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与山下俱是郁郁葱葱的树,不时有鸟的啼叫传出。声音却是凄清到了极致。上官景元运起轻功,紧随玉笙,到了陡峭如壁的半山腰,心里越发佩服玉楼的主人择地的眼光。如此险峻之地,除非功力深厚之人,否则擅闯者必粉身碎骨。约莫两柱香的时间,两人终于抵达了玉楼。
雕花栏杆,白玉石阶。
这便是藏匿在幽山三里之外的玉楼。若不是玉笙带路,谁都不会注意到瀛山万丈悬崖之下竟然有这么一座楼宇。
玉笙在古楼门前停下,敲了四下门。
过了三炷香的时间,大门才缓缓地打开。
一个白衣少女,面容娇美,气度不凡,轻启朱唇,“不知玉公子深夜来访有何指教?”
玉笙颔首,“深夜叨扰,玉笙深感抱歉,无奈情非得已。前夜,姽婳在将军府中遇袭,身负重伤,得亏这位公子施以援手
,可姽婳在房中又再次失踪。玉笙和这位公子担心姽婳是被掳走,所以前来玉楼。檀宜姑娘,请问你家楼主可曾回来?”
檀宜面露惊疑,“我今夜才回楼里,并不清楚楼主是否回来。两位公子请到楼里稍等片刻,我去问问。”说完,她退到一侧,做了个请的动作。
玉笙两人进了玉楼。
“劳烦檀宜姑娘了。”玉笙还了一礼。
上官景元看着玉笙,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离。玉楼一个侍女竟然能让玉笙如此礼遇,难道这侍女是婳儿的贴身侍女?
玉楼布置精妙,九曲回廊,宛若蜿蜒的河川,而回廊两侧是参天大树,人行走在回廊,好像是在原始森林中行走。照明的灯笼都是统一的竹制灯笼,,外表画的是山川河流,一路走来,足足有八十一个。灯笼上的图案都不一样,可围绕的都是山川河流。若是寻常的画工,倒也不值得称赞,可这明显不是。一看便知,画作是出自大家之手,画功深厚。而且,这些佳作都是出自一人之手。
檀宜引路完,便退下。
上官景元看着檀宜袅袅的身姿,若有所思。这么长的回廊,她走得一点也不慢,速度快得险些走在他和玉笙的前面。
“蜚声南越的暗器世家文家,除了擅长使用暗器,还有卓绝的轻功。檀宜是文家的嫡系一脉。”玉笙随意地坐在栏杆旁的长椅。
上官景元更加疑惑了。堂堂文家嫡女怎么会到玉楼当侍女?这玉楼招揽人才的本事真的有如此大?
玉笙却不再开口。有些话,说得太清楚,反而不好。
檀宜携着另一个少女出现在两人面前,已是一炷香之后。
“我家楼主已经歇息了,两位公子可以放心。”另一个少女开口。
玉笙释然一笑,“打扰两位姑娘歇息了,吾等现在就离去。”
上官景元倒也没反驳。尽管,他真的很想见一见婳儿。不知道她伤势如何了?
檀宜歉疚地说,“楼里多是女眷,留两位公子恐有不便。”
玉笙摇摇头,“檀宜姑娘不必再说,我们怎么会不明白?而且我们还有其他事。”
檀宜领着两人离开玉楼。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身子矫健,哪个不是练家子?又转身望了望玉楼的回雪斋。一片漆黑。那是楼主的闺阁。但她知道,里面并没有楼主。
“檀宜姐姐快去歇息吧!”旁边的少女哈欠连连。
檀宜点点头。两人关上门。玉楼一片寂静。整座楼其实也不过九个人,加上楼主也就是十个人,却有足足六十四间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