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王羽
你们最喜欢张彻的哪一部电影,为什么?许鞍华的副导演李仁港说:我肯定是《独臂刀》,因为我后来又重拍了那部作品,这是我父亲带我去看的,我自己买票去看的,就是《马永贞》。我依然记得那个镜头,姜大卫被别人捅了一刀,他并没有马上倒下,而是笑了笑,拿出了烟来抽。张彻电影给我的最深感受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个人梦想做一件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为了信念,这才是令人感动的。
60年代移居香港;父亲经营面粉厂,他就过着富二代的生活,开着名贵跑车出入。
虽然成名于香港,隐退于台湾,但是,王羽其实是上海人;17岁时,由沪赴港,而进入珠海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1960年,王羽由上海来到香港,先落脚在珠海学院念了两年书;在就读上海体育学院时,曾获游泳比赛冠军。
在上海,王羽是个不算出色的游泳运动员;他对游泳、骑马与赛车等剧烈运动,不仅有浓厚兴趣,而且颇为专精。
在上海时,王羽已经是个爱打架的孩子了,当年,跟郑佩佩做邻居,两人住在同一条街,只隔着几间屋;王羽那样一个孩子,绝对是会得到左邻右舍特别关注的,而关注的方式往往就是隔离;但是,郑佩佩简直没办法跟王羽说话,因为她乖。大家想知道更多郑佩佩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郑佩佩》。
王羽,原名:王正权;从影30年,共拍了59部武打片,参与制作和监制的电影共计有80多部,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打名人与明星。然而,这些都为他当武打名人与明星而奠定深厚的基础;王羽同时又兼具刻苦耐劳,反应又快之特质,使得他成为60年代香港首席武打小生;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羽当年独臂刀大侠的势头无人可比,直到李小龙的出现,才将其打破,王羽曾是李小龙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在这一点上,李小龙似乎也同样的道理;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李小龙的风流韵事,请详见下文《李小龙》。
打架改变命运!1944年的王羽,是游泳与空手道高手,从游泳冠军到武打名人与明星;到了香港读书之余,重操旧业,大上海,小香港,王羽轻轻松松就拿下三项冠军,并且一连拿下两届;王羽两届冠军,原本惦记着三连冠,前途一片大好,但是,赛前,王羽被游泳队开除了,因为打架;那时的王羽是一个游泳健将,连续两年获得香港的冠军,却在第三年,因为打架被停赛。
不过,张彻没有气馁,请求邵逸夫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邵逸夫答应再试一次,让张彻用黑白底片拍《虎侠歼仇》,这是张彻在邵氏导演的第一部武侠电影,剧中主演王羽和罗烈、郑雷三人,成为张家班的第一代弟子。
不过,命运也是神奇,当时有人看见他打架的过程,竟走来对他说,你能打能跳,绝对是当武打名人与明星的料子!更鼓励王羽去参加邵氏电影《虎侠歼仇》的男主角征选;为了出演《虎侠歼仇》,王羽参加了海选,从1600人中拔得头筹,取得这个难得的机会,结果,1964年,香港邵氏公司开拍《虎侠歼仇》,公开征选男主角,王羽以优越条件当选;王羽从16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而走上了另一条人生大路;而他的实力曾经被梁家辉大赞是戏精。
20岁时,王羽凭借矫健的身手得到邵氏影业的青睐,成为《虎侠歼仇》的男一号,之后正式出道。
王羽的演艺生涯,是红于1965年《江湖奇侠》。次年,王羽凭借与秦萍、凌波、冯宝宝、罗烈等人合作的《江湖奇侠》一炮而红,为公司与自己开创一条古装武侠片的大道。
罗烈的外貌,几年间,日新月异,1964年左右还能称斯文,待到离开张彻,作为狰狞的反派登场时,已经形神兼备了。
好在,张彻一生都爱叛逆的孩子,他的张家班,几乎是不良少年收容所,王羽是第一个。据郑佩佩说,那时候,王羽一直在打架,但是,张彻非常非常喜欢他。其实,张彻一直欣赏叛逆的孩子,比如第二代爱将姜大卫也如此。郑佩佩后来说:“那时候,他一直在打架,张彻非常非常喜欢他,张彻就是喜欢这一类的。”径直道明了张彻的趣味。
胡金铨、郑佩佩;张彻、王羽;焦姣又与王羽主演《独臂刀王》等影片,卖房也很可观;1969年,满眼是张家班早年阵容的告别演出:王羽仍是面目阴冷、脾气暴戾的大师兄,而在《独臂刀王》之后,师徒再合作,那就要等到遥远的1983年;《金燕子》之后,是1969年的《独臂刀王》,王羽主演。
张彻在邵氏拍出了《虎侠歼仇》、《边城三侠》、《大刺客》、《金燕子》、《独臂刀》、《独臂刀王》等使人耳目一新的武侠电影;也成功的捧出了他的第一代武打名人与明星王羽。
1963年,王羽考入邵氏,进入邵氏,他并没有像一般演员那样参加过南国训练班,而是直接出演张彻在邵氏导演的第一部武侠电影《虎侠歼仇》,王羽就出任了1964年《虎侠歼仇》的男主角,这也是张彻在邵氏导演的第一部戏,而成为张彻的第一代弟子,地位如同大徒弟。如今,资深粉丝都昵称他为“大师兄”。
为了要演好片中的‘雷虎’这个角色,在武师指导下,悉心苦练武艺,因此,在该片的演出,颇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