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300000009

第9章 弘传佛法(3)

世俗世界又称为“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层。欲界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怀有种种欲望。色界在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经消除了各种欲望,但还不能离开物质。五色界又在色界之上,这里的人们已不需要物质,但仍不能脱离因果轮回与生死。这三界,佛教统称为“迷界”,需要经过对生死诸苦及它的根源“烦恼”的彻底断灭的涅檠境界,才能到达净土。而反对佛教、执迷不悟,或者做了坏事、杀生犯罪的人就要堕入地狱。

地狱,又叫做“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是佛教虚构的惩罚恶人的地方。分为八大地狱:一是等活地狱,在这里罪人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苏,二是黑绳地狱,用黑铁绳绞死罪人,三是众合地狱,用野兽与刑具配合,残害罪人,四是号叫地狱,罪人在这里因受折磨,发出号叫,五是大叫地狱,这里的罪人痛苦更大,大声呼叫,六是炎热地狱,罪人被放在铜锅中烧煎,七是大热地狱,罪人直接被火烧烤,八是阿鼻地狱,这是最黑暗最痛苦的地狱,罪人到了这里,就永远不能超生。俗语说的“永世不得翻身”就是从这里来的。

佛教勾画的这幅世界蓝图,主要是引导人们努力修行,扬善避恶。用天堂来鼓励人们多做好事,用地狱警告人们不可为非作歹。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有劝人从善戒恶的作用。

什么是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传佛教用“宫”)。

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宇,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处所也可称宫。

庙,朝廷、民间、道教皆用,用来供奉祖宗、神、仙等。

观,是道教所专用。因此,寺庙并说,其意思应包含佛、道教修行之处所。如果单独指佛教僧人居住处所,则不能说寺庙。

什么是落发。染衣和受戒?

俗人出家为僧,按佛门戒律规定,必须剃除须发,换上袈裟,这就叫落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尘俗和烦恼业障。更衣之后,再通过隆重仪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受戒的仪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僧人在受戒时还要在头上“烧痂’,即在头顶上点燃几个塔形残香头,让其燃烧至熄灭,以示“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诚心。烧痂后留下的疤点,俗称之为“戒疤”。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疤点的数量也不同。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现已废除此制。

什么是念珠、木鱼、山门?

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

木鱼是佛教法器之一。相传佛教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圆状,刻有鱼鳞,诵经礼佛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吊于库堂前,粥饭或集合僧众时用之。

山门是寺庙的大门。因为寺庙的大门多是三门并立(中大旁小),故称“三门殿”。又因寺庙多在山间,所以又称“山门殿”。

什么是舍利?

舍利是印度梵文sarira的音译,汉译佛教典籍中早期译作“设利罗”或“室利罗”,原意是尸体或身体的意思。《实用佛学辞典》:“舍利”为“佛之骨”,“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其遗体火化(佛教称“荼毗”)时骨灰未化者称为舍利。释迦牟尼的舍利存在形式包括:舍利子(粒状),传世较多:牙齿(今存中国和斯里兰卡),指骨(今存法门寺),头盖骨,锁骨等等。

除了佛祖的“肉身舍利”外,佛家认为,佛所说的经法也是舍利,叫“法身舍利”:修行佛法笃信佛教的高僧大德们焚身后有骨如珠的,亦名“舍利子”。此外,佛教所言舍利并不拘囿于僧人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也允许以米粒或其他对象制作代用晶。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舍利内涵的扩展还不止如此,甚至人们在诵经、雕佛、笔端、剃发等都可得到舍利。在佛教徒看来,舍利之孕育,非有关生理现象,而是长期修习佛经、积诸功德的结果。

关于中国的佛真身舍利,据《法苑珠林》、《宋书》等记载:在释迦牟尼灭度二百年后,当时统治今印度大部的阿育王发愿广布佛法,“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将佛骨分为八万四千份,遍布世界各地,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一座。据邵博《闻见后录》记载,法门寺塔下瘗埋佛指骨一节。这反映了阿育王派出大批高僧进行弘法以及佛教渐入东土的历史脉络。对于1987年法门寺塔出土的唐代地宫佛指舍利,唐代八位帝王在唐代二百九十年间曾六次迎奉。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原为大乘佛教出现后,对以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着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成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大开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辑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檠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瑜伽师地论》等等。

佛教约在东汉初传人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着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人。然而,就其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人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念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或念诵佛名号的一种修行方法。据说一心念佛可以不生情欲,有助于达到解脱或死后往生佛国。小乘佛教念佛专指思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因认为有无数佛,故所念之佛也有许多。最盛行的念阿弥陀佛,如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也是梵文的意译,读为“那谟”(namo),是致敬归命、皈依礼敬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与虔诚。阿弥陀佛简称弥陀佛,是大乘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佛经上说,西方有个极乐净土,所居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佛就是这片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该处。

人死了为什么又称为“往生”?

广义而言:受生三界六道及往生净土者,都可称为“往生”。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以后,则称:“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净土七宝莲花中,谓之生。’所以佛教徒称人死为“往生”,是含有祝福亡者往生善处的意味。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迷案仙踪

    迷案仙踪

    本书以贞观年间太宗星夜遇袭说起,为法正天下,太宗委任魏征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牧四方。一路上,魏征偕同一干奇男异女,在乱世初定的唐朝大地屡破迷案,终遂太宗天下太平和谐共生之心愿。
  • 毒妃在上:邪王请入局

    毒妃在上:邪王请入局

    她上辈子瞎了眼,跟了个24K纯金渣男,害死柳家满门,自己也落得个剖腹取子的下场。如今,重来一世,她决心致力于灭渣男踩绿茶,走上人生巅峰的伟大事业。可是……柳浅染一脚将每到半夜就莫名出现在自己床上的男人踹下床,“王爷,我可是下过地狱的恶鬼,你就不怕我弄死你!”某男迅速翻身上床,躺好,“娘子,求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神医:邪帝追妻

    绝世神医:邪帝追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医,神针在手,就算阎王爷要人的命,还要征求她的意见。却因一场爆炸穿越到古代,在这她将登上顶峰。他是世人最害怕的人,也是最敬佩的人,他身边不许有一女性。不是说他不喜女色的吗,那我为什么在他下面,我一生总要一人,那就是你。
  • 蜀山之峨眉新生

    蜀山之峨眉新生

    绝无心,无心!现代精英绝无心在守护上古神墓的时候被外国特工偷袭,最后使用炸弹炸毁古墓身亡。转生在了蜀山世界里,魔剑天殇、玄元控水旗再加上上清宝录伴生,最后拜在了峨眉门下。
  • 盛世倾宠:纨绔世子妃

    盛世倾宠:纨绔世子妃

    当一代名门嫡女受世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究竟是她本性如此还是有人精心算计?世人传言她嗜血毒辣,无论老幼病残皆杀伐之。世人传言她独爱美男,不论年龄看上皆不放过。世人传言她丑陋恶寒,从不真颜示人。世人传言他力大无脑,力顶千斤却智商为零。
  • 王者宿命

    王者宿命

    月光凄迷了渡口,将如何到达生命的彼岸?黑暗一族与光明一族自黑暗之神远清修斯与光明之神女娲结合后不但繁衍传承,但当远清修斯与女娲消失之后两族看似宁静其实风云四起。由于一种神秘诅咒,黑暗一族实力一直很弱,光明来袭身为黑暗之神的青翌却因为没有守护者而无法激发黑暗之力。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青翌重生之后危险重重,远清修斯的预言一次次失误,冥冥之中,是谁主宰了一切?
  • 异瞳为契,废材嫡女归来

    异瞳为契,废材嫡女归来

    第一次写书书,希望大家支持!前世:颠沛流离,小小年纪饱受风霜,众叛亲离,只有一个好友陪着她度过难关。一次委托让她穿越时空到了异世,今生,她发誓要为自己好好活着。于是:夺神器,斗后母,辣手摧白莲花……她一切为了自己,不惜改天负地,却终究逃不过老天的安排——一席白衣,邪魅一笑,勾走了她的情,她的魂;一席红衣,柳眉微皱,同样也勾走了他的情,他的魂。命运弄人,大陆突发的异变,使她不得不离开,两人能否再相遇??
  • 位面之纨绔二世祖

    位面之纨绔二世祖

    如果说是科幻小说,别的男猪脚都是从凡人成富人,而在这部小说里我被坑了,俺竟然是个二世祖,老爸是州长老妈是全国第一公司总裁,这尼玛让我怎么玩?不过好在有个位面兑换商店,可以从那里买东西,可是我那里来的位面币啊!只好在位面里写小说··【PS:本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自行补脑】
  • TFBOYS之十年之约我等你

    TFBOYS之十年之约我等你

    当任性四叶草遇上冷酷王俊凯,腹黑行星饭遇上呆萌王源,甜美小学渣遇上高冷学霸千。他们在几次碰撞后,爱情的种子悄悄在心中萌芽,但他们是舞台上耀眼的星星,而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女孩,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吗他们注定要悲痛终生吗?
  • 倾天下之乱世红颜

    倾天下之乱世红颜

    大秦大陆,风起云涌,一代女子,群起挣之。自古有言,红颜祸水。她,倾世美貌,身份迷离,大秦之中,任她风雨。他,身份尊贵,嗜血冷戾,傲视天下。倾尽一世的柔情,独宠于她。只为护她一世安然,许她一世繁华!初见之时,她误认他。而他却在转身之间,已是惊鸿一瞥,一眼千年。再见之时,她鄙视他。而他却在流血之间,已对她情深似海,非卿不要。他对世人都可以狠厉嗜血,但唯独对她温柔宠溺。她对世人都可以冷清淡漠,但唯独对他娇姿百态。传说,“圣女现,天下合,得圣女,得天下!”圣女现世,群起相挣。最终,待芳华褪尽,挣的到底是天下,还是她!