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60800000003

第3章 ·建策求才

“为何定要玩物丧志?”班超对于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的,直接就予以反问,然后不待其回应,便接着道,“在下方才可曾言及变更次序?士农工商,本是国之四民,缺一不可,试问:若无百工日夜精研,何来衣物、饮食、宫室、甲械、医药?若非百工之力,万民何以续命?诸公又如何能够在此侃侃而谈?何况若以百工为贱民,不知又将置轩辕、神农、大禹于何地?今日既然有所需,便征召而用之,有何不可?”

这番话班超说得相当不客气,说完后更是与其对视,看来都不肯轻易退让,这样的做法已经是挺有些冒犯的意思了,不过仗着年轻气盛,这些话不可能忍着,反正跟这位也不熟。此时天子反倒像没事人似的,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斗嘴。

“非也,如轩辕、神农、大禹者,乃是上古圣人,功盖万代,德被千秋,百工岂能与之相提并论耶?至若续命之论,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而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以节义为重,虽百死而志节不可移。单就此事而言,征召百工,可也,厚加恩赏并荣宠之,则殊为不妥。”那名大臣听完班超所言,立即摇头予以反驳,言及“续命之论”时,慨然而有高气,令人动容。

此时孟子的地位还远不如后世那么崇高,最多就在儒家算个先贤而已,但他的这句名言倒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这个特别崇尚气节的时代。

班超闻听此言,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再拜答道:“尊驾气节令人钦佩,但只怕天下不似君心也。天下生灵数以千万计,然而如君等高士又能有几何?《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万民皆能如尊驾一般深明义理,天下便可垂拱而治矣,陛下及诸公又何须如此夙兴夜寐耶?正因为黔首愚昧,方能知圣人教化万民之无量功德,如今陛下君临四海,诸公据社稷之重,古圣人之功德行将复现于今日矣,然而任重且道远,天下民生所系之处,还望陛下及诸公仔细,若如此,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而轩辕、神农、大禹等诚然是古圣人,却也毕竟为百工之滥觞,今日之百工绍继其业、传其道统,利在社稷,又何足轻贱耶?陛下圣明,诸公德高,如今因人之力以成事,遂酬之以恩赏,得无不可乎?”班超边说便边作揖,顿了顿,见众人不复质问,又续道:

“自孝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百家学说逐渐没落,然而商、韩、申刑名之术,公输班匠作之术,墨翟墨守之术,农家耕作之术,医家济世活人之术等却仍能流传于今日,可见诸子学说皆有其可取之处。而且无论以何种学说治国,其根本在于匡国、济民、传世,若果真能于国民、社稷有益,又奈何摈弃耶?若确然于社稷无益,再废去不迟。《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故而治国理事,应当随情势转化而变易火候,固不应拘泥于成式也。故今日安宁天下之法,莫过于杂糅百家之道,博采其长,弃其短,总揽于仁义、德行,以应对时事,若仍然囿于流派纷争,则于社稷何加?于天下何益耶?

譬如宝剑,刃开两面,持之可以御敌,若稍有不慎,则可能反伤及己身,此宝剑即百家之谓也。君王之制御天下,应当善持宝剑,因所遇情状不同,或剖之以双刃,或拒之以剑脊,或刺之以剑尖,或杵之以剑柄;宝剑稍钝则以金石磨砺之,事了则以拙鞘藏匿之,此古圣人贤君之奄有天下之道也。”

班超说完这段话时,殿中已经安静了下来,那是一种诡异的安静,因为众人都在思考班超的话。

诚然,自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但儒家学说毕竟也有自己的局限,为了弥补这些局限,儒士们便开始有意识地吸收、杂糅一些百家学说为己用,好些流派也因此渐渐有变成儒家的附庸之势,而各流派中与儒家相冲突的部分,却是被打压到基本绝迹,有些甚至已经完全失传了。

但儒家治国久了之后,就会由治入乱,便如同前汉故事。儒家追求“德治”、仁政、克己复礼,所谓“礼”即周礼,王莽这样做了,却使得天下大乱,自己也落得个身死名灭、遗臭后世的下场,这当中固然有王莽举措失当的因素在内,但更多的却是儒家本身的局限导致的,时势已经不同,过去的未必适用于今日,有智之士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两汉之交,便成了诸子百家重新抬头的良机。当今天下之博学者,往往通览百家学说,博采众长,以图匡弼时政,无奈天子却偏重儒学及谶纬,虽然推崇气节之举很值得称道,但毕竟也因谶纬的原因而失去了不少贤才。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朝中虽然多是儒者,但专儒却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吸取了前汉的教训,对于诸子百家的功用都有所肯定,当今天子也是如此的状态,只是毕竟明面上提倡的是儒家为尊,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以儒家子弟自居,这也是班超胆敢发此言论的原因之一。

听完班超的策论,天子不禁心念百转。

王莽篡逆之时,朝野上下出现了不少被名利驱使的人,其中有贩夫走卒,也有名士大儒,这些人利欲熏心,德行低劣,抱成一团,长期窃据上位,助长了歪风邪气,从而使得时局越来越动荡不安。这些人的出现,固然有着朝纲不振的原因在内,但更多的还是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贪生畏死,追名逐利,好古非今,道德沦丧。

拨乱反正之后,天子痛定思痛,便推崇“轻利重义”、“忠君守礼”的儒学,大力奖赏、鼓励有气节的人,对当年坚决不阿附王莽的名士们厚加封赏,对于不恋权贵的旧日同学庄子陵更是敬重有加,希望借此整肃风气。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样的做法确实有效,皇帝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很高,天下士民也都争相效仿,十余年过去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了,可见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对于天下的安定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因此,天子本身是比较信奉儒学的,同时,受时代所影响,对谶纬之术也非常地着迷。

然而还应该看到,帝王的所谓重视儒术,看中的其实是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而在真正的制御天下中,儒术往往只是统治的表象,处在核心的却是法家或黄老道思想,当然也有仁义道德,毕竟这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如果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就会“外示儒术,内用黄老”;而在平时,则大多是“外儒内法”,便如中宗孝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中宗为一代英主,其才略更在太宗孝文帝之上,在他的治理下,被孝武帝穷兵黩武之策耗损的国力又渐渐恢复了,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孝宣中兴”,而这一切与杂糅霸王道的汉家制度是分不开的,后来的孝元帝却改变他的方略,纯用儒生、儒术,天下因此越来越乱,更有了王莽之祸。

所以说,诸子百家各自的作用,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在流派之间,还是会相互攻讦,以表明自己的高明,而在帝王、朝廷那里,他们选择了儒家这个更利于皇权统治的学说,对别的流派也就随之多有贬抑。

但正如班超所说的,有些事情是仁义道德解决不了的,比如治水、屯田、安边等。河水决口已有三十余年,国家却无财力、人力,也无人才能够予以解决,由此引发的黎庶流离失所的情况,更是始终困扰着朝廷,帝国的边疆也因迟迟未能恢复的国力而动荡不安。

所以当前最紧要的,自然便是恢复国力,并使之趋于强盛,既然深知儒术不足以迅速达成目的,倒不妨并行他术。况且此时的形势与高祖之时很是相像,治国之道在明面上是儒家的仁政,但实际上用的也还是汉初的黄老道,毕竟黄老道才是盛世的催生剂,比如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强盛、吕不韦时期的强秦、“文景之治”以及“孝宣中兴”。只是黄老道对君主有较多的约束,所以孝武帝才会为之换上儒家的外衣,只是没想到孝元帝却当了真,结果便断送了江山。

想到此处,天子感到心神一阵舒畅,便高兴地对班超说道:“班卿所言甚为有理,以卿之见,专才当如何求得耶?”

同类推荐
  • 大元天下

    大元天下

    李唐末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李克用、朱温、王建、李茂贞等豪强登上历史舞台,驰骋疆场,逐鹿天下,最终赵宋一统天下————这历史已然是定局。然,在另一个平行空间内,元开的出现,改变了历史!有铁血,有柔情;有战争,有江湖。亦正亦邪,黑白共存。非重生,非穿越;半架空,不考正史,切勿较真。
  • 凌霄潜龙

    凌霄潜龙

    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一柄奇绝的利刃神兵,在群雄争霸的大时代,他本来与世无争,乐观逍遥,却总被是非左右,不能自己。他能否能以一己之力,拯救他的兄弟,他的爱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 大唐公子哥

    大唐公子哥

    大唐初年,虽是金絮其外,但亦有败絮其中,周边众国,虎视眈眈。身为大唐第一公子哥的楚轩,且看他如何外攘贼军,内平朝臣,辅佐唐皇,开创一个大唐盛世。
  • 大秦之召唤人才

    大秦之召唤人才

    这是不一样的大秦,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打工者,穿越大秦乱世,获得系统召唤英杰,英杰乱入,刘邦,项羽,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组成战国七雄割据,看主角如何统一天下
  • 万界之皇族贵胄

    万界之皇族贵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的就是热血,要的就是醉卧美人膝,要的就是醒掌天下权,要的就是诸天万界,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热门推荐
  • 祭弑

    祭弑

    两世为人,厌倦了前世那充满孤独和危险的不归路,总以为这世有亲人的陪伴可以过着平凡而又温暖的小日子,可殊不知一场更大羁绊如泥潭深渊一般,朝他吞噬而来。璀璨夺目的奇异功法,古老神秘的没落血脉,数万道统的争鸣时代,和凶残暴虐的奇异凶兽。这里有无数的机缘和可能,却也同样充斥着太多的杀戮与死亡。不想像蝼蚁一般被踩在脚下苦苦挣扎,就得有一颗适应在这里生存的残酷内心。男子坐落在山崖之巅其身形后面隐隐约约有一令人压抑惊恐的残影忽闪忽现,只见男子眼神深邃仿若苍穹繁星,嘴角淡淡的扬起一条弧线,对着半空发出了一阵轻叹:“我只想活着,所以要有人死。”
  • 唐朝读书郎

    唐朝读书郎

    一个被图书馆带着穿越至唐朝的普通人,且看他会为大唐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好与不好都求评价。
  • 紫魔梦影

    紫魔梦影

    人族积弱,自古就活在主种族的阴影下,但是很多人族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外部环境,还是一味的活在自我满足的前行路上。虽然也有有志之士不断的进取,但是他的局限性却限制了他前进的潜力。终于偶然的情况下发生了一点点改变,走在最前面的部分人发现了自身的生存实情,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乎都绝望了,他们从来没有那么的绝望,但是这群人无愧于人族精英,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天牙记

    天牙记

    妖星降世,烽火再临,东阙六州,分崩离析。那边陲的纨绔浪子,一刀,是否能劈开这混沌的乱世;那雪山的不死圣者,一剑,是否能斩断这命运的枷锁;那东海的黑暗传说,一箭,是否能射穿这遮眼的浮云。生于乱世,亦如夏花般绚烂,来来来,干了这杯中烈酒,这万里大好河山,我辈共逐之。
  • 齐天大法爷

    齐天大法爷

    战争一开始就席卷了一切。所有阵营,所有种族,所有职业,无一幸免。神灵也大打出手,有的陨落了,有的变得越发强大。战争开始的这一年,被称作末法元年,因为战争爆发之后,法术的荣光就消失了。高傲的法师们惊恐地发现,忽然间魔法变得如此陌生,哪怕是最简单的光亮术,他们也必须重新学习。魔法女神依旧接纳法师的信仰,却再也没有赐予他们魔法的力量。他们只能够依靠自己。德恩就是这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是一个法师。以前其他职业者半戏谑半嫉妒地把法师称作“法爷”,现在法术的荣光消失了,以后呢?
  • 月夜少年

    月夜少年

    ``喜欢月夜的凄美,沉寂而且冷漠的少年``!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预测`,那些事就象他喜欢月夜的凄美而凄惨美丽`!
  • 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

    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

    穆雪,一个平民少女,却从小有着不服输的精神,爸妈送去出国了一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却没让家人知道。。。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梨涡觞

    梨涡觞

    意外的车祸让她穿越到遥远的古国,遇到的他竟是梦里一直出现的人……是意外?还是命运的安排?她以为这是个纯净无忧的光明世界,却未曾想光明的背后仍有嫉妒,阴谋,谋害……,而她竟陌名的卷进了黑暗涡旋的中心……情到深处费思量,他的深情,他的付出,竟是她选择离开的理由……松开他坠入深崖的瞬间她对他说:“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来得及说……我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