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操作这些设备,让人们感觉自己与实体世界有了某种交互感?”陌思远思量着问道。
“有点类似吧……”我说道。
“这样的话不是已经实现了吗?人们直接到那有限的几个地方去体验就可以了呀!你现在再去弄这个是不是有点晚呐?这就是你所说的半实体化?恕我直言,这可离实体化差远了。”陌思远平淡的说道。
“我所说的半实体化当然与此不同,我是说这些东西启发了我……应该怎么形容呢?”我有点纠结。“所谓实体化就是以真实的肉体生活到实体空间中,能够切身感知实体世界的冷热变化、风吹雨打、摔摔打打,没错吧?”我开始深入剖析。
“嗯,没错,你接着说。”她饶有兴致地听着。
“人们生活在实体世界里,必将影响实体世界,她们举手投足之间就改变了实体世界,最微小的变化也是改变。她们可以用手触摸物体的形状和质地,可以用皮肤感觉冷暖和气流,可以用眼睛观察光线,可以用耳朵听见声音,可以用双腿感知重力,可以用鼻子闻到气味,可以用嘴巴品尝味道,还可以用磁小体感受磁场,这些都是最直接的感受,她们感受到的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不像我们……感觉到的东西都是模拟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串一串的数字而已。”我慷慨陈词。
“嗯,接着说。”她示意我继续。
“虚拟世界里的人之所以想实体化,为的就是那种真实的体验,切身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加载这个世界,虚拟世界等于是人造的幻境。我的设想是,如果我们可以让身处虚拟世界中的人们获得和生活在实体世界中的人们的类似感觉,那她们就离实体化近了一步,你觉得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她。
“说具体一点,我们如何让身处虚拟世界中的人们获得和生活在实体世界中的人们的类似感觉呢?你想通过什么形式?肯定不是和现有的手段一样吧?”她问。
“那当然!我想通过在可操作的实体设备上布置大量传感器来捕捉各种物理化学信号,让人们能切身感知实体世界,因为她们从这些装备中获得的信息就是来自于真实的实体世界,而不是模拟器的模拟。”我说道。“然后,人们可以通过操作这些设备影响实体世界,比如她们可以操作机器移动、跳跃、挖土、制造声响和光影效果,等等,就像是个实体人所做的一样,等于是她们的感觉与这个机器连接了起来。”我费力的解释着。
“就像是来自虚拟世界中的人们控制了实体世界中的人偶,并且与人偶心连心。”儒馨补充道。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就是远古时期的灵魂附体,对吧?虚拟世界中的这些灵魂附着在没有意识的机器上,在实体世界里活动,感知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环境,是这样的吧?”陌思远问道。
“对对!就是这么回事儿!”我兴奋地说道,同时为自己拙劣的表述能力而感到羞愧,解释了那么久还不顶一个比喻有效。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好主意呢!这个想法我们之前居然没有尝试过,我们的思路只到了你在1号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看到的那一步,我们没想到把传感器实体世界中获得的信号转换成虚拟世界里的人们可以切身体验的身体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呀!目前的那些设备传感器收集的信号只是可以供我们读取而已,那感觉就像是旁观者在阅读。哎!我们那么多人怎么就没想到呢?不得不说人的思维还是有局限性呐!”陌思远无限感慨。
“这么说我们这是首创的想法?”我激动地问。
“可以这么说吧!你把它叫半实体化?真是蛮贴切的名称呐,哈哈!”陌思远笑了笑。
“那就有戏咯?”我满怀信心的问。
“毕竟之前我们也没试过,不好说。不过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也许有希望。”陌思远没有把话说满。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才把这件事情和你说呀,听了你对组织的介绍,我又重新看到了希望,组织里人才那么多。”我充满信心地说。“对了,我们这个组织叫什么呀?”我还没问组织的大名呢,真是疏忽。
“来者皆随缘,隐没细无声。我们的组织没有名称,大家都是为了这个理想而走到一起,也不图什么名利,大家都知道我们组织的宗旨,也不用另设别的同类组织,所以不需要有名称来做区别,这样也才能让敌人找不到关键字,我们也就少了一个破绽。”陌思远说道。
“哦哦,这么回事儿呀!我明白了。”我回答道。
“不用想都知道,你们之前想实践你们想法的时候肯定遇到了不少困难。”陌思远说道。
“没错,我们一方面买不到实体交互设备,一方面开发不出把人的感觉与机器相连的神经级程序,这点对我们的肘制更大,实现人体感觉与机器传感器的融合是一切的前提,我们找了业内最强的承包商都无法实现我们的设想,达不到那种灵魂附体的效果,总觉得隔了一层东西似的。”我烦恼地说道。
“和我估计的差不多,如果组织愿意帮助你的话倒是很有希望解决,就看她们愿不愿意帮你们了,我是非常愿意的。”陌思远严肃中透着温馨。
“你愿意的话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啦!”我奉承道。
“我有这么厉害吗?我也只是个小人物而已啦。”陌思远谦虚道。
“你可以把我们的想法上传给大家讨论嘛,看看大家愿不愿意帮我们实现这个目标,要是能实现的话,推向市场将引起轰动性效应。”我向她描绘前景。
“所有有功人员都能从利润里分成。”我又说道。
“你还真是个商人,有头脑哇!”陌思远笑着说道。
“反响好的话大家都赚钱,这样组织里就能有更多的人有钱实体化,岂不是一举两得?”我说道。
“那倒是,你描述的前景相当诱人呐!”陌思远说道。
“前提是要能把我们的这个半实体化想法给实现。”我提醒道。
“这是当然,你的这个想法确实比较难实现,这样吧,由于你们现在还在考察期,没有暗语系统,就暂时由我来和她们联络吧,把你们的新想法告诉她们,看看她们的反响如何。”陌思远说道。
“那再好不过了。”我说道。
“谢谢啦!”儒馨表示谢意。
“别客气,以后大家都要互相帮助嘛!”陌思远洋溢着笑容。“她们要是有回音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们,通过正常渠道通知你们,所以到时候要注意你们的措辞呀!别说得太直白。”陌思远提醒道。
“好的,没问题,我们静候佳音。”我回答道。
这次的会话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有着与我们相同的目标,默默地与系统做着斗争,想想都觉得带劲,终于不是我和儒馨两个人“单打独斗”了,找到一大堆同伴了,以后的路就能互相照应了,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认识她们,但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并不孤独,这感觉真好!
……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又是几天时间过去了,陌思远那边还是没什么回音,我们也没去催她,有结果了她自然会通知我们的。在这几天里,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些好事,让我们又风光了一把。
当时我们在1号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发现的那些躲过热感应器监事的魔奇拉被海因塞证明确实是可以变温的魔奇拉,这在动物学界引起了轰动,颠覆了人们往常的认知——如此高等的恒温动物里居然有可以变温的亚种!海因塞如实在研究报告里写入了儒馨和我的名字,并着重说明这是儒馨提出的猜想,还真是一位诚实的研究者,人品值得敬佩,这种特殊的魔奇拉被她命名为欣德魔奇拉,以纪念儒馨提出的最初设想。
海因塞的另一项研究是针对我们发现的特殊黑冰皮,我们当时发现了两处长得深入地下10尺的“特种”黑冰皮,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海因塞与斯塔尔巴夫共同发表了针对该新发现的研究报告,里面同样提到了我和儒馨两个人在发现该黑冰皮时的参与,可谓是忠诚地还原了该黑冰皮的发现过程。由于我们是非专业人士,这份研究报告我们也没兴趣细看全文,反正结论就是这些“变种”的黑冰皮因为变异,吸引了更多微生物,组合起来的共生组织比一般的黑冰皮有着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们可以耐更低的温度,可以忍受更少的光照,对于融冰现象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简而言之,它们相比于其他“同类”获得了更强的比较优势,在今后的生存竞争中将占据优势地位。其实按常理来推我们也能猜到是这么回事儿……埋得更深明显更有优势嘛!但我们没有猜到两者形态的不同是因为微生物群落不同而造成的,真是个复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