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康在当了7年的傀儡之后郁郁而终,他的儿子姒相继位。姒相即位之后,由于年龄太小,因此被后羿赶出夏都。姒相在一些忠于夏朝的老臣们拥护下迁往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前去投靠同姓诸侯斟寻氏(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斟灌氏(今潍坊市寿光市)。姒相的力量虽然不强,但在他在位期间,仍然先后发动了对淮夷、风夷、黄夷等部落的征伐。姒相七年的时候,于夷前来朝见,臣服于夏国。
后羿赶走姒相之后,自己称王,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后羿代夏”。
但是后羿并没有从太康那里汲取教训,他也犯了和太康同样的错误,仗着自己是神箭手,也是不修政事、不恤百姓,而是沉溺于田猎之中。最初,后羿手下也有好几个贤臣,他们分别是武罗、伯姻、熊髡、尨圉,但后羿却渐渐疏远了他们,而是非常信任家臣寒浞,并任命他为相,把政务交给他去处理。
寒浞本是伯明氏(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一带)的儿子,他从小就因花言巧语挑拨离间而名声不好,以致于最后被父母驱逐。被赶出家门的寒浞无处可去,他见后羿夺取了夏国的政权,于是就前来投奔后羿,被后羿收留。寒浞知道自己名声不好,投到后羿门下之后,一方面小心谨慎地对待周边的人,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取悦后羿,骗取后羿的信任。寒浞的诈伪成功地蒙蔽了后羿,并得到了后羿十足的器重和信任。从此后羿更加放心地出外游猎,而把政事全部交付给寒浞。
后羿的昏聩给了寒浞以可乘之机,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网罗亲信,独断朝纲,罢免后羿的贤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并收买了后羿的全部家众。通过这些手段,寒浞竟然获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这样,朝政大权便牢牢地掌握在了寒浞的手里。后羿当政8年之时,寒浞联合后羿的家奴,在桃梧这个地方杀死了后羿,并烹煮了他,把他做成肉饼,加入了剧毒,命令后羿的儿子吃下去,允诺只要他吃了,就可以不杀他。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并且吃下父亲的肉,怎么能忍心?所以后羿的儿子拒绝了寒浞,寒浞于是把他杀死在穷门(指国门)。
寒浞杀死后羿之后,自立为王。他承袭了后羿有穷国的称号,继承了后羿的家产并娶了后羿的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奡(又叫浇,音傲)、豷(音戏)。寒奡长大以后,非常勇武,力气大得可以把泊在岸边的舟船推入水中,他善于水战,常常率领水军作战。寒浞想到被后羿赶走的夏帝相还在商丘,觉得只要姒相还活着,夏后氏就有复兴的可能,就会对他的统治形成威胁,于是他决定杀死姒相,消灭夏后氏。寒浞于是派寒奡率领军队,先后攻打姒相栖身的两个部落斟寻氏、斟灌氏并打败了他们,杀死了偏安一隅28年的姒相。至此,夏朝在名义上已经灭亡了,寒浞也完全地放心了,于是他分封自己的两个儿子,封寒奡到过邑(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西北),封寒豷到戈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和新郑市之间)。
但上天似乎并不想这么快就灭绝夏后氏,因为姒相虽然死了,但他的妻子后缗却怀有一个遗腹子,为夏后氏留下了复仇的种子。在寒奡率领军队攻打姒相的时候,后缗悄悄地通过一个墙洞逃出了城,然后跑到了娘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市南)那里躲了起来,并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里长大,成年后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不料消息泄露,被寒浞知道了。寒浞大惊失色,于是立即派儿子寒奡带人前往有仍国搜捕。少康闻讯之后,赶快逃往帝舜的后裔有虞氏(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那里躲避。
在有虞国,国王虞思见少康聪明英武,于是任命他为庖正(掌管饮食之官),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把他招为女婿。虞思还把一座名叫伦邑(今商丘市虞城县东)的城池赏赐给他,并赐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少康时刻不忘杀父之仇和亡国之耻,他刻苦修文习武,广交天下勇士,广纳良士贤臣,为复国积极地积蓄力量。
当初,夏朝的老臣伯靡在后羿驱逐姒相之后,事奉后羿。寒浞杀死后羿之后,伯靡逃亡到了有鬲国(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西北)。当姒相留下遗腹子的消息传到伯靡耳中时,对夏国的忠诚使伯靡顿生光复夏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于是他暗中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寻氏族人,然后带领他们前往有虞国投奔少康。
少康对这些老臣和同姓族人的支持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共同组成了一支复仇的军队。当然,当时寒浞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他占据着原来夏朝的都城,拥有强大的军队,并且他的治国才能远胜太康和后羿,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击败的。为了打败寒浞,少康充分运筹,甚至运用了诡诈手段。他派一个名叫汝艾的将领前往寒奡那里做间谍,成功取得了寒奡的信任,寒浞一方的情报,因此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少康那里。汝艾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间谍。
少康复国的军事行动,至少准备了有二三十年。当机会趋于成熟之时,寒浞已经当了57年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