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300000008

第8章 弘传佛法(2)

八正道,是达到精神解脱,进行修行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即:正见,正确地理解四谛学说:正思,对四谛深入思考,理解透彻,正语,言谈谨慎,不违佛理,正业,生活行为正确,不违佛法要求:正命,正当合法地生活,不违佛法戒律规定,正精进,正确地修炼,坚持不懈地向着修行目标前进:正念,正确的思想,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正确地修习禅定,进入无烦恼的清静境界。释迦牟尼认为,人们按此八正道来观察、思考、说法、行动和生活,就可以达到涅檠的境界。涅盘的意思就是圆寂。圆是智慧福德圆满,寂是灭除了一切烦恼痛苦,永恒寂静,达到了最安乐的解脱境界。

十二因缘:是释迦牟尼用缘起论来说明人生生命循环的原理,就是把人生分为十二个阶段,序列结构是:无明(愚痴),行(行为、业力),识(心识),名色(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身心),六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根基),触(由外界事物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受(由客观环境和事物引起的苦乐感觉),爱(对生命欲望的追求贪念),取(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着乞求),有(由贪念等欲望引起的善与不善的行为),生(今生或来生),老死(指衰老与死亡)。释迦牟尼用十二缘来说明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互为联系的,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也都是因果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认为人之所以有“老病死”,是因为有了“生”,而“生”则归缘于“有”,如此上溯逆推,最终认为,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于无明,做了(行)许多不善的事情,引起许多烦恼而造成的,直至“生”为缘,引起“老死”的苦果。并认为十二因缘为一轮回、一生死,流转不断。

释迦牟尼在缘起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对宇宙万物提出了四条法则性的解释,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漏即烦恼)皆苦”、“涅盘寂静”,佛教把这四条法则称为“四法印”。这是佛教揭示人生本质的四个根本性论点,也是佛教与当时其他教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佛像胸前的“田”字代表意义为何?

“融”是古印度表示吉祥、清净、圆满的标相,是佛陀32相80种好之一。意译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是表示无比吉祥的意思。“融”与“万”字同音。据经典记载:佛陀的胸前、手足、腰间等处都有“副”字,以象征佛陀的功德、智慧与慈悲。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四方无限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度十方无量的众生。

除释迦牟尼佛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佛,是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者”,是对彻底觉悟佛教真理的人的尊称。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小乘佛教所说的“佛”,往往是专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了专指教主释迦牟尼佛之外,则更加强调对于佛法的领悟。认为只要掌握了佛法的真谛,无论是谁都能证悟成佛。因此大乘佛教所说的“佛”还泛指一切觉悟得道者。大乘教义认为众生都有证悟佛教真理的可能,因此人人都能成佛。他们还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穷尽。从无始无终的时间来看,在不断反复循环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中,曾经出现过,并且将来还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佛。再从无边无际的空间来看,茫茫宇宙间,有无数个和我们一样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佛在教化那儿的众生。因此,上下四维,过去未来,十方三世有无数个佛。

常见的佛的尊像有现在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像,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的像,东方琉璃光世界的药师佛像以及未来佛弥勒、法身佛毗卢遮那等等。有些寺院的佛殿四壁,或者一些石柱的四周,密密麻麻地雕有一排排的小佛像,这些统称为千佛(或万佛)。

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中,往往供奉三尊佛像,这一般称之为“三世佛”。三世佛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说。

横三世又称三方佛,“三方佛”是按地域范围而言。即中央、西方和东方世界;

释迦牟尼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世界即人间的现时世界,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竖三世是从时间上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劫周期,出现三个佛;

过去世迦叶佛(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之前的佛祖,相传释边牟尼曾拜燃灯佛为师,供奉过此佛;

现在世释迦牟尼佛,

未来世弥勒佛。在下一个大劫周期,他要继承释迦牟尼佛,保佑世界。

大乘佛教依据教义还有“三身佛”之说,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性质。这三身佛即为法身毗卢遮那佛,代表了佛法的绝对真理,报身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的最高智慧,应身释迦牟尼佛,这是随缘应机、教化众生的佛身。关于三身佛,佛教各派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何谓“娑婆世界”?

“娑婆”译为“堪忍”,娑婆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意思是说,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众苦逼迫,但是人生活在其中,还有能力忍受,因此称为“堪忍”。

东方三圣,西方三圣是谁?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厄。药师佛除与释迦佛、阿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诗曰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经上讲,这里没有任何悲痛和苦恼,居民们可以尽情享受诸种快乐,所以叫“极乐”。阿弥陀佛又被称做接引佛,他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佛教里,哪一尊佛第一?

在阿弥陀佛发愿文中的第一句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并不是指阿弥陀佛第一、释迦佛第二、药师如来第三。在佛教里面,每一尊佛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各有各的第一。兜率净土,弥勒佛第一,极乐净土,阿弥陀第一,琉璃净土,药师佛第一,华藏净土,毗卢遮那佛第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第一。

四大天王是谁?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佛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守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地区寺院,常常在山门两侧塑上他们的像。其中,身为白色,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红色,手臂缠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佛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在我国汉族地区佛寺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人涅盘,教弟子守护赡部(南赡部洲)遗法”。

在我国一些寺院的山门两侧,还塑有两尊守护佛法的神将,一位张口、一位闭口,习俗称为“哼哈二将”。二人皆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部,手执金刚杵,容貌威猛。实则此二人也为佛教传说中的金刚力士,职责为守护寺院大门。由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流传,民间遂根据二人张口、闭口的特点,附会为小说中描写的“哼哈二将”了。

天龙八部是什么?

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很多。具体如下:

一、天众。“天”就是神。着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皆是。二十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如杭州灵隐寺、北京大慧寺、大同华严寺、普陀山慧济寺等。

二、龙众。佛经上说,有无数龙王,专管兴云降雨。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

三、夜叉。一种吃人的恶鬼。

四、乾闼婆。是香神,又是乐神,多达六千多位。他们在佛面前弹琴唱赞歌时,“三千世界皆为震动”。

五、迦喽罗。就是金翅鸟神,两只翅膀张开,有三百多万里!他以蛇为食,可除掉世间各种毒蛇,益于众生。中国的神魔小说中,把他说成是在佛爷头上护法的大鹏金翅鸟。

六、紧那罗。歌神。与乾闼婆各有分工,乾闼婆专管演唱俗乐,紧那罗则专门演奏法乐。

七、阿修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其容貌丑陋,佛教收为护法。

八、摩侯罗迦。是大蟒神,古印度是个多蛇并崇拜蛇的国家。大蟒神也被吸收为护法神。

以上八部分,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统称“天龙八部”。

佛教描绘的世界是怎样的?

任何一种宗教都要向教徒描绘世界的形状。佛教的世界是由“净土-世俗世界-地狱”,也就是“天堂-人间-地狱”三大部分组成的,而人间、地狱又分成许多等级。信徒只有一步一步地不断修行,才可以到达净土,永远得到安乐和颐养。

净土,又叫“净刹”、“净界”、“净园”,是佛居住的世界,与世俗众生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园”相反。大乘教派认为佛有无数,净土也有无数,着名的有如来佛的灵山净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等。其中西方净土通常叫做“西天”或“极乐世界”,常被信徒们挂在嘴上,经常称道。佛教利用教徒对净土的向往,来巩固他们的信仰。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两生桃花劫

    两生桃花劫

    千年前的几面之缘,栽下了两生的爱恋,男子以心头血养桃花树,欧阳翎为了爱等待千年,最后桃花仙与四王爷共赴黄泉,从此人们口中流传了桃花仙与四王爷倾世爱恋的故事。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碰到很多的不公正,遭遇很多的挫折,我们很容易变得浮躁。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人生从此蒙上浮躁的阴影,我们的翅膀不应该因此而折断,这个时候我们所应当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强大,解决那些让我们变得浮躁的困惑,从而找回淡泊与宁静。
  • 孤僻王爷爱上我:神女萌妃

    孤僻王爷爱上我:神女萌妃

    她以为,是他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不知,她才是他的救赎。他明明知道救她后,她就会离开,却还是义无反顾。“颜颜,别走…别离开我……”她却犹豫不决。“颜颜,别再让我还是一个人…我…喜欢你……”她最终还是受不了他那副苦涩憔悴模样的挽留,留了下来。一天,她跟他说:“相公,我们成亲吧。”于是不久后,一个小生命就诞生了。可有一天,她,却忘记了他。“爹爹一定会把你娘亲带回来!”他向他们的儿子许下承诺。可没想到,再见面,却是这样的场景……
  • 踏天之破苍穹

    踏天之破苍穹

    天界的少年天骄,冷酷的世家之子,轩阳!新婚之夜,愤然离家,却被各家族追杀至凶险之地......当他醒来之时,发现已经处在人间——地球,他一直在追问自己,喃喃说:“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该如何选择?如何重返天界?他将在人间界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当他重返天界之时,又会遭遇什么?且看一少年如何在残酷的修炼界生存,如何增强实力去解开心中的那些谜团,如何踏上逆天之路!
  • 国民校草PK傲娇公主

    国民校草PK傲娇公主

    什么?惹了她就想溜?我们女主保存了17年的初吻就这么轻易的不翼而飞了?没门,她要他负责到底,我们女主一系列的报复计划正在秘密进行中。却不知,在过程中,已经慢慢产生了感情。。
  • 月光下的歌

    月光下的歌

    尘封在多年前的秘密,三年后,被找出。。七个命运坎坷的少男少女在18岁的年龄段,经历了寻常人经历不到的事情。一年之中发生的所有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深不可测..
  • 冰山校草恋上地狱少女

    冰山校草恋上地狱少女

    她,意外从地狱穿越而来的地狱掌管者地狱少女——魅月他,一个豪门却冰山面瘫的世界顶峰王世界王者——夜墨宸两条平行线的相交,命运的红绳一旦断了还会连接上吗?误会连连,危机四伏,谁还是谁的谁?她为爱狱锁狂龙,最终灰飞烟灭。她姐姐为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心痛吗?如果没有醒来该多好,就不必面对这一切,继续沉睡吧,回到那静逸冷清的地狱世界,带着心中唯一的牵挂和挚爱。”她流下血泪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喜欢你像一个天大的笑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就如桔梗,拥有一具身体,无心亦无情,最终安逸死去…”
  • 月映清溪

    月映清溪

    这本书是我写的许多短篇小说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