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上了代表,邮件明显多了起来。
这天上午,三个人都在办公室。总部销售管理部发了一封邮件,是今年海外销售人员的排名,按照规定,排名最末的10%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调岗或者离职。
人力资源部也发了封邮件今年的应届生10月份到岗,萧杨所在的代表处有2个名额。
第一封邮件让萧杨很为难,因为李驰属于那垫底的10%,过去一年直到现在没有业绩,而自己与李驰刚发生不快没几天,如何通知这个消息呢?会不会让李驰误会让他回国是自己的意思?
想了一会儿,对雪丽和李驰说:“你们直到公司每年对业绩排名后10%的人进行淘汰吗?”
“不知道。”雪丽回答。
“知道,应届生第一年不参与考核,第二年开始。汤总以前和我说过。”
“嗯。。。”萧杨也明白了为什么今年李驰工作这么努力了。
“我说不定要被淘汰了,是吗?萧总?”
“从排名来看,你在这个范围。”
“那是从我到代表处算起,我两年前10月份来的,也就是说下个月我就得回国了,还是到今年年底?”
“这个我真不清楚,我也是今天才收到这封邮件,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个规定。我猜应该是到今年年底吧。”
“但愿吧。哎。。。”
“你别丧气,你医院那个项目不是快了么?争取尽早把那个项目签下来,说不定业绩考核是按到今年年底算的,这样就没问题了。公司总不能不让人把项目做完就强行要求人回国吧。“
“我这个项目确实快乐,客户说下个月就发标书了,评标一个月时间,也就是说11月份能有结果,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呆到那个时候啊。”
“这样吧,你明天带我去见一趟客户,不是对你工作不放心,而是我看看我这边还能做什么,从公对公的角度来讲,我毕竟是你领导,客户也不会介意。争取尽早项目启动,总部这边我再确认一下,看能否将时间争取到11月份。毕竟要是由于人员流动导致项目丢了,对代表处不好,对公司也不好。”
“行,萧总,多谢你了。前几天我也是压力大,报销的款都是和客户一起,有几个客户爱玩。说话有些情绪,你别介意。看到你还有意向帮我跟公司说话,挺感激的。”
“哪有的事,你想多了。来,抽个烟吧。”萧杨说着把面前的软中华丢给了李驰。
第二天,萧杨和李驰来到了客户办公室,一个30左右的年轻人,管医院部门IT的主管。
看起来李驰和他的关系的确很不错,任何问题都是爽快回答,也告知了招标预计2周内正式开始,评标结果可能不需要一个月,也许更短,因为医院急需一批电脑和显示器,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开始。毕竟这个医院是这个国家最好的公立医院,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萧杨想起上次骑马受伤后去的那家最好的私立医院,在手上盖个章等叫号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对这个项目的迫切性也特别理解。
拜访结束后,IT主管还特意跟李驰说:“LEE,希望你们能提供最有性价比的产品,拿下这个项目。”
李驰笑笑:“一定能拿下的,到时候请你好好庆祝。”
萧杨心里也基本有数了,去年这个医院的项目李驰就很有信心,虽然最后失败于印度公司,但毕竟今年又努力了一年,而且从刚才与IT主管会面的状况来看,客户关系很到位了,只需要在商务上有优势,拿下项目概率很大。于是,萧杨跟李驰说:“我才当代表不久,有些流程也不清楚。我等一下直接给负责海外销售的总监打电话,说一下你的事情,行不行得通不知道,但总要试一下。毕竟,一是不想你走,二是你走了估计这个项目也没戏了,代表处就更惨了。”
“好的,萧总,拜托你了。”这也是李驰对萧杨说过的最客气的一句话了,从一年前的各种似真似假的调侃,到最近半年的基本无工作以外的交流,突然被一个同住一个屋檐底下的老同事,现在的下属这么对待,还真有点不习惯。
下午,萧杨把李驰叫到旁边,打开免提,拨通了海外销售总监杨浩的电话。
“喂,杨总,您好,我是XX代表处的萧杨。第一次打电话给您因为项目上有急事,希望您不要介意。”
“你说。”
“代表处有个同事叫李驰,他的业绩排名属于淘汰的范围。我想请教下您,销售人员的业绩是按其加入公司的日期算,还是按公历自然年,还是按农历,还是按公司财务年。”
“看来你确实不了解情况,不过不怪你,你属于特殊情况临时上任的,缺少了管理干部培训流程。但这些HR和销售管理部应该跟你宣贯啊,我找时间去和他们沟通一下。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是按每年的10月份开始算,因为每年这个时期是将应届生输送至各地的时期,补充新鲜血液是公司一贯的做法。管理干部的业绩和代表处的业绩是按公司财务年算,也就是每年的3月份。还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这,萧杨有点失落,看来李驰离开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于是打开免提,继续说:”杨总,我现在打开了免提,李驰在我旁边。我今天和他见了客户,有个项目一个月内发标,一个月内评标,李驰跟了一年多了,挺有希望的,不知道能不能再给2个月的时间。如果他走了,我对这个项目也不熟悉,怕拿不下这个项目。“
听到萧杨这么说,李驰又燃起了一些希望。
一盆冷水立即浇灭。
“公司在制定这个规定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项目的确重要,但如果规定根据项目改变,那规定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毕竟,管理上需要数据做判断。所以这个项目李驰回国以后你要尽量拿下来,你自己身为代表也有业绩考核。李驰啊,你不要灰心,回国后先看看哪些部门需要人,你自己对哪方面有兴趣,只要有机会,自己做得好工作,以后还是可以申请调岗做销售的。”
“好的,谢谢杨总。”
“不客气,加油吧。”
挂了电话,李驰冷笑道:“还一套一套的,直接说不就完了?”
“没事,签下了这个项目,我立刻给你的新部门写邮件,看能否把你再调过来。”
“萧杨,别麻烦啦。一时半会儿没戏的。不过你放心,这个项目汤总在的时候我就在跟,你也知道去年还丢了个项目,我回国后会全力配合你拿下这个项目,不为别的,只为你刚才打的这通电话。”
“嗯,别的不说了。晚上喝点吧。妈的,太突然了。”萧杨这句咒骂并非针对公司,只是对这一年的各种事情的感慨,汤勇说走就走,自己很快被提拔,然后李驰这边又突然不得不走,感觉自己在各种事情上很无力,这感觉很不好。
“好,晚上喝一个。先说好了,从明天开始,除了那个项目的事,别的事我啥都不干了。说不定过几天公司就正式通知我回国啦。”
“当然,项目的事你能交给我的全交给我,总之把这个事情做好,没什么坏处。你回国后,项目的事你就别管了,赶紧在公司内部找个职位稳定下,除非你自己不想留在公司了。”
“到时候再说吧。”李驰倒是显得想开了,除了给杨浩打电话时那种紧张期待,一旦有结果后倒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毕竟业绩不好可能会被淘汰的压力也不是今天才出现,早有思想准备。无奈辛勤工作以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出成果,即使这成果近在眼前,但没做到就是没做到。
也许公司就是这样赏罚分明,显得无情,才能从一个小小的贸易公司做成年销售额几十亿的大公司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