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诊,是以观察唇所分属各部位的色泽,以及唇形的变化,来判断相应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用来预测疾病的方法。唇诊在临床诊断疾病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唇为脾窍,乃脾胃之外候”,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素问·金匿真言》曰:“脾开窍于口。”《灵枢·阴阳清浊》曰:“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皆说明唇与脾胃密切相关。唇不仅候脾胃,而且与大肠、肝、督脉等都极为相关。如《灵枢·经脉》篇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肝足厥阴之脉……环唇内”。《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上颐环唇”。其它还有任脉、冲脉、肾脉等,其循行与口唇相近,说明唇与脏腑关系都很密切,故口唇可反映脏腑精气状况,观口唇能预知疾病。如《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主血所生病者……口歪,唇胗”。
口唇有冲脉环绕。冲脉乃为人体的血海,又为十二经脉之海,正常口唇色红润泽,是气血营养所至,故口唇又是反映全身气血盛衰情况的重要组织器官。
口唇又称飞门,为人体声音之扇;口以开合为用,为心之外户;声音从口出,饮食从口入,四通八达,为脏腑之要冲,以经脉而言,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冲脉、任脉等,均与口唇有直接的联系。因而,这些经脉以及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都可由唇反映于外。现代医学也认为口唇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灵敏地反映内脏的疾患。
口唇位于头面较为显露的部位,唇粘膜薄而透明,其色泽、形态变化显而易见,望诊极为方便,故对临床诊病辨证有很重要的作用。
望口唇诊病时,应在自然光线下,令病者自然张开嘴唇,检查者与病者相对而坐,详细观察口唇及其四际的颜色、干湿、荣枯、纹理、动静等,注意有无红肿、小泡、疮疖、外翻、滚缩等情况。唇系带的观察方法则是在自然充足的光线下,用左手或右手的中指、食指将病者的上、下唇轻轻翻起,观察唇内正中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上有无结节、条索,若有,详细记录其部位、色泽。
正常人口唇丰润红活,方正端平;唇系带居正中,色泽红活,表面光滑,无结节及条索物增生。病理上的口唇变化常见于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唇色
[健康征兆]正常人唇色红润,明亮而有光泽。
[异常征兆]唇色淡红。
[疾病先兆]唇色淡红,主虚,主寒。唇色淡,当隐现红色,如枯晦而无血色者是为恶候,常见于气血方损已极。唇色淡红,常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者,孕妇如见此征,为血不足,或有难产。
[异常征兆]唇色深红。
[疾病先兆]唇色深赤者,为太过,主热,主实;红紫、赤黑亦主热,深赤而黯者为热深。赤肿而干为热极,深红而干为热盛伤津。上下唇皆赤者为心热;上唇赤,下唇白,为心肾不交;唇赤而呕吐为胃热,赤黑亦主胃热;唇深红而咳喘者,为肺热;唇舌鲜赤,腮红发热,醉眼含泪,咳嗽喷嚏,指稍冷者,为将发痘疹。唇色鲜红,主阴虚火旺;唇鲜红如胭脂色,是虫症的表现,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
[异常征兆]唇色发黄。
[疾病先兆]为脾虚湿困之象,常兼见唇搭。若唇黄而流津者,为脾阳虚极,阴寒内盛之征兆。如黄色现于下唇凹肉中(即生髭处),是饮食内伤脾胃,兼湿热郁于肝胆之象。两唇角黯黄,为寒湿伤牌之象;唇角白内处橙黄而明润者,为脾湿化热;唇色淡黄晦而不明,唇质干萎者,为中土大虚之象,尤当注意。
[异常征兆]唇色淡白。
[疾病先兆]为虚证,主脱血夺气,临床上一切失血证(大出血、慢性出血等),以及用力过度、大病亏损、气虚不复等,均可出现唇色白。唇色淡白,晦而不明,多因气血虚寒,不能充营于唇;唇色苍白,多因气虚不能运血,或因暴怒气过血阻。
[异常征兆]唇色青黑。
[疾病先兆]青而谈者为寒,淡白而黑者为寒甚;青而深者主痛,唇口俱青黑者为冷极。唇黑者,多为胃中热;唇色青黑主寒甚冷极,又见于极痛证,亦有热郁而见唇青者,青色中必带深紫;惨黑者,为气血大亏。
[异常征兆]唇现紫色。
[疾病先兆]多为胃气虚寒,又可见于血瘀;唇色紫绀并干焦,主内有瘀热;下唇粘膜上出现紫红色斑块,不论其大小多少,须高度警惕罹患消化道癌症之可能。口唇暗紫或淡紫,或伴见指甲、白晴暗紫者,为瘀血停内,见于外伤或内伤。唇色突变紫黑如猪肝色,为瘀血攻心之象。
[异常征兆]唇现蓝色。
[疾病先兆]临床上极少见。然偶有骤染时疫,外唇呈现浅蓝色,唇皮燥裂者,此为火毒炽盛之象。暑闭之症,唇上亦可偶见微蓝色。如慢性病唇现蓝色者,乃肝脏之真气将败。唇粘膜紫蓝,提示心肺虚衰。
[异常征兆]五色杂见。
[疾病先兆]这种情况虽属少见,但现代某些内分泌系统的疾患等常致色素沉着,可以五色杂见。古人早已有记载,现录之以供参考。如清代医书《望诊遵经·诊唇气色条目》认为,有精神错乱者,笑而伸,伸而反忧,闷乱冒昧,热而且狂,此为心已伤,若口唇正赤者可疗,青黄白黑者不可治。
二、润燥
[异常征兆]口唇干燥焦裂,或裂开出血。
[疾病先兆]主津液已伤,唇失滋润,见于外感燥热之邪或脾经有热;唇口干枯为里热已盛;口唇焦黑燥裂,烦渴饮水主热毒盛极。
[异常征兆]口唇焦枯。
[疾病先兆]上唇焦而消渴饮水,提示病位在上,主肺热;上唇焦而不饮水,提示热邪在下部,主大肠有燥粪;下唇焦而消渴饮水,提示热在阳明胃;若下唇焦而不饮水,主热在太阴脾。
[异常征兆]口腔中唾液分泌量多,津津不止,频频唾吐,称为多唾。
[疾病先兆]多因脾肾阳气不足,水液不化而上逆所致;大病瘥后喜唾,提示胃中有寒;口角流涎,见于中风口歪,不能收摄,或因于脾虚温盛,在小儿此症称为滞颐。
三、形态
[异常征兆]唇肿。
[疾病先兆]唇肿有虚实之分。红赤而肿者,多为实、为热;白而肿者,多为虚、为寒。如唇口俱赤肿,为肌肉热甚;上唇肿大下唇细小者,为腹胀;唇舌皆肿大,大便赤泄,尿血足肿者,为肉绝;唇肿齿焦黑者,为脾肾绝。
[异常征兆]唇瘘即唇肉缩小。
[疾病先兆]多见于血气亏损;而唇瘘兼色黄者,为脾虚湿困之象;唇瘘伴见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内有瘀血。
[异常征兆]唇反即上唇向上向外翻起,遮盖人中之象。
[疾病先兆]唇反而人中满者,为脾败之象,乃脾气绝,脉不养唇所致。
[异常征兆]唇上生疮。
[疾病先兆]多为脾胃蕴热之征。疮生上唇,唇质皱厚色紫,多属心肺火郁;疮生下唇,唇质粗糙色乌,多系脾经蕴热;疮生唇之四角,多是膏梁厚味沃积之邪火蕴积胃与大小肠。唇上生疮,还可诊断虫证及伤寒狐惑。如上唇内有疮如粟名为惑,虫蚀其咽;下唇内有疮如粟名为狐,虫蚀其肛。
[异常征兆]唇上生疔。
[疾病先兆]多为火毒之候。生于上下唇者,多为脾胃火毒,生于口角旁,则是心脾火毒亢盛。唇角生疔,不能张口者,名为锁口疗。此疔若生于唇上,唇口外翻,名为反唇疔。此二证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俱属危证,由火毒之邪上攻而成。疔生于人中之上称为龙须疔,生于人中之旁,称为虎须疔,其轻者因风热而结,重者形如粟粒,如钉着骨,根盘漫肿不透,面目浮肿,寒热并见,乃火毒之邪上壅而然。若出现口然神昏,称为走黄疔,乃疔疮走黄,邪毒内陷心包所致。
[异常征兆]茧唇即唇上初起如豆,渐长如蚕茧,坚硬疼痛。
[疾病先兆]多由脾胃积火结聚而成,初则为实火,久则为阴虚,亦有痰随火行,流注于唇所致。若久治不愈,溃后如翻花,时流血水,疼痛难忍,为逆证,需虑及唇癌之可能。
[异常征兆]口糜即口腔粘膜糜烂色白,形如苔藓,色红作痛,泛发出特殊气味。
[疾病先兆]多由阴虚阳旺,脾经湿热内郁,致邪热熏蒸胃口而成。
[异常征兆]鹅口疮指婴幼儿口腔粘膜糜烂,白膜满布。
[疾病先兆]多由心脾二经之热所生,或胎中伏热蕴积心脾,循经上攻口窍所致。若白屑延及咽喉,迭迭肿起,喉间痰鸣,面青唇紫,可因窒息而致死亡,不可忽视。
[异常征兆]唇风指口唇发痒,红肿流水,痛如火灼,皱裂脱屑,状若无皮,多发生于下唇。
[疾病先兆]多因阳明胃经风火上攻而成。
[异常征兆]唇疽指唇之上下左右,生出色紫有头,如枣李大小的肿物,肿硬如铁,时觉木痛,甚至寒热交作。
[疾病先兆]多因脾胃积热而成。
[异常征兆]饣舌唇疳指小儿口唇四旁,红赤无皮,不时燥裂。
[疾病先兆]乃由阳明湿热上壅而致。
[异常征兆]饣舌木唇即上唇或下唇突然肿胀,按之焮热,疼痛不甚或有麻木感,不坚硬,无疮头。
[疾病先兆]多由脾胃之热上攻而成。
[异常征兆]唇核指唇肿生核,色赤,按之坚硬。
[疾病先兆]多由脾经湿热凝结而成。
[异常征兆]唇菌指口唇肿起,翻突如菌状,触之不痛。
[疾病先兆]多由心脾积热,气滞血瘀而致。
[异常征兆]唇屑指唇上生长皮屑,如鱼甲翻起,唇皮有绷痒不适的感觉,撕揭则疼痛出血,老屑脱落,新屑复生,缠绵难愈。
[疾病先兆]多为风燥在脾,血不濡燥之故。
[异常征兆]唇部疱疹指唇上生小疱,如小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色黄透明,或混浊而带血,聚集一起,疮疹周围皮肤不红不肿不痛,惟稍痒而不适。
[疾病先兆]此症多与风热感冒、麻疹、肺热喘咳并发,证轻易愈。
[异常征兆]唇裂即唇部裂开一个缺口,均发生于上唇,轻者仅裂到唇四白,严重者可裂至鼻孔,致鼻翼呈扁平形。
[疾病先兆]此系先天畸形,乃胎儿时期发育不良所致。
[异常征兆]唇部溃烂指唇肿破裂,溃烂流水,或溃烂成片,表面如糜粥样。
[疾病先兆]多因脾不化湿,湿热上蒸;溃烂点呈黄浊色,周围粘膜赤红,多为湿热证;溃烂点呈灰白色或污浊,周围粘膜淡红,多属阴虚证。
[异常征兆]口唇肿胀口唇突发肿胀,不红赤无疼痛。
[疾病先兆]多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
[异常征兆]口唇红斑口唇出现红色斑片,并且用手压之即褪色。
[疾病先兆]多见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异常征兆]紧唇唇口窄小,难以开合,饮食受限,称为紧唇。
[疾病先兆]多由风痰人络所致。
[异常征兆]唇唇口颤动不能自禁者,称为“唇”。
[疾病先兆]多由血虚风燥引起,或为脾虚血燥,唇失濡养,或为胃火挟风,上扰口唇。口目频频动作者,为阳明终绝。
[异常征兆]落架风下颏骨脱落致口开不闭。
[疾病先兆]为阳明之脉纵缓不收所致。
四、下唇粘膜及唇系带
[异常征兆]下唇蛔虫斑下唇粘膜面出现如粟粒大小的小红色或淡白色丘疹,呈半透明状突起。
[疾病先兆]提示有蛔虫病。
[异常征兆]下唇疳征小儿出现腹胀、脐凸、腹部浮现青筋;四肢消瘦、大便稀。
[疾病先兆]翻看小儿的下唇粘膜,如下唇粘膜上出现碎米样小白点,即可诊断为疳疾病,且白点的密集稀疏与疳虫的多少相对应,如果没见小白点,即不是疳疾症。
[异常征兆]唇系带痔征上唇系带上出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赘生物(结节或条索),其表面呈灰白或粉红色。
[疾病先兆]提示有痔漏存在。结节在唇系带正中线上的多是外痔,结节在唇系带旁边的多为内痔,在左侧的提示痔核多发生在肛门的左侧,结节在右侧的提示痔核多发生在肛门的右侧。条索的出现,提示有漏管形成。条索越近于唇系带正中线,提示漏管越靠近肛门外围;若离中线越远,则提示漏管管径越深,且唇系带上结节、条索的多少与痔核、漏管的多少相对应。结节色白而硬者,表示痔核生长时间较长;结节色红而软者,表示痔核初生或生长时间短;若结节红的多,白的少,外形松软,表示肛门括约肌松弛,或因痔核引起脱肛。年龄较大者,往往痔核、脱肛同时存在,在唇系带上出现深红色结节;结节上微显白色;而小孩在唇系带上的反映比老年人更显著。
[异常征兆]唇系带腰痛征上唇系带出现白色颗粒样赘生物。
[疾病先兆]这是诊断急慢性腰痛的重要征象。
五、口形
[异常征兆]口张口开不能闭。
[疾病先兆]多表示主虚证。口张而气只出不返者,为肺气将绝;口张如鱼口,不能复闭者,为脾气将绝;中风病人出现口张者,为心气将绝。口张摇头作羊鸣者为痫证,痉病者口张目瞪,神昏不知人,乃极危证。
[异常征兆]口噤口闭而难以张开,牙关紧闭。
[疾病先兆]口噤不语并抽搐者为痉病、惊风;口噤伴半身不遂为,乃中风入脏之危证。
[异常征兆]口摄唇口收缩变窄变小,不能开合。
[疾病先兆]多见于破伤风,在小儿则多见于脐风,因肝风侮脾所致,为极危证。如并见口吐白沫,四肢厥冷,唇口收缩紧锁,舌体强直,极为难治。
[异常征兆]口僻:口角呈左或右歪斜之状。
[疾病先兆]见于中风病人,乃肝经风痰阻络所致。
[异常征兆]口振口唇上下振摇,呈寒栗鼓颌之状。
[疾病先兆]乃阳气不振所致,常见于早期疟疾。
[异常征兆]口动口开合频繁不能自禁。
[疾病先兆]为胃气行将亡绝之候。
六、口腔粘膜
[健康征兆]正常人的口腔平整、光洁、滑润,口腔粘膜呈粉红色。
[异常征兆]蓝黑色斑。
[疾病先兆]可能是色素沉着,多为肾上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异常征兆]瘀斑(或出血点)。
[疾病先兆]可能是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
[异常征兆]白斑。
[疾病先兆]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白斑病变(“白斑”用棉签是擦不掉的,这可与鹅口疮相鉴别),多发生在男性老年人口腔粘膜的不同部位,但多见于颊粘膜、唇、腭、舌粘膜也可发生,在我国的发生率为8%左右。白斑有1%~5%最终发展为癌,以疣状(乳头状)白斑癌变率最高。白斑如出现硬结、突起、溃疡,是癌变的征兆。吸烟者易患白斑。
[异常征兆]红斑。
[疾病先兆]这是一种口腔粘膜红色病变,表现为鲜红、柔软而界线清楚的斑块,一般无明显疼痛(此应与粘膜炎症、灼伤、擦伤相鉴别)。另一种表现为鲜红斑块样散在粟粒状白色颗粒,常伴轻微疼痛。红斑多发生于舌缘、舌腹及口底,发生率比白斑低,而癌变率比白斑高17倍,因此应特别引起注意。
[异常征兆]黑斑。
[疾病先兆]这是一种口腔粘膜上边界清楚的黑色或青蓝、灰蓝色斑,较小,形状不规则,无自觉症状。(口腔黑色素沉着症表现为范围弥散,血管瘤肿胀突起,与黑斑外观不同)。黑斑多见于上胯。牙槽嵴及颊粘膜,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两倍,恶变率为30%左右。在恶变转为黑色素瘤时,黑斑增大、边界模糊,色素不均或增深,有的发生出血。如果发现如上所述的白、红、黑色斑,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另外,口腔异常还可能提示金属中毒,现将各类金属中毒在口腔中的表现分述如下:
金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天几乎都与人体接触,有时也会发生金属中毒。如果能注意口腔病变的征象,就可预先大体知道是否出现金属中毒或为何类金属中毒。
铅中毒口腔粘膜变白,口内有收敛感及金属味、口渴,咽喉有烧灼感,刺激疼痛,流延。还可见颊粘膜、口腔粘膜内呈带形或不规则斑块或蓝灰色的微点。
锑中毒口内有金属味,口渴、流涎、口腔咽喉疼痛,口唇肿胀,口腔发炎,齿龈边缘呈暗蓝色。
锌中毒口内有金属味,咽喉干燥有烧灼感,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钡中毒口干、恶臭、口腔有烧灼感,流涎。
汞中毒口腔发炎或溃烂,牙黄,流涎。
金中毒口腔、舌、咽喉、齿龈均发炎。
铊中毒口腔干疼,发炎,粘膜出血,齿龈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