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项研究成果的发表,着实在动物学界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儒馨和我都成了学界里的“名人”了,但也就局限于动物学界内而已。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实际上只是消息发布的时候让人们关注了一会儿,当时媒体制造各种吸睛的标题,进行了一波炒作狂潮,从各角度进行大肆夸张与扭曲,比如什么“富豪游客旅行过程中的新发现轰动整个动物学界”呀,什么“高手在民间——游客旅游顺带发现新物种”呀,什么“专业人员的观察力还不抵两个游客”呀,什么“保持着求知欲才能有新发现”呀,什么“你随便就能发现新物种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呀,什么“不但有钱还有才的人生赢家”呀,什么“有钱人的新玩法”呀,什么“科学研究——土豪的游戏”呀……再过渡到对社会现状的抨击,再升级为地域歧视和互相鄙视,从那些报道中还能引申各种话题,引发一阵又一阵的吐槽与对骂,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最喜欢掺和这种无聊的事情,制造出各种冷嘲热讽的段子,既调侃我们,又调侃社会。对于我们两个来说,当时是真正“风骚”了一把,名气顿时大增,管它好的名声还是坏的名声,反正都是名声,我们在社会上比以前更有名了,尤其是儒馨。
这一切都要感谢海因塞的无私,其实她完全可以把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的,然而她没有这么做,她忠实的记录下了当时的发现过程。
对于我们这些商人来说,名声是很重要的,它无形中就能为我们带来价值,当然,好名声更重要一些,可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好端端的两个生物发现,到了媒体上和人们的口中就变成了许多个不同的意思,大家都可以做不同的解读,做出最称自己心意的解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怎么恶毒、怎么无下限就怎么来,导致我们一段时间的销售额总是剧烈波动,身处舆论“旋涡”中的我也算是长见识了,这可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呐,不是人人都能这么出名的。
但是,无论一时再怎么出名,总是要归于沉寂的,人们的关注点转换很快,没过多久,人们对于这个事件就失去了兴趣,又去寻找下一个可以炒作的题材,各大平台上关于我们两个的言论迅速减少,我们终于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正常地与别人分享和交流一些东西了,清净的感觉还有点儿不习惯呢!最终,波澜归于平静,我们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对数据库的修改上——因为这两项新发现,数据库的词条都做了相应的增改,这算是我们真正留下的“痕迹”吧,想想也还是挺自豪的。
公司的销售情况也重新回归了稳定,比过去略有提升,这就是出名的作用,总归是有点儿好处的,起码省了很多市场营销费用嘛,我们这个毕竟不是真正的负面新闻,所以还是能起点儿正面作用的。再一次,要感谢海因塞。我们写了个感谢信回去,并赠送给了海因塞和斯塔尔巴夫一些积分,斯塔尔巴夫是直接笑纳了,而海因塞推脱了好一阵才勉为其难的接受,真是个道德模范。
折腾完这一段时间之后,陌思远那里还是没什么动静,都过去这么多天了,她们怎么还没有讨论好哇?给个痛快的回复就这么难?
“她们的效率可真是慢呐,到现在还没讨论好?是不是她们也没这个能力做呀,所以不知道怎么开口?”我对儒馨说道,这是我最坏的想法。
“我们要实现的东西比较困难,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出结果,再说了,大家都不能明目张胆的联系,很多人甚至就相互不认识,所以联络起来会费一些时间,你要有耐心一点嘛!”儒馨劝我道。
“我就是缺乏耐心呐,这个缺点我总是改不了,哎!”我经常莫名其妙的着急,仔细想想,我们在这等着也不损失什么,积分还是照样赚,我何必显得那么没耐心呢?
“那你真得好好改改,这可关系到你的形象气质,你不希望把你的品质修炼的高深一些吗?继续增加你的魅力?”儒馨说道。
“当然希望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说道。
“那你就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自己的耐心。”儒馨教导着我说。
“好,都听你的,我亲爱的欣德!”我回答道。
……
终于,陌思远那边有回音了,望眼欲穿的回信终于到了我们这里,她居然用如此“低等”的联络方式通知我们,难道就不能亲自来一下吗?
好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经过组织内部的讨论,大家认为你们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为了使你们能够更方便的与我们讨论技术细节,组织现决定提前授予你们暗语交流系统,请接收。
消息很简短,但足够振奋人心,消息后还附有暗语交流系统的文件,里面带有说明书,我们直接就能使用了。这段时间没有白等,陌思远果然做到了。
这个通讯系统非常简洁,通常只用来交流最基础的文本文件,所以可以做到最高的“伪装性”,毕竟越复杂的文件越难伪装。当然,其他的文件形式它也能够传递,只是比较少用。
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组织的内部通讯系统,和其他组员的交流就方便多了,尽管我们谁也不知道那一边的人到底是谁,但这不影响我们为实现同样理想的合作。
我们刚刚打开这个内部交流系统,就收到了第一条讯息,应该是一条广播通知:
针对有组员提出的半实体化设想,组织已经决定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任务来处理,还望诸位能人志士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实现这个短期目标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旦该技术推向市场赚取利润,组织将会根据评估的每个人的贡献大小进行分红,保证公平公正的分配。获得的积分将有助于组织内更多的人实现实体化。该项目完全自愿参加,意向人员现在可以报名。
这条通知后面附上了报名与否的选项。
“这条通知已经发布了呀!”我对儒馨说道。
“是呀,看这个意思,是打算由组织来开发这个半实体化设想,和我们原先计划的不一样啊!”儒馨说道。
“嗯,我们本来打算把技术活外包给组织的,现在倒好,我们变成给组织打工的创意策划了。这么大的事情陌思远都不跟我们商量一声,唉!这算是组织在利用我们吗?”我苦笑地问道。
“一旦陌思远把这件事情交由组织成员商量了,就不是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了,她也无能为力,组织内的成员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肯定是要为自己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利益,所以我们的创意就这么被华丽丽的充公了。”儒馨倒是显得很淡定。
“不管怎么说,这个创意交由组织运作,实现的概率绝对大大增加了,你说是不是呀?”儒馨既是安慰我,也是自我安慰。
“那我们到时候能分得利润吗?”我问道。
“那个通知里不是说了吗?按贡献大小分配。我们作为创意的提出者,肯定是有贡献的,至于能占到多少比例,这个就只能到时候再看了,但愿能合理些吧。”儒馨说道。
“你觉得我们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独到设想与这个陌生的组织分享是正确的吗?”我开始反思之前的行为。
“即使我们憋着不说也不能实现,说出来了大家一起努力反而有可能成功,只要成功了,不管算不算作我们的产品,我们都是可以获益的,我们又不损失什么,你只要这么想就不会觉得那么憋屈了。”儒馨再一次开导我道。
“嗯,你这么说也对。看这样子,项目已经开工了,我们要不要也报个名参与一下?”我征询儒馨的意见。
“那是当然,这个项目都是我们提出来的,后续参与岂能少的了我们?不过我觉得我们暂时不要在那个通知里报名,我想如果我们没有报名的话陌思远很可能会来请我们的。”儒馨自信的说道。
“哦?你有把握她会来请我们?”我问道。
“作为倡议者,我们可是已经规划了很久啦,手都有很多现成的资料,包括我们这些年来对实体世界的研究,都是派得上用场的,我们对这个半实体化理念也更熟悉,总比那些刚刚接触到这个概念的人要强的多吧!”儒馨说道。
“哈,这么说也有道理。”我笑出了声。
“当然啦,组织里面能人多,也不排除有某些狠角色比我们参悟的更深,从而不需要我们的参与也能玩的转……”儒馨还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呃……这样的话,那我们还是主动报名吧,到时候贡献还能大一点。”我建议道。
“那个报名选项有截止时间吗?”儒馨问我道。
“额……我看看,似乎没有。”我回答道。
“那你急什么呢?”儒馨微微一笑。
对呀,我急什么呢?反正什么时候都能加入进去,只是,越后面加入,到时候获得的贡献值会越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