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渐远,山外山,乘舟去天南。
船只离岸,楚云荒站在船尾,青衣斗笠,斜背着长剑。小渔船顺着流水飘飘,两岸的花草树木向后退去,楚云荒看着生活了十三年的洞府离自己越来越远。
楚云荒心里涌起一种孤独落寞的情感,想着短短三年,师傅失踪亦或已经死去。同门的兄弟远走他乡,十三年前的骨肉分离,而今的离别,未知的前程,种种都在聚拢,涌上心头!
可是一切该从何处开始,去何处寻找,楚云荒也是茫然。
何不回家乡一趟,回到那遗弃之地,看看陷落被屠的云岩城,顺着当年逃难的踪迹去寻找,或许能找到些什么!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楚云荒不再做多想,毅然决然的进了船舱。
船只转过岸边的一个矮山头,山头上有一个风格雅致的凉亭,亭中有青梅煮酒。背对着松竹观的位置上坐着一个老者,道衣白发,翘指拈杯轻啜。
看着楚云荒乘坐的船只离开了镜月湖,乘流而下。道衣老者转过头来看着镜月湖洞府的方向诡异的一笑,霍然是墨明道长。
......!
又是一天的黎明,早睡的楚云荒醒了。和衣躺在船舱里面,细细的听着划过船底的流水,岸边的鸡鸣狗叫之声。
连绵的青微山一脉到此处,也算是到了尽头。山脉尽头的脚下有一个白葫镇,因镇外葫芦状的河道而名。
楚云荒在此处告别了渔船,转到了一条货船上。行程渐远,数日之后到了一处口岸,再往前面走就是白石峡了。立夏之后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幸好江上还有些微风鼓荡,撑船的船夫不至于太辛苦。
越是往南走,两岸连山的风景就越是瑰丽多姿。奇峰秀岳,尽是精巧,细微之处多显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白石峡两岸的石壁上多是镌刻着巨大的神佛之象,石壁的雕刻连绵数十里。神像雕刻在岁月时光的侵蚀之下尽管有些模糊不清,但是依然透着沧桑肃穆,让人高山仰止。
几天之后,货船把楚云荒送到白石峡尽头的石工渡,再往前去就是水流湍急,奔腾咆哮的大江了。楚云荒索性从此处下了船,登岸去走旱路。
这石工渡乃是白石峡边上的一个石工镇修建的渡口,此处出产的石雕天下闻名。往昔的时候,骆驿不绝的船只马车来往,把石工镇出产石雕运往天下各处。可惜现今的时候,人就少了许多,多了些荒凉。
石工镇不仅有水路,还有一条陆路。陆路直通北方的宿霂城,宿霂城的这条陆路自古就是云国南北沟通的运输要道,南北经济交流的枢纽。楚云荒上岸之后找了一个茶棚,休息一会儿。对照着师傅留下的游记所记载,知道此处乃是重镇,必有军团把守!
楚云荒默默的坐着,吃着茶水听着各色人物的闲谈。楚云荒虽然跟着师傅在深山洞府修炼,只是偷得浮生避世,远离尘嚣。
人若在世,那里能避得开这纷纷扰扰,从红尘中来,终究的归往红尘中去了。十多年的时候,楚云荒成长的心智也不在幼稚,对于尘世有自己的认知。虽然楚云荒这见识还甚是浅薄,但终究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随意被他人左右!
个把时辰之后,楚云荒扔下茶钱,自顾自的去了。随意在镇上浏览了些,没有中意的事物。漫步街头的楚云荒,听的前方人群熙熙攘攘的吵闹声,便跟随这往前去了。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那些不经意遇着、听着、见者又或是亲自经历的事情,若是真的撼动了你的心灵,改变你的认知,这些经历就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人群熙熙攘攘的在镇子里的一块告示牌前面吵吵闹闹,说是告示牌其实是一块石壁。这块石壁雕工细腻,但是大气磅礴。经历了风雨的磨砺,然细辩之下,雕纹纵横之间,云龙隐现。就此一处就足以显现石工镇的不凡,难怪能以石雕名闻天下。
告示上贴着的大红纸上,墨迹尚未干透,墨气淋漓!已经有识字儿的人显弄文化,念出告示上面的内容。楚云荒仔细看了下,大概明白了。
是军队出征,这次出征的队伍将在三日后路过此处,赶赴又一处战场。此次出征的热血男儿不知还有几人回到家乡。多数是马革裹尸,魂断他乡。因此家中若有子弟参与此次出征者,可趁此次告慰,此处去了便是生离死别!
楚云荒有些沉默了,这一场战争打了十多年了么?面对着不同的种族的侵略,要不是领近各国的援助,云国早就垮了吧。楚云荒决定在此处多做停留,便在此处找了一个客栈住下,静待三天!
这天,天刚亮起来没有多久,楚云荒就起来了,和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一起静静的等在路边。日上三竿的时候,白石峡东北方向的外面就传来了隆隆的脚步声,无数双脚踏在地上的声音。
那个方向扬起了高高的烟尘,久久的不曾落下。一直到日上中天的时候,那边才安静下来,想来是在此处安营扎寨了。
随着人流走向那边安营扎寨的军队,箪食壶浆的百姓靠近军营的时候,并没有被挡下,只是安排了下顺序进入。否则这样进去会造成骚乱,送来的东西,若是有名姓者让其自来领取,若只是慰问,这些东西就统一收下。无所谓矫情,他们此去就是为了身后国土内的这些父老乡亲和黎民百姓,十死无生的时候,这些东西只能聊表寸心。
熙熙攘攘的营寨,一直到第三天的黎明才安静下来,军士们纷纷送别亲人。慰问结束之后,军队开拔了。来送别的人群,爆发出的哭声此起彼伏。
明知必死的前景,将士们不是谁都能坦然面对!回头看看人海,那里有苍老的父母,有幼小的兄弟姐妹,有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姑娘。并不是人人都能这般坦然,也有将士把头扭在一边,掩面暗自抽泣。
但是擦干了眼泪,所有的年轻的面容上,呈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神情。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世间因果轮回转动,神明在世间生灵命运的棋盘上落子,这种对生灵命运的把控和支配,在神灵的心中,什么叫仁慈。
没有什么能阻挡将士们赶往南方前线的决心,风声渐落,只留下了这古道上征人血泪扬起来的烟尘,久久不曾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