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司马迁正在摇头晃脑地背诵诗经,司马倩儿在一旁不停点头,觉得他形容得自己很不错。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司马倩儿也不知道想起了谁,面色绯红。
此时,姐弟俩正坐在回夏阳的马车上,离家一月之久,如今终于得空回去看看了。
“姐姐可知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事?”
“什么事?”
“哈哈,竟然也有姐姐不知道的事。我来给你讲讲啊。”
“洗鼻恭闻。”
“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司马相如、卓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
“真是个唯美的爱情故事。”
“还有呢。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原来,这世上的男人,竟都是负心郎!”
“也不一定哦,姐姐。司马相如读了卓文君这篇《白头吟》,竟然浪子回头了。勤勤恳恳,回心转意。如今在朝中担任郎官,厉害的很呢!”
“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
“我师傅啊,孔安国。对了,他还邀请你,等从夏阳回来后,一同饮酒作赋呢!”
“我不想见孔安国,反而,我很想看看卓文君是个怎样的女子。”
租来的老马早已轻车熟路,明明没用上一上午,可司马迁和司马倩儿还是觉得如此漫长。马车刚走过芦苇荡,他们就看见母亲正翘首站在那里,两人的泪水夺眶而出。
司马谈因公事没有回来,却给了杨氏书信一封,里面讲了他的计划与安排,并捎带了些钱财回来,叮嘱她买一匹好马,方便姐弟俩来往夏阳长安之间。
母亲早就备好了饭食,姐弟俩一下马,就吃上了熟悉的饭。相对于往常来说,这样的饭食司空见惯,可对此刻的姐弟二人,却是千金不换的味道。
一定常回来。司马迁暗暗下决心。从此以后,司马迁也开始往返于夏阳与长安,半耕半读了。
其实,夏阳的耕种生活更是给司马迁提供了无数的素材。比如村口的老槐树下,耕作回来的农人们往往会聚集在那里,点燃艾草,手摇蒲扇,讲一些奇人异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些蹲坐在槐树下的乡亲们都变成了司马迁的老师,他们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激起了年少的他对历史最单纯的向往。
千百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呢?黄帝究竟是个怎样大人呢?
可最让人讶异的是,司马倩儿竟然真的见到了卓文君。
见到她,还是托了吴宝宝,那个让她厌烦透顶的人。在一场吴宝宝不请自来的酒宴中,司马倩儿无意中说起对卓文君的仰慕,吴宝宝突然说道,司马相如我熟啊!
第二天,司马倩儿就见到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听司马倩儿说起她的来意,哈哈大笑起来。他意味深长的看了吴宝宝一眼,就带着司马倩儿去见了卓文君。
卓文君此时已经鬓有青白,眉宇间却依稀有那绝世的影子。听司马倩儿说起她的来意,卓文君又笑了一遍。
卓文君已经不好看了,然而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优雅,让观者如沐春风。吴宝宝和司马相如早早就告辞了,司马倩儿来之前就告知了父亲,她在卓文君处住了下来。
在这里,卓文君教给了她一声受用的道理:只有独立的女人,才会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