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醒……你醒来……爷……”流光拼命的摇晃着丹太子。
“流光,你……别……”离楚怕流光把丹太子晃散了骨。
丹太子的手指动了下。
接着是一声咳嗽。
居然真把丹太子晃醒了。
“爷,你醒了,爷醒了……”流光喜极而泣。
丹太子迷茫的看着大家:“我们是不是都死了?”
“没有,我们都活着。”离楚大声道,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欣喜。
“不,不可能,我听到流光说话了。”丹太子闭上眼,“我不是死了,就是在做梦。”
“爷,我们活着,我们都活着。”流光扑过来,满脸泪痕。
“流光,会说话。”丹太子睁开眼看向离楚。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小混蛋把我们骗得好苦,这笔账我们以后再算,爷……没事吧!”离楚的眼圈红了。
离楚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也会哭的。
他的生命中也有叫着眼泪的东西。
他的存在不是一个冷血的杀手,还是一个有情的男人。
“流光,为什么?”丹太子坐起,问。
“师父说,你会是大齐的王,我要一辈子守着你,我不会说话,能更好的做一个护卫。”流光长时间不说话了,说的有点慢。
“流光,是我害了你。”丹太子哑然。心中充满酸涩。离殇牺牲幸福保护他,流光为了他十多年不开口,君墨鞍前马后,而他没有守护好齐国,让齐国风雨飘摇;没有守护好瑶琴,让瑶琴担惊受苦;没有守护好太子府的人,让太子府的人流离失所。丹太子觉得自己愧对离殇,愧对流光,愧对太子府一干府众,死后,更无颜去见丹朱。
“我愿意的。”流光朗声道。
“爷,你也害了我,我本是林中鸟想飞哪儿就飞哪儿,现在变成家养的雀儿,哪里也不想去,就想看着爷,”离楚道,“我也愿意的。”
黛荷公主也想说“你也害了,我是愿意”的,但现在她没资格,也没立场,哥哥夺人妻,自己所奉的命令不过是把丹太子当颗棋子,让这天下变得更乱的任务,救助丹太子也只是一场阴谋。
“快,开个方子,给爷抓药去。”离楚抓过王太医道。
“不用,我们要赶路。我们要赶回齐国去。”丹太子断然拒绝。
“爷,你行吗?”离楚关心问。
“我行,我一定行。既然我能醒,便能活。”丹太子站起,看看大家,心中悲苦,别的人都在,只是少了瑶琴。
是自己抛下了瑶琴。
瑶琴,我要走了,回到齐国去,如果上天眷顾我们,我们终有机会再见面;如果上天摈弃我们,奈何桥,我不沾孟婆汤;忘川河,受尽十年蚀魂腐骨苦,带着来世的记忆,等待着再一次与你相逢。
上天从来没有眷顾过他们。相遇时,她是他的嫂子;相爱时,太子悼横刀夺爱。
瑶琴,来生再叙前缘,可好?
“爷……”流光刚要说。离楚打了流光一下,流光住了嘴。
离楚知道,爷不提,是因为太痛。
魏国最怕秦国,黛荷公主就算懦弱,他们也会奉之如神,有了黛荷公主的掩护,丹太子会顺利的到达齐国。
在魏国边境,公子羽派人送来了一百万两银票。
公子羽一直知道丹太子来魏国,他不敢见。
公子羽投靠太子悼,凭着和太子悼的交情,公子羽在魏国生活的有滋有味,举足轻重,仅次于信陵君的存在。他不想因为丹太子而失去所有。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何况丹太子对公子羽也多是利用。
给人二分情,别妄想要十分心。
丹太子最关心的是齐国,不知道齐国现在是什么样子?
丹太子渴望回到齐国,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齐国,但他非常害怕看到齐国现在的样子。
齐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强的敌兵将帅阵容。
秦将白起。
战国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白起是做得最出色的一个,他每战必胜,胜则尽杀降卒。
白起之所以好杀人倒不是因为他天性嗜杀残忍,而是因为他是秦国的将军。在战国七雄中,秦国被称为“虎狼之邦”,原因就是因为秦国的将领们凶狠残忍得如虎似狼。秦国特别奖励军功,而军功又以砍头的多少来决定,这就直接致使秦国的各级将领无不以杀人为快。
又名公孙起,绰号“人屠”。
与白起相遇,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死,白起活。
只要他国军队和他相遇,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完胜。斩杀十万人。
秦昭襄王十四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白起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白起在和韩魏联军对战的时候,率领将士,改变以往的行军策略,采用小部队吸引敌人,主力军再包抄的策略,最终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得到火箭式提升,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斩杀十五万人,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完胜。斩杀八万人。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完胜。斩杀五万人。
纵观白起一生,共斩杀130万人,比其他秦将斩杀人数的总和还要多。一将功成万骨枯,搁白起身上,还是谦虚了。
白起一生,从没败绩。其时是白起37年征战生涯中的黄金时期。
赵将廉颇。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五国攻齐,让廉颇脱颖而出,万千齐国百姓的鲜血,造就廉颇的青史留名。
韩将暴鸢
暴鸢与齐国将领匡章、魏国将领公孙喜共同攻打楚国的方城,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将领唐昧。
魏将晋鄙。
信陵君称之为“晋鄙嚄唶宿将”,意为“勇悍的久经沙场老将”。
主帅乐毅。
五国攻齐成就了二个人,一个是乐毅,一个便是田单。
乐毅,齐闵王瞧不起的将军,人家五国皆看中,秦昭襄王亲自推荐,乐毅会踏着齐闵王的江山,齐闵王的功业,齐闵王尸体,一站成名,名扬四海,威震天下。
乐毅率领五国军队,越过灵丘,像潮水一样,以万夫不挡之势涌入齐国。
天空的飞鸟以为天敌来临,纷纷飞起,此地危险,赶紧逃离,寻找新的栖身之地。
乐毅率领燕国精锐为中路军,四国从二翼包抄,兵分五路,向齐军杀过来。既有大兵压境的强大气势,又可以相互照应,互相支援。
白起初以不屑的目光瞧着乐毅,他白起伊阙之战砍下韩魏二十四万联军头颅,一战成名时,这个家伙毛都没长齐,凭什么指挥自己;这个所谓的统帅,没有一寸功绩,凭什么获得大秦王的亲睐?
营帐之内,白起挑眉戏看乐毅,跟老祖宗看不肖儿孙似的。
待到乐毅说自己的战略部署时,白起什么话也没说。长时候保持为老不尊的姿势。耳朵却是竖得直直的。
后生可畏!这个小辈不是小虾米。
不知不觉中,白起正襟危坐。
乐毅讲完,征求大家意见时,白起无话可说。
沉默就是认可。
常胜将军白起都不说话,别人有什么好说的。
在白起面前,大家都矮几寸。
何况乐毅部署,步步为营,没有什么缺点可供大家挑剔。
战斗的号角没有一点异议的吹响了。
五国联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涌入齐国。
这是白起的人生历程中打得最不认真的仗,临来时,秦昭襄王送行时拍了拍白起的肩笑笑:“大良造是个聪明人,寡人为何要联合五国灭齐,无需寡人言明。”
白起指了指秦昭襄王面前的天下地图:“齐国离秦国有些远。”
秦昭襄王眼眸含笑:“被天下怕也有坏处,寡人若不积极,他国便不敢轻举妄动。天下不乱,寡人不喜。”
“臣,明白。”白起稽首,“齐国挨揍是秦国最乐见的事情。齐国灭得太快,也非大王乐见。”
秦昭襄王笑了又笑:“搅乱一池清水,鱼儿才能翻出水面,暂留齐国这只鱼,让他助寡人搅水,寡人最喜远交近攻。齐国远了些,燕国也远了些。若燕吃了齐,便没有寡人的好处。二虎共斗,斗得越久,于寡人好处越多。大良造,你可明白。”
“大王,请放心。臣擅长征伐四方,也擅于权谋争斗。”
“寡人从来不曾看低你。”秦昭襄王笑意汹涌,“你也从来不曾让寡人失望过。”
白起这仗打得并不凶猛。
吃饱喝够,精神养足,才动手。推进的极其慢。大有“小的们,你们上,我压后”之意。
但白起“人屠”名声在外,也不好对不起世人给他的绰号。
凡与他相遇的齐人,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头必须留下,其他的可以自己带走,如果能带走的话。
落入白起这一路,必死无疑。
齐国士兵都知道白起在这儿,没人敢来,可是逃难的百姓不知道。
白起的士兵收获颇丰,而且杀得极其容易。
扔在军营里,用来记军功的人头不计其数。
浓浓的血腥味弥漫了大齐的天空。
秦兵兴高采烈的计算着多少人头可以得多少银子,折算什么军功。
每一颗人头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一族人的痛苦。
他们没有时间去想。
也不屑。
在这乱世,我不杀你,你就杀我。
战争来临时,仁慈是最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白起更不知道,仁慈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