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500000013

第13章 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2)

5.高度的智力。领导者要指引整个组织前进和处理各种重大的事务,所以,必须有高度的智力才能胜任。巴纳德把智力放在领导者基本品质的最后,这是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反复强调的重视心理活动过程的必然表现。但放在最后,这并不意味着智力因素不重要,而是说首先要具备心理上的必要条件以后,再拥有高度的智力,才能做好领导。巴纳德的管理学方法论。巴纳德管理学的方法论,是以职工和组织的区别和联系为基础的。他认为,每一个职工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他们的行动往往受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个人的需要和情感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主观的、非逻辑的,和组织对他们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巴纳德用组织的“效力”和个人的“效率”将组织中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解决了这两者的不一致。他认为,个人参加组织进行协作,是为了实现那些他们单独做时实现不了的目标。如果协作是成功的,达到了组织的目标,这个协作系统就是有效力的。但效率则不同,它是指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由于协作是每个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目标而产生的,如果他们的个人动机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停止贡献力量或退出该组织,因为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组织是无效率的。在很多方面,巴纳德对组织中管理职能的观点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巴纳德的关于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观点仍然被广泛地采纳和应用。虽然巴纳德的著作比较深奥、抽象和晦涩,但是他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却处处闪耀着无法掩盖的光芒。很难想象,没有巴纳德的理论,管理文化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经典语录

一个协作系统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但个人只有在一定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之下同其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对于是否参加其协作系统(即组织)可以做出选择。他们的这种选择是以个人的目标、愿望、推动力为依据的。每一个正式的组织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当这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够实现。这时,这个协作系统是有“效力”的。反之,如果这个组织的目标没有实现,其协作系统一定存在毛病,行将崩溃或瓦解。所以,系统的“效力”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

经理人员必须规定组织的任务,阐明权力和责任的界限,并考虑到信息联结的正式手段和非正式手段。权威存在于组织之中。权威是存在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一种“秩序”,一种信息交流的对话系统。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指示得到执行,在执行人的身上就体现了权威的建立,违抗指示则说明他否定这种权威。据此,指示是否具有权威性,检验的标准是接受指示的人,而不是发布指示的经理人员。

管理巨匠观点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一本不易读懂但却非常引人入胜的书。这本书成为巴纳德的成名之作绝非偶然,因为这实际上是他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巴纳德非常重视组织的作用。他对组织下的定义是: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个定义适用于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巴纳德在这里指的是“正式的组织”。他认为通过对正式组织进行考察,可以达到三个基本目标:(1)在一个经常变动的环境中,通过对一个组织内部物质、生物、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复杂性的平衡来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2)检验必须适应的各种外部力量;(3)对管理和控制正式组织的各级经理人员的职能予以分折。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巴纳德在30年代末期提出的关于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组织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的思想是具有独创性的远见卓识。

巴纳德指出,一个协作系统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但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之下,同其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对于是否参加某一协作系统(即组织)可以做出选择。他们的这种选择是以个人的目标、愿望、推动力为依据的。这些就是“动机”。而组织则通过其影响和控制的职能来协调和改变个人的行为和动机。但是,这种协调和改变并不总是能够获得成功的,组织和个人的目标也不一定总是能够得到实现的。

由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效力”和“效率”这两条原则。他认为,每一个正式的组织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当这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够实现,这时,这个协作系统是有“效力”的。反之,如果这个组织的目标没有实现,其协作系统一定存在毛病,行将崩溃或瓦解。所以,系统的“效力”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至于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效率”则是个人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系统是无效率的,它就不可能是有效力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这样,巴纳德就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个理论被西方管理学者誉为管理科学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至今仍为许多人所吹捧。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任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据此,他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交通畅通的系统

为此,经理人员必须规定组织的任务,阐明权力和责任的界限,并考虑到信息联络的正式手段和非正式手段两个方面。非正式手段的信息交流可以提出和讨论问题,而不必作出决定和加重经理人员的工作,可以使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并强化符合组织目标的有利影响,所以有助于维持组织的运转。

2.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这主要包括,招募和选拔能最好地做出贡献并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以及采用巴纳德称之为“维持”的各种手段,如“士气”的维持,诱因的维持,监督、控制、检查、教育、训练等因素的维持,以此来维护协作系统的生命力。

3.规定组织的目标

除了前面的论述以外,巴纳德把决策和授权的职能也包括了进来。授权是一种决策,这种决策包括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两者在内。其结果是在协作系统内部对各种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加以安排,以使组织的成员知道他们怎样为所追求的目标做出贡献。至于决策本身则包括两个方面: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寻找能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战略因素;而综合则是认识到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各个要素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巴纳德认为,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和谐地综合起来。各级组织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每一个组织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生存。巴纳德详细论述了经理人员的权威问题。他强调指出,经理人员作为企业组织的领导核心,必须具有权威。什么是权威?他认为,权威存在于组织之中。换句话说,权威是存在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一种“秩序”,一种信息交流的对话系统。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指示得到了执行,在执行人的身上就体现了权威的建立,违抗指示则说明他否定这种权威。据此,指示是否具有权威性,检验的标准是接受指示的人,而不是发布指示的经理人员。一些人失败,因为他们不能在组织内部建立起这种体现权威的“秩序”。当多数人感到指示不利于或有悖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从而撤回他们的支持时,权威也就不存在了。巴纳德分析了个人承认指示的权威性并乐于接受指示所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他能够并真正理解指示;第二,在他做出接受指示的决定时,他相信该指示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第三,他认为指示同他的个人利益是不矛盾的;第四,他在体力上和精神上是胜任的。

巴纳德逐一作了如下阐述:

第一,无法被人理解的指示不可能具有权威性。例如,发布的指示语言晦涩,令人费解,或者只罗列一些空洞的原则,连发布指示的人自身都难以做到。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人对待指示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或是不予理睬,或是敷衍塞责,应付差使。许多情况在发布指示时预见不到,作为弥补,就需要在贯彻过程中做出补充和修正。组织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在于结合具体实际,保证指示的执行。

第二,如果执行人认为指示同组织的宗旨不相符合,指示也难以得到执行。最常见的例子是许多指示自相矛盾,使人无所适从,难以执行。对这类指示,聪明人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所有有经验的经理人员都懂得实际情况要求发布一项看来同组织宗旨不相符合的指示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出补救性的解释和说明,力求使得这种不相符合的情况显得并不存在。否则,这类指示很可能得不到执行,或执行得不好。

同类推荐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他叫陈其深

    他叫陈其深

    每个人的世界中总会出现一个人,那个人,会比爱自己更爱他。晏千的世界里,也有这么一个人,他叫陈其深。“你为什么爱我?”“因为你是陈其深。'“你什么爱我?”“因为你叫晏千。”
  • 女王的复仇:校草惨了

    女王的复仇:校草惨了

    时隔三年,复仇已经准备好了,她“爱”上当年那个负心汉。但这个爱只为复仇。她能在复仇之际认清自己的真命天子吗?
  • 以血安夏

    以血安夏

    “原来酒所带来的,不过是一刹的欢畅,许久的痛苦罢了。”“不,我决也不会再让你如此痛苦落泪了,相信我好吗?”他目光带着心痛,凝视于她,只觉她再也回不去当初了。“我再也无法相信你了,或许应说,错的并不是你,而是全世界?或许……错就错在我当年,居然有多么的爱你。”她笑了:“你就不怕我杀了你?”“若杀了我,你能够幸福,也不会后悔,那就杀吧。”他闭上双眸,沉默。她的泪浅浅划过她的脸颊。但愿来生,我们依然相爱……她是夏家千金,五年后华丽归来,成为众人的焦点,却不知她身份特殊,竟是染血樱灵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手组织的成员之一;他是洛家公子,五年前曾伤透她的心,直至最后,他却发现他早已沉沦于她的爱当中。
  • 乾坤游龙传

    乾坤游龙传

    《乾坤诀》是绝世奇宝,自三百年前“疾风剑”凌剑死后,就没人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见过的人都死了,《乾坤诀》也不见踪影,无数人苦苦寻找,仍一无所获。三百年后,《乾坤诀》重现世间,机缘巧合为云子潇所得,幸得高昌国阳紫烟舍命相救,才逃的性命,并隐居深山。在深山中,他无意中练成无人能参透的《乾坤诀》,却失足跌落深谷,性命堪舆,被沈婆婆所救。沈婆婆死后,云与明月谷主人月冰璇相依为命,日久生情,只是这段恋情却波折起伏,更因变故而阴阳相隔。唯有拥有强大的力量方能让月起死回生。云为救月,疯狂历练,提升自身力量,望早日救月……期间,云凭《乾坤奇功》的玄奥奇妙屡脱大难,不仅破碎虚空,修为之高更是震慑天界,可神秘人告诉他想要救月还是不够……
  • 你是我姐姐

    你是我姐姐

    他一直爱着她,却只能永远把这份爱深埋藏在心里,把她当作姐姐,亲姐姐来爱!
  • 宠爱攻势:唐小可的恋爱成长记

    宠爱攻势:唐小可的恋爱成长记

    一个真正优秀的和成熟的男人,都无一例外的尊重女人,尤其是自己的爱人!乔木尊重自己的爱人,更加宠爱自己的爱人,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优秀和成熟的男人!迷糊懵懂的唐小可在遇上睿智内敛的乔木的时候,一切都似乎已经超出了她能掌控的范围!
  • 废材逆天五少

    废材逆天五少

    她,前世21世纪的天之骄子,明艳动人;黑暗的王者,冷酷无情;家族里的天才宠儿,温暖纯真。然而惊才绝艳的她却死于亲情友情下。机缘,她穿越异世,灵魂附于当时闻名天下的废材??????蓝家“五少”。上世的背叛,这世的阴谋迫害,她冷心冷情。看她如何以废材崛起,站在万世之巅峰!
  •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下)

    涅槃传说之倾斜的天秤座(下)

    当“一夜百年天下惊,黑衣白发见清风”的清风伯爵遭遇“涅槃圣者”的时候,沉睡在他体内的另一个灵魂逐渐醒来。自战神复活的那一刻起,一个迷惘的神祗就踏上了漫长的追寻之路,于是,众神之战拉开了序幕,人类世界由此而改变。
  • 天降神妖

    天降神妖

    清纯的脸,乌黑的心,行走的丹药,八卦绯闻的中心。身为一只毫无存在感的小妖精,只想低调地吸吸灵气养养美男,怎么这么多人和她过不去呢?
  • 嗣子嫡妻

    嗣子嫡妻

    爹爹本事大脾气小不纳妾,娘亲温柔贤惠会驯夫,兄长过目不忘兼妹控,作为全家最受宠的那个,罗炜彤只负责活得幸福自在。本以为就这样幸福一生,谁知却在姻缘上出了大问题。磕磕绊绊,最后她嫁给声名狼藉的安昌侯世子。更惨的是,夫君还身怀狼子野心。最惨的是,渐渐她也被夫君给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