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000000016

第16章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1)

恐惧=怯弱,这成了我们一个思维定势。

怯弱要克服,所以,战胜恐惧也仿佛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譬如,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战胜恐惧”,可搜到约112000个相关网页;在Google上,则可搜到约811000个相关网页。

然而,当致力于战胜恐惧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一点: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情绪,恐惧和其他情绪一样,也有着它的独特价值,而一味地追求战胜恐惧,就忽略了恐惧所传递的重要信息。

许多恐惧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具价值的。事实上,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

从这一点而言,许多恐惧,无需战胜。相反,我们可静下来,聆听恐惧,从而发现恐惧给我们的提示。

无需战胜恐惧

我们最恐惧的,恰恰可能隐藏着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答案。

27岁的Joe就是一个例证,小时候,他从不怕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胆子反而越来越小。

Joe是湖南人,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工作,也是只身一人居住。他有女友,但女友在老家,两人的关系日趋冷淡,现在已岌岌可危。

现在,每晚睡觉前,他不仅要仔细地关好门窗,还要锁紧卧室的门,他知道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安慰,但若不这样做,他会心神不宁,不能安心入睡。

并且,他在夜里变得很敏感。半夜去卫生间时,如果突然看到自己映在镜子或其他光滑家具上的影子,他会激灵灵打一个寒战。他告诉自己,那只是自己的身影,但这种理性的自我提醒没有用,下次他一样还会打寒战。他很纳闷,为什么小时候从不怕黑,甚至可以一个人在晚上走过老家的一片坟地,现在长大了,却怕起黑来,而且还如此神经质。

一天晚上,他忽然间找到了答案。

那天晚上,Joe特别怕黑,把家里的灯全打开了,但灯光太亮令他无法入眠,于是躺在床上发呆。发呆的时候,他一一回想与女友的关系,同时也在回想自己这一段时间那些好笑的怕黑的小故事。

刹那间,这两种信息交融到一起,仿佛电闪雷鸣一样,Joe突然明白,他怕黑的程度,和他与女友的关系有密切联系。如关系好,他就不怎么怕黑,晚上看到他在镜子上的影子时也不害怕,有时还会对镜子做个鬼脸,嘲笑自己一下。如关系变得糟糕,他就会怕黑,并且关系越糟糕,怕黑程度就越重。

这一天,他和女友的关系看上去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怕黑的程度也随之达到顶峰。

原来,他怕黑的节奏,和他与女友关系的变化节奏是一致的。想到这里,他立即明白了他怕黑实际上是怕失去女友。

Joe几次找我聊天,有时开玩笑一样地讲他怕黑的趣事,有时则倾诉爱情带给他的苦恼,而他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当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怕黑后,Joe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说:“我一直野心勃勃,希望尽快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并认为这一点是爱情的保证,但当明白了怕黑背后的信息后,我知道,她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事业的起伏,不会让我如此恐惧,只有和她的关系才会把我的情绪搅动得这么厉害。”

Joe和女友的关系很快好转了。他表面上没做任何具体的事情,还留在广州独自打拼,而女友也还在湖南老家,但他对女友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而仅仅这一点就足可以改善他们的关系了。

┣ 恐惧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当陷入困境时,我们很容易认为,假若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就可以跳出困境或起码可以改善困境了。

但是,假若你不理解自己是如何陷入困境的而只是急着去作一些改变,那么你作的这些改变,可能与你的心灵,与你真正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譬如,假若Joe为了改善关系,而把女友接到广州来,或他回湖南去,让两人相聚。那么,这种做法未必真正会起到改善他们关系的作用。因为Joe还会觉得,为了爱情他牺牲了事业,他不甘心,并因此可能会对女友有所抱怨。那么,相聚反而令他们的心更远。

理解自己的处境,比急着去做一些改变的举措更重要。因为,假若你能很好地聆听到你内心的声音,你自动会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发生,因为你会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从这一点而言,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譬如Joe,他的工作顺利,也融入了广州,一切看上去都步入正轨,只待野心勃勃的他向目标前进了,但对黑夜的恐惧强有力地提示他,事业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他认真对待。

这是恐惧的独特价值,除了恐惧,其他力量很难提醒年轻的Joe领会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幸运的是,Joe没有太积极地去战胜恐惧。譬如,他可以把工作带回家,让自己一天24小时都沉浸在工作中;他可以把夜晚交给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他可以在广州找一个情人,填补自己的情感空洞……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他远离孤独,暂时达到战胜恐惧的目的。然而,在战胜恐惧的同时,他也错过了聆听恐惧并领悟人生真谛的机会。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是在抵达事业的巅峰之后,才突然明白,自己多年来一直忽视的亲密关系,恰恰是最值得珍惜的。一个50多岁的朋友,他在广州和香港都有产业,两个儿子都在国外留学,看上去是事业家庭双丰收,但他现在最渴望的,是改善他和第二任太太的关系,因为他明白,“必须做到这一点,那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其实,类似于Joe的恐惧早就袭击过他,但他那时都变身为一个工作狂,用彻底忽略亲密关系的方式来战胜亲密关系带给他的恐惧。然而,假若他不那样做,而是早日聆听恐惧并领悟到恐惧所传递的信息,他的“有质量的生活”可能已开始好多年了。

┣ “战胜恐惧”,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许多极端的恐惧都与亲密关系有关。2005年8月25日,我写过一篇文章《怕黑没有错,那是一种寂寞》,文中的张女士怕黑怕到顶点。每当夜幕降临,她会将家里所有的门窗锁上,而且要一遍遍地检查,生怕没有锁好。

即便如此,她也不能安心,她把家里所有的灯打开,然后自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看什么节目不重要,但一定要把声音调到很大。经常,她就这样一直看到天亮,而天一亮,恐惧也随之消失,然后才在疲惫中睡去。

她有一个5岁的儿子,但儿子一点儿都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有时,为了在晚上睡一觉,她会求朋友来陪她。朋友一定要是成年人,那样她才能睡着。并且朋友只要在她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待着,她就能在卧室安然入睡。但神奇的是,不管她睡得多好,只要朋友一离开她的家,她一定会在短时间内醒来,就好像有心灵感应在告诉她,朋友离开了。

怕黑怕到这种地步,是因为张女士曾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严重的创伤。

原来,她4岁时,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亲生父母把她送人。那一天,她傍晚时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不在家里,而是在一条船上,身边是一对陌生的阿伯和阿婆,他们说,他们现在是她的爸爸妈妈了,她的亲生父母不要她了。

这是非常惨痛的创伤,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现在,张女士之所以再一次如此怕黑,也恰恰是因为她第二次被重要的亲人抛弃——丈夫刚和她离婚。

第一次,她是在黑夜中被抛弃,这容易给她留下这样的幻想:如果我当时没有睡着,或许我就不会被爸爸妈妈抛弃了。

这种心理,带到了现在,就好像她的潜意识在说,不能在晚上睡觉,如果这次不睡着,她就可以避免第二次被重要的亲人抛弃了。这是心理上常玩的“刻舟求剑”的游戏。

面临极端的恐惧,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战胜”。张女士正是如此,她一遍遍地检查门窗有没有锁紧,打开所有的灯,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响,找成年人陪,都是为了战胜恐惧。

假若她去求治,一些医生也会采用战胜恐惧的策略,譬如给她开较大剂量的安眠药或其他精神类药物,也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即让她对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做一个排列,把最害怕的情形、其次害怕的情形一直到可以忍受的害怕的情形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从可以忍受的害怕的情形——譬如有成年人陪伴——开始练习,先适应这种情形,然后逐步提高所能适应的恐惧的程度,最后做到能适应最惧怕的情形——完全一个人过夜。

这些“战胜恐惧”的做法,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最好的办法是,她应去聆听恐惧,发现恐惧所传递的信息。假若她彻底明白,自己的恐惧是来自4岁时被父母抛弃的经历,那么这种恐惧或许就可以很自然地摆脱了。

不仅如此,当明白这一点后,她的内心会变得更和谐、更完整,她的人格也大有可能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成长,而她对自己人生的理解也会进入一个新境界。如果只是单纯地“战胜恐惧”,是不会有这样的收获的。

┣ 大恐惧,是为了提醒她改变

对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2003年的一天,我做噩梦,半夜里突然在极度恐慌中醒来,发现自己无法动弹,几分钟后身体才恢复过来。当时我采用的也是“战胜恐惧”的策略,爬起来,打开灯,要么看一会儿书,要么想一些阳光的事情,要么去阳台上坐一会儿,而阳台对面的万家灯火会给我相当好的安慰,帮助我暂时平静下来。

但是,这种“战胜恐惧”的策略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一般是隔一天,我又会遭遇梦魇,又是醒来后发现自己不能动弹,又是采用同样的策略,又是达到暂时的效果……隔一两天,又一次遭遇梦魇。

这种情况持续了近20天,梦魇才不再袭击我。那时我非常诧异,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一开始我以为是睡觉姿势的问题,但无论我怎样变换睡觉姿势,梦魇仍然会袭来。那一定是心理的原因,但因为当时还没有从事心理学的工作,就没有刻意去寻找它的原因。

去年的一天晚上,我又一次遭遇梦魇,和2003年的情况一模一样。突然醒来后,还是不能动弹,还是极度的恐慌。但是,这一次我没有想去战胜它,而是等身体能动弹之后,继续安静地躺在床上,继续慢慢入睡。我感觉到,它还会再次袭击我。果真,刚入睡,就又是一次梦魇。我又一次在恐慌中醒来,身体还是不能动弹。但等好转过来后,我再次安静地入睡。梦魇,则再一次袭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情况上演了五六次。但最后一次梦魇过后,我清晰地感觉到,我捕捉到了梦魇背后的某种信息,我对自己生命中一些极其重要的事情的理解,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同时,先前让我惧怕的漆黑的卧室,仍然一如既往地漆黑,但现在这种黑暗变得温暖、静谧而和谐,让我感觉自己就像胎儿躺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

这一次,只有这一个晚上遭遇了梦魇,后来再也没有重复。显然,当我没有和这种严重的恐慌对抗时,没有试图消灭它征服它战胜它时,它反而将我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就是从这次经历中,我初步得出这个结论: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

后来,我这个结论不断得以验证。譬如,31岁的广州女子阿宁,一天晚上突然惊恐发作。当时是子夜时分,刚从小憩中醒来的她陷入了一种很难形容的恐慌,屋内还有灯光,她小憩前看的书就在床头,还未合上,但她觉得,小憩前还感觉很温馨的卧室,现在仿佛是一个无比狭窄的牢笼,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匆匆地收拾一下,逃出了卧室,也逃出了家,跑到她最好的朋友家里,让朋友陪着她过了一晚上。

后来,她对我说,这是她长这么大经历的最可怕的一个晚上,她从未如此恐慌过。但在我看来,这次最可怕的恐慌也恰恰是在提示她,她目前的人生状态中有一个最重大的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爱情。

阿宁不反对爱情,但她要的是那种最纯洁的爱情,假若追求她的男子有一点儿性的暗示,或者有身体的接触,或者谈到其他喜欢的女孩,她就会觉得这个男人很脏,于是她就会逃离这个男人。结果,尽管现在已31岁,但她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最多只是和一个男子交往了三个星期,而交往的方式也只是发短信。但那男子对她不耐烦了,于是不再主动和她联系。而她的恐慌发作的那一天,也恰是这个男子不再和她联系后的第三天。

和我交谈的时候,阿宁说她要的是纯洁的爱情,如果没有,那她宁愿一个人过。

这是她意识上的想法,意识上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只能让她陷入孤独,违背了她内心真正的需求。这种极端的恐慌可以说来自潜意识,其功能就是提醒她,和男人的关系比她意识中以为的要重要得多,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假若她还是持有这种观点,还是拒绝与男人建立关系,还是坚持这种孤独,那么这种恐慌就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她醒悟,直到她开始改变自己,并学习与男性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

那个夜晚,是她一生中最可怕的夜晚。那么相应的,这种程度的恐慌就是在告诉她,与男人的关系,就是她目前最重要的需要。极度恐慌是在提示她,与男性的亲密关系,对她是极度重要的。

┣ 我们做不到一个人就圆满了

我们很容易自恋,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就OK了,我们不需要别人。结果,因为人际关系的欠缺,我们常会有一些轻微的恐慌。这些恐慌也都在提示我们,关系的重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譬如,我一个朋友,她说自己根本不在乎男人喜欢不喜欢她,她对爱情持怀疑态度,而她的偶像是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萨宾娜,她认为自己能像萨宾娜一样“享受孤独”。

萨宾娜能不能享受孤独,暂且不讨论,但在我看来,我这个朋友是享受不了孤独的。

实际上,她只是白天拒绝关系,看似很孤独,但晚上只要一有时间就流连于酒吧,与各式各样的男人调情。甚至,她做不到一个人在家里做饭吃,因为“那种感觉像是一个疯子”。像疯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的理解是,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并伴随着中度的、莫名其妙的恐慌。

并且,她的这种恐慌会逐渐升级。因为,她害怕有深度的、有质量的稳定的亲密关系,而她流连于酒吧,则是试图用许多没有质量、没有深度的性关系来弥补。但长此以往,她的内心会有一个逐渐扩大的空洞,而这空洞会让她感觉越来越孤独,她也由此越来越恐慌。

我和多个有过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性伙伴的人聊过,无论男女,他们无一例外地有明显的恐慌感。在我看来,这种恐慌都源自他们缺乏一个有质量的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自以为可以做到不在乎这种亲密关系,但他们却在恐慌。和我那位朋友一样,他们不去聆听恐慌,而只是试图战胜恐慌,而迅速地换性伙伴,就是他们战胜恐惧的方式。但是,这只会让他们离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越来越远,最终会陷入更深的恐慌之中。

如果能细心地聆听自己的内心,那么你会发现有很多轻微的恐慌,都在提示你关系的意义。

就这一点,我再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同类推荐
  • 商道文化常识(第二辑)(中国文化常识丛书)

    商道文化常识(第二辑)(中国文化常识丛书)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经商之道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历史上的名商大贾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评价;深刻剖析了晋商徽商等中国历史上各个商帮兴起和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修养: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法则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更是一种优质的自我投资。本书从培养沟通能力、鉴赏能力、社交能力、个性与智慧、选择和阅读、内在与仪表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对提升个人能力修养有着诸多启发和指导。语言朴实,富含哲理。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妨阅读本书,定会有很多收获。
  • 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纵观历史,哪个成功者不是知轻重、懂分寸、明尺度,能够把握好说 “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再看看那些碌碌无为的庸庸之辈,他们曾经跌过的跟斗、吃过的苦头、多走的弯路,很多都是由于自己的金口难开,不懂把握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 该说“不”时就说“不”,才不会被“不”所谋;该说“是”时就说 “是”,才不至于被犹豫武断所累。而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其实也正在于此。 本书就是要告诉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都要掌握说“不” 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划清界限”、“ 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等等都是对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的评述。
  • 震后自救与互救常识

    震后自救与互救常识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震后自救与互救常识》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热门推荐
  • 家常营养靓汤

    家常营养靓汤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在冬春季,汤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开。
  • 星辰绝恋:傲娇殿下请靠边

    星辰绝恋:傲娇殿下请靠边

    青春飞扬的蒲公英,初次相遇,高傲强势的尹家大少霸道来袭,什么我是他的未婚妻?那么,尹大少爷,请接招!你是乖乖束手就擒,还是被我屈打成招!外表乖巧内心猖狂的伪淑女对上外表高冷内心腹黑的傲娇男,究竟鹿死谁手,谁主沉浮。四目相对,她仰着小脸,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你眸中的那个女生可真漂亮啊!”他黑眸中带着一丝溺宠,似笑非笑,镇定的说:“那是当然,在我眼里你最美。”
  • 诡夜来袭

    诡夜来袭

    苏尘原本想和相恋三年的女友求婚却不想被背叛了,女友和他分手,苏尘浑浑噩噩的走到江边发泄,哪知会遇鬼,只从遇见这只鬼以后,一系列奇怪的灵异事情全部都找上了他,苏尘被逼无奈踏上了捉鬼之旅……
  • 花开无泪

    花开无泪

    她,犹如一朵花,美丽地凋零。再次盛开,她不再柔弱,她要灿烂绽放。
  • 做好每一个自己

    做好每一个自己

    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习惯什么样的生活,路要继续走,生活也要继续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真诚地鼓励自己会做到更好,支持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做好每一个自己,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
  • 魔王契约:嗜血小王妃

    魔王契约:嗜血小王妃

    丞相家的七小姐,当今四皇子的新皇妃,年仅七岁的冷茜儿。因天生具有一双血眸,根据传说是妖孽的象征。一出生就被世人印上不详烙印的人。因一场赐婚要被世人活活烧死,穿越到这具幼小身体的这一抹异灵,作为血族公主的她,“天之骄女”会向人类低头吗?被爱情伤透,沦为人类的她,还会再次相信人类所谓的感情吗?还会再为前世哪一抹身影悸动吗?
  • 落水樱花又逢春

    落水樱花又逢春

    就像以往一样,毫无波澜起伏的生活着,伴着我爱的,跟着爱我的,熬过一天又一天。有一棵永不凋零的樱花树,叶子樱闭上眼睛,似有若无的许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愿望,谁知,这愿望不过多久,就如她所愿,竟然实现了,等他再转过头,爱他的,与他爱的都不见了……
  • 虚辰记

    虚辰记

    平静安详的五界,每隔1000年,总会有一个神秘而恐怖的异常生物重生,它就是虚辰!虚辰的每一次出现,都会给五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即便是神界的神族,也在劫难逃。在神,魔两界各种力量的全力打击下,虚辰一次次被消灭,但又总是按1000年的周期重新出现。虚辰纪元7000年,神族经过精确测算后,在魁拔苏醒前一刻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但谁都没有想到,由于一个差错,或许也是虚辰的进化,导致新一代虚辰成功地逃脱了致命一击。没有直接复活,而是转世到一个凡界·······而主角一腔热血,消灭虚辰,但却发现虚辰··········
  • 再见,演讲焦虑

    再见,演讲焦虑

    一项调查显示:在演讲课上,75% 的学生有演讲焦虑的表现。该题材有广泛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量大。系统介绍公众演讲焦虑治疗的科普书和专业书目前在市场上是空白。本书深入浅出地、系统地介绍一门科学治疗技术。本书适用于团体治疗,也适用于个人治疗,属于短程治疗。本书的叙述结构和排版的特点:简洁易读、逻辑连贯、学练兼用。公众演讲焦虑是非广泛性社交焦虑中的特定症状之一。在心理学领域有成熟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本书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帮助有演讲焦虑的人控制公众演讲焦虑。李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就职于GE公司多个部分。
  • 等不到晚安等早安

    等不到晚安等早安

    “苏念安,好久不见”“念安,近来可好”“安安,想我没”嗨,我叫苏念安,我要讲的不是我自己的故事,而你们愿意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