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厉公在位七年死,其弟妫林继位,是为陈庄公。陈庄公在位七年死,三弟妫臼继位,是为陈宣公。
陈宣公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诸侯会盟。与齐国、鲁国等强国的关系比较和睦。陈宣公有个宠姬生了个儿子名叫妫款,陈宣公想立他做继承人,于是就杀死了他的太子妫御寇。
因为陈完平时和妫御寇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妫御寇被杀之后,陈完害怕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就逃奔到和陈国关系较为友好的强国齐国。
齐桓公经过和陈完接触,发现他非常有修养非常懂礼节,对他很有好感,于是就想任命他为卿士,但陈完却推辞不受,他说:“我只是个寄居之客,侥幸免于劳役,这是国君您对我的恩惠啊,我还怎么敢居于高位呢?”齐桓公非常敬重陈完,没有勉强,于是任命他为工正,让他管理百工。齐国的大族国氏国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于是进行占卜,占卜的兆辞说:“这叫做雄凤雌凰,一同飞翔,相和而鸣,声音锵锵。妫姓的后代,将在姜姓的国家繁荣发展。他的子孙五代之后就会兴旺昌盛,官爵与正卿并列。八代以后,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了。”
陈完到齐国之后,把陈氏改为田完。田完死后,谥号为“敬仲”。因此,陈完又称之为“田完”、田敬仲、田敬仲完。田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公元前379年,他的九世孙田和取代姜氏自立为国君,开创田氏齐国。这是后话,后文讲述。
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盟主之后,真正使他威名远播、声望如日中天的,应该是帮助燕国抵抗山戎的进攻,大败山戎并消灭令支、孤竹两国的军事行动。
燕国是召公姬奭的封国。召公死后,下传九世,传位给了燕惠侯。燕惠侯在位期间,周王室发生“国人暴动”事件。燕惠侯死,其子燕僖侯继位。燕僖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刚刚封在郑地。燕僖侯在位三十六年死,其子燕顷侯继位。燕顷侯二十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燕顷侯在位二十四年死,其子燕哀侯继位。燕哀侯在位二年死,其子燕郑侯继位。燕郑侯在位三十六年死,其子燕穆侯继位。燕穆侯在位十八年死,其子燕宣侯继位。燕宣侯在位十三年死,其子燕桓侯继位。燕桓侯在位七年死,其子燕庄公即位。
燕庄公十二年之时,齐桓公始霸。
山戎是春秋时位于我国北方一支实力较强的少数民族,是北戎和早期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域主要在现今的河北省北部。
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进攻燕国,包围燕国国都。燕庄公无力抵抗,立即向邻国齐国求援。从道义上来说,齐桓公此时作为中原诸侯的盟主,按照盟约有救援燕国的义务;从战略上来说,如果燕国被山戎消灭,齐国就得直接面对山戎,齐国的北部边境就会失去安宁。经过权衡,齐桓公答应出兵救援燕国。在管仲的陪同下,齐桓公亲率大军讨伐山戎。山戎听说齐国大军即将前来,于是在抢掠了大量财物后撤军北还。齐军趁机北进,经过半年的艰苦征战,打败了山戎,消灭了依附于山戎的令支(今河北唐山市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一带)和孤竹(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一带)两个小国。
在征伐孤竹国的时候,齐国大军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转来转去找不到回路。眼看就要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管仲献计说:“我听说老马可以认得来时的路,不如从军中挑选几匹本地的马,让它们走在前面,或许可以把大军带出去。”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放开几匹本地的马,结果那几匹马溜溜达达,果然把大军带出了沙漠。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老马识途”的故事。
齐国大军在群山中行进,找不到水源,危急之间,隰朋建议说:“我听说有蚂蚁穴的地方,就一定有水源,蚂蚁夏天把穴建在凉爽的地方,冬天把穴建在温暖的地方,现在是冬天,如果在向阳的有蚂蚁穴的地方挖掘,一定能挖出水来。”士兵们依照隰朋的说法,在向阳的半山腰里有蚂蚁洞的地方挖掘,果然挖出了泉水,保证了大军的用水和稳定。
之后大军又开凿山路,但是进度比较缓慢,于是管仲教给军士们一首歌,让军士们边唱歌边凿土,不料将士们居然越干越有劲,山路很快被开凿了出来。齐桓公非常惊叹,就向管仲请教。管仲回答说:“这就叫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也就是说,如果你增加一个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那么这个人因为体力疲乏,精神状态都会因此而萎靡不振,反之,如果你先让一个人精神愉悦,然后再增强他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他就会因此而忘记疲乏,仍然保持健旺的精神。通过愉悦人的精神世界来挖掘人的潜能和动力,生在2600多年前的管仲居然就能如此深谙并熟练掌握人类心理深层这些微妙的元素,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看看上面这些,就会由衷地令人敬叹,见多识广博闻强记真是不得了,多一份知识,其实就是多了一项生存的技能,有时候,它能保证让你避免许多不利因素,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识强于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