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到了,骑马的、骑摩托车的人都准时返了回来,大家都没有言语,但不用问就知道没有找到。
人不下马、车不熄火,准备着随时出发。
董静已经瘫软了,红霞和荷花等人赶紧抱住她。
杨阿拉坦仓站起身说:再给沈福打电话!
董静是打不了这个电话了,红霞就从她兜里掏出手机,拨通了沈福的号码。
沈福的手机响了,正在骑马狂奔的他根本听不到。
“野鸡脖子”吐了吐长舌,似乎是在吞咽口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位并不知情的小“剑客”听到了前方传来的马蹄声——哒哒哒,哒哒哒……
这马跑得飞快,骑手还是不停地用鞭子抽打,四蹄飞扬、尘土卷起。
小山毕竟大一些,有一定的预见性,拉着弟弟往路的左侧躲去。
这俩孩子毕竟还小,根本不懂得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恰恰就是这不合常规的一躲,还真就把右侧草丛中的危险躲了过去。
说来也巧,骑马飞奔赶来的正是沈福——小山、小岭的爸爸。
沈福一眼就看到前边这两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勒了勒缰绳,让马减速。
牧人的眼睛尖啊,突然,他看到了草丛中那个立起来的蛇头。这蛇开始转向,准备穿过道路袭击孩子!
沈福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双腿一夹、两后脚跟儿一磕马肚皮,这是提速前进的命令!刚要减速的马可能也蒙了,这主人咋又要让跑呢?执行命令吧,四蹄较劲,一个加速就就冲了出去。这一瞬间,沈福早已是右手提缰,把马鞭换到了左手,在离“野鸡脖子”只有一丈远的地方他开始身子前倾下俯、高高举起马鞭,完成这一整套动作后,就已到了蛇前!
“啪——”
浑身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左手臂,狠狠的一鞭下去!有焦急、有愤怒,这一鞭的力道足以把一根铁锹把打折。
一招至敌,堪称完美。“野鸡脖子”被抽翻在地,几乎就断成了两截。
马向前缓冲了一段才停下,沈福赶紧下马跑了过来。小山和小岭这才看清来人正是自己的爸爸。
沈福对孩子没说什么,先掏出手机给董静打电话,告诉说自己已经见到孩子了,一根毫毛也没少,马上就回去。
董静又惊又喜,大家都长松了一口气。但谁也没有走的意思,都聚在一起等这父子三人回到萨仁台,亲眼见到两个孩子安然无恙才会放心。
小山和小岭有些傻掉了,一动不动地看着爸爸把死蛇用棍儿挑着找个土坑埋了。
沈福抱起小山、小岭放在马背上,三人同骑一马赶回嘎查。这期间小山和小岭不敢说一句话,沈福也没说话。
当三人回到嘎查时,大家纷纷上前问候,表达着担心和庆幸。董静抱着两个孩子就是开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沈福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忙,并把刚才路遇孩子、打死“野鸡脖子”的事儿学了一遍。
人们都觉得很后怕,连说亏得沈福赶得太巧了,万一再晚到一步,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又一个清晨降临了草原。
太阳还没有睡醒,牧仁和其其格就早已醒来。此时的草原是宁静的,鸣叫了一夜的草虫,开始了短暂的场间休息,牛马羊等也抓紧日出前的最后清凉时刻,美美地打上一盹儿,来个回味悠长的“回笼觉”。值了一宿夜班的大黑狗哈日也放松了警惕,上下眼皮不时地打架,偶尔脑袋一低嘴巴就杵地了,这才一激灵……
其其格和阿斯根要回萨仁台了,这边没有太多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家里的父母却需要照顾。几天来,她把蒙古包里里外外打扫一新,把牧仁换洗的衣服都按次序叠得整整齐齐。
这一天其其格和牧仁起得特别早,为的是趁着天黑前回到家中。
牧仁把没睡好“回笼觉”的羊群硬给赶到近处的山坡,留下睡眼朦胧的哈日看护,他又回到蒙古包开始收拾车套。这之前,他已经抽空儿为勒勒车搭好了坚固的架子,盖上布单就可以遮阳了。阿斯根对这样的改造非常满意,觉得和电视上演的皇上坐的马车差不多。
从蒙古包的门向里看去,其其格正在准备早餐。
大黄狗西日似乎知道要回家了,显得特别老实,默默地看着牧仁,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阿斯根心爱的蝈蝈笼子就挂在蒙古包外。一共三个,有两个里面装的是他亲手给小山、小岭捉的“礼物”。其实,牧仁给阿斯根编的蝈蝈笼子有很多,有些是牧仁自己不满意直接甩掉了,有些是其其格看着别扭就给扔了,还有几个是阿斯根自己没相中,偷偷丢掉了。剩下的这三个,是精挑细选的,也是牧仁学艺后初试身手的“杰作”。
太阳快要升起了。天空一丝云彩都没有,通透而清亮,东方的一抹淡红的光晕,为草原平添了朦胧之美。
一缕风丝儿都没有,风力发电机就像一种摆设,一动不动地傻立在那里。蒙古包中的蜡烛忽明忽暗,那是其其格忙碌时来回走动带起风的吹动。
其其格把小桌放好了,早餐准备妥当。
阿斯根睡得正香,其其格几次想喊他又不忍心。她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
奶茶倒上了,香气弥漫在小小的蒙古包。其其格看了看手机,知道再不喊就来不及了,便叫醒了儿子。
阿斯根很乖,虽然睡眼惺忪还是任由妈妈帮忙穿好衣服、擦洗了脸。
牧仁进了蒙古包,挨着儿子坐在小桌旁。
牧仁:车套好了,慢点儿赶。马记道儿,西日也认路。
其其格:嗯。东西我都给你收拾好了,早晚还是凉,要记得穿马夹。早晨露水大,出去记得穿水靴。
牧仁:嗯。
其其格:吃饭一定别糊弄,要按时做,别懒。
牧仁:嗯。
其其格:剩饭剩菜如果有味儿了千万不能吃。别舍不得,要倒掉。
牧仁:嗯。
其其格:还有——要少喝酒,特别是没啥菜,喝多了伤身。
牧仁:嗯。
其其格:还有——
牧仁:知道了。你要照顾好儿子。
其其格看了看丈夫,知道他有些嫌自己唠叨了,便不再说什么,端起了奶茶碗。
草原渐渐光亮起来,鸟儿鸣叫起来,就连小河的流水都哗哗地欢唱起来。牧仁舍不得让妻子和儿子走,但牧点儿实在艰苦,不想让她娘俩跟着自己再受罪了。自己不能跟着确实很不放心,好在牧仁仰头看了看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不会有雨。
其其格收拾完餐桌走出蒙古包,牧仁和儿子早已等在外边了。
牧仁又检查了一遍车套,还给勒勒车的车轴上了润滑油。这期间,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其其格拉着儿子的手,默默地看着丈夫做着这一切。
阿斯根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提着蝈蝈笼子,也不说话。
牧仁瞅了瞅其其格说:到家打电话。
其其格:这儿的信号不好,怕你接不到。
牧仁向山上一指,说:我去小山坡上接。
其其格“嗯”了一声,牧仁不再说话了,抱起儿子亲了亲。然后又抱住枣红马,轻轻梳理它的鬃毛;接着他又蹲下身,抱了抱大黄狗西日。
其其格明白,他这是在拜托,拜托枣红马要拉好车,拜托大黄狗保护好自己最心爱的两个人。
其其格也没说什么,坐上了车,回头挥挥手。
“驾——”
枣红马走起来,勒勒车“吱扭扭”地移动了。
阿斯根挥动着蝈蝈笼子喊:爸爸,再见!
牧仁挥挥手,没说话。
大黄狗西日绕着牧仁跑了两圈,然后“汪汪”叫了两声,跑在勒勒车前面,威风凛凛地带路去了。
此时,天色开始放亮……
草原路上。枣红马拉着勒勒车,“得得得”走得欢。阿斯根还在摆弄着手里的蝈蝈笼子。
他边挑捡蝈蝈笼子边自言自语:这个给小山,这个给小岭,不,这个——这个给小岭,我自己留这个大的……
其其格回头对儿子说:阿斯根,你要把哪个给小岭?
阿斯根:这个小的啊。
其其格:为什么?
阿斯根不好意思了,说:因为——因为小岭小,就要小的呗。
其其格:儿子,这不对。小岭小,是弟弟,你是哥哥,得让着弟弟啊。
阿斯根:那,那给小山小的吧,他比我大,我得管他叫哥哥呢。
其其格笑了,说:小山是哥哥,但他是你朋友啊。你给朋友的礼物,还能不挑好的?
阿斯根抓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说:这样吧,我把小的笼子自己留着,大的给他俩。
其其格:这就对了。“没有不需要翅膀的鸟,没有不需要朋友的人”,对待朋友,就需要用真心啊。
阿斯根:以后,让爸爸给我编好多好多大大的蝈蝈笼子。
其其格笑了,说:你就贪心吧。
阿斯根也笑了。
“驾——”
枣红马加快了速度。
“让爸爸给编好多蝈蝈笼子”的愿望后来真的实现了,但那时已是阴阳两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