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300000008

第8章 忠义千秋,武圣关羽的痛(2)

但是《三国志》中,从来没有说过关羽和黄忠有过这样的“不打不相识”,而黄忠归顺刘备后不久,就跟着刘备入川了。而关羽被留在了荆州北据曹操,南防孙权,他没有机会看到黄老将军平蜀、定汉中,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功绩。

一向信奉着眼见为实的关羽,听说黄汉升跟自己是平级待遇,便要跟刘备耍一次脾气,他扬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个前将军自己不当了。

刘备自然知道自己兄弟的脾气,他让费诗给关羽带来了两件东西和一句话。

东西是符节和黄钺,这两件东西都是皇权的象征,它们的作用跟后世戏剧里包公手里拿着的尚方宝剑差不多。这代表着关羽在刘备的心中不只是一位将军,更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

费诗更是告诉关羽:“当年高祖刘邦虽然封了韩信,但是最为依赖的不还是跟他一起起家的沛县萧何、曹参这些人吗?将军和主公才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啊!”(《三国志》:“譬尤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关羽听后哈哈大笑,便不再提及此事。

这件事被很多后世的史学家们无限地放大了,称关羽气量狭小、心高气傲、目中无人,更有甚者称这就是关羽最后穷途末路败走麦城的真因。

但是就我看来,这无非是关羽一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人都会有嫉妒、羡慕的心理,谁都不会例外!不信大家可以检讨一下自己!

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只不过是小弟弟看到了自己的大哥在跟别人称兄道弟,心中难免有种失落感而向哥哥撒娇罢了。

其实在关羽的心中,根本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考虑封谁做将军这样的事,自始至终他的心中只装着一个人,一件事。

人是刘备,那件事当然是帮刘备统一天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刘备根本没有封关羽做前将军,关羽会怎么样?难道关羽会不跟着刘备干了,再跑到曹操那边去吗?这当然不可能!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悲欢离合,关羽其实早就把这些封赏看得很轻了,他面对大好形势,只有一个心思,就是帮助刘备快速夺取天下。

就在这一年,关羽组织著名的北伐。这次北伐我没有查到任何资料说是刘备下令让关羽干的。我只能这么理解,关羽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自行发动了这次与西线战事遥相呼应的战事。

这是什么?还是信任,刘备完全信任关羽,把荆州的所有军事大权,全部交给了关羽。生杀予夺,外交政令,进攻防守都由关羽一个人说了算。

比起后世那些要按照皇帝给的阵图打仗的将军们来说,无疑关羽是幸福的。面对刘备的信任,关羽时时刻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拿什么报答你,我的大哥!

襄阳和樊城,是关羽的攻击目标!

襄阳这地方,只要是看过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读者都会对这座城池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郭靖和黄蓉的后半辈子都在这里镇守,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历史上襄阳城确实是一座超级坚固的城池,城墙又高又厚,镇守襄阳的平狄将军吕常更是一名著名的守城将军。

在这里要提一下,关羽绝对不是一个像外界传言一样,自负到了没有智商这种地步。他没有把自己的攻击目标选择在一旦拿下就会青史标名的历史名城襄阳上,而是把进攻的重心放在了与襄阳一水相隔的樊城上。

这充分说明关羽不只是武艺好,还很有战略眼光,因为樊城在汉水北岸,如果拿下樊城,就可以切断襄阳守军的后路,让襄阳彻底变成一座孤城,再也没有援兵可救。那样的话,襄阳就会不战自降!

但是,樊城的守将曹仁,可没有因为关羽的名声望风而逃。

曹仁,字子孝,他是曹操的堂弟,由于《三国演义》的干扰,让这位名将黯然失色。其实曹仁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杰出将领。曹操经历的每一场重要的战役都有他的身影,无论是官渡、荆州他都在最前线。无论面对的是周瑜、马超这样的对手,他都从不胆怯,从容应对。

曹仁知道,这次的对手不同了,他要面对的是三国第一名将关羽。他不敢怠慢,让刚刚投降曹操的原马超部将庞德驻守在了城外,并且把自己守军派到了襄阳一部分。两座坚城,外加庞德的大营,形成了一个铁三角。而且这时汝南太守满宠也带着本部兵马前来驰援,防守的态势一度十分有利。

但是,襄樊阵地上的曹军名将们还是低估了关羽的实力。

两军交战的时日不多,在将领、士兵的人数上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关羽却在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曹仁本不想在这时候向曹操求救,因为曹丞相这时真的很郁闷。刚刚在定军山失去了自己的族弟夏侯渊不说,还在汉中被刘备击退。刚刚退回长安的曹操现在的心情一个字就可以形容,烦!

而襄阳一线战事吃紧,让曹仁越来越感到心惊!他第一次感到了在战场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即便是赤壁之战都未曾有过。曹军在官渡之战后,第一次被人主动攻击,而且还不给你一点喘息的机会,让你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曹仁在想,当年的周瑜怎么样,在荆州还不是被自己打了个屁滚尿流。但是关羽不是周瑜,曹仁想破了脑袋都无法理解,关羽,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他当初可以抛弃高官厚禄,跟着刘备到处逃窜而没有怨言,他这时还是为了刘备,几近搏命似的进攻樊城,片刻也不停歇。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

这个问题挺深,很有人性哲学的深度,但是这是战场,曹仁可以继续思考问题,但是战场上的战局确是刻不容缓了。曹仁没有办法,即便曹操再烦,也要向他求救了。

曹操接到了曹仁的书信,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不到情况万分危及的时候是不会跟自己求援的,曹操意识到襄樊的形势可能比曹仁这封救援书中描述的还要凶险百倍。但是摆在曹操面前的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汉中大战,刘备大获全胜,曹操不仅损兵折将,就连自己的门牙都被黄忠给射掉了。这个时候,不仅军队需要休整,他自己何尝不需要静养休息?

但襄樊不能不救!

此时,曹操想到了左将军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人(今山东泰安南),实际上于禁和关羽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简单总结一下,首先,关羽最早跟随刘备,而于禁在曹操还在兖州时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他们两个人都是属于各自政权的元老人物。

第二,关羽是刘备“五虎”上将之首,而于禁和乐进、张辽、张郃、徐晃并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而且他的名望超过了后边几位。

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于禁在曹营将领中的人气指数上被排在了张辽、张郃、徐晃等名将之后,如果前三位是五星上将的话,于禁只能算是四星。但是,历史上排位却不是这么回事,他被曹操授予为左将军时,张辽、张郃、徐晃跟赵云相似都还是杂牌将军(左将军乐进当时已死)。

第三,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可以说于禁也是当时曹操最为信任的武将,他也被曹操授予了“假节钺”的待遇。

同样的待遇,几乎相同的人生轨迹,也就是说于禁有可能成为曹军里的关羽,但是,历史却跟这位名将开了一个玩笑,他跟关羽虽然在结局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让他和一位忠义之士的形象失之交臂,而变成了一个淡漠在历史烟云中的悲情人物。

曹操亲自把最后的预备役部队——七军,交到了于禁的手中。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当于禁看着这支部队出发时,脸上充满了复杂的表情,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三国第一名将关羽,胜则青史留名,败则遗臭万年!

但是,于禁没有想到,这败来的也太快了,准确地说他连关羽的面都还没见到,就败了!就像是玩CS游戏,还没见到敌人就被几颗炸弹硬生生地给炸死了。

八月,于禁刚刚扎好了大营,天公就开始下雨,想打仗也打不了,于禁只好等,等天晴了就去跟关羽决一死战,但是他左等右等,等来的不是关羽,而是一场大洪水。

洪水来得太急了,营地立即被冲成了一片汪洋,士兵被冲走了不计其数。而于禁领着部分官兵,往山丘上冲。站在山坡上,于禁这才意识到,汉水决堤了。

至于这场洪水有多大,《三国志·庞德传》记载“平地五六丈”,相当于今天十米多高。后来曹丕分析于禁战败的原因时说,是洪水突入袭来所致,所以不能埋怨于禁。

但是,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场雨完全是有组织、有预谋,由关羽一手导演的军事打击,并非只是单纯的灾害。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洪水发生后不久,关羽带着船队去“巡视”于禁大营了。虽然关羽曾经长期负责荆州水师。但是他不可能在陆地上打仗还带着众多的战船,那时又没有皮划艇这种轻便的船艇装备,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关羽提前就预备或打造好了这些战船,为的就是现在这种局面。

关羽站在战船之上,得意洋洋,结束了!襄樊之战结束了,不仅于禁的七军被淹,大将庞德的城前阵地也失守了。襄阳和樊城彻底变为了一座孤城,没有任何的游击力量可以给关羽造成威胁了。况且两座城池都泡在水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城墙就会被泡塌了!

曹军的两员大将,同时看着战船上的关羽,他们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生或死,投降或死节。

有很多人会说,投降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但是,我认为投降不应该是军人应该选择的方式。如果你看过刘猛的小说《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你就会知道,属于中国军人的大义就是在任何时候,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国家、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军人就应该时刻准备着牺牲,这是一种忠义的信仰。

庞德就是这么做的,他曾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用弓箭射伤了已经略显老迈的关羽,前边说过关羽是个认死理的人,他只承认有真本事的人。庞德这样的人物他佩服。

而庞德曾经是马超的部将,自己跟当年在曹营中的关羽一样,在曹营中已经做到了自己该做的,而这时投降关羽,去和马超再续前缘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投降对于庞德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当年在汉中找不到马超了,才会降了曹操。到了曹操的阵营中,曹操竟然给他了一个“立义将军”的封号。

义这个字在庞德的心中很重,他对这个字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不能像吕布那样做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率先斩杀了劝自己投降的部将,然后率众继续抵抗。

但是,绝境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有着像庞德那样的觉悟。庞德边打边退,但身边的忠义勇士却越来越少,他们大多数放下了武器。据史料记载,关羽此役送到后方俘虏超过了三万多人。

当庞德坐着一条小船,向樊城的方向行进时,关羽的大船队来了,庞德仍旧力战,最终落水被俘。其实即便庞德到达樊城,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曹仁不会打开城门的,因为洪水太大了,他打开了城门就意味着洪水会冲进城中。

庞德被捕了,关羽敬重这条好汉,不计前嫌劝他投降。但,庞德也很坚决,只求一死。

关羽在想,如果站在对面的是自己,他会有怎样的选择呢?会和庞德一样的,这就是忠义!大义凛然!站在关羽对面的庞德恐怕也在想,不能在这个被曹操称为义士的关羽面前丢份!只有死才能成全曹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两个惺惺相惜的人就这样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关羽成全了庞德的名声,成全了他的忠义。

但于禁呢?那个和曹操有着三十年感情的于禁,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忠义在他的眼里和自己的生命相比显得渺小了很多。

忠义这个词在他那里不过是一种写在书上的道德符号,而并非是深入在心中的标尺。

于禁并没有被列入刘备的将军阵营中,谁会重用这种背信弃义的人呢,况且曹操对他委实不薄!

他被关押在江陵,后来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曹丕的年号,公元221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曹丕泪流满面。

但愧疚弥补不了他的不义之举,曹丕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他却预先在陵中画有于禁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而死的图画。于禁见到后,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忠诚和公义自在人心,人在生死关头选择了义有时是短暂的痛苦,但比起不义之人日后的身心折磨来说不知道要痛快多少倍。

忠义只在人们的心中,无论在何时,都有忠义的存在,这种忠义不仅存在于庞德身上,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关羽的人生到达了最高点。

当时的形势是这个样子的,襄樊彻底变成了两座孤城,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人造反,远在邺城的魏讽也准备发动一场叛乱,里应外合,形势一片大好。

曹操更烦了,他真的没有想到跟随自己这么多年的于禁竟然会变节!他同时也感慨原来自己的阵营中也有跟关羽一样的义士,他马上封了庞德的两个儿子做了列侯。

同类推荐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异术狂少

    异术狂少

    一个高中的学生,得不到心目中女神的芳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老人那里得到一本古书,从此大逆转,波霸的开放少女,冷艳的大小姐,心目中的女神蜂拥而来,一人闯荡层层难关,重振雄风....更多精彩,尽在异术狂少
  • 综漫之纠错者

    综漫之纠错者

    最近,一种游戏在诸神之间传开,由于诸神的无聊及懒惰,他们将烂摊子统统甩给专门制作出来的生物身上它们有一个略中二的名称--------纠错者,。而主角就是其中的一个为诸神收拾烂摊子的纠错者。
  • TFBOYS源来轻染尘

    TFBOYS源来轻染尘

    她们殊不知,在转身离开的同时,他们落泪了;他们的狠心离去,是否是因为误会?没有信任的爱情,能持续多久?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信任吗?多想回到从前啊!——尹夏沫,蓝凝凝,安冰夏她们殊不知,在转身离开的同时,他们落泪了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丫头快跑,师傅发疯了

    丫头快跑,师傅发疯了

    有没有搞错,她只是上个班就被砍了,最重要的是……她狗血的穿越了……好吧,自己的三观全被颠覆了,说好的科学呢?她从一个农家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代名医,可惜……人生不易,太多的未知让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师父宠她,可是后来呢……想到最后的一切,她唯一的感慨也就是……但愿来生,他们不再相见而已。师父,你我曾经的一切,都随着时光消逝,留下的,不过是一路血迹斑驳的痕迹……
  • 九毒暗香

    九毒暗香

    这是一个梦中仙境,这是一个幽静山谷,这是一个民间传说,这是一个传说的门派——离殇,且看离殇和各个门派的恩怨情仇。
  • 傲世风华,废材小姐太逆天

    傲世风华,废材小姐太逆天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风华绝代,一笑倾城,却在报仇时被父母唯一留下的遗物带入异世,在睁眼,她已然成为忘川大陆乐家的废材嫡女。他冷漠无情,狠心决绝,当他遇上她本因平行的两人将发生怎样的交集。
  • TFBOYS之盛夏果实

    TFBOYS之盛夏果实

    三千金与三小只的偶遇,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恋,中间有悲伤与快乐,不喜勿喷。。。。。
  • 玄天绝地

    玄天绝地

    玄天大陆天子峰山尖玄天大陆顶尖的高手,有身着西方盔甲,身着魔法导师服的,还有精灵他们围成了一个圆,全身凝注,斗气,魔法,灵气对准了中间的人他,黑发长飘,一身汉服,持刀少年,踏空而立,冷眼看四周,嘴角翘起,说道:“我本宅男,奈何逼我”手起刀动,顿时光芒照起。。。。
  •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李唐王朝之后,政权更迭,到了后唐这一朝,仍是李氏的天下!这一朝中,猛将与诸侯为得更多人才,都有自己的养子,更是重用庶子。侯爷之女树夏因为爱上了一名将军的庶子,竟一步步踏入争王夺嫡的漩涡。挚爱,阴谋,算计,推波助澜,她身边的人也被命运左右,那些美好的可能带着罪恶的伪装,那些罪恶的人,却也可能洗涤了肮脏的灵魂,试图救赎自我。到了最后,她彻底疯狂与迷惘了,什么是善与恶,谁该拥有这王朝,她无力再评判,只想离去。当年的初心,是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可最后,她被伤得彻底。复仇吗?她犹豫过,可她终究是黑化了吧?她要用自己的心机与力量,震慑这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