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1400000019

第19章 社团占据太多时间怎么办?

有的同学社团工作很投入,慢慢会发现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最后发现社团工作和学业产生冲突,时间不够用了,严重影响了学习。

在加入社团之初就要记住不能因为加入社团而耽误学业,学业是根本,社团是锦上添花。很多同学大学有很多社团经历,偏偏专业成绩一塌糊涂,我想用人单位也许会觉得你做事情主次不分呢。

对于已经发现自己时间不够用的同学,应该把这件事情看作是一个学习时间管理的机会。因为在职场,每个人都要同时兼顾不同的事情,工作之外还要兼顾家庭、朋友。你在社团遇到的困难,将来在工作中一样会遇到。

其实,不要把学习和社团看作是两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完全可以兼顾。是的,加入社团后,你要兼顾学习和生活,时间会变得支离破碎,可以退出社团重新获得大块时间来解决问题。在大学还有退出的自由,但将来到了职场,是不可能退出的。

有同学向我:你是大学老师要带课,又在外面做讲座做培训,又在网上教我们做简历,还有时间玩微博微信,一年还能出几本书,我们做学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你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做这么多事情?而且写书需要大量的时间,你一天到底睡几个小时?

这个问题是很多职场人的苦恼。上班后要兼顾工作和生活,时间会变得支零破碎,想做一点正经事情都抽不出时间。

还有人抱怨微博、微信本是想用来打发碎片时间的,慢慢上瘾后,总是忍不住去刷屏,结果很难静心完整地只做一件事,失去了长久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如何解决这一困境?有人提出要恢复专注静心做事的能力,这是一条出路,但我认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奢望通过获得大量空余时间来解决问题。

读大学,你有找到大块时间做事情的可能,但在职场,你是不可能指望挤出大块时间做工作。有句老话:计划不如变化快。现代职场,总的趋势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没有微博微信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时间早就被电话、邮件、QQ、会议打断成了碎片,而微博、微信只不过加剧了这一趋势。

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真正的问题是人有没有办法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系统的工作。或者说在碎片时间工作模式下,我们依然能够保持连续和整体化的思考,同时又不丧失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人会有一种误会,认为重要的工作一定需要大块的时间来完成,比如写一篇文章,至少需要一个上午不被打扰。

我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下笔如有神,给你一个安静的时间段“一蹴而就”;第二种是写了好几个开头,都无法深入下去,只能换个时间再写。

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答案很简单,写起来顺畅的文章是,因为你原来就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积累,所以给一个安静的时间段就能下笔。假如你对要表达的问题缺少积累,给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写好。

有些工作的确需要大块的时间,但如果不是提前做够准备,这些大块的时间并不会被高效利用。

我的写作习惯是“五分钟文章法”:

一篇完整的文章=五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五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五分钟构思+…+五分钟构思+两小时高效率写作+五分钟修改。

当我需要写一篇文章时,往往没办法安排一个白天甚至一个上午的时间,即便安排了也没有灵感动笔。我会预定一个写作时间,在此之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提前构思。

这里讲的构思可以是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素材、请教他人,也可以是随手写下一些灵感,这样的构思片段多了,我就抽出相对完整的半小时,把碎片灵感整合成一个提纲,或一个小段落文章,然后继续积累素材。攒的内容多了,自然有写的欲望,那个时候我两个小时就可以一口气写完5000字,甚至10000字,并且质量还不错。

做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比如营销策划、项目计划、书籍出版,很多智力劳动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

再说一个案例。微信公共平台我第一时间就注册了,但一直没有公布,因为没有想清楚该怎样推广。我便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想了很多问题:

1.微信的使用人群是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信息?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微信内容才有可能抓住他们?

2.微信和博客有什么区别?微信和微博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在何种时段,以何种节奏、何种形式发布微信,才能不让收听者讨厌?

3.微信如何才能借助收听者的力量转发?微信又如何能够借助制作者的影响力来传播?

4.如何维护微信的内容?

5.如何和微信粉丝互动,甚至让他们彼此互动?

6.维护一个微信得到的回报到底是什么?

以上种种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同时在观察身边朋友、名人、企业的微信运营,在大脑里一遍一遍预演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思考,绝大部分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的。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会和朋友简单聊一些想法,几分钟的碰撞往往又能激发更深入的思考,等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集中一个时间将这些想法快速形成系统文档,然后对照文档开始实施。

这就是现代人必须建立的一种时间管理能力: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大块的工作。我的很多朋友,都有这种能力。

认真思考你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看看能否分解成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

鲁迅先生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我想鲁迅先生一定也是具备了利用喝咖啡这种碎片时间工作的能力。

我给很多朋友介绍完碎片时间利用的经验后,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但实施起来往往效果不明显。其实他们没有为自己的碎片时间建立结构化管理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我的方法:学会给单位碎片时间寻求多元化用途。

现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可以利用的最小单位碎片时间是什么?是一分钟还是三分钟?

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三分钟可以干什么?

五分钟可以干什么?

十分钟可以干什么?

……

大部分人面对这个问题很难给出超过三种以上的回答,有的朋友甚至回答刷微博。

当碎片时间找不到合理的用途时,最大可能就是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我要求大家为每一个单位碎片时间找到至少三到五种有价值的用途,比如三分钟内可以回复一条短信,回复一个消息,收看一个不重要的邮件,刷一下微博,用手机练习手绘笔某个单点技巧,构思一条微博,查找一个方案素材。

然后进一步思考在公交上的三分钟能干什么?在教室里的三分钟能干什么?在卧室里的三分钟能干什么?

建议动手做一张表格,这样在任何场合,一有碎片时间,马上安排其他工作,而不是临时去想干什么。碎片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同的工作。

这样你就能把每天的碎片时间串联起来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我这篇文章就是利用交通路上一点时间攒灵感,然后花上一个小时整理出提纲,再通过各种交流途径得到大家的反馈意见,然后又在上班路上继续攒灵感,等到一个相对不忙的时间封闭自己,一口气把内容写出来,真正写作的时间大概只花了一个小时。

与其养成依赖大块时间才能做大工作的习惯,还不如提前训练利用碎片时间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些工作不需要大块的时间,而是利用好碎片时间,可以大大节约大块时间,或者提高大块时间的利用效率。

我有时会接到一些很难拒绝的琐碎工作。比如,我的PPT做得不错,领导经常找我帮他美化PPT,但这本不是我的工作。

帮别人做PPT是苦差,每个人都知道,谁摊上谁就得牺牲自己的时间。当然有朋友建议,既然你这么有才,干吗不跳槽,或者换一个单位发挥?这样想的朋友很天真。我从来不指望有一个能够让自己充分发挥才华的环境。

我只希望认认真真做好PPT,努力做出创新的设计。

我在设计一个PPT时,同时做到扩展设计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善新书案例、构思干货视频、博客分享话题、积累写书素材等,大大节约了我的时间。

在社团遇到时间管理的压力,也许是逼你学会时间管理的机遇。当然,如果实在难以兼顾,就得壮士断腕,优先保护你的学业。

有时候我会任性放纵自己玩微博,不想处理任何工作,但是管理好时间的目的,不恰恰是能让自己浪费一些时间做别人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而你自己又乐在其中吗?

学习时间管理的本质不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或者学习,而是为了更加轻松地生活。最后推荐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给大家《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实操训练

写下你的时间碎片用途表

在不同场合你有哪些碎片时间,你分别能用它干哪些事情?欢迎填写你的碎片化用途表,把你的总结编写成微博@秋叶语录老师点评。

同类推荐
  •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将会给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而掌握了互联网思维的奥秘就等于掌握了致富的途径。《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不仅深刻、系统地解析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而且从多个角度整理、揭示了互联网思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思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学会用互联网思维致富。
  • 心如莲花静静开

    心如莲花静静开

    现代社会心理医生成为了热门的职业,心修类书籍成为了热门书籍,由此可知如今的职业男女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高压的生活氛围,每天的情绪不停地在发生着的变化,浮躁、怒吼,以及各种难以言表的情绪,由此,在都市中的人们都需要这样一本温暖、恬静的心灵修养之书。《心如莲花静静开》从逻辑的角度来描写心灵净化过程,读者可以跟着本书的节奏来了解自己内心的不同,参照自己的内心进行改变,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加上现代人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更需要一本禅静的书来引导他们释放内心的压力。《心如莲花静静开》就如同一股清水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同时,语言之中透出一种淡淡的“佛味”,让读者能感受到温暖。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本书采用大量生动的故事来展现那些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介绍了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帮助人们战胜苦难,应对逆境,走向成功。
  • 女性要懂点心理学

    女性要懂点心理学

    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现代女性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女性的人格健全,事业成败,家庭幸福。对于女性来说,只有懂点心理学,学会恰当地处理一些心理问题,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困惑,多一些自在,少一些负担,多一些闲适,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热门推荐
  • 最强修真世家

    最强修真世家

    仙魔时代末期,修真世家秦家逐渐没落。万年之后,秦晨在祖祠偶遇奇异怪石,且看一代修真世家如何迅速崛起。武技华丽,修真的奥秘,法宝的神奇,尽在最强修真世家。修真世家,唯我秦家。(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呵护,求各位多多点击收藏推荐,冬瓜在这谢过大家了)
  • 共存

    共存

    地球的起端,或许只是宇宙的一次大爆炸;地球的结尾,却是人类的贪婪。末世来临、群尸乱舞、人类只能苟延残喘;动物只能听天由命...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坏的,因为这个世界在变,人类在变、动物在变、甚至是植物也在变!天灾当头,谁能让他们团结一心,与世共存亡!?
  • 傍上神君做老婆

    傍上神君做老婆

    听说慕尘神君下凡了,不对,搞错了,是贬下凡了……在凡间各种日常:升天!想升天!什么时候升天啊?奇怪了,在凡间渡劫的方式好特别,嫁人了?神君发个誓:好好好,天上有日月神坑我下界,地上潘莫凡你坑我嫁你,想让我魂飞魄散的人真是多,那就偏不让你们得逞!我要成为战神!别低头,皇冠会掉,别哭,坏人会笑!来个文艺版的简介吧:一朝凡尘,三生三世。修得莫凡共枕眠。慕念尘世,遇君莫凡。慕羡尘世,因君莫凡。建了个群:546113054,加不加,懂的~
  • 神秘组合的复仇

    神秘组合的复仇

    她们四个人本来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但遭到后妈与好友的算计差点失去生命,后被上古四大家族的人所救。现在她们是神秘组合forever,同时她们也是上古四大家族的继承人,她高冷,她热情,她可耐,她天真,她们曾经发誓,十年之后,她们要站在世界的顶端告诉原来伤害过她们的人你们的死期即将到来!!!
  • 无限之冷血弑神

    无限之冷血弑神

    远古大神的恩赐将司徒如幻从心魔的入侵中惊醒,走出阴谋的伊始需要的是什么?看清世界的真相又是什么。与电脑合体,从而获得了很多游戏系统,且看司徒如幻怎么冷血弑神
  • 重生之网王苏筱笙

    重生之网王苏筱笙

    苏筱笙,《神启》首批内测玩家,也是《神启》人人听到都闻风丧胆的女魔头。当有一天,女魔头,哦不,苏筱笙重生了,重生回到神启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噩梦还没来临的时候,苏筱笙发誓,她这辈子都不要再瞎了,可渣男jian女怎么老是甩都甩不掉。这辈子,爱情我丢了,你也该喂狗了,可这酷炫叼的大神又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姐重生了还附带玛丽苏女主光环?。。。。
  • 营海

    营海

    一个急不可耐,一个平淡如水。后来他才知道他并不是无情,只是不说而已,不论你对他好还是坏,时间久了他都能温柔以待,也许十几年、二十几年他就会喜欢你了。裘玖被魏庄恒抱在怀里的时候对他说:”时间长了我也会把你放在心上的。“魏庄恒问裘玖要多久,裘玖说大概要八九十年吧。魏庄恒觉得这句话一定是他听过最动听的情话了。
  • 末世寒录

    末世寒录

    一天,丧尸爆发,世界陷入了混乱,原本的体制瞬间崩溃,原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世界给了每个人重新选择的机会,弱者只能化为尘土,强者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吴寒,曾经的普通人机缘巧合之下拥有了末世生存能力,有了成为强者的机会,他也没有辜负这份天赋,带着一群幸存者在这个世界挣扎,试图重新创造属于人类的新纪元。
  • 康熙奇侠传

    康熙奇侠传

    他虽不是女儿身,但皇帝誉其“才貌冠天下”。他虽不是明朝遗臣,但梨洲先生称其“若生明末历史改也”。试看他,如何以绝世才华,醉枕江山......欢迎加入山东逍遥阁文学畅谈社473253476
  • 安顿此心:红尘深处的清凉禅意

    安顿此心:红尘深处的清凉禅意

    本书为作者静心读史品祥的读书笔记。全书以自己的阅历、读书、悟理等为经,以散文、随笔等方式为纬,串联历史、宗教、哲学知识,用传统的道佛智慧,探讨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本来面目,以求安顿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