣!平定四方后,剩下长安、洛阳两座孤城,派一员上将,提兵十万,指日可下二京也!此乃‘留中央,荡四方’之策,诸公认为可行否?”

众人听罢李泌的运筹方略,皆满怀激动,交口称赞。裴冕离座而起,举起杯中酒道:“太子殿下,听了先生的作战方略,老臣犹如醍醐灌顶,又如柳暗花明。一年多来,战乱起于燕赵,灾祸遍及神州,朝廷上下皆惊慌失措,毫无准备,一任叛贼祸乱大半个国家,杨国忠乃市井一无赖泼皮,身居高位却毫无主张,就按先生所言方略,咱们剿灭叛贼、恢复国土,将是胜利有望啊!老臣今日敬太子殿下及诸公一杯酒,愿我大唐早日平定叛乱,恢复国土!”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此时的李亨,看着大家同仇敌忾的场面,心情更加激动,眼睛潮湿。他心里明白,诸位大臣对于他父皇听信奸佞贼臣,重用安禄山、杨国忠之流,终于引起大祸,都心中充满怨恨和悲愤,只是碍于君臣情面,将怨恨埋了下来不说出口。他笑着举起杯子道:“众位皆是国家栋梁,人中豪杰,破贼平叛皆靠诸位。尤其是先生乃当世高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皆靠先生和诸公之力,本帅就敬先生和诸公一杯。”

平叛刚开始,朝廷上下毫无准备,皆惊慌失措,没有有效的指挥,而指挥战争的重任却从太子李亨的手里移到了杨国忠的手中,让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妒贤嫉能的败家子总揽全局,朝廷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啊!朝廷上下都希望皇帝早日传位于太子,由太子率领全国人民平定叛乱,方能转危为安也!

但杨国忠害怕太子掌权,极力诋毁太子,皇帝便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指挥权交给了杨国忠,由杨国忠指挥平叛。后来,终于导致潼关兵败,京城失守,皇上夜走马嵬坡,谥死美人的悲剧。幸亏兴平的百姓哭求于他,将太子留了下来,带领大家收拾金瓯,重整旗鼓,人们方才有了主心骨。今天的场景,大家都明白,只要太子的大旗不倒,根基扎牢,平叛胜利后大家都是中兴的功臣。幸亏皇帝偏安一隅,无法掣肘太子。平叛有望,中兴有望啊!大家情绪非常高昂,场面热烈,互相敬着酒、鼓着气,期望着成功的那一天。

这正是:茫茫夜路盼天明,一席畅谈豁然通。

惊慌失措需鼓励,君臣同心平凉城。

同类推荐
  • 宋功名

    宋功名

    一个普通的理科大学生柴邵,在一次旅行中意外穿越到宋真宗年间,带着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学识和物品慢慢的融入这个时代并相互影响着……
  •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本书内容包括:“韬光养晦者:暗敛锋芒,终非池中之物”“外圆内方者:用脊梁撑起一片圆融天地”“从容进退者:能屈能伸亦英雄”“灵活变通者:变则通,通则久”等。
  • 蜀酋

    蜀酋

    刘瑁,妻子是“当大贵”的蜀汉穆皇后吴苋,父亲是占据“益州有天子气”的益州牧刘焉,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直跟随父亲别领兵马的他,后来却让弟弟刘璋占了便宜,最终只落得个“狂疾物故”的下场。而这一切,都将被一个不同寻常的梦境彻底改变。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个疑窦丛生的年代。大贤良师张角为何在大好局势下仓促起兵,而又迅速败亡?董太后、董卓、董承、董贵人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又有何谋划?曹操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是何人担当,所率军士又是哪支部队?天师道初年有何秘辛,张氏一族与刘焉一家又有何种难与人言的关系?……看拼命三郎刘叔宝如何怀抱俏佳人,手握天下策。破黄巾、平巴蜀、兴义兵、战河北、盟诸侯、定朝纲,在九州豪杰和三教九流中游走。
  • 隋汤

    隋汤

    开皇二十年,隋炀帝立为太子。四年后,修葺寝宫,开运河。四年后,弑父戏母,逍遥车。即入乱世,便要持三尺青锋,立不世功。倒要看看。这隋唐,演绎的是到底谁的笔墨。又是谁,马鞭一指,畅饮的,便是整碗隋汤。
  • 极品逍遥行

    极品逍遥行

    此生若不逍遥行,且疯狂,疯狂若不得逍遥,那吾为王!
热门推荐
  • 魔宠无双

    魔宠无双

    青鸾、火凤、应龙、夜妖凰,梦魇魔君……天上地下,山川大海,就让我们一起,见证魔宠世界的无上荣光!
  • 世界末日之厄尔尼诺

    世界末日之厄尔尼诺

    地球气候变化日益明显,真的只是气候的忽然诡变吗?笔者带你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 我的皇后(下)

    我的皇后(下)

    在江湖中靠赏金为生的凌被卷入金陵世家钟家的血案中,从中解了一个在江湖中新崛起的帮派凤来阁,并和钟家大小姐钟无杀以及凤来阁的首脑之一慕颜一起,揭发了这起血案的真相。就在此时,凌见到了凤来阁的阁主白迟帆,惊喜发现白原来就是并没有丧生的萧……
  • 大叔,不要

    大叔,不要

    胸大无脑的季凉夏终于爬上季氏集团的总裁位置,前路荆棘丛生,还好有小叔严厉保驾护航。“小叔,唐股东逼我嫁给他儿子,我好怕。”“别怕,唐氏明天就破产了。”“小叔,我什么都不会,这个总裁我当不了。”“别怕,小叔教你。”“小叔,今天晚上为什么在床上学习?”“今天晚上学习床上的东西。”季凉夏泪眼汪汪,摊上这么个腹黑小叔,究竟是幸运呢?还是幸运呢?
  • 高手之高高手

    高手之高高手

    翻手覆云雨,一指定乾坤,笑傲江湖行,高手高高手
  • 心无所待,随遇而安

    心无所待,随遇而安

    在路上,每个人都是独行者。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每有一个念头产生,都像滴滴水珠汇入大海,激起层层涟漪,或稍纵即逝,或挥之不去。凉月为我们一一描画。本书共分八辑,表达处世、读思、做人、励志情怀、温情与慈悲等主题。悠悠苍茫,尘世书香,愿此书为夏雪,带给读者心头一片清凉。
  • 校花的贴身神医

    校花的贴身神医

    古武传人王天羽,因为偷看四大家族之一的皇甫家族大小姐洗澡,被迫下山潜入都市。狗血的英雄救美让他阴差阳错的来到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被外校人打了?找王同学!要治疑难杂症?找王同学!你家表妹想走本校后门?找什么校长,找王同学!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朽翼

    朽翼

    小时侯青梅竹马的呆萌邻居突然失踪,十年后再见时,却变成了冷血的杀手。帅气警察因公作回到大学校园,对校花一见倾心,最终真情流露。看暮雪颜能否最终抱得男神归。
  • 帝王盛宠:宸妃到天子笑

    帝王盛宠:宸妃到天子笑

    相逢别苑,你于繁华池边眉目如锦绣,少不知愁,我于楼台观望轻狂而执拗。——原名:吾皇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